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

2023-10-16姜同仁

体育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测度体育产业高质量

姜同仁,郭 振,刘 波*

(1. 安徽财经大学 体育产业管理与发展研究院,安徽 蚌埠 233030;2. 清华大学 体育部,北京 100084)

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驱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随着新时代经济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作为体育产业基地的主要组成类型和国务院培育与认可的体育产业“国字号”,理应积极应答经济变迁的时代诉求,及时破解内在的发展困境,不断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做优做强,全面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特征。要通过识别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界定高质量发展(赵昌文,2017),面对经济发展中形成的新问题,应贯彻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绿色五大发展理念(任保平,2020;任晓,2010),准确把握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总体态势(李伟,2019),摆脱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改革与创新(厉以宁,2019)。其中,改革是克服意识形态、既得利益、经济环境、技术难度四大阻力的关键,创新则是实现发展质量提升的核心(吴敬琏,2019)。新时期,旧经济动能已经枯竭,加快培育新动能已经迫在眉睫,大力实施创新战略、构建协同体系、培育创新主体,成为新阶段的新方向(任保平 等,2021)。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将助推新动能的形成(任保平 等,2022;张占斌,2021)。

近年来,测度和衡量经济质量发展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Solow(1956)和Jorgenson 等(1967)的经济模型,Zhan 等(2010)和Mei 等(2016)较早引入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以评价经济质量和水平。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一步反映了经济质量,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效率具有波动性上升态势(洪宇 等,2020);技术进步则成为全要素生产率的主导因素,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对提高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唐娟 等,2022)。当然,全要素生产率相对单一,还难以准确反映经济质量的实际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郑玉歆,2007)。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要素进入经济质量测量的理论视野,增加值率较早被认可为经济增长质量的判断依据(刘瑞翔,2011;沈利生 等,2006),但由于增加值率存在门槛上限,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实际的判断(范金 等,2017)。伴随着讨论的丰富和完善,劳动生产率、投资效率、投入产出率等更多组合评价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测量方法。为了进一步反映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效果,竞争力和发展指数成为测度评价的重要指标(李颖川,2019;易剑东,2017;赵世伟,2015)。整体而言,由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是一个正在不断完善和丰富的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尚存在理论设计和实践现实脱节、主观认识和客观指标难以准确把握、测算方法和获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适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和探索路径,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基于此,本研究以高质量发展的攀升规律为方向,系统构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测度评价体系,进一步评析示范基地的现实表现,试图为有效推动示范基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理论性进展和实践性探索提供可参考的测评工具和决策依据。

1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的理论逻辑

1.1 发展测度评价的形势之需

随着新时代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如何应答经济变迁的时代诉求、如何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如何反映实际发展水平,成为未来的施力方向。基于经济演进规律和新时代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加强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评价,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把握其内在能力和外在实力,为确保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稳定运转、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1.1.1 理清示范基地矛盾表现的实际要求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得到较快的发展,据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数据统计①数据来源:http://www.sport.gov.cn/tycyjd/。,41 个示范基地创造体育产业增加值从2016 年的1 341.23 亿元增至2020 年的1 822.31 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从2016 年的3.51%增至2020 年的3.9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随着国际复杂形势和国内经济放缓压力的加剧,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结构不优、效率不高、动力不足、发展不强等矛盾开始凸显。伴随着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和刚性压力逐步显现,传统的低效率体育产业发展方式显然无法适应新发展,各示范基地的实际承载能力和内在发展潜能已经接近上限。当前,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所处的阶段,其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存在更加多元的复杂特征,如何更加深入地梳理示范基地的发展脉络,更加系统地把握示范基地矛盾与现实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面对新阶段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存在的发展瓶颈和面临的发展形势,系统构建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体系,深度梳理其中缘由和影响体育产业正常发展的内在压力,将有利于理清路径依赖的深层机理,把握不同类型示范基地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从而为实现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1.1.2 把握示范基地发展水平的客观需要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新主线和新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相对于传统发展方式的更迭,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努力方向。当然,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面转型升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深刻认识这一进程的内涵、测度方式转变的轨迹、演变的程度以及所处的阶段,进而使示范基地趋优转型,均需要全面把握基地的发展水平。面对新时代迎来的新发展阶段,构建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体系有利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描绘示范基地的发展面貌,理清示范基地的外在表现,更大程度地推进示范基地的科学发展。

