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态势演进、研究热点与未来展望
2023-10-21陶文飞
摘 要: 自習近平总书记提出“讲好中国故事”重要论述以来,“讲好中国故事”逐渐成为我国学界的重点关注对象,相关成果日益丰富。为了探寻“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当下热点与未来路向,采用时间分布图谱分析、核心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空间分布图谱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突现分析等方法,绘制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对2013—2022年1474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紧扣时代要求、综合文化成果、注重对外传播、高扬主流意识是我国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主要特点;协同研究缺乏、研究视域有限、研究应用较少、内容挖掘不足是当下我国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存在的不足;强化联通协作、丰富题材形式、着眼应用研究、加强内容挖掘是我国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未来路向所在。
关键词: 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文化软实力;科学知识图谱;共现聚类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3851 (2023) 06-0276-09
The situation evolution, research hotspot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sharing China stories by good communications":
Analysi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graphs based on CiteSpace
TAO Wenfei
(Department of Marxism,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 Since Xi Jinping,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t thesis of "sharing China stories by good communications",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key focus of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and relevant achievemen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bundan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hotspo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research on "sharing China stories by good communications", the author uses time distribution map analysis, core author and cooperation network analysis,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 analysis, key word co-occurrence analysis, key word emergenc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draw CiteSpace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s and analyze 1,474 CSSCI journal articles from 2013 to 2022.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closely follow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integrating cultural achievements, emphasizing ex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ing mainstream awareness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 on "sharing China stories by good communications"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lack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limited research scope, and insufficient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content mining are the current deficiencies in the research of "sharing China stories by good communications"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strengthening connectivity and collaboration, expanding content sources, enriching themes and methods, focusing on applied research and enhancing content mining are the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e research on "sharing China stories by good communications"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Key words: share China stories by good communications;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soft power; scientific knowledge graph; co-occurrence clustering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愈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制度、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对外传播的迫切需求。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1],进一步将“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为当代中国传播格局塑造的中心环节;国内学界由此引发了针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热潮,形成了数以百计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成果加以分析发掘,可以掌握研究热点,明晰研究特点,揭示当下不足,探索未来路向。
出于不同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学界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形成了数条卓有成效的研究路向。如陈先红[2]从文化信仰、文化理念、文化仪式、文化符号和文化產品五大维度出发,探索构建具有稳定文化系统结构的“中国文化五元话语体系”。徐占忱[3]从当代国际沟通和全球传播的技术性维度将“讲好中国故事”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并就“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软硬兼施、多策并举的战略谋划。徐和建[4]、李文英[5]等则从扩展传播视野、适应融媒体时代等角度出发,为“讲好中国故事”题材叙事与内容传播等方面提供了启示与借鉴。综上所述,近年来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在层次、维度等多方面形成了有价值的成果。但目前在“讲好中国故事”研究领域,一方面尚缺乏总体向度的综述性研究,另一方面在协同研究、研究视域、研究应用、内容发掘等方面仍有所不足。薛精华等[6]、孙邦金[7]虽然进行了一定的综述研究,但主要局限于电影文化、美学研讨等论坛会议性研究综述,学界仍缺乏针对“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系统整体性观照。
