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融入模式与效果研究
2023-10-21王霞
王 霞
(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如何培养人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金课理念”与“课程思政”的提出解决了高校教学 “如何教”和“教什么”的问题。在“金课”理念的指导下,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青睐。“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如何有机融入思政元素,避免思政随意化、碎片化、主观化,实现与专业知识教育合二为一,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导作用,成为专业课融合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挑战。”〔1〕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学者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探讨与实践。总体来看,根据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课程思政的融入模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的融入模式可以分为“一维”模式与“二维”模式〔2〕。线下课程或线上课程往往采用的是“一维模式”〔3〕,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融入模式则是“二维模式”〔4〕。就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课程思政的融入模式可以分为“显性模式”与“隐性模式”〔5〕。
关于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模式与实践路径,学者也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这些研究基本都是以某个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的融入模式,如“双轨式”〔6〕“双创式”〔7〕;或者以某个课程为例研究课程思政元素的实践路径〔8〕。整体而言,现有的研究对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元素挖掘比较多,对线上线下两个教学空间系统性的融入模式研究比较少;对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探讨比较多,但对融入效果的研究比较少。
混合式教学是由线上与线下两个教学空间构成,课程思政元素在两个教学空间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如何根据混合式教学两个教学空间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课程思政融入模式,实现线上课程思政的“入耳”“入眼”、线下课程思政的“入脑”“入心”是本研究探索的重点。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为了增强研究的可操作性,本研究选取《政治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作为研究案例。政治学课程作为政治学、行政学、行政管理的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融入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学者对政治学课程思政的融入业已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一是对政治学课程如何融入课程思政进行理论层面的建构,如有学者根据政治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经验,认为应该从信、融、理、实、全五个方面实现课程思政的设计与融入〔9〕;二是着重探讨课程思政在政治学教学中的实践路径〔10〕。但总体来看,关于课程思政在政治学教学中的融入研究,还处于一个初步探索的状态,且多是一种价值层面的探讨,而对具体实践中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则研究较少,对政治学混合式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融入模式及其融入效果的研究更是鲜见。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政治学原理》为例,系统探讨课程思政在线上、线下两个教学空间的融入模式及其实践效果,以期给予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问题更多的关注。
(一)研究框架
1.理论模式:“PDCA循环”理论
为了全面考察课程思政融入的实践效果,本文借用了“PDCA循环”理论。“‘PDCA 循环’是管理学中质量管理理论的通用模型,也叫质量环。‘PDCA 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11〕PDCA分别指 Plan、Do、Check和 Adjust,即将质量管理活动分为计划、执行、检查、调整四个阶段。将“PDCA”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本研究中,其过程表现为“方案设计”“教学实施”“效果检查”“方案调整”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
基于如下理由,本研究以《政治学原理》的混合式教学为研究案例展开。首先,《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行政学、行政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以《政治学原理》为例对其他课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其次,学术界对政治学的课程思政已做出了初步的探索,这为本研究做了一定的铺垫。
2.问卷法与访谈法