1.1.3 探寻示范基地有效路径的现实诉求

新时代推进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不是一成不变的套路,而是一个在持续优化目标中不断探索的过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更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产业增长质量和效益齐进的转变、结构全面优化的转变、持续发展能力的转变。面对不同业态、不同集聚类型、不同领域的示范基地,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多元差异需要更加全面、立体、多面的判断依据,从而探索更加多元有效的发展路径。从经济变迁历程和产业演变规律看,引入科学、合理、完善的测量工具,建立涵盖诸多子系统的评价测度体系,将更加系统地反映示范基地的发展态势,建立多元的判断体系,为探寻实现新时代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提供决策方向和科学的干预策略。

1.2 发展测度评价的理论依据

准确把握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是科学构建测度指标体系的关键。五大发展理念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动力理论基点,三大变革方向则是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目的逻辑主线。

1.2.1 五大发展理念是评价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点

新发展理念贯彻新时代全过程,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林毅夫,2019)。五大理念内嵌于高质量演变过程(任保平,2020),成为评价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厚植发展优势的理论基点。一是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进入新时代,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普遍应用,品牌力、核心力、影响力持续加强,以创新增强关键实力,成为体育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成为评价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关键驱动因素。二是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习近平,2017)。新时代,协调发展关注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性,突出体育产业经济增长中的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的协调共力,推进产业内部结构关系的合理化,提升产业空间集聚水平,更加关注系统内生协调的最优状态。三是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开放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融,扩大体育产业投资的开放度,提高体育产业外商投资的吸引力,畅通市场准入管道,推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开放度,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体育产业经济,形成更加开放的新格局。开放发展更加关注系统外向经济的合理状态,实现更广内容、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开放。四是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归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共享更加体现经济与社会、资本与劳动、区域与共赢等达到的和谐程度,实现经济发展红利与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最大化、就业发展红利与满足人民社会需求的最优化、空间集聚效应红利与满足人民个性需求的最广化。五是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新时代,绿色发展体现了低碳循环经济理念,更加关注绿色政策与产业发展的协同一致性、绿色发展与产业内容的广泛渗透性、绿色变革与产业环节的深入融合性,体现了和谐共生经济理念、优质高效经济理念、稳定发展经济理念,更加关注产业的持续性、稳健性和长期性。

1.2.2 三大变革方向是评价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主线

进入新时代,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任务(迟福林,2019),也成为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王晨曦 等,2020)。围绕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三大变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成为评价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转型发展、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重要方向。一是质量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质量变革是全盘实现更高层次、更可持续、更加优化、更加合理的新阶段。从供给侧看,质量变革反映的是要素质量和产品质量的扩展型生产函数(孙学工 等,2020);从需求端看,质量变革反映的是高品质的产出、更优质的产品、更公平的满足形成的效用函数;质量变革更加关注供给侧与供给端的合适匹配,达到最优状态、最佳水平,供给体系的高质化发展更加凸显要素投入、中间品投入、最终产品等各个环节的密切度,需求体系的高质化发展则更加强调消费与投资的合理区间,供给与需求、数量与质量的适配度成为质量变革着重追寻的主要目的。二是效率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效率变革更加关注要素能力的释放,更加注重资源能力的转化,也更加关注微观市场主体的成长能力和发展变化。加快要素配置能力提升,全方位激发要素组合效能;持续提升资源转化能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效益;不断强化企业发展能力,扩大体育主营业务贡献水平。效率变革更加关注要素与要素的组合能力、要素与企业的释放能力、要素组合的转化能力。三是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动力变革更加凸显多元力量,主要依靠新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重点解决共性技术的关键环节;以生态创新为关键,重点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生态圈;以数字创新为抓手,重点推进智慧化、信息化、组合化发展。动力变革更加注重创新动力、结构动力、协调动力的协同共力,成为评价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持久力。

综上,基于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点和逻辑主线(图1),综合更高质量的达成目标,以效率变革为评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创新动能为评价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以协调推进为评价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以持续发展为评价高质量发展的主向,凝聚效率、创新、协调、持续“四位一体”合力,构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体系,更能体现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多维度特征。

图1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Figure 1. Theoretical Basi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Demonstration Bases

