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区发展模式演变与启示:实施产业圈市镇发展战略
2023-10-21李华
李 华
(1.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十二师委员会党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一、引 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自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以来,中国的乡村正在加速实现从乡土产业模式转为现代产业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一方面具有历史继承性,即在乡村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基础上进行演变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具有现实规律性,即借鉴一些发达国家乡村发展的经验和做法。鉴于此,本文梳理和分析了近代以来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的变革历程,总结分析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提出现阶段在中国乡村地区打造“产业圈市镇”产业发展模式的战略构想。
二、近代以来乡村地区的乡土产业发展
近代以来的乡村产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农业和“非农产业”(手工业或乡土工业)相结合的发展格局。中国近代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虽然历史久远,但是可以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又称江村)的产业发展情况“窥一斑而知全豹”,因为“开弦弓村为代表的吴江农村是我国乡村发展的缩影,也是乡村产业化发展的样本”[1]。开弦弓村是长江平原上众多村落之一;20 世纪30 年代,开弦弓村的村民一半时间田间务农,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也种小麦、油菜籽以及各种蔬菜。但是,由于人多地少,仅靠农业生产和经营,只能够勉强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另一半时间则致力于副业与小工业,主要是蚕丝业。在村里建厂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一种不需用土地的副业,因为开弦弓村发展的基本问题仍然是缺少土地。总体来看,村民“能不能吃饱”依靠农业,“有没有钱花”靠工业和副业。
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提出,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是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恢复农村工业是根本的措施。1956年,威廉·葛迪斯到江村考察,他认为,农村居民物质方面进一步繁荣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不需要太多土地的乡村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的乡土工业在人民公社时期发展成为社队工业,产业也从纺织、农具制造等手工业发展到农具修配与制造、粮食加工、饲料和肥料制造、服装加工等。在政府鼓励下,农村集体还向城市的工厂寻求技术援助,实行“厂社挂钩”,推动了社队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社队企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农村就业不足的问题,也为后来乡镇企业发展积累了资金,奠定了基础。江浙一带的乡镇企业以及后来各种形态的产业集群,大多建立在社队企业的基础之上。例如,浙江著名的大唐织袜产业、吴兴的纺织产业、柯桥的印染产业等,没有社队企业的生产经营基础,后来的乡镇企业,乃至建立在乡镇企业基础上的块状经济、专业镇、特色小镇等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都是无从谈起的。
三、从乡土产业到现代产业转型的模式演变及分析
费孝通认为,乡村工业关系农村的发展与富裕,关系农村地区的就地工业化及城镇化。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与乡村工业联系紧密,并为之提供重要支撑。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问题,而且是中国农村现代化不竭的内在动力。费孝通对中国“草根工业”与“西欧工业”进行了历史比较:“与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相对照,草根工业无疑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西欧工业的发生,一股出自城市侵入农村的力量把农村作为工厂的猎地,农民变成工业发展的猎物。而中国的农民却发自一股自身内在的动力……”[2]“他们有力量冲破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初期的老框框,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去改变工业的性质,让工业发展来适应自己”[3]。这一时期乡村地区的工业发展形式主要有块状经济、专业镇和特色小镇等模式。
(一)块状经济模式
块状经济是费孝通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对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所作的一个形象化的定义。江浙地区的民营经济从裁缝鞋匠、鸡毛换糖、长途贩运发展到手工作坊、家庭企业、股份公司、企业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自主创业、自我发展,不断地“聚变”和“裂变”,以“星火燎原”之势形成一个又一个特色产业和工业园区,成为被费孝通先生称为“块状经济”的产业组织形态的初级产业群[4],后来泛指同类或密切关联的乡镇企业,以及其他形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地域上集聚形成的经济体。
费孝通提出的块状经济具有很强的泛指意义。从形态上看,一个完善的块状经济属于产业集聚范畴。有的块状经济形成了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关联企业及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并强调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生产;有的是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产供销基地;有的围绕纵向产业链在企业之间形成紧密分工、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向产业集聚的中高级阶段发展。由此形成了从低到高三个层次的块状经济:生产同一或者同类产品的企业聚集——基于分工与协作关系的生产专业化产品的企业聚集——基于产业链延伸的纵向分工和围绕产业链横向竞争合作的企业集聚。
