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车型前制动器过连续坏路的rattle噪声分析及改进

2023-10-21杨怡德韦顿

时代汽车 2023年18期

杨怡德 韦顿

摘 要:本文针对某车型的前制动器在过连续坏路的时“哒哒”噪声(RATTLE),轻踩制动踏板后噪声消失的现象,通过对前制动系统零部件的拆检、测量及分析,得出了导致汽车过坏路噪声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改进前制动器的设计,达到了消除噪声、提升用户感知感受、改善售后抱怨、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该案例对后续车型的制动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借鉴思路。

关键词:过坏路 rattle噪声 前制动钳

1 问题描述

1.1 用户问题描述

2021年6-7月份,收到三例海南的用户反馈,某车型在过坏路(石板路等)时,前制动会发出“哒哒”的噪声,在轻踩制动踏板后噪声才会消失,感知质量差。客户行驶里程分别为1.5万公里和4.1万公里,车辆产生噪声时时速为30km/h左右。

1.2 问题排查

通过对零部件的拆解观察发现,制动块的背板有较明显的磨损现象。通过更换弹簧片、制动块之后重新进行坏路测试,噪声消失。结合用户描述,初步判断为制动块的背板磨损、弹簧片弹力衰退后导致的弹簧片支撑力不足,从而使得在汽车过坏路时制动块上下晃动打击制动钳钳体,引起噪声。

2 原因分析

工况:时速为30Km/h,过坏路时且未踩制动;

现象:车辆前轮出现“哒哒”噪声,轻踩制动踏板后消失;

原因:用户经过一定的形式里程和极限路况后,弹簧支撑力有所损失,弹力衰退,导致弹簧片支撑力不足,制动块背板磨损,从而差生晃动导致噪声。

分析方向:通过对弹簧片外观、弹力值、制动块背板的磨损量进行分析,得出测量值与设计值的差异。并对磨损量不同的弹簧片进行整车模拟试验验证。

2.1 外观检查 对产生噪声的车辆的前制动钳弹簧片的外观进行检查,发现制动块与卡簧、卡钳支架相接触的位置(图1所示)有异常磨损;

2.2 弹簧片弹簧力测量 对产生噪声的车辆的前制动钳弹簧片进行拆检测量其弹力值(表1所示,黄色标出的项为超差项),结果表明:噪声车辆制动钳的弹簧片弹力值与设计值相比衰退量很大;

2.3 背板尺寸测量 对产生噪声的车辆的前制动钳的背板尺寸進行测量,发现背板尺寸与设计值有所偏差,存在一定的磨损量;

2.4 互换新旧制动块、弹簧片复现噪声

步骤如下:

在平整水泥路场地铺绳子,模拟颠簸路况

A.搭载问题卡钳,路试车以30km/h左右过颠簸路面,记录数据。

B.更换新制动块、旧弹簧片,路试车以30km/h左右过颠簸路面,记录数据。

C.更换旧制动块、新弹簧片,路试车以30km/h左右过颠簸路面,记录数据。

D.更换新制动块、新弹簧片,路试车以30km/h左右过颠簸路面,记录数据。

E.更换全新卡钳,路试车以30km/h左右过颠簸路面,记录数据。

得到的数据如下:

数据表明,路试零件的rattle噪声随着制动块、弹簧片的磨损而变得愈加强烈。

2.5 小结

综合以上试验,得出结论:弹簧片和制动块支撑位置经过极限颠簸工况后,背板磨损、弹簧片支撑力损失,导致支撑不足而产生rattle噪声。

3 解决及改进方案

3.1 优化方案

更改弹簧片的结构,弹簧片由“一体式”改为“分体式”结构,同时改变卡簧片对制动块的支撑位置,减小弹簧片使用过程中的弹力衰退。

3.2 台架验证

整车安装位置:加速度:20G,频率60Hz,试验次数:5,000,000,旋转90°位置:加速度:10G,频率60Hz,试验次数:2,000,000,无rattle噪声。弹簧片力值损失<10%。

3.3 路试验证

新样件搭载分别搭载路试车在海南试验场完成耐久路试,整个路试过程无哒哒噪声,符合设计要求。

4 结束语

新状态前制动钳采用“分体式”弹簧片,经台架试验及整车搭载验证,没有再复现处rattle噪音。通过此次优化结构设计,达到了提升用户感知感受、改善售后抱怨、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和效果。也为后续车型的制动器噪声优化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借鉴思路。

参考文献:

[1]黄国军,韦琦,李炳欢.某车型前制动器过坏路异响分析及改进[J].时代汽车,2021(14):169-170.

[2]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设计手册》第5版出版[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2,28(01):21.

[3]赵小威,李伟,王喆.制动钳钳架、摩擦片配合间隙与制动冲击异响关系研究[J].时代汽车,2017(0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