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2023-10-22赵吉峰

体育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体育

赵吉峰,曹 莉

(曲阜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要“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中之重,也是国计民生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产业兴旺,重点在于城乡融合,关键在于解决乡村的“连通性”和乡村发展的“能力”问题(王丹 等,2020)。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新时代体育,既需要在乡村振兴中发展壮大乡村体育,更需要主动对接乡村振兴需求,将体育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元功能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相融合,在凝聚乡村发展人才、促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现代化素养、保护乡村优秀文化根脉上高质量赋能乡村振兴之路,贡献体育智慧和体育力量。

当前,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体育文化赋能、“体育+”赋能以及赋能路径等方面的问题。已有研究为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较好的启示,为后续研究初步奠定了深入探索基础。乡村全面振兴具有任务重大性和时间紧迫性的特征,亟需在研究层面“森林式”地洞悉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掌握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以及突破路径,对于开拓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路径、赓续新时代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尤为重要,也是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探求“体育强”“中国强”的理论与实践的应有之义。

1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

“赋能”源于管理学新概念“empower”,原意是获得更大做事的空间(钟国兴 等,2020)。Perkins 等(1995)认为赋能是指个体或者组织对客观环境与条件拥有更强的控制能力,从而取代无力感的过程。换言之,赋能是指为了应对不确定性使个人或组织具有更大做事能力或能量的空间。因此,体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指体育使乡村社会具有更强发展的能力、能量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所谓理论逻辑,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不仅表现出相关事物之间的逻辑继承、逻辑脉络和逻辑发展,而且也表现出相关事物之间所呈现出的复杂逻辑关系(张雷声,2014)。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是“三新”理念下体育与乡村振兴共建、共享、共治的内在关系,是乡村振兴战略与体育强国战略的时代课题,也是乡村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体育赋能乡村振兴既是壮大体育潜能的“乡村兴—体育旺”的发展过程,更是活化体育价值的“体育强—乡村兴”的内涵式发展过程,深刻反映了体育发展目的论与发展工具论的辩证统一。

1.1 新发展阶段下体育强国进程与乡村振兴具有历史同步性

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新方位,也为体育开启了新的奋斗起点和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第一,时空舞台同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体育强国与乡村振兴均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根本的历史向度,为体育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同频共振的时空舞台。第二,目标进程同步。新发展阶段建成体育强国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必然要突破乡村体育现代化的结构性堵点,这也成为二者战略目标达成的全局着力点。第三,发展主题与主线一致。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各行各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体育强国和乡村振兴必然要按照新时代发展主题和发展主线的内在要求,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领域呼应和落实高质量发展和结构性改革。

1.2 新发展格局下体育多元功能与乡村振兴需求具有实践耦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乡村振兴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点之一,也是国内大循环的痛点所在。随着体育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新发展格局为体育赋能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了守成创新的现代化实践舞台。主要表现在:第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精准化和精细化能够覆盖全体乡村居民,扩大农村体育人口,培养现代体育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素养,提升乡村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乡村社会发展创造良好宜居宜业的生活基础。第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公共属性与私人属性的体育服务产品,满足乡村不同群体的生活需求,促进乡村消费需求结构升级。第三,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提升乡村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提高乡村基层治理效能,形成体育社会组织主动参与、体育资源有效配置、体育治理方式合理介入的治理机制,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新的秩序规范。由此可见,在乡村政治、经济、教育、生活、文化、生态的广阔领域上体育的多元功能大有可为,能够实现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耦合,助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1.3 新发展理念下乡村体育全面发展与乡村可持续振兴具有体制机制协同性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是引领乡村体育全面发展与乡村可持续振兴的新发展理念。第一,乡村体育的繁荣进步有赖于城乡体制的新发展,客观上需要打破城乡社会二元体制,在更高层次上和更深结构上实现城乡区域协同与融合发展的一体化体制。第二,乡村可持续振兴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过程,能够为繁荣乡村体育提供新发展理念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互动的机制支撑。第三,乡村体育全面发展一方面需要城乡体制机制协同,另一方面亦能够在产业、人才、资源、信息以及治理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探索可借鉴机制,优化乡村振兴的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形成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2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2.1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观念困境