为使浩繁的研究成果透过简明框架凸显其特点、问题与趋势,有必要对学界长期以来有关“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本文借助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从时间分布、核心作者及合作网络、空间分布、关键词共现与突现等方面,对2013—2022年CSSCI来源期刊文献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剖释“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未来路向,为推进“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 CiteSpace是兼具数学统计学定量分析与可视化图表绘制的数据分析软件,不仅能够通过数字量化的方式对特定科研领域的文献量、关键词频、科研机构参与度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还能够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现该领域的知识结构体系。CiteSpace作为一种数据分析软件,具有直观性、便携性、系统性的特征,能够广范围地汇聚、分析相关数据,使浩繁的理论成果通过分析模型的处理以简单、易懂的视觉图形呈现出来。为了系统呈现当前学界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特点与发展趋势,全面分析在推进“讲好中国故事”之中的不足之处与相关改进措施,本文采用了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
(二)数据来源: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文献检索
CSSCI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的引文数据库,是具有学界公认影响力的重点学术期刊。中国知网数据库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中文信息数据库,在期刊种类、引文数量、更新周期、用户规模等方面都占据着绝对优势[8]。为提升研究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中国故事”为检索词条,检索时间范围为2013—2022年的CSSCI来源期刊文献,共发现获得1554篇期刊文献。为防止无效数据污染和样本数量重复计算,通过CiteSpace进行数据预处理,最后得到1474个有效数据样本。
二、当前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时空知识图谱分析
时空知识图谱可以反映学界“讲好中国故事” 研究的现状趋向,在完成数据预处理后,。将有效数据样本导入CiteSpace,通过数据运算导出可视化的时空间分布图谱。本次研究中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的时间跨度为2013—2022年,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单位间隔为1年。
(一)时间分布图谱分析
将文献发表的时间演进情况以图表形式呈现,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图1显示了国内学界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CSSCI来源期刊文献年度发表情况。由图1可以发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CSSCI来源期刊文献在2013—2019年呈现快速增加态势,年发表量由22篇迅速上升为217篇。其中2017—2018年发表量增长最为突出,从2017年的134篇跃升到2018年的187篇。这说明在2017—2018年期间,“讲好中国故事”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成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大国形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道路中的重要桥梁方式。2019—2022年相关研究数量增速明显放缓,并于2020年小幅下降,但总体仍处于稳步增长态势。这表明,近十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正由新兴学术热点向持久性学术重点转化,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持续研究价值。
(二)核心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
核心作者又称为高产作者,是特定学科领域文献流的主要贡献力量,也是引领学科发展趋势、扩展学术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9]。对核心作者的分析与梳理,可以有效识别“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热点趋势,系统梳理“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地域特色,从而为追踪学术动态前沿提供参照。基于数据样本在CiteSpace中将作者(Author)设为分析单元,经系统运算后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发现,“讲好中国故事” 研究主题发文量在4篇以上的高产作者共有5位,分别是陈先红(9篇)、方毅华(7篇)、高晓虹(6篇)、刘成才(5篇)和漆凌云(4篇),他们共同构成了“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核心作者群。陈先红[10]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基础与关键,并在话语策略、传播战略、模型运用及元话语体系建构等方面多有产出。方毅华等[11]重视“讲好中国故事”的品牌文化和平台运用,其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已有案例的策略与创新性分析。高晓虹等[12]聚焦于广电媒体,在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实践与电视报道传播格局构建方面建树颇丰。漆凌云等[13-14]与刘成才[15]关注中国传统故事、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传播进程,对故事类型学和译介方法进行了探索。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核心作者都有各自的研究合作对象,但核心作者团队之间并未建立有效的合作网络,跨学科、跨机构的研究也有所欠缺。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研究已经形成以新闻传播学和文学研究学者为主的核心作者群,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但在多学科、跨学科研究领域以及作者协同合作方面仍有待加强。
(三)空间分布图谱分析
基于文献数据样本,CiteSpace能够分析不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关联度,并以视觉化图谱的形式加以表征。将机构(Institution)设为分析单元,阈值(Threshold)设置为5,经系统运算后得到“讲好中国故事”CSSCI来源期刊文献发表机构图谱,结果见图2。图2中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和相互关联分别以轮圈和连线的图示表现出来,轮圈越大表示该机构的发文量越多,轮圈色调越深则代表该机构的发文时间越新,连线越粗代表机构间合作关系越为紧密。由图2可知,我国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机构以大学及其下属院部为主,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及其下属院部在发文量上具有明显优势,但缺乏时间相对晚近的文献产出,而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机构虽在发文总量上稍少一些,但近期的文献产出相对丰富。此外,国内研究机构针对“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多为“单打独斗”,进一步佐证了核心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中协同合作研究缺乏的结论。