PDCA的效果检查阶段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案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对课程思政的融入效果进行检查,本研究重点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在所教授的2个教学班级中,通过问卷星做了全样本问卷调查,共得有效问卷177份。问卷调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学生对慕课视频的情感体验;(2)学生对课堂知识拓展活动的认知体验;(3)学生对慕课视频与课堂活动的不同体验;(4)学生对整门课课程思政的感受与收获。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关系与矛盾还是比较复杂的〔12〕。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尤其线上学习部分更是对学生自制能力的考验。“但由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导致学生在进入线下课堂时产生了更鲜明的‘差异化’特质,即对课前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13〕所以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与课程思政融入的效果,本研究又进行了半开放式访谈。抽样的标准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学分绩点排名)上(E)、中(M)、下(F)进行排列,每个教学班每个层次随机抽5个人作为访谈样本,2个教学班共计访谈样本30人。之所以抽样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与感受具体有什么差异。
访谈的结构内容围绕着4个方面的目标展开:(1)线上课程的投入度;(2)对慕课视频资料的认知度;(3)对线下课堂的体验度;(4)对线下课程思政主题的接受度。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访谈内容,本研究使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技术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利用编码技术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克服了‘其原有的资料琐碎而不易系统化’、‘研究的信度偏低’、‘观察的偏差不易察觉’、‘结论适用局限性强’等问题”〔14〕。
三、基于PDCA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方案设计与教学实施
根据“PDCA循环”理论,方案设计作为第一步至关重要。“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在普通课程的内容中增加一些思政课元素,而是要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程内容中,让其和现有课程达到有机融合,才能起到专业课加思政课1+1>2的作用,发挥好课堂教学的思政功能。”〔15〕为了凸显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方案设计采用的理念是OBE,即目标导向教育理念。
(一)OBE理念下的方案设计
OBE (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一种目标导向教育理念,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取得的成果。“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与 OBE 理念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学生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最后达成价值观和行为的转变,所取得的成果正是思政教学的目标诉求,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6〕根据政治学的专业内容,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主要体现在科学理性、国际视野、职业伦理、家国情怀四个维度上。
(二)“双行空间”的教学实施
混合式教学的重点问题在于如何让线上与线上两个教学空间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相互融合。“让各种要素不只是物理上‘混搭’在一起,而是化学上‘融合’在一起,取得最优化的深度学习效果,才是混合式教学的真谛。”〔17〕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线上课程的实施方案为增量模式,线下课程为迭代模式。
1.增量模式:线上课程思政的融入模式
“增量模式”就是结合专业内容在慕课每一个章节融入视频资料,以扩展学生知识,加强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感受与理解。视频资料根据其内容与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红色文化视频。这类视频比较典型的如《中国一分钟》《青年人眼里的马克思》《中国共产党霸气英文宣传片》等。课程思政的价值维度主要集中在职业伦理与家国情怀层面。
(2)传统文化视频。传统文化视频主要有《祈》《花木兰》《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视频资料,其课程思政的价值维度主要集中在家国情怀层面。
(3)经典视频。这类视频既有网红视频《华为之战》,也有经典影视作品《每分钟120击》,其课程思政目标主要指向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上述三类视频中红色视频资料居多,这是因为政治学的专业内容所致。从某种意义上政治学理论的中国化,就是既要有专业的高度,又要有价值的情怀。
2.迭代模式:线下课堂课程思政的融入模式
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是让线上与线下自成一体、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结构。慕课学习基本知识与理论,线下教学是对线上内容的提升与迭代。所以,线下教学的课程思政也要实现“迭代化”。就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来看,主要有专题讨论、个人演讲、微课题研究。