观念困境是体育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首要困境,也是需要长期克服和耐心转变的困境。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观念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4 个方面。

第一,“被动赋能”的消极观念大有市场。所谓“被动赋能”观念认为体育足够强大是赋能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当前体育自身能力较为薄弱,赋能乡村振兴具有局限性,应该等待体育发展到“大而强”时再去参与乡村建设。该观念缺乏辩证发展思维,仍停留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输血赋能体育”的认识阶段,未能转变到“主动赋能”积极作为的观念,容易造成体育在乡村振兴大潮中陷入“等靠要”的泥潭,不但会使体育错失主动赋能乡村振兴的机会,也会使体育失去主动发展自身的机会。

第二,“体育无用论”观念根深蒂固。乡村农耕文明由来已久,乡村居民保守好静、缺乏竞争的小农意识较为浓厚,加之乡村体育“历史欠账”较多以及体育公共服务不完善等原因,乡村居民对现代体育本质、功能和价值等认识不足、接受度不高,未能树立科学客观的现代体育观念,更无法谈及引导乡村居民建立现代体育生活方式。若“体育无用论”观念持续笼罩在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进程中,则难以调动乡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容易消解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瓦解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社会心理环境。

第三,“农民主体”理念淡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这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有些乡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供非所需、供需分离的畸态(胡庆山 等,2015),脱离乡村生活圈搞形象工程;有些乡村体育旅游富裕了少数人,难以带动更多乡村居民参与创收改善生活;乡村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面较小,难以为大多数乡村居民带来福祉等。这些问题反映出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主体理念,离“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还较远。该观念背离了“以人为本”理念,极易造成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走向“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向。

第四,“求好不求快”的高质量发展理念缺失。高质量发展必然是可持续的发展,这也是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差异(任保平 等,2018)。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往往关注赋能的数量、速度与规模,是典型的“有没有”“有多少”“快不快”的数量增长型赋能理念,而不是“好不好”的质量效益型赋能理念,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倡的“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2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体制困境

体制困境是体育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结构性困境,是体育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克服的体制性矛盾,是需要国家、社会与市场等多方力量共同克服的制度性障碍。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体制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2 个方面。

第一,城乡社会二元结构割裂了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体制基础。城乡二元体制是我国长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形成的体制格局,客观上造成了乡村社会封闭、贫困、落后的事实,是影响乡村振兴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矛盾。在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不仅造成城乡体育发展严重失衡,也阻滞了体育产业嵌入、资源流动、政策支撑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赋能乡村过程。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促成了城市体育发展的“虹吸效应”,体育的生产、生活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促使乡村体育失去了区位、人力、成本的比较优势,长期被动发展造成乡村体育发展的羸弱乏力。

第二,乡村体育难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效能。新型举国体制是指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融合形成的体育体制,能够形成资源要素流动与集聚的良好机制,为人和组织的充分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赵吉峰,2021)。新型举国体制脱胎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坚持与完善,当前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度较低,市场与社会动员能力有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尚未形成。当前,乡村体育未能充分激活组织效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发展新格局(钟秉枢,2021)尚未形成,难以在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大项目工程上提供体制保障。

2.3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困境

机制困境是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环境困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要“破立并举”,首先要解除赋能乡村振兴的多层现实机制的梗阻,在此基础上建立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4 个方面。

第一,体育嵌入乡村建设机制缺失。现代体育多发展和成熟于人口聚集、资本集中、技术先进、生活便利的城市圈,而嵌入乡村发展的机制缺失,固步于乡村原野的“水土不服”,导致体育赋能乡村振兴出现流于表面、浮于形式现象,难以释放体育产业、健身康养、文化教育等赋能效应。

第二,体育参与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当前体育职能部门、体育企业、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中,体育参与乡村治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仅呈现出修修补补、季候服务农民的零打碎敲式参与局面,也出现刮大风、下猛药、忽冷忽热的应急式参与现象,形成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职能缺位、功能重叠、联动乏力、韧劲缺失、资源浪费的沉疴痼疾,导致体育社会组织发育不良、体育助力乡村振兴低效的长期颓势。