三、当前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内容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能体现期刊文献内容核心,对其加以分析是剖释不同研究视角、研究路径差异的有效方法。因此,本文基于CiteSpace对数据样本进行关键词共现与突现分析,可以进一步明晰当前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热点与最新趋势。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对“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现状的六维度把握,通过在CiteSpace中将切片时间设置为1,Top N设置为50,Top N%设置为5,每个时间切片最大选取条目设置为100,对数据样本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关键词提取共得到37个大类,其中具有分析价值的有效大类包括:#0中国故事、#1国际传播、#2故事、#3新时代、#5共产党、#7习近平、#8创作、#12中国形象、#16党报、#17对外宣传。对有效大类进一步分析,从任务关键、时代场域、内在要求、立意指向、研究方法和应用方向六重维度明晰当前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现状。
第一,#17对外宣传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关键。
“讲好中国故事”是加强对外宣传、强化国际传播能力、抢占国际舆论主导权的枢纽环节,是展现中国形象、促进各国友好发展、树立大国风范标识的关键一步,是着眼国际形势、立足中国自身国情、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招。因此,推进“讲好中国故事”研究必须以此为出发点,不断推进传播化应用[16]。在“讲好中国故事”的道路上注重对外宣传向度,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扩大国际传播广度,在各国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中树立具有历史底蕴、肩负时代担当、着眼人类未来的中国特色大国风范。
第二,#3新时代凸显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场域。
“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17]只有弄明白“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场域,才不会失去真正的内在价值;只有搞清楚“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场域,才不会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时代场域的明晰关乎“讲好中国故事”的傳播程度,影响“讲好中国故事”的未来走向,决定“讲好中国故事”的成败与否。“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话语方式、方法、途径,讲述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中国故事”。
第三,#0中国故事、#2故事表明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要求。
“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是以往经验积淀和现在经历洗礼双重维度之下的结晶,是“由谁来讲中国故事”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石,这块基石应兼具历史性、现实性、未来性以及人类性等重要特征,由此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自身的感染力、更好地体悟命运共同体的感召力。文化自信是中国人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是表征一个国家精神信仰强不强的关键。“坚定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18],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立足中国文化,阐释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这离不开对传统故事的深入挖掘[19]。故事来源于现实,“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点滴,在国家历史中挖掘宝贵经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料、由民间故事中发现精彩生活,从而表达好、呈现好、讲述好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中国故事。
第四,#5共产党、#7习近平、#12中国形象指明了“讲好中国故事”的立意指向。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性质、实力、地位和影响的总体外在呈现,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底蕴、现实行为和政策主张在国内外民众心里所产生的总体性评价和综合性印象。”[20]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国际社会愈发渴望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当代中国形象成为迫切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中国故事、中国事业的讲述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紧密相连。因此,“讲好中国故事”既要坚持历史传承,讲述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斗争史、革命史、改革史、建设史,也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格局,以持久深沉的情感浸润呈现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顶天立地的历史担当、翻天覆地的开新图强,以沁人心脾的思想流溢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宽广高远的世界眼光、深厚博大的人类情怀。唯有此,方能在讲述中国故事、呈现中国面貌、展现中国形象的同时,为全人类的发展与福祉提供更具智慧、更富底蕴的中国方案。
第五,#8创作标明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探索方向。
“讲好中国故事”不是讲述一成不变的宣传辞令,而是随着时代前行脉搏不断以故事形式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动态进程,故事载体与讲述方式都必须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更迭、推陈出新。故事载体与讲述方式的合适与否直接决定着“讲好中国故事”的成效,探究更加适合“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方法是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下的新要求。运用CiteSpace对2013—2022年“讲好中国故事”研究样本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出,创作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探索方向。创作包括对既存事物的继承与新事物的创新,是人类实践能力的集中体现。“讲好中国故事”既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又需要以“创新”为动力引擎,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以制度创新开创良好局面,以文化创新唤醒传播活力,推动开创中国形象国际传播新局面。
第六,#1国际传播、#16党报反映了传媒业“讲好中国故事”的主流应用方向。