2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体系构建

2.1 测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指标评价体系构建遵循一定的规则,具有系统的引导性和一定的方向性,能够系统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攀升走向。基于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的现实要求,结合规范研究程序和目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应遵循五大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遵循目标确立科学化,综合更高质量的达成目标,形成更加准确的方向性;遵循决策程序科学化,实施过程和步骤要更加清晰和准确;遵循组织过程科学化,针对评价目标要求、实施过程和达成决策的程序,加强组织严谨性,确保示范基地高质量评价与比较工具的可靠性、客观性以及可信度。2)经济性原则。关注成本可控性,设计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创新性尝试,应注重成本控制,充分考虑高质量评价指标的搜集成本,确保有限经济条件下可以完成;关注实施可行性,确保高质量评价体系在限制条件下的可实施性,尽可能避免量化难度大、费时费力等困难性指标的影响,保障评价体系可实现性和便捷性;关注实现效率性,充分考虑示范基地高质量评价体系的效率,实现评价效率的帕累托最优,达到最大化效果。3)有效性原则。加强指向精准性,精准识别示范基地体育产业发展的共性,准确反映内在的差异性;加强目标可现性,客观表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结构和特点,反映示范基地之瓶颈和不足,从而顺利推动目标实现;加强预期达成性,指标设置能够反映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效益”,精准甄别示范基地体育产业的质量和水平。4)可比性原则。注重口径一致性,控制和减少指标之间的影响,避免偏离目标;注重多维可比性,力求实现同一时期和不同时期体育产业实力的比较,以及不同业态类型、不同集聚类型、不同区域间的比较;注重可比稳定性,追求在实现多维可比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表现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固态性。5)可操作性原则。凸显指标体系选取的可观察性,遵循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指标遴选的适用性,尽量选取客观指标,降低主观影响,保证评价体系的客观测度;凸显指标体系构建的可实施性,充分体现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对接性,具备系统性、整体性和便捷性;凸显指标体系计量的可测度性,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各维度指标应具备可获得性,体现既有的和现测的诉求,实现测度评价的既定目标和可达效果。

2.2 测度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2.2.1 指标体系框架

基于测度评价的构建原则,通过中国知网(CNKⅠ)与国家图书馆借阅平台,以“经济高质量”“产业高质量”“测度评价体系”等为关键词,检索核心期刊论文、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资料等文献,并进行细致梳理。从现有研究的高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经验看,五大发展理念成为主要的逻辑切入点,三大变革方向成为多维选择内容,相关研究为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维度提供了有益经验。但由测度评价理论依据的逻辑梳理(图1)可以看出,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测度评价包含了更加丰富和多维的交叉属性。借鉴既有研究经验,结合小型咨询会议综合研判结果,以及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内涵认识所达成的共识,示范基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主要包含“效率提升能力”“创新驱动能力”“协调发展能力”“持续发展能力”4 个基本维度;提取检索所获取资料中的相关表述,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内涵4 个基本维度进行进一步理解与分类表达。具体指标构建和选取过程如下:

1)效率提升能力维度。依据经济规律,效率提升不仅涵盖了单要素和多要素配置效率和转化能力(张建清等,2019),也包括企业发展潜力(黎智洪,2018)。基于此,“效率提升能力”主要包括了要素配置效率、资源转化能力、企业成长潜力3 个二级指标。具体来看,“要素配置效率”体现了要素的最佳组合效果,由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指数3 个三级指标构成(洪宇 等,2020;王晨曦 等,2020);“资源转化能力”体现了投入资源的实际产出效果,主要由劳动生产率、拉动率、增加值率3 个三级指标构成(白雪飞,2012;沈利生 等,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20);“企业成长潜力”体现了市场主体生产能力和水平,主要由营业收入利润率、主营业务贡献率、规上企业占有率3 个三级指标构成。

2)创新驱动能力维度。创新成为提升产业能级、赋予产业动能、维持产业活力的重要动力(黄海燕,2018),体现了体育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能力”主要包括科研投入水平、高新技术水平、创新产出水平3 个二级指标。具体来看,“科研投入水平”是产业创新的关键要素,由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投入力度、科技研发平台拥有量3 个三级指标构成;“高新技术水平”体现了体育产业创新技术能力的基础,由体育高新企业占比、体育高新企业人员占比2 个三级指标构成;“创新产出水平”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检验创新活动产出成效的因素,由体育专利占比、体育知名品牌2 个三级指标构成。