第三,体育配置乡村资源机制失当。当前乡村体育资源配置尚处于供需不匹配的阶段,体育健身设施配置品类单一,体育场地资源分布碎片化,较大程度上存在忽略农民主体需求、一厢情愿提供“标配”的现象。加之有些政府部门重建、轻管、失营,乡村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升级改造和后期维护缺失,最终导致农村居民生活多样化需求与体育单一性服务的矛盾,以及所供非所需等问题。

第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不足。当前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自组织动力不足,体育赋能乡村振兴存在利益差异,体育职能部门、乡村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产业部门等主体间尚未形成竞争与协同的耦合动力,致使体育赋能乡村振兴呈现出边缘化趋向。另外,政策、资源、经济、法律等外在动力缺乏也是制约体育持续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

2.4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人才困境

人才困境是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主体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第一,会体育、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乡村建设人才匮乏。当前存在会体育的乡村建设人才留不住,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乡村人才多数不懂体育的现象。现行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也没有定向输送农村的专项计划。相较于城市,农村为优秀体育人才提供的工作环境以及职业发展前景具有局限性,无法吸引优秀的体育人才长久地扎根农村、建设农村(颜小燕,2018)。

第二,懂体育用体育的乡贤能人稀少。乡贤能人作为乡村振兴的“钥匙”,是带领乡村居民走向富裕的“领头雁”。从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角度上看,作为熟悉农村风土人情、资源优势以及发展短板的人才,乡贤能人中懂体育、用体育的人才稀缺,难以促进体育在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第三,乡村专业体育人员数量较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强调到2025 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 名。据统计,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已经建立近1 100 个县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张秋月,2022),但广大乡村距离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配置数量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乡村体育旅游人才总是“跨行跨业”身兼多职,面向乡村体育旅游的专业人才培养机构较少且尚未形成专门化体系。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人才困境是制约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需要举全局之力克服人才短板困境。

3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突破路径

3.1 做好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规划,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张卓元,2014)。体育赋能乡村振兴需要进行顶层设计,确保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向、质量和效率。

第一,从战略的高度,坚持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一盘棋设计。统筹规划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总体方案,引领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向,科学制定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整体目标和推进步骤。

第二,从系统的角度,体育部门、基层政府部门、体育社会组织、体育经营企业协同建立城乡一体化助力体制,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弊端,盘活县域系统和体育系统的优质资源,大力发挥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各维度的重要作用,为体育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城乡互构的体制基础和资源支撑。

第三,从观念的角度,树立“一心一体”的可持续赋能理念。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立体育与乡村共建共荣、共享共生的共同体理念,可持续推进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第四,从实践的角度,建立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一中双核三鼎”的架构。乡村振兴实质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李小云,2022),因此,“一中”是指以建设现代化乡村体育为中心,补齐乡村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这是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双核”是指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两个核心功能,即较大规模和效益的乡村体育产业、高水平乡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也是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两大发动机;“三鼎”是指培养懂体育的乡村建设能人,健全乡村体育社会服务组织,培育特色乡村体育文化。通过“一中双核三鼎”,稳扎稳打助力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3.2 构建“点-链-块”立体赋能乡村振兴的体育发展布局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立体布局主要以特色村庄为布局节点,以乡村赛事为布局链条,以乡村体育特色区域为布局板块,形成“点-链-块”立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格局。

第一,培育特色村庄助力点。利用乡村山地、河流、古驿道、乡道的地理优势,开发健身休闲绿道、登山步道、徒步骑行驿站、山地户外营地、汽车自驾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滑雪场、研学旅行基地、体育培训基地、训练基地等项目,培育具有乡土风情、健康活力的体育特色村庄和体育田园综合体。

第二,打造乡村赛事贯穿链。发挥体育赛事助力乡村振兴的纽带和阵地作用,构建“省-市-县-镇-村”五级赛事体系,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综合类、单项类、娱乐类“最美乡村体育赛事”。同时,要因地制宜依托乡村区域优势资源,重点打造龙舟、马拉松、武术、舞龙舞狮、民间民俗体育等传统体育系列赛事;依托地理生态资源,重点打造马拉松、自行车、垂钓等竞技休闲系列赛事;依托山岳丘陵资源,重点打造登山、骑游、汽车摩托车越野等时尚挑战系列赛事;依托滨海资源,重点打造帆船、帆板、沙滩运动等海洋体育系列赛事。