(1)专题讨论。这一类主题主要是在学习慕课的基础上,就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理论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比如《政治认同:一国两制的硬核与情怀》《利益集团与国家政策—-华为的科技之战》。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又能让他们更懂中国。
(2)个人演讲。个人演讲既是翻转课堂的一部分,也是课程内容的延伸与扩展。根据课程特色,个人演讲的主题分成了以下两种类型。其一是人物精神类,比如《习近平主席的领导风格》《革命家庭的风采——马克思与他的子女们》,这类主题的价值目标主要是家国情怀。其二是专业热点类,比如《新闻联播:新闻的未来与未来的新闻》《女权运动——新社会运动与女性的地位》,这类话题提升的是学生科学思维与国际视野。
(3)微课题研究。这一类研究是以“课题小组”的形式进行的,主题包括《中西方议会的政治空间设计》《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以两会为例》等。微课题研究既能锻炼学生理论运用的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中国政治的认知与理解,其课程思政的价值指向是科学思维与家国情怀。
四、基于PDCA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效果检查
PDCA的第三个阶段是效果检查,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两个教学空间课程思政的融入情况进行了检查。
(一)慕课增量模式的效果检查
就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89.83%的学生都认为慕课中的视频提高了其兴趣。课程中12章的视频资料其侧重点与价值导向有一定的差异。根据视频资料的价值导向,问卷从最感动、印象最深刻、最喜欢三个维度进行了调查。
在1-4章中,45.76%的学生认为最让其感动的视频是《中国一分钟》。而在5-8章中53.11%的学生选择了《我们是中国法官》,这个视频的主要价值导向是职业伦理与专业知识相得益彰,给学生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在第9-12章中,47.46%的学生最喜欢的是视频资料是法国电影《每分钟120击》的知名片段。大学生喜欢这个电影一是因为其艺术效果,二是这个话题本身也具有较强的冲击力,三是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国际问题的重视与关怀。
在线上教学空间中,因时空所限,课程思政融入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把专业内容与视频资料有机地融合起来,既让慕课生动有趣,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调查显示,74.01%的学生觉得慕课视频资料比课堂演讲涉及的层面更为广泛。就访谈的结果来看,多数被访者对慕课视频资料的接受度也比较高。
表2 被访者对慕课视频的接受情况
具体来看,成绩位于E、M层面的被访者对慕课中的视频资料的“接受度”是趋同的,从认知、情感到评价他们都体现出了较高的“接受度”。
从课程思政的认知度来看,同学们认为具有某些明显关键词特征的视频,他们才视为是“课程思政”;没有某些关键词特征的视频资料,他们不认为教师这是在进行“课程思政”。
就被访者对课程思政的感受来看,多数被访者对视频资料比较习惯、甚至很乐于观看。对于具有一定“隐性特征”的课程思政视频资料,他们也能“共情”。这表明慕课视频在课程思政方面具有较强的功效,尤其那些“隐性”的视频更能起到“育人无声”的妙效。所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融入效果与选取的思政素材、资源和课堂演绎方式相关。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就像‘盐溶于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8〕。这些视频资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还能激发其爱国情感,引起深深的共鸣。
而学习成绩位于F层面的个别被访者,其感受则相对较差。首先,他们对慕课不太适应,学习过程中容易走神;其次他们能意识到某些视频是在进行课程思政,但对视频资料的理解相对薄弱。如有受访者表示:“我高中没学过政治学就觉得好无聊,也不适应慕课,然后也觉得记不住,就也没认真上,把笔记抄下来就算了噢。”(访谈记录:F2022107)
(二)线下课程思政迭代模式的效果检查
就混合式教学的特征来看,线下课堂是对慕课内容的提升与总结,这也就要求线下课堂课程思政更有深度。因此,在课程思政上也体现出一种“迭代”特征。在问卷调查中,87.01%的学生认为某些课堂演讲(比如《新闻联播》《公共舆论》《女权运动》等)比视频资料更能启发他们的认知与思考。同时90.4%的学生认为,线下课程比慕课更有感触、更有共鸣感。这正是线下课程的优势,也是课程思政更能够“入脑”“入心”的原由所在。就访谈的结果来看,对线下课程思政的内容,被访者仍然存在不同的声音与体验。
表3 被访者对线下课程思政的接受情况
具体而言,成绩位于E、M层面的同学对线下课程活动与课程思政的内容仍然表现出了较高的接受度。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混合式教学的魅力,不但积极参加各种课堂活动,而且他们中的很多同学也主动承担了课堂演讲与微课题研究。在课堂活动中,他们不但学到了知识,也涤荡了思想与价值观。如有学生表示:“我做的演讲是法官,准备PPT时查阅了很多资料,也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还刷了一些法官的剧。准备PPT时有句话让我特别有感:法院,一个让所有人卸下面具的地方,这里有利益的争夺,情感的纠葛,也有荒唐的闹剧,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司法的判决。我就把这句话作为演讲的结尾。”(访谈记录:E2022106)