3)协调发展能力维度。协调是推进示范基地体育产业内部合理性和外部科学性的重要方向,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和统一(任保平,2020)。协调发展能力的重点在于结构调整能力,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水平、需求结构活力、空间集聚程度3 个二级指标(沈开艳,2012;史丹,2019)。具体来看,“产业结构水平”反映了体育产业的协调能力和升级质量,分别由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协调化3 个指标构成(刘元祥,2015;王晨曦 等,2020);“需求结构活力”是实现产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三驾马车协调发展的关键,分别由投资率、消费率2 个指标反映;“空间集聚程度”体现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水平,主要由行业集中度、产业专业化率、产业多样化指数3 个指标反映。

4)持续发展能力维度。持续性体现了示范基地体育产业积蓄能力和发展潜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20),“持续发展能力”不仅体现了产业增长的稳定性和贡献度,更反映了市场开放水平和吸引能力,包括产业稳定能力、产业贡献水平、产业开放程度3 个二级指标。具体来看,“产业稳定能力”反映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和抗压力能力,更多的是体现持续增长水平,主要由产业增长率、消费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对外贸易增长率4 个三级指标构成;“产业贡献水平”主要反映了体育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水平,主要由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经济增长贡献率、吸纳就业贡献率3 个三级指标构成;“产业开放程度”反映了体育产业的社会资本参与度、国际资本吸引力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主要由投资开放度、外资开放度、外贸开放度3 个三级指标构成。

至此,初步构建了包含3 个层次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内涵的4 个基本方面,12 个二级指标为一级指标的细化表达,34 个三级指标为操作层次指标。经反复讨论和论证,初步构建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符合所应遵循基本原则。

2.2.2 指标体系完善

采用德尔菲法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结合李克特5 级量表,通过匿名函调的形式获取15 位受访专家对初步指标体系的效力判断与意见,在对指标体系完善后进行新一轮的专家咨询,如此反复,直至形成一致的专家意见。

经过2 轮专家背靠背函询,专家意见达成一致,形成了最终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与二级指标均得以保留,三级指标中剔除了“产业结构协调化”“对外贸易增长率”2 个指标,增加了“资本产出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投资增长率”3 个指标;将“拉动率”修改为“经济增长拉动率”,并从“资源转化能力”调整到“产业贡献水平”二级指标下,最终三级指标共35 项(表1)。

表1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Table 1 Indicator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Demonstration Bases

2.3 测度评价体系的赋权

为获取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值,即依据专家判断,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指标体系进行各层赋权,构建判断矩阵,测算指标权重(许树柏,1988)。

2.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将决策的目标(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考虑的决策准则因素(效率提升能力、创新驱动能力、协调发展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决策对象按彼此的相互关系,利用指标因子间的彼此影响和关联划分多个层次,形成由“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层和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3 个子准则层共同构成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层次结构模型。

2.3.2 建立两两判断矩阵

引入萨蒂1~9 级标度法判断各指标因素的重要程度(表2),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判断重要性,并进行等级赋值,在此基础上,实现定性与定量的转换和目标达成。基于9 等级表,按照要素两两比较所得分值,构建判断矩阵(图2)。

表2 相对重要性等级表Table 2 Scales of Relative Importance

图2 判断矩阵Figure 2. Judgment Matrix

2.3.3 层次单一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2.3.3.1 层次单一排序计算

1)计算判断矩阵每行标度数值乘积的n次方根,计算公式如下:

可得特征向量W=[W1,W2,…,Wn]T数值(权重)。

3)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式中,A为判断矩阵,W为相应特征向量。

2.3.3.2 进行一致性检验

1)计算一致性指标:

式中,CI越高则可以判定矩阵偏离一致性越严重;反之,则反映判断矩阵有满意的一致性。

2)基于判断矩阵阶数n,找到对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依据表3 的矩阵阶数,得到相关数值。

表3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一览表Table 3 Average Random Consistency Indicator

3)测算随机性一致比率: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一致性时,需将CI和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计算公式为CR=CI/RI。如若CR<0.10,可判断矩阵具备了满意一致性,否则需要继续进行判断矩阵调整,直至达到满意一致性要求。

按照以上的基本流程,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4 个第一准则层、12 个第二准则层和35 个方案层,分别按照1~9 标度,由专家对层次结构模型的每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获取评价指标赋权的原始数据。运用yaahp 10.0 软件对通过专家经验判断获取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关系构建递阶层次,最终计算出每一指标的权重和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2.3.4 层次总排序及检验结果

结合准则层和方案层各因素判断矩阵,通过层次总排序得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表4)。进行组合一致性检验,第一准则层的组合一致性CR=0.012,第二准则层的组合一致性CR=0.009,均<0.1,可认为达到满意一致性。