块状经济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尤为突出。例如,浙江的小五金、纺织、制鞋、制衣等产业群,还有广东的家电、五金等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块状经济的产业结构既不合理,也不可持续。块状经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成本优势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而逐步丧失,有学者研究认为,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以下时[5],就会面临发展停滞的风险,陷入一种企业规模小和相对劳动生产率低、产品档次和产品附加价值低、满足低层次的市场需求、以低水平均衡为特征的模式锁定。为了突破这种低端锁定[6],企业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7],从而突破处于“微笑曲线”低端的限制,将产业链向产品开发、营销和售后服务等附加值高的“微笑曲线”两端延伸,获得更多利润。在此背景下,专业镇的产业集群模式应运而生。
(二)专业镇模式
全国各地都有自发形成的专业镇,其中,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的专业镇发展较快。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广东的业界和学界提出了专业镇的概念,其专业镇发展实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专业镇是建立在一至三种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优势基础上的乡镇经济[8]。广义上讲,专业镇是一个以产品专业化生产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地域协调发展的复合性区域概念。
从专业镇的形成来看,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传统优势型。从传统产品不断发展而来,包括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例如,陶瓷专业镇石湾镇的制陶技术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素有“石湾瓦、甲天下”美誉,南风古灶千年不息,改革开放以后成为我国陶瓷现代化生产的发端地,中国第一条现代化的卫生陶瓷生产线就诞生在石湾镇,类似的还有陈村的花卉产业等。二是自然资源型。依靠自然矿产和生物等资源形成专业镇,例如,石材专业镇云城镇的云石产业,茂名市高州镇的水果产业。三是创新创意者带动型。例如,广州市狮岭镇2002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皮具之都”,其皮具产业发展源于1978年一位广州知青将皮料加工成手提袋拿到广州火车站售卖的创意,然后被邻近村民效仿,并逐渐形成规模,转型升级成为以皮革皮具为主导产业的专业镇。四是依靠国内外大型企业带动,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配套产业兴起的专业镇。东莞市石龙镇、石碣镇和清溪镇的互联网技术工业和电子工业都属于这种类型。五是由专业市场和营销网络发展而来,例如,南海西樵镇的纺织产业,在纺织品市场的几起几落中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纺织产业模式。
专业镇的产业类型不局限于制造业,还包括农业和服务业。20 世纪80 至90 年代兴起的“中国铝材第一镇”广东南海大沥镇,汇集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北大方正、美能达等国内外著名互联网技术企业的数码产品专业镇东莞市石龙镇,亚洲一流的服装制造和集散地东莞市虎门镇,世界级灯饰生产基地中山市古镇等。虽然这些地处沿海的小城镇发展轨迹不易被国内其他小城镇所复制,但是,根据资源、区位、市场和技术等要素的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和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一业旺一镇”的道理是相通的。
与沿海小城镇的特色经济相比,内地的专业镇同样具有自己的特色,例如,湖北洪湖市府场镇,在为石化行业生产填料的行业传承基础上,不断衍生发展自身的产业链条,从生产石化设备零配件到生产石化整套设备,直至形成从石化产品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到销售、仓储运输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发展产品设计等业务,形成以石化装备制造产业为特色的全产业链。东北地区吉林省也形成诸多类型的特色镇,有农副产品加工镇,如榆树市五棵松镇的“粮食—白酒—育肥牛—集贸市场”特色产业;有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加工镇,如辉南县抚民镇的木制品加工特色产业;有商贸流通镇,如抚松县万良镇的人参商品市场交易产业;有城郊工业卫星镇,如长春市兴隆山镇的机械工业、九台区卡伦镇的教育产业等。
在专业镇的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专业镇的发展进入到人才竞争的阶段,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宜居宜业的社会环境,对小城镇的社会文化功能提出创新要求,经济功能也需要从产业化功能向生产性服务业功能转变,推动产业集群不断向完整的区域创新系统升级。一些专业镇开始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例如,狮岭镇规划设置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业区、物流中心区、居住区、旅游休闲区,建设风景优美、适于居住的现代化卫星城镇。政府服务也开始从单纯的减地价、提供财税政策优惠,向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市场、品牌等要素的公共服务转变,例如完善市场交易与投资环境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建设等[9]。由此,特色小镇模式呼之欲出。
(三)特色小镇模式
