知识共享对乡村民宿韧性的影响
2023-10-23易群谭凯琳
□文/易群 谭凯琳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提要]本文以广东丹霞山乡村民宿为案例,探究知识共享对乡村民宿韧性的影响,为乡村民宿适应不断变化和极具不确定性的环境,实现韧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引言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环境,因此旅游业很容易受到各种危机事件的影响,在这些外部冲击背景下,韧性研究逐渐与旅游业联系起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加呼唤旅游业韧性研究的转向。韧性研究是探讨乡村振兴、后疫情时代关注的重要话题。知识共享强调知识的交流、共享、转化和创造,是自然保护地社区向知识型社区转变的重要背景要素,是促进当地自然资源非破坏性发展的重要方式。有学者表示,构建知识共同体、搭建合作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与信息。知识共享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大量的信息,实现高效学习行为,提高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培养创业过程中抗风险的能力。知识共享对乡村民宿韧性的影响研究还有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中国乡村情境下,知识共享的探究还未成熟,知识共享与韧性相结合的研究更为缺乏。本文通过对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地乡村民宿知识共享对组织韧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其他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案例借鉴。
一、案例地概况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总面积292平方公里,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也是中国低海拔山岳型丹霞地貌风景区的杰出代表,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区等诸多荣誉称号。近些年来,丹霞山的发展战略转向“旅游+教育”,从观光名山转型升级至“教育名山”。2022年3月,中国科协批准丹霞山成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截至2019年,广东韶关仁化县民宿集群是广东省六大民宿集群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丹霞山已成为拥有近400家客栈民宿的集群。主要分布在丹霞山核心景区内。在丹霞山科普研学的发展下,当地部分民宿发展成为科普学堂,民宿主也同时兼具科普导师或科普达人的角色,科普民宿主题方面的知识。目前,丹霞山核心景区内已拥有15家左右科普学堂民宿,丹霞山的科普研学仍在蓬勃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知识共享的内涵解析。知识共享本质上是一个主体之间交互学习的过程,各主体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吸纳其他主体已有的知识,通过相互的协同合作,创造出新的知识,是知识创造的前提。芮明杰(2006)探究产业链中知识共享、知识整合所带来的协调发展,并表示可以通过增强知识共享、协调分工、减少交易成本或者组织成本,将产业链外部的知识融入到该体系中。Kelliher和Reinl(2011)强调了学习的作用,建议将合作学习精神纳入旅游业务网络中,借以提高小型旅游公司的竞争力。
在产学研领域内,各主体(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由于对知识处理的差异和知识互补性的存在导致了主体间知识的需求和供给。主体间的知识存量势差导致社区存在较为活跃的知识流动与共享状态。一般以企业为知识的需求方,以大学或科研院所为知识供给方,形成知识持续而稳定的定向流动与共享,并建立良好的反馈回路。另外,由于知识属性的差异,比如社区居民企业拥有在地化属性的知识,通过合作,不同属性的知识可以形成互动,共同促进协同创新活动的展开。知识流动形成的正向反馈、主体间知识的互补促进不同主体间相互协作、相互启发,以达到创造新知识的效果,这便是社区知识共享的重要体现。
特别是农村地区具有分散、商业密度小的问题,这些因素会阻碍乡村民宿企业主面对面的互动、从而导致知识交流困难。因此,位于农村、地理分散地区的企业,在寻找商业伙伴和参与网络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鉴于其背景,农村企业家面临着地理、社会、制度和市场准入条件方面的独特挑战,往往导致创业和经济增长受到限制。知识共享不仅仅是建立战略联盟,确保获得必要的技能、专业知识和资源,还包括提升意商业意识,提高新企业的知名度,有助于企业家们打破自己的社会资源壁垒,克服乡村面临的各种困境,进而促进乡村民宿发展。
综上所述,自然保护地乡村民宿面临着更多元的挑战,知识共享网络所体现的正是知识的流动、交互、整合、创新的过程,是对外部知识的转化与积累,促进和支持有效的知识共享是培育乡村民宿最有价值的方式之一。
