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广灵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探析

2023-10-23谭珍珍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广灵生态旅游旅游

□文/谭珍珍

(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辽宁·大连)

[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湿地保护政策的出台与完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生态旅游在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能最大限度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本文在对广灵湿地旅游资源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广灵湿地发展生态旅游进行SWOT分析,提出进一步发展思路。

引言

2022年《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将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表明我国湿地保护与利用迈出新步伐,湿地保护体系日益完善,湿地生态产业正稳步兴起。山西省广灵县位于太行山北端,恒山东麓,其中一条壶流河由西向东流淌,形成了天然湿地,湿地风景秀丽,动植物类型多样;在县城周围还有百步湖、丰水湖、下河湾水库等秀丽的自然风景。但随着该地工农业的发展,不合理的开发导致湿地面积出现萎缩,这对广灵县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挑战。对于广灵县而言,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生态旅游项目是最佳的发展方式。

一、研究背景

湿地是水体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连接地带,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于2022年2月2日颁布的《湿地保护法》,强调了湿地生态保护功能发挥的重要性。湿地生态旅游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前提,将旅游与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度假、休闲、教育科普、环境保护等科学、有序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发挥出湿地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山西广灵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灵县城东南,2007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以重点保护国家一级野生动物黑鹳繁殖地及壶流河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总面积18万亩。保护区山水相依,地形复杂多样,使得该区域蕴藏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本文在对广灵湿地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针对目前湿地旅游资源发展现状,提出现实的广灵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二、广灵湿地资源状况分析

(一)自然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广灵县东南部,纬度位置为39°38′6″~39°46′16″N,经度位置为114°14′39″~114°24′57″E。湿地总面积11,234hm2,它以国家濒危的动植物和壶流河流域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

2、地质地貌。湿地保护区地形为半山半川,地势呈东西走向,南部为高大山脉,海拔大约有1,800米,中部形成了面积不等的洪积扇,北部因壶流河流水冲积形成了河漫滩。

3、气候特点。保护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88毫米,年均气温7℃,7月平均气温22℃,1月平均气温-11.3℃。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天气340天,且湿地内空气湿度大,空气清新,夏季凉爽,适宜开展休闲避暑活动。

(二)动植物资源

1、动物资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陆栖野生动物174种,其中鸟类较多,包含多个科种,著名的白尾海雕、黑鹳、大鸨、金钱豹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拥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和猛禽类等17种,如大小天鹅、白鹭等;为候鸟迁徙的途径地、栖息地和水禽动物的生长地。

2、植物资源。保护区内有野生种子植物745种,其中野大豆是壶流河湿地境内的特殊植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湿地的一些地区广泛生长。而且野大豆有其他大豆品种无法比拟的特点,如耐旱、耐寒、耐盐碱等,因此在农作物培育上可使用野大豆来育种。

三、广灵湿地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景观优势独特。广灵湿地独特的水域风光在北方地区来说是独一份的,它有着典型的、独特的湿地景观和动植物资源;且水域面积大,湿地类型多样,主要有湖泊、沼泽、水库等多种类型,生态资源丰富,拥有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数千种动植物,是广大民众亲近大自然的理想乐园。

2、市场潜力巨大。广灵湿地距本省灵丘、浑源县和河北蔚县、张家口等地较近,且有多条交通线相连,人员来往密切,经济文化交流甚多。周边省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旅游需求旺盛,为该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广阔市场需求空间。此外,广灵县距北京较近,且大同作为北京旅游“后花园”的集散地,在客源市场有显著优势,市场潜力巨大。

3、区位优势明显。湿地所在的广灵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的东南部;东与河北蔚县临近,西为浑源县,南临灵丘县;四面交通网络齐全,东距首都北京265公里,距张家口175公里,南距省会太原353公里。两条铁路大秦和京原在此交汇。公路铁路等对外交通网完善,处在晋冀北的交汇处,区位优势显著。