2011 年,云南省在专业镇发展基础上提出根据地方资源禀赋情况发展现代农业小镇、工业小镇、商贸小镇、旅游小镇、生态园林小镇、边境口岸小镇六种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2015 年,浙江省提出将特色小镇作为新机制、新载体、新平台来促进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诸如此类,特色小镇建设和实践开始在全国兴起。李强(2016)将特色小镇的内涵概括为按照新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10]。特色小镇被认为是集特色产业的创新、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兴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具有通过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创新能力、孕育提升特色产业的功能[11];是一种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经济模式,也是一种破解有效供给不足、注重内涵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促进多元参与、协同共享的社区或社会治理模式[12]。有学者认为,特色小镇模式是解决乡村衰败、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路径[13]。
特色小镇建设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实践发展。例如,日本乡村的“一村一品”和“一镇一品”。“一镇一品”不单纯依靠地方特色物产发展特色产业,还包括文化、科学、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其创新的关键是在乡村带头人的引领下形成农民的参与群体。实现路径是将土地、技术、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与乡土地域内的资源要素(自然、文化、物产等)结合起来,使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满足地域居民生活需求。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经济、社会、文化的总体发展。“一镇一品”注重经济指标,强调经济和产业效益,同时也植入了众多的非经济元素。如在产业目标上强调“农工并举”,注意乡村活力的保持,努力推进工业高技术与乡土农业的亲和性,反对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发展乡村产业。
特色小镇在中国乡村的实践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过度的项目化操作,一些文旅类的特色小镇成了工商资本圈地、发展房地产的项目,对周边的产业带动不大,为周边农民提供的就业机会不多,甚至人为设置了小镇与周边乡村地区的界限,形成相对独立于农村和城市的地理空间,失去了其城乡要素融合发展平台的作用。其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是归结为一点,就是在把握主导产业及其衍生的文旅、服务、居住等产业发展的“度”的方面,以工商资本投入占主导的主体更倾向于短期利益,与周边的乡村地区没有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与城市的人才、资金、市场等要素的对接也出现障碍甚至阻塞,如此的特色小镇注定要失败。
(四)从乡土产业到现代产业转型的既有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1.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充分
乡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和变革主要体现在乡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产业两个方面。就农业产业来看,问题的关键在于激发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活力,打破传统农业模式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天花板”,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现代资源和要素改造传统组织模式和生产模式,使得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劳动者收入基本合理。从既有模式的实践来看,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有两条主要路径:一是大规模生产粮食等农产品的地区,主要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发展路径在于优化品种,提高产量,发展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地区,结合水果、中草药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础和自然条件,走农业、加工、体验、旅游、观光、康养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路径。在这方面,无论是块状经济、专业镇还是特色小镇,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产业聚集明显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
2.非农业产业价值实现不充分
整体来看,我国乡村地区的企业缺乏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等核心竞争力,导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异常脆弱。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进入转型升级的门槛,就因为技术水平低、人才匮乏、资金困难而遭市场淘汰。
但是,无论是块状经济、专业镇还是特色小镇模式,在乡村工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方面的平台和机制作用都没有充分发挥。发达国家的乡村地区企业聚集成产业群发展,产业区内建设有相对健全的企业服务系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方便联系到其他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资源,企业享受到充分的技术溢出和资源共享便利,方便企业间的分工协作。而我国的块状经济、专业镇和特色小镇等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地理区位上聚在一起,但生产经营还是单打独斗,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技术交流机会较少,创新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提高有限。多数乡村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协作等并未形成实质性的联系。除了技术和管理因素,乡村工业企业更缺乏产品的品牌打造和市场经营机制。我国专业镇和特色小镇企业的产品在市场占有率、诚信度、美誉度、知名度方面都存在普遍不足,企业自主品牌塑造困难。如何引导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是专业镇和特色小镇发展中亟需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国际借鉴