(二)组织韧性的内涵。韧性“resilience”在文献中存在着多种翻译,如“复原力”“恢复力”“弹性”“韧性”。汪辉等(2017)认为相较于其他几种概念,“韧性”代表了社会生态系统在经历灾难后不仅仅是恢复原状,而是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因此“resilience”应该被翻译为“韧性”。韧性的概念经历了从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到社会生态韧性的认知转变。韧性的有关研究成为工程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关注在遭受外部扰动的情况下,各研究主体如何应对,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并实现更好的发展。近些年来,个人心理韧性、企业组织韧性、乡村社区韧性等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韧性更强调研究主体抵御外部和内部冲击,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以及实现创新发展,没有韧性的旅游业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挑战,需要灵活性和适应性来应对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组织韧性就是这样一种能力,组织能够面临不断增加的挑战。同样,不具韧性的企业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民宿大多属于微型和小型旅游企业,其抗风险能力弱,提升乡村民宿企业韧性至关重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创新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法宝,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民宿的知识共享行为在以往研究中极少被提及,因此本文主要关注知识共享对乡村民宿企业韧性的影响。
三、乡村民宿多元主体知识共享
(一)科普知识的共享。科普一般指科学普及。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普知识是当地民宿企业发展研学产品的基础要素,这类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丹霞山多元主体知识共享促进民宿员工具有掌握科普知识的资源与能力。
1、通过专家讲座、培训课堂实现知识共享。大学机构所掌握的知识属于原理性知识,这类知识一般比较抽象。学习该类知识具有一定的门槛,这一类机构与民宿的交流是民宿主接触科学知识的关键一步。这类主体所掌握的知识是科学的、学术化的,他们能够保障共享知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民宿企业员工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通过科普学堂公益课堂实现知识共享。丹霞山规定科普学堂每年都需要完成具体数额的公益科普讲座,这是当地民宿主之间相互知识分享与交流的时机。学习其他民宿企业的科普研学知识,既可作为兴趣爱好,也可以运用到民宿运营中。如,SYS民宿作为生活科普学堂,主要分享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如藤编、西餐礼仪、艾糍制作等,其他民宿主可接收这些知识,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甚至作为民宿产品,增加民宿产品多元化。
3、通过日常交往进行知识共享。部分丹霞山民宿主既是民宿主理人,同时也是丹霞山科普达人,达人与许多民宿主的日常话题便涉及大量丹霞山生态科普知识。为了解学习昆虫、两爬动物,行业专家或爱好者会发起夜探丹霞山的活动,这种良好的知识共享的学习氛围鼓励了许多民宿员工参与学习昆虫、两爬知识的大队中,可以向行业领军者学习该类科学知识。
(二)商业技能的知识共享。除了科普知识方面的共享,旅游经营与发展的知识共享尤为常见。这部分知识的共享行为大多通过社会交往的非正式学习的方式实现。旅游相关知识共享也可划分为三部分:第一,关于旅游线上平台使用的知识共享。民宿经营的线上平台主要由第三方预定房间的平台以及社交媒体宣传平台构成。数字化发展成为乡村民宿抢占市场的重要途径。大部分民宿主均使用美团、携程等第三方平台在线销售房间,但是部分本地民宿主由于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弱势群体,外来民宿企业主与本地民宿企业主之间的日常交流有助于跨越数字鸿沟,弥合差距。第二,市场潮流趋势的情境意识也是知识共享的重要内容。部分具有较强情境意识的民宿主保持与时俱进,洞察当下发展潮流,及时调整增加民宿产品和服务,同时这一示范效应也为其他民宿主了解市场需求及动态提供了可能。如疫情期间的露营烧烤、冬季的围炉煮茶等成为民宿热捧的产品。这一知识共享方式有助于民宿主培养情境意识,并及时调整民宿经营,维持自身竞争力。第三,科普研学对当地的企业来说属于新兴行业,推广科普课程、研学团的旅游小企业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课程设计、课件制作、授课技巧、新媒体宣传、研学场景布置等能力也都是必修课。民宿主可以通过广泛参加科普工艺课堂以获得开展科普课堂的知识。以直接观察学习的方式直观地了解科普学堂的运作机制,能够帮助民宿开展商业定位、学习商业推广。
四、知识共享对乡村民宿企业韧性的影响