表4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层次权重与排序一览表Table 4 Ranks and Weights of Indicator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Demonstration Bases

由表4 可知,一级准则层指标权重中,效率提升能力(0.330 7)>持续发展能力(0.274 0)>创新驱动能力(0.233 1)>协调发展能力(0.162 2),表明效率提升能力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贡献最大,成为核心驱动力。二级准则层指标中,要素配置效率、创新产出水平、产业贡献水平3 个指标的权重均>0.1,贡献明显;产业结构水平和空间集聚程度的权重均<0.05,贡献较小。方案层指标中,全要素生产率、体育知名品牌、消费率的权重较大(>0.05),表明这3 个指标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影响较大;研发人员投入力度、就业增长率、产业结构合理化、体育高新企业人员占比、外贸开放度、产业专业化率、外资开放度、产业多样化指数的权重较小(<0.02),说明8 个指标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影响相对较小。整体来看,准则层目标均有贡献较大的方案层指标支撑,持续影响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高质量发展。

3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为进一步揭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的深层脉络,结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开展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专项调查和考核评估以及实地调研情况,获取了41 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018—2020 年的体育产业相关数据。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2018—2020 年发布的《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获取2018—2020 年全国体育产业核心数据;基于中国知网专利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取2018—2020 年体育发明专利等数据。根据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测度评价的指标解释分别进行了测算,得出41 个示范基地2018—2020 年的35 个三级指标数据(表5)。

表5 2018—2020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指标数据描述性统计Table 5 Statistics of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Demonstration Base Indicators from 2018 to 2020n=123

3.2 计量模型

根据研究需要和适用原则,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AHP-TOPSⅠS 模型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测度与评价。TOPSⅠS 模型作为测度评价领域比较常见的评价方法,可以充分地利用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比较精确地反映各评价方案间的差距。TOPSⅠS 模型测算过程,主要是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进一步测算评价对象与最优和最劣方案的接近程度,实现评价的目的。按照TOPSⅠS 模型基本原理和运用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最优方案Z+由Z中每列元素的最大值构成:

最劣方案Z-由Z中每列元素的最小值构成:

2)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最劣方案的接近程度:

其中,wj为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

3)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贴近度Ci:

根据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Ci大小进行排序,得出测度评价的结果,进一步反映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情况。0≤Ci≤1,Ci越接近1表明评价对象越优。

3.3 测度分析

为了较为全面地反映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情况,进一步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运用EvaGear V2.4 软件分别对41 个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进行测度评价处理,并基于三大业态类型、三大集聚类型、三大地区等进行了分类测度评价处理。

3.3.1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评价

统计结果显示,2018—2020 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理想解贴近度得分为0.293 1~0.546 1(M=0.385 8,SD=0.047 8),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不高。参考魏敏等(2018)的研究,将41 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划分为Ⅰ级(得分>M+0.5SD)、Ⅱ级(M-0.5SD≤得分≤M+0.5SD)和Ⅲ级(得分<M-0.5SD)3 个层次。

如表6 所示,2018—2020 年理想解贴近度平均值达到Ⅰ级的示范基地(得分>0.407 5)共12 个,占总数的29.27%;其中,“十三五”以来获批的示范基地占75.00%,表明新批设示范基地主动性较强、发展动力更足。例如,威海核心蓝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理想解贴近度达到0.546 1,是唯一得分超过0.5 的示范基地,究其原因,与其自身发展定位和自然资源高度契合密切相关。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威海核心蓝区依托沿海蓝色资源,大力发展渔具产业,2010 年已经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宋昱,2011),形成了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近年来,政府积极引导该基地的蓝色资源与水上运动产品相契合,推动基地转型升级,实现多元化发展,为示范基地形成较好的升力和较佳的状态提供了助力。Ⅱ级水平的示范基地(0.366 6≤得分≤0.407 5)共19 个,占总数的43.90%,其中北京奥园、武汉开发区(汉南)、淳安3 个示范基地的理想解贴近度均>0.4,具有一定的爬升空间。Ⅲ级水平的示范基地(得分<0.361 8)共11 个,占总数的26.83%,其中黔西南(县域)、富阳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得分均<0.3。整体来看,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水平达到Ⅰ级的比例低于30%,超过2/3 的示范基地发展水平不高,其中Ⅱ级占据较大比例,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空间。