第三,做强乡村振兴区域板块。立足我国广袤丰富的海洋、平原、台地、丘陵、山地、湿地等地理地貌资源,挖掘文明璀璨的体育文化,形成乡村体育区域特色显著、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齐头并进的板块布局。可以依托城市经济圈,打造体育赛事、体育休闲、体育康养、体育制造等乡村体育板块;依托传统文化圈,打造诸如儒家传统体育文化乡村板块、武术文化乡村板块、红色体育乡村板块;依托滨海经济圈,打造海洋体育文化乡村板块、体育度假旅游乡村板块、运动康养文化乡村板块。

3.3 重点推进乡村体育产业的高质量融合

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其根本,应打破产业及价值与利益链接中的藩篱,推动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温铁军 等,2018),着力推动体育产业在乡村振兴“接二连三”产业中高质量融合发展。

第一,加快推动乡村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和“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乡土特色、方便实用、安全合理”原则,紧密结合美丽宜居乡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深入推动体育、文化、旅游、健康、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体育资源融入乡村经济,延伸农村体育产业链,促进农民的固收和增收。

第二,推进体育自身产业的高质量融合。不断丰富乡村体育产业形态,促进乡村振兴的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体育康养、体育文旅等核心产业相互融合,满足农村市场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建设一批产值上亿元的体育特色乡镇,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万元的乡村体育产业特色品牌,形成较大规模、较高效益的乡村体育产业群。

第三,提高乡村现代体育产业规模和能级。要立足农业农村资源禀赋,引育并举体育产业发展体系,筑牢乡村体育产品制造、加工等基础产业,增强和延展乡村品牌赛事、体育培训等绿色产业链条,提升乡村体育文旅、休闲健身、体育康养等产业规模和能级,加快形成生态、智能、安全、持续的乡村体育产业体系。

第四,推动发展乡村体育医疗康复产业。以慢性病预防、运动康复为核心,构建主动健康的体医融合产业。引导高等院校、职业技能学院等机构开设运动康复专业,培养运动促进健康专门指导人才,满足疾病医疗和健康管理的体卫服务产业。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康养、体质疗养和运动处方等康复机构,大力支持体育康复产业园区建设。

3.4 加快建成一批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

在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优先建成一批公共体育服务、体育赛事、体育康养、体育文旅、体育特色村庄、智能体育治理、高端智库等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和效益性的重大体育工程,能够担当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先锋军,切实发挥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稳压器和调节器功能。

第一,乡村振兴公共体育服务工程。以政府体育主管部门为主导,构建与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与评价机制,推进农村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管理;创新乡村各级各类体育建设人才路径,提升体育乡贤服务乡村发展的能力;精选、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公共体育服务企业,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为乡村居民提供普惠型与差异型互补的公共服务。

第二,乡村振兴休闲健身工程。积极构建符合市场规律和农村区域特色的休闲健身产业体系,积极引导乡村社团与俱乐部的灵活经营和管理;建立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网格化组织,实现乡村休闲健身培训的精细化发展;深入挖掘乡村传统体育健身文化资源,加强乡村休闲健身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第三,乡村振兴体育赛事工程。建立乡村体育赛事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省、市、县、乡镇和村积极承办各级体育赛事,可持续开发建设乡村体育赛事资源库;打造美丽乡村体育赛事品牌,支持与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乡村体育赛事骨干企业;建立健全赛事风险跟踪、信用督导与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办赛,积极引导乡村赛事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法治化发展。

第四,乡村振兴体育培训工程。完善乡村体育人才培训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业务水平;整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力量和培训资源,畅通乡村体育培训渠道,常设乡村体育讲师团巡回服务制度,加大乡村振兴体育培训的力度和广度;鼓励和支持乡村体育教师、乡村体育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回乡大学生、乡村体育志愿者提升体育文化素养,培养一批新型有为的乡村振兴体育骨干。

第五,乡村振兴体育康养工程。充分利用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优渥的自然资源、充足的劳动力优势,布局一批标准化乡村康体康养示范基地;发掘乡村传统的体育健身、体育休闲资源,开发康体康养健身项目;规划设计乡村健身步道,大力开展湖河垂钓、草原徒步、绿野瑜伽、山丘太极等生态康养运动。