解决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问题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农村的实际,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同时,自觉运用和适应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和规律,学习和借鉴他国城乡融合推动乡村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减少不必要的弯路,是完善块状经济、专业镇和特色小镇等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西方国家在乡村城镇化以及乡村产业聚集发展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支撑,前者包括“desakota”模式、自中心发展理论、分享空间理论等,后者包括产业聚集理论,即产业区理论、新产业区模型、产业群竞争优势理论、集体效率模型、社会和交易费用理论,以及增长极理论等。具体见表1所列。
表1 现代乡村产业聚集发展的理论基础
续表1
从表1 总结的经典论述不难看出,乡村城镇化、产业聚集发展、增长极等理论契合了我国块状经济、专业镇以及特色小镇等模式所遵循的发展规律。而在乡村城镇化发展理论与产业聚集理论、增长极理论等逐渐发生交集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城镇产业生态圈理论[14],即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主体,建立协作关系,在城镇地理空间上形成企业集群和生态圈,实施价值捕获战略,通过共同参与创造市场,实现价值共创。我国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也应该积极借鉴相关理论成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产业圈经济。不仅如此,城镇产业生态圈被认为是带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动力来源[15-16],具有根植性、嵌入型以及网络性的特点[17-18],这一理论对于中国乡村地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实践中积累了各具特点的乡村地区城镇化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表2概括了韩国、日本、德国、法国、美国五个国家的乡村地区发展模式和主要做法。
表2 西方五国乡村地区产业发展模式与主要内容
续表2
总体来看,从西方发达国家乡村地区发展的模式中可以得出四点启示:一是科技创新和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的引擎[21],以机械化和自动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保障国家食品安全;二是乡村产业专业化发展,因地制宜划定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区,发展规模化和专业化农业;三是走城乡融合、多轮驱动、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是在市场化的背景下,解决乡村地区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避免“市场失灵”现象,依靠国家的力量建设乡村[22]。西方国家的农业农村政策出发点是城乡协同共生,重点从城乡融合、产业多元、环境保护和提高农业产出效率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农业农村发展政策,重视发挥农村市镇在乡村地区的经济、文化节点功能,带动乡村发展。
五、产业圈市镇的内涵与打造策略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和中国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吸收西方乡村城镇化和乡村产业聚集发展的理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乡村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做法,本文提出打造乡村地区的产业圈市镇的战略构想,使其成为农村地区融入现代全球经济体系的资源集聚和配置平台、乡村地区经济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平台、乡村居民现代文明的新聚落。
(一)产业圈市镇的内涵与逻辑机理
本文之所以使用“市镇”而不是“城镇”的概念,主要是基于乡村地区“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关防者谓之镇”这一传统称谓的考虑。城或者镇主要指结构和物理空间,市主要指经济交易和社会生活空间。新时代的乡村市镇,已经不需要考虑筑城保护安全的因素,更多的是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聚落空间,而且“市”比“城”更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因此,本文使用“产业圈市镇”而不是“产业圈城镇”作为乡村地区新型生存或生活空间的社会性整合物的概念[23]。
与城市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模式相比,乡村的工业企业聚集应该采取的是以市镇为载体,围绕特定产业打造的产业生态圈模式。先要搭建一个乡村企业提升的产业集聚、企业分工协作的平台和载体,形成产业圈经济的规模效应、溢出效应、学习效应、品牌效应,吸引产业相关企业的加入,逐步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进一步吸引企业和周边人口在产业圈市镇的集聚,成为当地的“增长极”。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机会、劳动力、人口的增加,由此,从业人员及其家庭产生更多生活、居住方面的需求,形成“产业—城镇—居民”的融合发展局面。同时,产业、人口的集聚和就地迁移会带动周边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国土空间调整,实现退居还田、土地集约利用、企业转型升级、污染减少、生态环境改善。
(二)产业圈市镇的打造策略
根据乡村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地理空间、人口分布等情况选择主导产业,打造产业圈市镇,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带动乡村振兴的增长极。
1.农业产业圈市镇的打造
农业产业圈市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导向,以资源禀赋为基础,面向市场需求。广义的农业产业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与服务等许多类别[24],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论述粮食、特色农产品种植业产业圈市镇的打造。
