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设置对话话题
2023-10-21陆萍
陆萍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话题一直是引导、刺激和帮助学生反思和理解所读文本的重要教学工具。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实质上是学生、教师、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交流过程,对话话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对话的兴奋程度和对话的顺利进行。它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完美过渡。为了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设置能够鼓励所有学生有兴趣参与的对话话题,在对话话题过程中有话可说,并积极解读文本。
一、利用写作背景资料设置话题
为了高效地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和激活与主题内容相关的内容信息,可在阅读前设置对话话题。阅读文本的任务本质上是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是理解和接纳文本内容和作者感受的任务,而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资料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它,学生与课文、作家、时代联系在一起,从而打破了阅读的时空障碍;通过它,学生能获取课文传递的信息,更为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比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笔者事前安排学生查阅本文的写作背景材料,课上在分析文章内容时,设置了这么一个话题:请你说说对“闲人”一词的理解。学生都知道苏轼此时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已经四年,做的是团练副使这个有身份却无权力的闲官,近乎流放,这里要说的内容就很多:“闲人”一方面指苏轼十分清闲,另一方面指有着雅致的情趣、能欣赏自然美景;“闲人”一词包含了作者复杂微妙的主观情感,既有深秋赏月的欣喜和自由漫步的悠闲,又有被贬后无所事事的苦闷和绝望,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对适应自己命运的信心和乐观,与儒家的济世理想相去甚远,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以及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旷达乐观胸怀,他投身于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的抚慰中治愈政治斗争的创伤。“闲人”这个词包含了各种难言之隐,将苏轼被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和漫步的悠闲,种种感情蕴含其中,含蓄深远,折射出作者在逆境中的人格魅力。笔者接着马上追加话题:苏轼在内心深处是否愿意做一个这样整天赏景的清闲之人,答案就水到渠成了,苏轼是一个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的人,此时此地赏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排遣郁闷、调整心态得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手段。他最好的朋友黄庭坚等人在被贬谪期间死于抑郁和愤怒。苏轼被一贬再贬却不气不死,就是有旷达超脱的胸怀。教师借助这两个话题自然地引发激烈丰富的对话,由此展开头脑风暴,也可以旁征引博,借助苏轼众所周知的作品,从刚到黄州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到《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最后到临终前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生动的苏轼,激活学生探究文本、探究作者的思维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积累的体验,恰当地借助与文本、作者有关的写作背景资料,抛砖引玉,促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能消除学生因知识、阅历的局限而形成的与文本之间的隔阂,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在学生探讨了相关对话话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特殊心境,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解决与作品有关的情感问题。在学生完成了相关对话话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进而完成与作品相关的情感目标,帮助他们较为准确深入的感悟理解作品;也可以根据课堂现场多次设置对话话题,为后续涉及相关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在比较归纳中设置话题
比较阅读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常见方法。教师巧妙地設置好对话话题,引导学生比较某一特定文本或类似文本中的几个段落,并找出这些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也通过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在比较归纳的环节中可以鼓励学生选取和理解文本的标题图片等消息,并适当增加针对本文文本预测的问题进行对话话题的设置。
比如在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简单描述春天的特征,归纳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五幅各具特色的春景图,这些画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将前四幅图进行两两比较,各以两个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教学:它们分别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通过仔细地研读这篇文本,学生能够顺利地解答这两个问题:前两幅——春草嫩绿、充满生机,春花繁多、色艳、芳香,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都用了实写与虚写互相结合的方法,写春花还用到了排比和比喻这两种修辞。后两幅——春风柔和、清新,春雨绵长、细密、轻亮;作者写春风的柔和用了触觉,写春风的芳香用了嗅觉,写春风的和悦用了视觉和听觉,通过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几个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有情有感,还恰当运用了拟人、比喻、引用、借代等修辞;而在《春雨图》中,作者不仅写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等春雨,还写了下雨时树、草、灯、人的活动;写出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性质;由静到动,由物到人,由近到远,主要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能解答出这两个问题,就会对每个春景的画面有更深更广的了解。《春》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再生、生命绽放、草木争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期待未来的喜悦心情。学生也学到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会了学生赏析,也教会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通过比较话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文本阅读便水到渠成了。
比较阅读适用范围较广,除了散文文学作品,其他文体也都能用。如议论文可以从文章观点、结构、事例、论证方法、段落作用和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文可以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对象等方面进行比较;新闻类可以在时效、详略、语言运用等方面比较;应用文可以在格式、用词、语气上比较。教师首先要选择好比较的对象,确定好比较点;然后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设置对话话题,使学生能顺应认知规律,鉴别出其中的异同,最终提高阅读的质量。