第六,乡村振兴体育文旅工程。聚焦乡村体育文旅品牌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乡村特色体育公园、乡村体育旅游综合体、乡村运动休闲度假村等,打造乡村旅游新地标;整合乡村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拓展“体育+旅游”多种形态,将体育融入户外拓展、乡村旅游、观光采摘、民俗节庆等活动;培育一系列具有乡土特色的民俗、民间、民族体育赛事,定期发布以户外、水上运动项目为特色的乡村文体旅游特色线路;深入调研与评估各地乡村体育文旅状况,开发乡村体育文旅案例库和数据库。

第七,乡村振兴体育教育工程。重点实施体育教育城乡对口支援工程,组织发达城市对口帮扶乡村“老少边穷”地区,促进体育资源合理化配置;建立乡村学校体育专项资金制度等,增加乡村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优化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统一城乡体育教师编制标准,通过城乡体育教师轮岗、定向、继续教育、委培等形式提高乡村体育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引导体育教育资源向乡村空间转移。

第八,乡村振兴体育高端智库建设工程。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研究机构,建设一批乡村振兴体育高端智库;建立不同层级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加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课题调研、立项与攻关,解决体育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的重点难点问题;依托全国和省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设立相应“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推动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相关政府部门协同第三方机构,定期发布全国乡村体育蓝皮书等系列研究成果。

第九,乡村振兴智能体育治理工程。开展乡村体育智能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重点围绕乡村体育场馆智能化改造、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等领域,加快提高体育智能化设施普及率、数字化服务获取便捷度和信息化推送反馈水平;研制乡村振兴智能体育健康治理标准、实施规范和政策措施;及时凝练与总结乡村振兴智能体育治理的特色经验与理论,打造一批全国乡村振兴智能体育治理的示范样板。

第十,乡村振兴体育特色村庄建设工程。依托各地人文生态和产业资源富集的特色村庄,推动乡村特色体育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一体推进乡村健身休闲绿道、山地户外营地、运动船艇码头、徒步骑行驿站、体育培训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富有田园特色、乡土风情的体育特色村庄,积极培养服务村庄社区建设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育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最美乡村体育赛事”;依托短视频、小程序等融媒体平台,宣传推介乡村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3.5 着力夯实乡村振兴的体育社会组织基础

体育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是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组织,是体育创新赋能方式与赋能机制的主体力量,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第一,建立健全县、乡(镇)、行政村体育总会组织,构建以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为主轴,以基层镇街、自然村体育总会为支撑的体育组织网络。

第二,设定基层体育协会全覆盖的时间节点,不断加强村级体育协会规范化建设。基层政府对体育社会组织的扶持需要从“工具主义”模式向“合作治理”模式转型(唐文玉,2016),建立政府、社会、市场等主体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这是发展壮大体育社会组织的前提。

第三,要加速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的实体化。项目协会已进入从同构到脱钩、建立独立社团法人实体的改革阶段(何强,2015),要确保其成为独立、自治、有为的,能够赋能乡村振兴的实体组织。

第四,提高乡村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指导乡村体育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协会章程、管理制度;采用定期或不定期形式培训乡村体育协会骨干,提高乡村体育组织自治的业务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升体育社会组织服务乡村居民需求、组织策划体育活动、促进乡村体育文化非遗传承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与行业权威。

第五,保障乡村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动经费。要综合开发基层政府体育事业经费、基础政府专项支持资金、体育协会创收收入、企业或个人赞助资金以及会费等渠道来源,为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经费保障。

3.6 多重嵌入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支撑政策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协调乡村社会多元利益纠葛,破解赋能过程中的堵点和痛点,深化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因此,既需要提供“应该赋能”的宏观环境政策,也需要为体育部门、基层政府部门、体育企业部门提供“能够赋能”的支撑政策。

第一,鼓励体育创新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要靠创新驱动(成思危,2014),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式、方法与模式同样需要创新,破除城乡二元分治格局更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驱动。体育对标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需要在基层体育体制、赋能运行机制、体育组织治理、人才队伍培养、资金筹措分配、资源开发配置以及监管评价等方面制定鼓励体育创新的扶持政策。