(二)劣势分析

1、旅游开发程度低。广灵湿地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水平相对落后,目前仅停留在观光游览上,湿地生态旅游未成体系和规模,生态旅游产品匮乏,缺乏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类产品;且对湿地附近乡村的人文资源挖掘不够。同时,广灵县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在对湿地生态旅游和周边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上应注重系统性、规范性。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湿地周边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不够完善,附近的住宿、餐饮设施不齐全,湿地内标识、安全信息及规章设立较少,缺乏科学的引导人员和完备的解说系统。湿地附近乡道省道交通破碎,途径往来车辆复杂,经常有大货车途径,道路不够宽畅且经常发生堵车。湿地内并未建立生态交通系统,使得大量的机动车辆进入湿地,破坏了植被和景观建筑。

3、旅游宣传营销滞后。由于对旅游认识及开发晚,造成旅游主题不明确,旅游形象不鲜明,旅游知名度低。且广灵壶流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目前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在湿地生态旅游的景观特色形象宣传过程中,没有充分运用自媒体的力量,宣传力度不够。

4、湿地退化较严重。当今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工农业生产用地越来越多,像围湖造地等现象越来越多,更多的湿地被占用,导致了湿地萎缩及退化;并且道路基础设施的修建,使地表水蒸发旺盛,回归湿地的水流越来越少,湿地水量减少;湿地周边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垃圾的堆积,污染了湿地生态环境;这些都造成湿地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

(三)机遇分析

1、政府的高度重视。广灵县政府高度重视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修复,在2017年举办了壶流河湿地发展研讨会。此外,广灵县政府持续加大对湿地建设的财政支出,采取多种举措修复保护湿地,上级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广灵湿地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2、市场需求的扩大。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民收入不断增加,而节假日制度的完善促使居民闲暇时间增多,有钱又有闲的人越来越多;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田园生活,想要回归大自然。另外,现代人对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与此相关的康养、生态、观光、度假类的旅游产品需求旺盛,生态旅游的客源市场不断扩大。

(四)威胁分析

1、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广灵湿地生态系统拥有着优美的水域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的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可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目前湿地周边居住着大量的村民,他们对湿地的占用、生活污水排放等已对湿地生态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若湿地生态环境继续受到污染破坏,那么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也不能保留。因此,要适度开发,合理保护,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2、群众湿地保护意识淡薄。湿地周围乡村居民对湿地所起的巨大作用认识不够深刻,湿地保护意识淡薄。在历史上广灵湿地生态环境状况是相当优越的,壶流河流域及水神堂附近有多处泉眼存在;但随着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强度加大,加上人民群众对湿地保护的不重视,导致壶流河水域水量不断下降,湿地保护区生态受到破坏。

四、广灵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及对策

(一)广灵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广灵县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要根据广灵县具备的独特优势和自身情况,遵循“政府带头、政企合作、全民参与”的原则,明确其战略目标即成为一个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按照湿地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广灵湿地及周边乡村的旅游资源开发成各类生态旅游产品,争取将广灵县湿地打造成省内最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树立广灵湿地旅游品牌。给广大游客提供一个放松身心,愉悦心情的自然环境,让人们在观光游览的同时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同时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推动产业转型,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二)广灵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1、建立广灵湿地生态旅游规划分区。目前,人们的湿地保护意识淡薄,湿地发展应以保护为先,划定湿地保护区域,合理规划和建立完备的功能分区,集中监测保护核心区;在其实验区、缓冲区进行旅游开发活动时,一定要计算环境人口容量,及时动态监测湿地环境变化,规划设计好湿地内的游览线路。另外,对于湿地内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要规划设计好建筑规模,还要人造景观与湿地生态环境相协调,不破坏周围自然景观且绿色环保能与环境融为一体。

2、创新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广灵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要在合理利用各类湿地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将湿地生态特色和人文环境融进产品中,开发符合广灵特色的观光、度假及科普教育产品。