三、从关键词句入手设置话题
在教授阅读课程时,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说有些句子太深奥,难以阅读。使用关键词句作为切入点是一个好主意。关键词句是理解一段话、一篇文章主要意思和主要情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关键词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抓住关键词句咬文嚼字,可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与心灵对话。教师要细读文本,研究学情,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发现课文的关键性词句,精心设计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走进文本的字里行间,对文本进行有效果的细读,研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就能完成了。
比如对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进行阅读时,笔者找到了文本中的关键过渡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乐,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组织学生讨论:孔乙己的哪些方面让人快乐的?这句话反映了孔乙己怎样的社会地位?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明确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却依旧热衷功名,后期好喝懒做,即使落到将要讨饭的境地,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也一次不肯脱下,外形可笑;为炫耀自己是个读书人,对短衣帮说话满口“之乎者也”,语言可笑;他自命不凡,想清白做人,却不得不偶尔偷窃,被人揭穿后自欺欺人,说窃书不能算偷,行为可笑。总之孔乙己看不起劳动者,不懂得谋生,社会地位低下,思想迂腐,言行荒唐,成了供人取乐的可怜虫。这句话深刻地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预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表现了人们对孔乙己的漠不关心,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性的麻木不仁、极端残忍和世态的炎凉,也寄寓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对孔乙己既悲哀其命运的不幸,又批判其内心的麻木不仁与苟且偷生。
关键词句为理解一段话乃至整个文本提供了有效的着力点,从关键词句入手设置话题,一定要让学生先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不能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要对文本内容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掘文章亮点,理解文章深刻含义;对话话题数量不应该太多太密集,必须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四、通过课堂随机生成设置话题
阅读教学过程中借助精读,学生可以对文本的字词含义、结构层次、情感意境、写作手法或内在矛盾等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在消化,进一步对阅读文本有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文本阅读的课堂是丰富而又富有变化的,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与教师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的问题情境与偶发事件出现。面对意外出现的情况,教师首先要平心静气,并想方设法将这些有价值的事情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然后巧妙利用这些生成,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尽情发挥,让课堂变得出人意料的精彩。
例如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分析本文写作线索和主题时,有学生突然冒出一句:“我觉得这个渔人不是个好人。”班上同学有的附和,有的反驳,见此情景,笔者马上调整预设好的教学过程:“既然你们意见不一,那就辩论一下,都来说说各自的理由吧!”于是学生很快自发地组成辩论双方,正方说渔人言而无信,不顾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告诫,告官邀宠更表现他的利欲熏心、卑鄙无耻;反方则说渔人“处处志之”“寻向所志”,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受封建思想的束缚才不得不报告太守。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由此教师又抛出一个话题:“根据全文,作者笔下的渔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开始重新精读文本,得出结论:文本的开头,渔人先是偶然发现了桃花林,立刻被眼前“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景致所吸引,让渔人忘记了本职是捕鱼,他满怀着好奇心,想要“欲穷其林”探个究竟,这里不难看出渔人头脑灵活,好奇心很重;当“林尽水源”后,渔人的好奇心没有结束,并没有原路返回,细心的他看见一座山,山上有小口,仿佛有亮光,面对未知的世界,渔人舍弃渔船,往山洞径直奔去,他艰难前行,不达目的不放弃,可见他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有冒险精神;接下来,山洞豁然开朗,人间仙境桃花源完全出现在渔人面前,渔人与桃源人的交往中,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渔人表现得很是忠厚老实,一一回答桃源人的各种询问,不仅如此,渔人还将这些年的见闻告知,可见渔人有老实的一面;善良淳朴的桃源人对渔人毫无保留,主动介绍了来桃源的原因,还家家户户款待渔人,在离别之际,是希望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渔人满口答应,但是离开桃源后,马上处处志之,目的很明确,为了日后再来,如果不告诉他人,就是对桃源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告知太守,就是为了邀功,破坏桃源宁静的生活,可见渔人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作者笔下的渔人是一个集复杂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最后提问:“作者写这个渔人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然地回答出:写渔人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课文有了完整的情节;丰富了文章主题——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美好、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的向往之情;渔人是文章的线索,贯穿了全文始终;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普遍的不守诚信现象。
课堂中教师针对偶发事件,可以抛出一些有目标、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阅读文本的含义,对降低文本的难度行之有效,同是也为后续的思维发展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阅读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有时学生的见解是不完美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并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精心点拨,通过学生的补充和解释,使学生的认知难点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巩固,这样才能通过巧妙的对话话题演绎出课堂上“节外生枝”的精彩。
总之,在阅读教学实施對话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发现文本阅读中的问题和难点,借助多方面的条件,灵活地设置对话话题,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我对话,让学生在对话话题中获得新知识,获得自我的提升,从而构建出开放而有活力的高效语文阅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