第二,畅通公共体育服务购买政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标等形式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转交给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履行,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治理结构,满足公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徐家良 等,2013)。公共体育服务是使乡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健康快乐感的平台之一,需要出台公共服务购买的畅通政策,满足乡村大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康养需求与休闲需求。同时,也需要制定激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引导政策,进一步建立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多元协同的助力政策。

第三,专门资金支持政策。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两大核心动力之一是乡村体育产业,因此,做大做强体育产业蛋糕是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主要根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体育产业的比重相当甚至超过汽车、科技、高等教育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江小涓,2018)。经核算,2020 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7 372 亿元,增加值为10 735 亿元(国家统计局 等,2021),占2020 年GDP 的1.057%,这一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赋能乡村振兴的体育产业体量尚不够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出台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建立专门引导资金,增强体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功能。

第四,培育特色乡村体育文化政策。以挖掘和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项目为着力点,开发和整理农村体育非遗文化资源;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平台,挖掘乡村体育文化的时代功能和综合价值;创造有代表性的乡村体育文学、体育摄影、体育美术、体育雕塑、体育音乐等文创精品,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乡村体育文化政策环境;大力普及现代体育和开发民间民俗体育,培养农村居民文明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第五,监管评估政策。各级政府尤其是体育主管部门要把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本地区乡村体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做好职责划定,明确任务节点。督促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落实,切实有效保障和推进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一揽子工作的顺利实施。

3.7 大力培养“两懂两爱”乡村建设体育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带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不言而喻,体育要赋能乡村振兴除了要培养“一懂二爱”的乡村建设人才外,还需要培养懂体育的有用人才,大力培养懂体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两懂两爱”乡村建设体育人才。

第一,壮大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一方面,要适应乡村建设需求,继续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培训,在扩大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规模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素养;另一方面,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掌握乡村振兴总要求,滋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热爱农村、奉献农村的建设情怀。同时,广泛动员和吸引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回乡大学生等具有体育技能与知识的人才加入乡村振兴志愿者队伍。

第二,大力培养体育乡贤。《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新乡贤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历史大舞台。现代社会的“乡贤”,更多指的是在村庄中德高望重、睿智通达、具有一定影响力且愿意为村庄的发展进步奉献个人力量的乡村精英群体(郎友兴 等,2017)。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一定要培养懂体育、懂乡村的体育乡贤,能够运用体育所学和体育视界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体育乡贤对于创造性地赋能乡村振兴、促进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心下沉、带领乡村共同富裕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浙江安吉县鲁家村党委书记朱仁斌以“文武书记”著称,从河南大学少林武术学院毕业回到鲁家村,带领群众把鲁家村建设成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国十佳小康村、国际旅游名村联盟单位,形成了乡村振兴的鲁家村模式(新华社,2018)。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要在乡村社会治理、体育公共服务、乡村体育产业、乡村体育文化、乡村中小学校长等各领域培养体育能人,大力培养和扶持厚植乡土情怀、浸润体育文化素养,又不乏现代视野与社会声望的新乡贤。同时,培养体育乡贤还要为其创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建立体育乡贤工作室、咨询室等服务机构,优化体育乡贤完成乡村善治的作用机制。

第三,完善乡村体育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将乡村体育人才选拔与培养工作纳入体育部门、教育部门的重要规划事项,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和培养乡村体育组织管理、培训指导、志愿服务、宣传推广人才。鼓励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协同建设乡村体育骨干人才孵化基地,支持高校建立乡村体育人才培养的专项计划。加强乡村体育从业人员专业队伍建设,逐步规范持证上岗制度,培养一支“两懂两爱”的乡村体育人才队伍。

4 结语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时代乡村建设大有作为。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要有国家大局观与历史责任感,要把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谋划,要在体育强国征程中扎实推进。同时,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要不断拓宽改革视野,避免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方式,以持续的务实改革,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切实把握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体育赋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步伐,增强乡村居民的体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供体育方案、体育智慧和体育力量。

猜你喜欢

体育
别让体育和美育沦为一纸空文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为体育狂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休闲体育教学中“休闲”的诠释与演绎
——评《休闲体育》
高考需要包括体育吗?
我眼中的好课——从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体育展示课谈起
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使用讲解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