表6 2018—2020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Table 6 Evaluation Result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s of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Demonstration Bases from 2018 to 2020

进一步基于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访谈、实地调研等的系统梳理发现,随着新时代产生的新诉求、形成的新发展,示范基地存在的诸多瓶颈问题成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藩篱。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41 个示范基地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较大且整体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2020 年下降了14.7%,年均降幅6.8%,表明示范基地的综合效能没有得到充分激发;示范基地体育专利占比徘徊在0.37%~0.5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停留在0.12%~0.27%,2020 年研发经费支出也仅为54.38 亿元,表明示范基地的创新驱动力明显不足。与全国体育产业结构同期相比,示范基地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的差距从2016 年的19.45%拉大到2020 年的23.89%;2020 年示范基地的总体行业集中度为33.99%,同比下降13.36%,空间集聚水平呈现下滑趋势,产业专业化水平仅为3.71%。整体而言,示范基地依靠特色资源优势,产生较明显的产业集聚和扩散效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新时代形成的效率不高、结构不强、动力不足等矛盾开始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高质量发展。

3.3.2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三大业态类型变动态势

根据产业结构软化度指数划分标准(马云泽,2004),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分为服务类(软化度指数≥60%)、综合类(40%≤软化度指数<60%)、用品类(软化度指数<40%)3 种不同类型。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态势显示,12 个Ⅰ级示范基地中,用品类3 个,占25%;服务类4 个,占33.33%;综合类5 个,占41.67%。细究进入3 种类型的示范基地,其内部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

从三大业态类型示范基地理想解贴近度值看(图3):综合类表现比较稳定,连续3 年理想解贴近度超过0.5,排名居于首位,表明综合类示范基地相较于其他两类业态类型呈现更强的发展能力。服务类示范基地排名呈现波动性,2019 年跌降至第3 位,2020 年重新恢复至第2 位;2019 年理想解贴近度值降到0.4 以下,2020 年回升至0.495 1,超过2018 年水平。用品类示范基地排名呈现短暂上升,2020年重新回落至第3 位;但理想解贴近度值在3 年内持续爬升,从2018 年的0.409 8 升至2020 年的0.470 4,整体提高了14.79%,表明用品类示范基地发展仍具有一定的韧性。

图3 2018—2020年不同业态类型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理想解贴近度情况Figure 3.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of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Demonstration Bases by Business Type from 2018 to 2020

从三大业态类示范基地驱动支撑力表现看:综合类基地坚挺的主要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效率提升能力和创新驱动能力,其中,2020 年技术效率达到1.786%,分别高出服务类和用品类示范基地的70.75%和195.21%;体育科技研发平台拥有量达到71 个,体育知名品牌达到175 个,分别超过服务类和用品类示范基地之和。服务类示范基地的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协调发展能力,其中产业高级化水平达到83.45%,分别是用品类和综合类的2.8 倍和1.7 倍;行业集中度达到57.32%,远高于用品类和综合类示范基地。用品类示范基地的持续发展能力表现较为突出,产业增长率达到5.22%,在卫生突发事件等影响下,能保持这一成绩实属不易;其中,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6.25%,经济拉动贡献率为0.66%,吸纳就业贡献率为9.53%,投资开放度相对较高,达到65.87%,均高于服务类和综合类示范基地水平。

总体而言,服务类示范基地协调发展能力较好,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等均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围绕核心服务产业链的发展不强,资源流动不畅,要素生产率不高,研发平台、知名品牌等创新驱动能力较弱,经济贡献波动较大;驱动支撑力相对较为单一,特别是受突发事件的外力影响,波动性较大,2020 年产业增长率下降至-4.29%,产业持续性相对较弱。用品类示范基地大部分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生产基地,如晋江等均为全球“加工厂”,持续驱动支撑点相对较为稳固,2020 年产业增长率和经济贡献率仍继续处于一定的高位水平;但由于受传统发展方式的惯性影响,此类基地仍存在生产效率不高、创新驱动不足、延展能力不强等路径依赖的制约,智能化、服务化水平有待提升。综合类示范基地的驱动支撑力相对多元,技术效率得到加持,创新能力占据优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仍存在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一线调研和访谈发现,此类基地产业开放度相对较低,专业化能力仍然不强,用品和服务业的融合度明显不佳,县域综合类示范基地甚至出现各县分而治之、独立发展、互不联系的局面,整合力较低,经济贡献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3.3.3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三大集聚类型变动态势