(1)粮食产业圈市镇。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制定了18 亿亩的耕地红线,主要用来生产粮食。但是,从生产上来看,相当一部分的耕作仍然是家庭小农生产为主,大米、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其产业化发展水平显著偏低。与此同时,农产品的需求刚性、国外低价的粮食作物大量进口等因素使得粮食产业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市场因素,粮食产业迫切需要通过实现从粮食到食品的产业化经营来加以提升。
粮食产业圈市镇打造和建设的重点是粮食种植的上下游产业延伸和附加值提升。其主要实施路径是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农户参与、政府支持保障的实施模式,延长粮食作物产业链条,形成从现代育种、粮食作物种植到绿色食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本文以“小麦—食品”的S 省B 区小麦产业圈市镇为例,简要描述“粮食—食品”产业圈市镇的形成。该市镇以Z 集团为龙头,从开发高品质小麦品种到对小麦产品进行深入加工,从单一的小麦种植发展出包括现代种业、种植业、物流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围绕小麦的品种培育、精深加工与资源的循环利用,涵盖“基地种植→工厂加工→废弃物利用→液态饲喂→生猪养殖→沼气热电联产→有机肥→小麦种植”的农牧产业环节,实现了小麦产业链条的“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提高了小麦的附加值,形成了绿色高效循环的粮食产业生态圈。
“粮食—食品”产业圈市镇的发展模式要点如下:一是从精深加工的第二产业方面突破农业弱质问题。提高产品科技和知识附加值,通过对粮食作物的精深加工,创造开发形成新的产品和市场,向健康领域的药用、化妆、保健行业以及工业领域的建材、纺织、化工、造纸等行业延伸,掌握行业的话语权。粮食加工高度依赖科技研发与投入,大型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参与是关键,通过技术、资本的密集投入,才能研发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同时,也只有通过科技进步,才能培育出更加优质的粮食品种。二是粮食种植的标准化和订单化。通过“龙头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相对集中连片种植,提高专业品种的种植技术,提高特色农业的专业化程度和生产规模。三是向边际利润、生产效益更高的第三产业领域延伸。例如,让农产品更贴近“餐桌”,探索中央厨房的深加工模式,将农产品加工为预制菜或成品,配送至学校、饭店、快餐店、超市等销售终端。同时,提供校园食堂、酒店、家庭厨房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从原料供应、加工到储运物流等环节的质量追溯,提供安全食品的全流程供应服务,拓展粮食产业的价值增值和利润增长空间。
(2)特色农产品产业圈市镇。在“米袋子”粮食产业以外,作为“菜篮子”的蔬菜和“果盘子”的水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同样关系到国计民生和食品供给安全。
本文以Y省H县蔬菜产业的发展为例,简要描述蔬菜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区市镇的形成。首先,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一村一品”专业村。其次,以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公司+农户+标准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开展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提升蔬菜品质。再次,建立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以蔬菜标准基地示范引领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同时,积极培育、壮大蔬菜专业合作社,培育合作社带头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依托“一县一业”项目,提升蔬菜生产的科技进步和绿色有机化水平。在全县范围内实现“绿色防控物资全覆盖”,推广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喷灌和滴管设施建设。
H 县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利用保鲜、速冻等精深加工蔬菜产品生产线,实现蔬菜的精包装、精加工和标准化分级,顺应了线上销售对蔬菜产品的需求。在物流、销售方面,一方面与农户建立订单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与主流电商平台,例如天猫、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开展战略合作,还与一些连锁餐饮集团开展合作进行蔬菜配送、销售蔬果。为延伸生鲜蔬菜产业链,配套建设信息平台、交易市场、农户中心等,通过冷链物流把蔬菜产品推向国际化市场。
打造和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圈市镇的要点如下:一是引进、培育与推广优良种植品种。通过原产地建设、企业建基地等方式,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和分级体系,推动品质提升。二是提升种植和加工的标准化水平。只有突破标准化种植门槛后,特色农产品和新经济模式、新市场渠道广泛链接,才能摆脱“卖资源”的低端锁定,走向价值链高端。三是社会化服务与制度保障。政府部门应该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模目标、环境标准等,利用好有限的政府资源。一般来说,政府要提供土地供应、土地流转、土地用途管制等土地供应服务,水、电、路、林、防洪、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等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园区建设、科技示范区(基地)建设、实体市场建设等支持,以及种植管理、农机作业、植保园艺、水肥一体化、良种新品推广、质量检测服务等服务。此外,生产方面,还应制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标准化生产标准,涵盖投入品、生产辅助设施等的作业标准,促进产品品质稳定。加强病虫监测、绿色防控、专业化防治。建立生产质量追溯体系,包括投入品准入、产地准出,以及投入品登记、使用和监督等在内的管理制度,完善绿色生产基地与绿色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2.工业产业圈市镇的打造