朱巧莲[21]从中国新发展故事的国际传播理路出发,提出把握好中国减贫和发展的叙事理路及其话语体系,是中国目前对外传播所面临的重要命题和使命。加强中国新发展理念国际传播,对外讲好中国减贫、后减贫时代贫困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故事意义重大。朱雅文 [22]则基于对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分析,指出党报、党媒海外版是“讲好中国故事”现实践行的典型性案例,是传达我国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提升海外受众对媒体话语的认可度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学科研究、多领域发展、多行业共生、多路径并举,架构以国际传播为核心、以党报党媒为主力的新时代传播路径。上述研究不仅从理论层面为“讲好中国故事”标明了探索方向,更在实践层面为“讲好中国故事”指明了主流应用方向。
(二)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展现关键词频时序变化的知识图谱分析方法,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显现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热点的时序变化。在CiteSpace中将伽马值设置为1,对数据样本加以分析,结果详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13个突现关键词:对外宣传(2014—2015年)、中国故事(2016年)、叙事(2017—2018年)、纪录片(2017—2019年)、新时代(2018—2019年)、出版(2018—2019年)、全球化(2018—2019年)、海外传播(2018—2020年)、话语权(2019—2020年)、脱贫攻坚(2021—2022年)、叙事策略(2021—2022年)、传播策略(2021—2022年)、主流媒体(2021—2022年)。结合此前时间分布图谱分析结果进一步分析突现关键词,可以将“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发展趋势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2013—2016年是“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起始阶段。
这一时期处于“讲好中国故事”重要论述提出的早期,尽管“讲好中国故事”一经问世便引发了学者们的关注成为学术热点,但由于距离“讲好中国故事”论述提出的时间较近,学界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文献尚不丰富,且多集中于明确对外宣传根本任务和以叙事、纪录片为线索考查“讲好中国故事”方法论的奠基性研究,因此2013—2017年可称之为“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起始阶段。
第二,2017—2020年是“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快速扩展阶段。
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引起学界重视,不仅发表的文献量飞速跃升,研究焦点也进一步与“新时代”“全球化”等时代热点相结合,对“出版”等具体传播形式以及传播“话语权”的研究也逐步开展。这一时期呈现出研究成果多、传播路径宽、现实针对性强等特征,成为推进“讲好中国故事”进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快速扩展阶段。
第三,2021年至今是“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新突破阶段。
2013—2020年,“讲好中国故事”经历了从起始阶段的探索到快速扩展阶段的提高与沉淀的过程。根据“讲好中国故事”CSSCI来源期刊文献关键词突现图谱,2021年及其之后開始向新突破阶段迈进。一方面,文献发表量由逐步快速攀升转向稳定输出,具体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论域基本形成。另一方面,“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空间进一步扩展,不仅通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守正创新,在“叙事策略”“传播策略”“主流媒体”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成就,也为“讲好中国故事”注入了新的精神养料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当前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特点、不足与未来路向
在前文“讲好中国故事”的时空知识图谱、关键词内容知识图谱分析的基础上,有必要总结国内学界对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尽可能地在研究缺憾中寻求解决办法,提出推进“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未来路向。
(一)我国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主要特点
第一,明晰学术立场,紧扣时代脉搏。“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三个维度:其一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是谁,或说谁来讲中国故事;其二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讲的中国故事应具备哪些特征;其三是怎么来讲中国故事,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无论是三个维度中的哪一个维度,都不能撇开时代要求而独立存在。“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增强中国话语感召力的重要路径[23],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和关键词突现图谱中反复出现的“新时代”,传达了“讲好中国故事”理应遵循由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历史方位与研究方向。在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多方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必须深入挖掘、久久为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立场鲜明、紧贴时代的故事内容。
第二,综合文化成果,注重创新发展。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流派,呈现出博大精深、丰富精彩的文化底蕴,这其中饱含着民族自身精神与价值取向。当下的社会发展如何从历史中汲取养分,怎样在继承传统中符合新时代要求,成为我们必须面对、思考和解决的现实性问题。“文化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只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化创新之潮便会奔流不息”[24],正如“创作”这一共现关键词所揭示的,以开放姿态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互鉴是提升中华文化生命力、感染力,展现朝气蓬勃、可敬可信的中国形象的必由之路。只有坚守溯古通今的态度,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故事奠定基础,运用现代文化形式为中国故事赋予时代活力,方可切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第三,扩大宣传范围,注重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基于国内人民与国外友人两大受众群体,既要让中国人民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与强大力量,又要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进而在国际上树立崇尚和平发展、秉承共赢理念的新时代大国形象。据CiteSpace数据分析可知,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宣传中国理念是国际交流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具体实践。“对外传播的一项重要使命,是让世界人民更全面地了解、认识、理解当代中国”[25],对外宣传在内容知识图谱中的所占比重,充分反映了其乃“讲好中国故事”研究长期发力、久久为功的重要领域,标明了我国学界面向国际、注重传播的研究指向。
