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策略探究
2023-10-21黄诗平
黄诗平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汽车的普及率也在不断升高,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在逐年升高。据有关数据统计,每年的汽车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骇人听闻,所以,一定要在汽车驾驶过程中进行安全操作,从源头上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文章就汽车安全驾驶的若干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汽车安全驾驶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及汽车安全驾驶的对策,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汽车驾驶人员的驾驶技术以及在遇到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汽车安全驾驶 应急处理 措施
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不断地进步,驾驶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的使用数量也在逐渐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的壮大,使得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能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每名司机需要学习和注意的问题,能够有效减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的概率,进一步保护人们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
1 汽车安全驾驶的若干注意事项
1.1 确保驾驶时拥有良好的生理状态
驾驶人员在行车时,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关乎车内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作为驾驶人员的要拥有良好的生理状态,就需要驾驶人员,在行车启动前对行车路线进行提前规划,收集路线信息,进一步了解道路状况,以便于在遇到紧急状况下,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首先,驾驶人员,要具备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在遇到突发事件后,自身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以便于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如果在驾驶人员的生理状态消极的情况下,在实际行车中,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操作不当,进而造成行车安全问题,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等[1]。
1.2 确保驾驶过程中车辆性能良好
作为一名合格的驾驶人员,在车辆行驶前,一定要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要依据实际的出行距离选择不同的检测方式,对于日常的近距离出行,就要着重检测刹车片、轮胎、车灯、后视镜等,是否处于安全的状态,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处理。在启动汽车时,也要注意倾听声音,检查有无出现异常;如果是距离较远的出行,这时就需要到4S店或者是专业的车辆保养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有效预防在实际行车中出现安全问题;驾驶人员平时也要注意车辆的保养,可以定期进行车胎气压稳定均衡检测、空调滤芯、机油滤芯、刹车油等及时进行更换,也保障车辆处于稳定的状态,大大降低因车辆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同时也要注意特殊天气对于视线的遮挡,及时进行玻璃水的添加等。
1.3 确保驾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安全驾驶就是一点一滴小事累积的,因此要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作为重要的驾驶人员,在实际行车前要注意保障充足的睡眠;每次出行前都要做到车辆的检测;如果遇到临时停车时,注意停靠路边打双闪;尤其是在路边一定要注意尽量从右侧车门下车,观看后视镜注意有无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在确保安全后在下车;如果遇到特殊的道路情况时,要注意减速慢行,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通过按喇叭进行提醒;在行车过程中也要注意,路边的路标和信号灯。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即使是在不能鸣笛的路段,也可以进行鸣笛提示,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事故的发生,提升行车安全[2]。
1.4 确保驾驶时注意提前规避道路风险
作为驾驶人员,要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实时检测,以便于可以提前规避道路带来的风险。在实际出行时,也要考虑到天气状况,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在雨雪大雾天气出行,如果必须要出行时,也一定要注意行车速度,不能高速行驶;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如果导航系统有提示前方出现交通堵塞或者出现了交通事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更换驾驶路线,如果不能进行道路变更,就要减速有序慢行,切记不能徘徊逗留围观,以免造成交通堵塞,再次引发生交通事故;