本文以位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几个纺织产业市镇为例,分析工业产业圈市镇的打造。我国的纺织工业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制造和装配环节,处于价值链的底端,部分制造业产品甚至陷入“低端锁定”的状态。实现制造业产业的提升,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和组织管理进步,占据产业链高附加值领域的两端环节。向上游延伸就是从“产品生产”向“创意设计生产”环节覆盖,向下游延伸就是向“售后服务和品牌营销”环节覆盖。这种延伸需要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大量投入,通常是单个企业无法承受和完成的。而产业生态圈则通过可预见的利润空间和发展潜力吸引城市的人才、资金和技术要素的融入,通过政府建立创业创新平台和城乡要素交流机制,围绕产品生产制造的主产业链,实现研发设计、供应链产业基地、产品交易等产业链延伸,在产品生产、消费基础上发展体验、文旅新业态,如纺织制造业可以向上延伸到棉花种植生产体验,向下拓展到工业旅游、休闲会展等业态。在针对以开弦弓村及周边纺织业为代表的制造业产业圈市镇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工业产业圈市镇的打造和建设要领。
一是聚集规模与生产经营效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特定地域形成聚集,聚集区需要有一定的体量。体量扩大的过程,也是行业基础、专业人才、产业要素积累的过程。纺织服装产业链从棉花加工到服装成型涉及环节众多,对于不同阶段和类型的产业圈可能覆盖不同的环节和领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可行能力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产业圈效益的理想状态是圈内企业的价值链嵌入度与利润率分布集中度比较高。
二是行业先进性与企业技术进步。行业的先进性从产品来看,表现为在所属的细分领域中生产高端产品的能力。例如,纺织技术上是否采用了成本更低或更环保的先进工艺,盛泽镇运用了印染工艺中的植物染料染色技术、无水染色技术等。再如,常规工艺中是否采用效率高、质量可靠的先进装备,纺织领域中全自动络筒机、自动穿经机等的应用及普及率。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先进性,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对企业生产、运营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进行优化与提升。
三是产业主体的有效合作与产业的社会基础。制造业产业圈呈现比较清晰的层状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由企业构成产业核心层;中介组织、科研机构等构成产业服务层;政府、社会等构成综合服务层。产业核心层围绕一个或多个主导产品形成垂直结构的产业链;产业服务层涵盖技术服务组织和平台、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法律等中介机构,主要提供技术、人力、咨询、信息等产业服务;综合服务层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与当地居民等的支持和参与。
四是政府支持与协同管理组织引导。在市场化的背景下,为防止出现“市场失灵”现象,需要地方政府在产业圈的形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产业圈的初始发展阶段,地方政府主要发挥协同组织的作用,并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产业圈发展进入成长阶段后,则主要通过支持建立非政府的产业圈协同管理组织,形成产业圈主体的组织共治,协同管理产业圈发展的基础设施运营、技术支持、研发合作、孵化创业、商业模式、教育培训等。协同管理组织是一种“跨界的组织”,它将分散的要素联结起来,打破传统的科层关系、组织界限,帮助企业之间、企业与非企业组织之间、企业与各种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建立联系,作为产业圈发展信息的过滤器,承担各主体联系的网络枢纽,建立主体协作机制,加强对外宣传和推介。例如,虎门服装服饰产业管理委员会是虎门服装服饰产业生态圈的协同管理组织。
3.生态文旅服务产业圈市镇的打造
相对于城市,乡村不仅具有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直接经济功能,而且具有静谧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系统、熟人社会的社区生活、适度的生活节奏等间接经济功能。这些间接经济功能是城市难以提供的,且很大程度上是城乡居民渴望和需要的。位于乡村的产业圈市镇,在具备以上功能的同时,建设和完善与城市相媲美的基础服务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就具备了吸引和承载城乡经济要素的比较优势,发展以生态文旅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产业圈,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根植性”,即必须有一定的文旅资源禀赋,例如,秀美山川、江河湖泊、温泉湿地等生态资源,或新鲜果蔬、小吃美食、人文建筑、传统文化、地域风情、田园野趣等资源,打造可以满足人们休闲、康养、探险、摄影、交友、亲子等需求的文旅产业。此外,生态文旅产业还具有鲜明的产业衍生和贯通性,在单一产业的基础上,向上下游进行产业衍生和融合,实现价值增值。其中,“吃”和“购”等领域与农副产品生产密切相关。例如,美食小吃产业可以拉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业发展,而住宿和休闲体验则可以向下衍生出度假、拓展和会展等产业,带来“一业举、百业兴”的联动效应。文旅产业圈市镇作为农村地区的新增长极,还可以带动和吸引周边农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农副产品生产销售、旅游接待和体验服务以及其他服务行业中。
生态文旅资源产业圈市镇的打造,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等资源的投入。实践来看,除了根植地区的农村剩余和地方财政投入,工商资本是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本来源。承接工商资本、吸引城市投资者和创意人才,需要借助平台与载体,包括待开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活环境改造、政策支持和保障,使得投资者能够对投资开发文旅资源的回报有良好的预期。此外,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当地的“社会基础”要求比较高[25-26],这类产业圈市镇的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直接取决于当地的社会关系结构和合作经营基础。
必须指出的是,文旅产业圈市镇要保持地方风貌,不能建设成为与大城市一样的街区和建筑风格,尊重当地自然地形地貌,延续自然发展格局,要体现地域特色,建筑风格、色彩、体量要与周边环境、风格协调,成为既具有城市生产生活便利功能,又保持和体现乡村地区风貌的具有差异化特色的城镇。