第四,坚守学术立场,高扬主流意识。如同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以《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为世界带来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消息,共现关键词“新时代”“共产党”“习近平”揭示了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为全世界先进人士呈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崇高事迹的立意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围绕主流意识,不断挖掘社会主义先进事迹,既有助于赓续红色传统,呈现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社会主义建设史诗,又能以故事题材别具一格的精神魅力吸引全世界先进分子的兴趣,在意识形态传播国际阵地占据更多主动权。
(二)我国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当下不足
第一,多为点状探索,缺乏协同研究。正如核心作者及合作网络和空间分布图谱分析所揭示的,当前我国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仍多为单个组织的独立性、点状性研究,其中研究机构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南通大学等为主,在新闻传播学、民间故事、民间文学学术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日文学交流等领域成果较为集中。可见,当下学术界、理论界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探索呈现出研究机构与其所关涉的领域具有单一性、地域性,与此同时也凸显了核心作者协同机制和跨机构合作平台尚未形成,表明在“讲好中国故事”进程中缺少多学科、多平台、多领域、多视角的综合性、全面性研究。
第二,囿于原有形式,研究视域有限。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量的积累过程,遇到关键转换点时方可发生质的跃升。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继承以往先进传播视角与模式的积淀,结合时代赋予的新任务对原有宣传视域加以调整、完善,构建起兼顾历史与现实、需求与满足并举的新时代中国故事传播链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学界在讲述中国故事的研究中注重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形式、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气质,但在内容挖掘的具体实践中仍限于传统或主流文化形式,对“偶像文化”“流行音乐”等当代新兴文化形式的关注明显不足,应继续拓宽构建具有新时代特性的中国故事传播路径。
第三,倾向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较少。我国学界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多着眼于理论研究,不乏“讲好中国故事”的故事类型、内在要求以及价值揭示等方面的研究,这不仅在学理上辨识和洞察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本质与要求,同时也在观念上深化和更新了对“讲好中国故事”的紧要性与关键性认识。这些理论当然是重要且必要的,但理论的提出与解决终究要服务现实、满足需要、指导实践。目前学界的众多成果缺乏可直接转化为“中国故事”传播推力的应用型研究,其中尤以“中国故事”传播载体的多样化研究最为匮乏。如何加强对中国故事传播推力的应用型研究已然成为研究“讲好中国故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四,偏重宏观维度,内容发掘不足。对于“讲好中国故事”,我国学界多从宏观维度出发,因而在国际传播、对外传播、文化自信等方向性、总体性方面著述较多。如张馨予等[26]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指向,从国际传播格局构建、立体传播态势建立、多元传播平台搭建、战略传播体系构建等多维度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宏观立体格局进行了积极探索。薛海林[27]将“讲好中国故事”同文化自信相联系,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渠道。宏观维度的探索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良好的框架格局,更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不断发展明确了前行方向。但关键词突现与共现图谱显示,学界在“讲好中国故事”具体内容挖掘方面仍有局限,特别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内容挖掘仍略显单薄。
(三)我国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的未来路向
第一,坚持守正创新,强化联通协作。守正创新是当前学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领域,必须持续推进、坚持扩展、不断创新中国故事传播程度、方式以及路径,使学界研究能够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振文化领域国际话语权和主动权的关键引擎。“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守正创新的态度,还应该汇聚人民的智慧,加强不同平台间的交流协作,架构出一条经验共享、信息共通的桥梁,形成以点带面、以面拉点的互助模式。高效的交流可以开拓眼界,及时的沟通可以避免错误,有效的协作能够提升效能,由此国家应构建“讲好中国故事”研究交流平台,促进不同机构、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强化联通协作,共同推进“讲好中国故事”的进一步研究。
第二,打破固有模式,丰富题材形式。“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秉承不忘本来、展望未来的发展理念,采取多管齐下、多力齐发的具体措施,在不同学派相互交流中持续前进、在不同观点互相碰撞中不断发展、在不同领域相互融合中加以完善,打破当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单一性、点状性、独立性研究的困境。随着“偶像文化”“流行音乐”等当代新兴文化形式的出现,“讲好中国故事”也随之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新兴文化形式与传统文化形式的交织融合是当代文化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格局,是回应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播中国故事的首要環节,是拓宽时代需要与民族积淀相结合的关键途径。因此,要注重挖掘新兴文化形式的内在价值,使之成为不断丰富“中国故事”题材形式的重要来源。
第三,结合时代需要,着眼应用研究。时代的进步促使思想的更新,需求的提升推动方法的更迭。“讲好中国故事”应注意两个维度的落实:一是理论层面,采取追根溯源、稽古振今的立场,阐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机理及未来走向;二是实践层面,采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态度,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协同发展。再细致的理论、再深邃的思想也需要具体的实践才能转化为推动时代发展的现实动力,要着力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应用型研究,推动“中国故事”以更丰富的内容形式、更灵活的传播手法,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事实证明,唯有理论与实践、内容与措施一同落实,方可形成满足时代需求、符合理论本意、贴近现实生活的中国故事传播路径。