(1)湿地观光游。广灵湿地有着秀丽的山水风光,为发展实景观光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游客可在河流、湖泊、浅水湾里泛舟,开展水上观光游览活动;可走进以鸟类为主体的自然观光景点,如观鸟台、观鸟塔、听鸟阁、鸟展馆、环境教育展馆等开展观鸟旅游;整合挖掘湿地附近的其他旅游资源,如水神堂、蕙花村剪纸艺术博物馆、圣泉寺等等,规划设计多条旅游线路,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实现产业转型,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2)湿地休闲度假游。在合理规划基础上,可以在湿地的实验区及外围地区设立帐篷营地、房车营地、烧烤营、跑马场、滑冰场等野外活动项目,同时可修建湿地休闲养生会所、疗养医院、酒店等服务设施,发挥其娱乐服务功能。可以在湿地周围村庄开展农业休闲活动,修建休闲长廊,鼓励当地村民在现有池塘、浅滩内开展水产养殖,建立“农家庄园”,为游客提供黄花采摘、捕捞、垂钓及相关的农产品制作等体验活动,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和趣味性,让游客回归传统的生活方式,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3)湿地科普教育游。广灵湿地是优良的自然知识宝库,有着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是普及科学知识极佳的场所。因此,在湿地科普区内,可建设鸟类观测点,动植物研究院等,普及湿地生态系统演变和动植物演化知识。可联合广灵县的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游,包含一些珍稀鸟类、动植物科普教育课程,让学生实地观测了解这些动物的作息、食物链及演化进化的过程。

3、重视湿地周围乡村居民并建设民生工程。广灵湿地周边分布着蕙花、东台等24个村庄,他们是广灵生态旅游发展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广灵湿地生态旅游业要想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必须要将湿地周边这些乡镇居民带动起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湿地建设中来,开展形式多样的休闲农业观光活动,使农民致富创收。在完善湿地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大力建设一批与湿地周边村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保障工程,包括危房改造、乡道修建、文化场馆建设等,实现基础设施的修建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同时,保证这些工程能恰到好处地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有一定的贡献,如此一来,将会大大提高周边居民对湿地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

4、创新湿地生态旅游营销思路。通过前文SWOT分析能够了解到广灵湿地宣传不足,而旅游文化品牌推广、经济效益的提高都需要完善景区宣传推广,为提升湿地生态旅游的知名度,需创新湿地生态旅游营销思路。

(1)绿色营销。广灵湿地的绿色营销,首先要做好的是湿地生态旅游的绿色形象设计,形象设计要做到全方位,包括地名、导览牌、广告牌、标识语、景区内短程交通乃至垃圾筒的设计,都要符合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形象,如可将湿地附近的水神堂让专业设计团队可视化、形象化,打造独属于广灵的绿色生态品牌;其次加强旅游绿色产品的营销,宣传包装推广广灵小米、广灵五香豆腐干、五香瓜子和黄花菜等地方名优特产,并实现其衍生品的加工生产,提高附加值;最后制作一部突出湿地水域风光和人文环境的湿地旅游宣传大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投放到车站、网络、电视等多种平台,增加湿地的曝光度,吸引游客的同时吸引投资企业,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力,打造湿地旅游文化品牌。

(2)网络营销。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网络社交媒体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信息。为此,应成立官方壶流河湿地生态旅游网站。目前手机移动端的使用量占比巨大,新媒体传播手段广受欢迎,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力量不容小觑,广灵湿地也应顺势而为开设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及时更新景区信息。举办相关的节事节庆活动,如“湿地摄影展览”“湿地灯展”“湿地马拉松”等,在其活动期间通过网络直播,吸引大众的眼球,提升湿地知名度。

综上,湿地是地球表面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因以保护为主,开发次之,兼顾观光与教育功能。广灵县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发展湿地生态旅游,能促进当地休闲观光旅游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乡村脱贫,更能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综合效益的提升。

猜你喜欢

广灵生态旅游旅游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广灵推进光伏扶贫全覆盖
第三届广灵湿地文化节开幕
广灵秧歌生成年代考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
广灵秧歌百年历史发展述略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