参考相关管理办法,将示范基地申报范围分为县、县域和城区(不设区的市或市辖区)3 种不同集聚类型。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态势显示,12 个Ⅰ级示范基地中,县级类为8 个,占66.67%;县域类为0;城区类共4 个,占33.33%。细究进入三种集聚类型的示范基地,其发展呈现不同的特点。

从3 种集聚类示范基地的理想解贴近度来看(图4):城区类示范基地从2018 年的0.611 5 降至2020 年的0.437 1,呈现大幅下降趋势。县级和县域类示范基地均出现一定上升趋势,其中,县级类示范基地的理想解贴近度从2018 年的0.509 8 增至2020 年的0.581 8,提高了14.12%;县域类示范基地从2018 年的0.349 9 增至2020 年的0.465 2,提高了32.95%,2020 年均超过城区类示范基地得分值。整体而言,城区类示范基地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县域和县级示范基地表现相对比较稳定,并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

图4 2018—2020年不同集聚类型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理想解贴近度情况Figure 4.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of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Demonstration Bases by Clustering Type from 2018 to 2020

从三大集聚类示范基地驱动支撑力表现看:城区类示范基地在创新驱动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2 个二级指标上表现较好,3 年排名均居于首位;但2020 年效率提升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2 个二级指标均跌至第3 位,成为城区类示范基地总体排名下降的主要拉力。县级和县域类示范基地则在效率提升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均有所上升,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具体来看,2020 年城区类示范基地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80%,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达到57.97%,行业集中度达到51.33%,均高于县级和县域2 类示范基地相关指标,良好的研发水平和结构能力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但城区类示范基地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了16.50%,下降幅度均大于县级和县域示范基地的水平。县级示范基地的产业增长率达到8.30%,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1.59%,经济拉动贡献率为0.67%,投资开放度达到72.75%,持续发展能力均远高于城区和县域类示范基地,成为其稳定发展的助推力。

3.3.4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三大地带发展变动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划分标准,可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进行划分。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态势显示,12 个Ⅰ级示范基地中,东部地区为9 个,占75.00%;中部地区为2 个,占16.67%;西部地区为1 个,占8.33%。细究分布在三大经济地带的示范基地,其发展呈现不同的特点。

从三大经济地带示范基地的理想解贴近度来看(图5):东部地区在先天资源优势、政策支持等方面较为突出,产业基础较为雄厚,总体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较高,连续3 年居于首位,尽管2020 年有所下降,但3 年均高于0.5;中部地区2019 年出现下降,2020 年提升至0.477 1,高于2018 年水平;西部地区下滑幅度较大,从2018 年的0.435 8 降至2020 年的0.387 5,下降11.08%。由于经济水平、地域特点、资源禀赋等方面的不同,三大经济地带的体育产业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

图5 2018—2020年三大地带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理想解贴近度变化态势Figure 5. Changes in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of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Demonstration Bases in Three Major Regions from 2018 to 2020

从三大地带示范基地驱动支撑力表现看:东部地区的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发展能力2 个二级指标方面持续表现向好,但效率提升能力、协调发展能力2 个二级指标表现一般,2020 年均居于末位,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部地区的效率提升能力指标快速上升至首位,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从2018 年的第1 位降至2020 年的第3 位;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能力指标持续保持首位,效率提升能力有所下降,创新驱动能力表现较弱。具体来看,2020 年东部地区创新投入指标中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10%,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5 倍以上,研发人员投入力度为3.88%,体育科技研发平台拥有量为62 个,均远高于中西部;创新产出指标中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37 个,是中部和西部之和,体育知名品牌为257 个,是中西部之和的3 倍;东部地区在产业增长率、经济增长贡献率、经济拉动贡献率等方面是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地区,投资开放度维持在66.56%,分别高出中部和西部地区27.68%和22.24%。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80%,成为三大地带中唯一上升的地区;技术效率达到1.19%,分别高出东部和西部地区的18.38%和40.40%。西部地区则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达到88.24%,分别高出东部和西部地区108.85%和60.23%,成为主要的驱动支撑力。

4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渐进式演变和系统性推进的过程,基于测度评价结果和现实发展态势,需要科学把握和充分认识其核心内涵和主体内容,精确实施和精细探索总体方向和路径。