六、政府在产业圈市镇战略中的规划引导与支持保障作用
以产业圈市镇为载体和平台,实现城市与乡村的要素对接和流动,通过对市镇功能和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和控制,实现带动地方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目标。产业圈市镇的规划建设,将有效改善城市主导地位过强而导致的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情况。将城市与乡村规划纳入统一的产业生态圈体系,有利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与平衡协调发展。研究认为,乡村地区如果能够有效实现产业要素的聚集,任何地区都能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即便是农田成片的粮食主产区,依然具有依托自身资源发展的潜力。对于乡村腹地的政府驻地镇来说,因地制宜利用各种资源,同样可以发展本地适宜的产业。
(一)产业圈市镇必须以科学的定位定向为指导
产业圈市镇的核心是产业发展,产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群众意愿以及地方发展战略和环境条件进行定位定向,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和发展路径,尤其应根据国家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需求牵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乡村地区产业圈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和机遇。通过发挥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发展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长尾经济”,贴近民生、惠及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是产业圈市镇定位的重要依据。二是适应国家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承接城市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资本和技术转移,制定吸引城市人力资本、资金、技术要素的主导方向,发展创意经济,推动创新创业。
(二)打造产业圈市镇必须坚持规划先行
按照城乡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制定乡村地区产业圈市镇发展的指导方针和规划布局,制定产业发展、配套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总体规划,选择一系列的主导产业和措施并予以公布。各省份按照国家战略指导方针和产业分区规划布局,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规划产业圈市镇发展并进行申报,明确产业基础发展现状、发展目标和实施办法,对产业圈市镇相关的企业合作、人才流动、土地使用、金融信贷、基础设施等工作进行可行性研究,力争得到规划许可、用地指标下达、财税政策、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三)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推动产业圈市镇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发展。政府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向乡村地区产业圈市镇转移,围绕产业定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攻关,构建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支持的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结构和布局。引导产业圈市镇发展要素的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激发以企业为主的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潜力。二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发展短板和发展潜力的统一,发展城乡互补与协同的产业,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市镇建设。三是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是产业圈市镇的优势之所在,绿色生产是产业圈市镇的发展主题。四是开放发展。乡村地区实力有限,要发展壮大,需要主动顺应和适应经济发展的大势,丰富各类载体和平台建设,吸引外部的资源和要素流入,无论是粮食—食品产业、特色农产品产业,还是制造业和旅游业,都离不开外部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流入和融入。五是共享发展。着力发展有利于稳定就业的产业,健全市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高水平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形成市镇发展成果共享的态势。
(四)产业圈市镇发展的工具选择
一是企业支持层面。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关键服务环节,筹划建设产业公共技术孵化平台和资源集聚配置平台,建立产业圈内企业的分工与协作机制,便于企业分享产业圈内的人才、知识、技术、信息和市场等资源要素。对于企业的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进行资助和支持,引导和推动产业圈内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联盟、技术协同创新孵化器等组织。二是产业圈整体发展层面。为促进包括人才、技术、资本等现代生产资源要素向乡村的流动和集聚,政府需要不断变革和创新现有的体制机制,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例如,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各类审批程序和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统筹提供规划、经信、科技、商务等公共部门服务资源,提供充分、便捷、有效的服务。三是要素供给的宏观条件方面。尤其是在乡村的土地利用方面,通过对土地产权、资源产权等制度的变革,推动农业用地的流转、农村宅基地的置换和退居还田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市场交易,不断释放乡村改革红利,推动产业圈市镇在调整农村地理空间布局、优化和集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