比较慕课的视频资料,成绩位于F层面的同学对课堂活动出现了态度分野。多数被访者对课堂活动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与参与度,尽管这种参与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他们有些高中学的是理科,有的认为慕课学习需要更多的自制力,而线下课程则更具有参与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克制他们的疏懒。而且线下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他们能在线下课堂中有更多的收获,也能对一些课程思政的主题有一定的共鸣。但也有极个别F层面的被访者仍然表现出了消极的学习态度与浑水摸鱼的学习行动。
五、基于PDCA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方案调整
(一)研究发现
通过上述分析,慕课视频资料的确增加了课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而且很多视频都是红色经典视频,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激发其家国情怀。课程思政的“增量模式”的确做到了“入耳”“入眼”。线下课程思政的“迭代模式”不但能让成绩位于E、M层的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与拓展视野,也让成绩处于F层面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线下课程思政的确是“入脑”“入心”。但整体来看,三个层面的同学对线上、线下两个教学空间课程思政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成绩层面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度、接受度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成绩位于E、M层面的学生对慕课视频资料认知度较高;在线下课程中他们也表现较为积极,对课程思政主题的理解与接受度也较高。承担课程思政主题的同学也多是E、M层面的学生,他们在两个课堂空间中的学习表现较为稳定。
成绩位于F层面的学生对慕课学习以及课程思政的认知度较低;但在线下课程中,他们则表现了一定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尽管他们较少承担课堂演讲与微课题研究,但他们对某些主题的课堂演讲则较为认同,也表现出来一定的兴趣。如有学生表示:“线下课程印象比较深刻一点,老师会引导着我们怎么去感受到这个;然后同学们演讲的时候背景也是透露出来的。但是线上没有,现在它只是告诉你这个结果、这个现象,有的时候很生硬。我就只能去背,就只能这样。”(访谈记录:F2022107)
(二)教学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通过访谈发现有些学生尤其成绩位于F层面的学生首先表现出对慕课学习不适应;其次,因为对慕课本身缺乏兴趣,因此对慕课里的课程思政也就感受没那么深;第三,线下课堂的效果较好,但学生的某些演讲因自身原因影响了课堂活动效果。根据线上课程、线下教学的不同特点,改进方案如下。
1.知识学习引导:PBL教学法
慕课课程因教学空间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局限性。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慕课的积极性,主要运用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方法。“与传统依靠讲授、记忆的教授式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目的是使学生在共同学习中找到复杂问题的答案。”〔19〕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特征,PBL教学法可以贯穿在线上、线下课程的始终。
第1,课前:制定学习指南。在慕课学习之前,教师要给出学习指南,指明本章的学习重点与难点,需要解决的知识点以及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慕课时就不会漫无目的、无所适从。带着问题去学习,他们更容易集中精力,有的放矢。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视频资料的感受与理解,教师在布置慕课时,每一章提供1-2个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谈谈感受或者理解。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使他们更深的理解慕课视频资料的意义。
第2,课中: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在线下课程,教师可以利用课程后测对学习指南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测试或提问。这一环节反过来会起到检测慕课学习效果的作用,从而加强他们学习慕课的积极性。
2.专业能力引导:学生为体、教师为辅
线下课程环节设计了专题讨论、个人演讲、微课题研究。这些课堂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访谈中发现,学生们认为某些演讲差强人意,没有达到线下课程拓展知识、提升视野的预期目标。
线下演讲要发挥作用,一是演讲题目要有趣,二是演讲者本身的情况也很重要。因此,在个人演讲和微课题研究环节,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到位。
3.思想价值引导:形式活泼、大道至简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与情怀塑造,教师要把控课堂演讲与微课题研究的主题与目标,以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他们更多的展示空间与展示方式。汇报形式可以是演讲、现场小剧场、个人视频剪辑等多种形式,以更多地挖掘学生的优势与特点。这样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挖掘学生优势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价值的引导与塑造。无论是个人演讲环节还是微课题研究,在展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彰显课程思政的职业伦理、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等维度,以做到大道至简、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