第四,注重文化传承,加强内容挖掘。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内容。“讲好中国故事”研究必须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粹, 唯有以优秀文化内容作为支撑,方可以故事特有的感染力、渗透力打动人心,从而充分发挥 “讲好中国故事”总体性、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无形财富,其中既流淌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绵延坚韧的精神品格,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美美与共的和合情怀。在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的历程中,中华传统文化被浓缩为一个个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它们把中华民族的神魂精魄讲得娓娓动听、直抵人心,为当代“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容源泉。
五、结 语
我国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学术立场明晰,方法原则鲜明,能综合现有文化成果,不断强化对外传播,但也存在研究视野有限、协作联通欠缺、应用研究较少、内容挖掘不足的现实局限。为顺应时代趋势、满足时代需要,我国学界“讲好中国故事”研究应在坚持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强化联通协作、丰富题材形式、强化应有研究、加强内容挖掘。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方位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以及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
“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使命在于传播中国理念、树立中国形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8],时代的发展为中国形象的丰富注入内容,使命的延革为理念的发展提供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既为中国理念注入了新内容,也为中国形象树立了新风尚,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牢牢把握的全新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以全局性视野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实际,以典范性思维讲述当代中国英雄事迹,从而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动向,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时代特质,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继往开来的时代传承,以及中华民族积极进取、求新求变的时代品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97-198.
[2]陈先红.中华文化的格局与气度:讲好中国故事的元话语体系建构[J].人民论坛,2021(31):31-35.
[3]徐占忱.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困难与破解之策[J].社会主义研究,2014(3):20-26.
[4]徐和建.讲好中国故事:主流媒体微纪录片的场域、视角与叙事[J].新闻与写作,2019,36(12):49-53.
[5]李文英.“讲好中国故事”与“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叙事探析[J].电视研究,2018(4):89-91.
[6]薛精华,邹贞.中国故事、中国想象与技术美学表达:“中国科幻电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学术研讨综述[J].当代电影,2022(7):173-176.
[7]孙邦金.创新理论与话语体系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39次学科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5(3):184-187.
[8]刘泽权,朱利利.国内外语料库翻译认知研究对比考察: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1):29-38.
[9]段和平,史文海,俞立,等.探讨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和核心作者群的重要意义[J].临床荟萃,2004,19(8):480-481.
[10]陈先红.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回顾与前瞻[J].对外传播,2017(1):16-18.
[11]方毅华,郝赫.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4):74-77.
[12]高晓虹,李怡滢.加强国际合作 讲好中国故事 有效影响国际舆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传播实践[J].电视研究,2020(9):4-7.
[13]漆凌云. 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J].民族艺术,2021(5):36-48.
[14]王健,漆凌云. 中国宗教故事的国际传播策略[J].中国宗教,2015(8):65-67.
[15]刘成才.日译与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著名翻译家、日本中央大学饭塚容教授访谈[J].中国翻译,2019,40(5):96-102.
[16]刘惠惠,刘晓哲.新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价值意蕴、时代内涵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12):52-54.
[17]人民日報评论部.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
[18]高连忠.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在于增强文化自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0):91-93.
[19]孟宁.中国民间故事动画影片的人物表达范式新探[J].当代电影,2020(12):162-166.
[20]赵辉辉.向世界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形象[N].光明日报,2021-09-14(06).
[21]朱巧莲.中国新发展故事的国际传播理路及实效提升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3):58-60.
[22]朱雅文.党媒的国际话语权构建: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J].传媒,2022(9):59-61.
[23]刘海春.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J].社会科学家,2020(1):8-14.
[24]沈壮海,马驰骋.“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学习习近平关于文化创新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22(6):45-55.
[25]张月月.对外传播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J].新闻爱好者,2019(4):59-62.
[26]张馨予,黄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战略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5):93-98.
[27]薛海林.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J].中国高等教育,2022(11):23-24.
[2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33.
(责任编辑:唐亚蕾)
收稿日期:2022-11-25 网络出版日期:2023-04-25网络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CKS04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QT004)
作者简介:陶文飞(1996- ),男,新疆塔城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哲学与意识形态传播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