尤其是在连续行驶过程中,一旦超过两个小时,驾驶人员不能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一定要及时停靠安全区域或者是服务区进行休息;如果在遇到较为堵塞的路段,首先驾驶人员自身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出现路怒症现象,时刻注意行车安全,注意道路避让。
2 汽车安全驾驶的应急处理方案
2.1 在连续上下坡时应注意的安全技术问题
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在连续上下坡路段中,比较容易出现交通安全事故,由于是连续路段,就容易造成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和操作惯性,很容易对前方路段判断失误,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易发生连锁反应,由于视觉障碍,很容易出现刹车不及时造成的追尾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多车追尾。因此在遇到连续上下坡时,要注意减速慢行,控制好行车速度,这时就要注意避免出现滑档或者熄火的现象。会大大增加底盘的负担,使得整车制动的性能较差,一旦出现制动踏板失灵等情況,就会使得车速的行驶速度加快,面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通过驻车制动的方式进行减速,如果没有明显的效果,这时就可以利用道路旁边的较软障碍物如路边的草堆等,起到减速缓冲的作用。为有效降低因制动无力而增加的交通事故,进一步降低风险,在十分严峻的条件下,就可以通过摩擦的方式进行减速,如果在道路两边有紧急避险台,也可以进行车辆暂停,等待救援[3]。
2.2 在半坡起步时应注意的安全技术问题
在遇到半坡起步时,无论是日常通行的小汽车还是较大型的货车,都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车辆越大难度系数就会越高,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驾驶人员都认为加快发动机的转速后,在快速抬离合,通过利用较大的动力进行起步,这种方式不仅起不到起步的作用,同时还伴随着危险系数。极容易造成动力齿轮损坏,影响到曲轴的正常转动,一旦半轴折断,很容易诱发较大的交通事故。这就要求在遇到半坡起步时,驾驶人员要轻踩油门,在搭配着慢抬离合,这样就可以实现安全的起步了。这也是行车中遇到的较难技术之一,是需要不断的练习的,以便于更好地掌握力度和时间。
2.3 在平时停车时应注意的安全技术问题
为了提升行车安全,如果车辆是长期停放,要注意关闭汽车内部的车灯、收音机、驾驶室内的取暖、通风设备等,有效预防汽车的蓄电池出现亏电的情况,同时还要检查车内是否有易燃易爆的物品,像是打火机或者类似放大镜的物品,避免车内出现安全事故。如果是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紧急危险进行临时停车,一定要在路边设置安全区域,挂空挡、拉紧手刹、开启危险警示灯,设立危险警示牌等,保障能被来往车辆及时地发现并避开。
2.4 在泥泞湿滑路面行驶时应注意的安全技术问题
在实际的驾驶过车中,遇到泥泞湿滑的路面时,这时路面和车轮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变小,紧急制动效果就会减弱,这时一定不要进行高速行驶。所以,在驾驶人员遇到这种情况下,首先自身要减速慢行,同时还要与其他车辆保持安全的距离,有效避免出现连续追尾的现象。最后,在遇到这种道路时,很忌讳进行紧急刹车,通常可以采用手刹制动和发动机排气制动进行车辆减速。
2.5 在冰雪面行驶时应注意的安全技术问题
尤其是在特殊天气时,是很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雨雪大雾天气,不仅会影响驾驶人员的行车视线,同时行车路面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是在较大的降雨情况下,降水速度快、雨量较大,这时车内就很容易起雾,即使雨刷器一直在工作,也会干扰驾驶人员的视线,在下雨过程中路面也会变滑,这时就很容易發生交通安全事故,所以,在遇到暴雨天气时,在有条件时可以等雨小一点后再出发,如果是在行车途中,就要适当减速,保持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依据实际的行车情况,如果道路的可视度较低,就可以打开雾灯、双闪等提醒来往车辆,这时就需要驾驶人员更加警惕;如果遇到冰雪天气,这时路面较滑,使得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导致制动装置作用减小,遇到这种天气在出行前可以使用防滑链,增加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滑作用,增大了路面与道路之间的摩擦力,这种情况下,要保障行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保持匀速行驶车辆在提速时应当轻踩油门,提升行车安全,这样能避免发生连环事故, 造成更严重的后果[4]。
2.6 在车辆行进中突发车辆故障时应注意的安全技术问题
如果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突发的车辆故障,这时驾驶人员要先找到安全位置进行停靠。靠右停车,注意要打右转向灯,低速进行停靠。如果在行驶中,没有停车条件,这时要注意鸣笛同时打开双闪进行过往车辆提醒,慢慢减速利用车的自身惯性进行滑行,切记不能停在拐弯处,在停车后需要用三角警示牌在车的后方进行放置。这时如果是在普通的公路上,要放置距离车尾五十米以外,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要放置距离车尾一百五十米以外,如果遇到特殊天气,距离还可以适当地延长,以便于后方来车可以及时发现,避免出现追尾现象。在不确保车辆安全停放后,这时在进行救援求助。
2.7 在涉水路面熄火时应注意的安全技术问题
这种情况就是指在公路路面上,有较为严重的积水情况,并且积水水位较高,有可能会高出车尾部排气管道,涉水路面就是局部的路面积水。如果在实际行驶过程中,遇到涉水路面造成汽车熄火,这时作为驾驶人员一定保持冷静,先将车辆双闪打开,依据实际情况,上车或者下车进行电话救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二次启动,就很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水,造成发动机损伤,这时在修理时就不在车辆涉水险赔付的范围内。要注意,在涉水路面出现较为严重的熄火现象,车内人员就要及时进行撤离,有效避免影响人身安全,造成更大的伤害,这对安全驾驶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2.8 在行车过程制动失效时应注意的安全技术问题