(一)知识共享有利于拓展多元生计方式,实现乡村民宿经济韧性。民宿业务多元化发展有助于减轻旅游业的路径依赖,减少脆弱性,可调配的资源更多,生计方式更加多样化。生计方式多元化即是韧性的体现。丹霞山自然保护地核心景区及周边分布着大量乡村,统筹协调好此类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自然保护地乡村的生态承载力低,抗干扰能力弱。发展旅游往往成为自然保护地乡村发展的重要选择。通常选择利用宅基地开办民宿企业参与旅游发展,民宿收入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旦旅游业遭遇外部冲击无法运作时,单一的民宿收入就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通过知识共享,可以获取和知识共享主体的最佳经验和可重用的知识资产,实现知识产品、生产力和向创新绩效的转化。民宿主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知识共享有助于增加民宿业务,根据市场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服务和产品。民宿主通过接收知识并加以创新创造,形成民宿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如各种手工艺品制作、餐饮美食的烹饪等,甚至将创造的知识继续转移到其他民宿主,形成知识共享的循环发展。除此之外,丹霞山的科普研学的发展为民宿知识共享创造了条件。民宿主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大学、民宿企业主、管委会、各种协会、科普达人等的知识交流与共享,提升对当地资源价值的了解,参与到科普研学发展中。通过讲解、分享、传播科普知识创造收入,实现多元收入以缓解经济压力。
(二)知识共享有助于培养社会资本,实现社会韧性。社会资本类型决定了企业在危机时可使用资源的程度。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发挥的作用不同,多元化社会关系网络更有助于企业更快地从危机中恢复并发展。乡村民宿企业主之间的知识共享增强了关系强度,增强桥接社会资本。知识交流、共享、转化、创造、传播等过程中在无形中加强了民宿企业主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形成以知识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和良性友好的竞争氛围。加强外来旅游移民与本地社区居民之间的合作往来,有助于加强旅游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共享与转移。丹霞山部分本地民宿主缺乏新媒体使用技能,在线上宣传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外来旅游移民民宿主通常受教育程度更高,可以促进本地与外来民宿主之间的经营交流,以减轻这一数字化鸿沟。丹霞山科普研学的发展为乡村民宿链接到更多社会网络。科研机构、高校师生、行业协会、政府组织等与丹霞山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无疑增强了民宿主与其他主体的知识共享与交流,同时也为民宿链接到更多的潜在顾客,增强了乡村民宿的链接社会资本。多种类型的社会资本更有利于民宿的生存、适应和创新。
(三)知识共享下实现当地非破坏性经济再开发,促进生态韧性提高。丹霞山自然保护地的性质要求当地必须走绿色环保发展的道路,迎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发展规划。社区的知识共享氛围帮助实现社区教育,促进在地化知识实现商业化发展,引导当地社区居民实现再就业。培养企业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实现生态友好型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创新。共享科普知识不仅能丰富民宿多元发展的资料,更是对企业进行生态意识培养,提高当地企业对自然生态资源价值的认识能力,这些因素深刻影响民宿各方面的行为,同时能够保护当地生态资源不被破坏。在知识共享推动下,民宿有良好的条件学习在地化知识,具备将当地生态资源的知识性要素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开发不足而影响旅游社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当地生态资源不会被人类社会活动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与社区达到一个平衡发展的状态,使当地生态具备强有力的生态韧性。
结语
乡村民宿大多为微型和小型企业,抗干扰能力弱。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发展环境中,亟须提升乡村民宿的组织韧性。丹霞山的发展朝向“旅游+教育”的路径,现在丹霞山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丹霞山景区逐渐呈现出知识型社区的形态,社区内部各主体之间存在密切的知识分享行为,知识的流动也越来越越频繁。主要存在科普知识的共享,通常以专家讲座、培训课堂、科普学堂公益讲座及日常交往等方式发生,除了科普知识方面的共享外,商业技能知识的共享更为常见,可大致分为旅游线上平台使用、市场动态的情境意识以及开展科普课堂的专业知识等形式。丹霞山社区与其他的乡村旅游地或者其他旅游景区周边的乡村发展不一样的地方正体现在对旅游资源赋予教育、知识的元素。本地民宿就此产生学习的动力,除了因为看到从事科普研学活动带来的经济效应,更是因为知识共享深刻地催生了他们的学习意识。从原来只是会经营农家乐,到后来自己学习、尝试、知道熟练掌握研究课程内容,慢慢就会把知识服务变成一种新的一种升级方式。这些知识共享过程和方式对丹霞山乡村民宿的经济多元化、拓宽社会资本、培养生态意识并形成生态产品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从多方面提升乡村民宿的韧性,有助于乡村民宿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助于自然保护地实现韧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