4.1 加强规划设计,逐步建立层级化发展路径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现实的指导意义,面对示范基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境和堵点,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关注整体的设计和精准的把控,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多管齐下,强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合力,齐心协力推动示范基地向高质量方向发展:1)强化宏观调控。健全顶层设计体系,基于修订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推进示范基地存量与增量、静态与动态、评审与评估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把控进入示范基地的质量,通过压实准入的规则和要求,建立有序扩量的联动机制,形成持续长效的增长机制;完善基地管理体系,推进评审制度标准化、层级管理程序化、动态考核常态化建设,通过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动态管理体系,形成更加准确、直观的有效机制;完善多元支撑体系,推进示范基地的多部门联动化、多行业协同化、多领域协调化,充分释放政策组合活力,通过建立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一体化协同机制,加快推进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顺利落地。2)重视中观调控。推进产业效率的持续提升,加快人力资本优化、产业资本多元化、要素组合最大化;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加快产业结构高级化、层次结构核心化、空间结构合理化;推进产业动能的充分释放,加快研发投入合理扩大、研发平台稳步建设、创新产出有效转化。3)做好微观调控。引导示范基地创新要素聚焦骨干体育企业,重点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扶持示范基地中小微体育企业创新发展,畅通微循环,全力打造立得住、扶得起、潜力大的中小微市场主体,形成有活力、有内容、有影响力的中小微创新市场格局;加强示范基地体育市场主体资本化运作,深度破解市场局限,积极打造更具影响力、更有竞争力的产权资源交易平台,推进体育产业优势资源和核心要素的快速流转,有效激发体育市场活力,充分释放发展潜力。

4.2 实施分类推进,加快构筑多元化发展布局

前期系统梳理显示,不同业态类型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具有更加迥异的内在特点,发展重点和方向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难以一路共之。因此,应结合不同业态类型示范基地,确立针对性强、各具特点的发展重点、发展方向和重要举措:1)针对服务类示范基地的内在优势潜力和外向脆弱性特点,围绕核心服务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加大产业政策引导和优惠政策扶持,加快各类产业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产业研发平台建设,释放多面发展活力。如曲靖麒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围绕体育健身休闲业核心业态,主要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打造集康体休闲、体育旅游、运动训练竞赛为一体的“国际高原体育城”。2)针对用品类示范基地的发展需求和规律特点,持续融入产业价值链体系,聚焦资源配置的组合效力,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推进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不断壮大和升级。如北仑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围绕装备制造业核心业态,主要聚焦高端装备制造转型升级,重点推进运动车船及航空运动器材等高附加值产品融入产业价值链体系。3)针对综合类示范基地的变迁规律和个性化特点,重点致力于激发用品和服务业的核心潜力,加快开放化推进步伐,推进产业集群的组合化能力,加快整体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如界首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围绕钓鱼用品和健身休闲核心业态,主要聚焦渔具与健身提质增效,重点构建“城-乡”协调互动、“点-线-面”相互结合、“水-陆-空”立体互融的空间结构,形成“一镇、一区、两带、三维、多产融合”的产业布局。

4.3 完善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有序化发展体系

推动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精准寻求体育产业制度安排的调控施力点,重点深化示范基地“放管服”落地,夯实体育产业制度基础,推进体制机制层面改革,打通面临的各种痛点和堵点:1)理顺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衔接逻辑,充分发挥示范基地政府“引导性”作用、激发示范基地市场“决定性”作用、盘活示范基地社会“参与性”作用,重点推进简政放权,最大化政府和市场的两翼共振效应,进一步激发社会主动参与的热情,畅通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大动脉”。2)提高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治理水平,建立全方位、全范围、全覆盖的“联动化”精准治理工具组合,以科学的“管”约束“放”,平衡“放管”关系。重点加快示范基地精准治理一体化进程,强化供给与需求目标的一体衔接和双向共力、行业与行业之间共同目标的精准对接和融合共赢;加强示范基地精准治理“联动化”能力,建立“分-合”式、“点-点”式、“反馈-贯通”式联动治理体系;提升示范基地精准治理精细化水平,拟定示范基地星级评定标准,完善示范基地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加强示范基地行业标准建设。3)稳步探索示范基地“一站式”保障服务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多元竞争机制、最优决策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四位一体”体系,疏通“微血管”,形成层次化、多样化、一体化服务支撑合力,以“服”反哺“放”“管”,共同驱动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持续高质量发展,达成预期目标。

猜你喜欢

测度体育产业高质量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