如果在行车过程中,突然遇到制动失效,驾驶人员要第一时间完全放开油门踏板,同时进行反复测试,进行制动恢复。如果制动依然处于失效状态,这时驾驶人员就要将挡位依次调低,通过发动机的阻力减速。在此期间,切记不能直接快速降下来,要依据实际道路情况,慢慢地减挡,以保障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如果是在车流量较为密集的路段,就要进行双闪鸣笛,警示过往车辆,同时也可以搭配手刹进行适当减速。驻车手刹点式刹车就是每次向下踩一点点,然后在抬起,通过手刹阻碍车辆行驶速度,尽量减低车辆行驶速度。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下,是可以完全拉下手刹的,这种操作会对车辆造成一定损伤,同时也会提升车内人员的风险,因此,不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除此之外,在制动失效地过程中,驾驶人员一定要握紧方向盘,以保障车辆的直线行驶,可以有效避免因制动过急,而造成的车辆侧翻等。如果遇到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公路两旁的障碍物进行减速,这种操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在非必要的情况下,要注意谨慎处理[5]。
3 汽车安全驾驶的对策
3.1 清醒冷静处理
驾驶人员是车辆行驶安全的主要保障,面对驾驶过程中存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风险,正确合理地操作,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就要求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要保持清醒冷静,一旦遇到紧急突发的事件,要进行冷静的分析,依据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判断。
3.2 减速并把控方向
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突然遇到紧急情况,这时为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减速,然后进行安全停车,在此过车中,一定要握紧方向盘,保障车辆的直线行走,避免影响其他车辆的行驶。在遇到紧急状况,通过减速能够有效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是在人流密集的街道上,通过控制方向盘,能够有效降低对周围人群和建筑物的伤害,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3.3 坚持就轻处置
作为一名合格的驾驶人员,在遇到紧急的突发事件后,一定要把车内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遇到财产损失和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要始终坚持就轻处置,在紧急突发事故中,所有的操作主要目的是减轻人员的伤亡,在此基础上,在保障避免财产的损失。因此对于每个驾驶人员来说,都要积极学习在遇到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以便于在遇到危险时,可以第一时间想到解决方案,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驾驶人员很有必要学习应急处理技术,是行车的安全保障,同时也是每一个驾驶人员的行车准则[6]。
3.4 加强汽车保养
在去除外界因素的干扰,汽车的自身因素也是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汽车的修护和保养。定期按照汽车保养规定,进行专业的维修检测,尤其是比较容易受损的部位,如,雨刷器、轮胎等部位,以保障在行车中的安全问题,对于汽车的零部件,尤其是重要部位,一定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拆卸,像应急处理技术等比较重要的技术。其中也要注意定期进行后视镜、刹车、空气滤清器等部位的维修和保养,对于有需要修理的部件一定要及时修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越来越发达,汽车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增加,在此过程中,交通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此情况下,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就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注重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驾驶思想意识教育,进一步规范了应急处理方案,对不同的紧急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进一步提升驾驶人员的应激反应能力,提高自己的汽车驾驶综合能力,有效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将生命安全置于第一位,尽量避免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申丽. 汽车安全驾驶及应急处置技术探析[J]. 内燃机与配件,2022,(17):111-113.
[2]孟继成. 关于我国汽车安全驾驶影响因素的分析[J]. 时代汽车,2021,(11):187-188.
[3]张炳其. 驾驶途中出现险情的应急处理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2020,(33):175-176.
[4]刘建峰. 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方法研究[J]. 时代汽车,2020,(18):184-185.
[5]陈小峰. 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置技术[J]. 农村青年,2019,(12):93-94.
[6]邹杰. 汽车驾驶安全问题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J]. 时代汽车,2020,(08):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