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

2023-10-21傅少泽新疆师范大学

体育风尚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体育

傅少泽 新疆师范大学

高校教学中,体育教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能够把体育运动中蕴藏的思想和精神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锻炼健身和育人的作用。由于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仅仅强调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了部分学生缺乏个性,高校领导要结合学生特征更新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我们坚持多年的事情,以及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事情,现在似乎离我们很远了。我们所呼吁的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对人文精神的重新思考,而完成这一任务离不开学校的责任,尤其是学校体育,因为学校体育的独特性和优势,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负有更大的责任。近些年来,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目前部分高校生活中的“人文关怀”不足,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因素在于学校体育教育本身的不足。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其发展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对于何为“人文精神”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回答,但从整体上来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追求理想与信念的高度合一,一种追求高尚的境界,“人文”是一种能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真实的追求论。同时,人文精神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重要形态,没有了它,人类就不能延长自己的生命,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有了新的意义,事实上,在中国文化中,“个性”与“德性”的含义是相近的。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运动是一种很好的人文活动,它能磨练人的意志,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新的一年里,中国高校更多地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并把它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在体育运动方面,强化锻炼和注重技术固然十分关键,然而,增强高校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正逐步受到更多的高校的关注。事实上,高等教育机构的体育教育不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媒体,一种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和发展的方式和手段,这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在“健康第一”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运动与健康”这一专业,这是对“运动与健康”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从整体上看,是对“运动”和“健身”相融合的一种表现。在目前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面向的是高校的全体学生,一方面是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也是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高校体育教学具有更多的内涵,高校的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高校生的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首先,对高校学生进行体育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够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没有了人文主义的人,人文主义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教授专业课的基础上,注重对高校生的体育人文素质的培育。体育人文教育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其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已达到教学目标。高校的体育教育是一种很强的人文关怀和科学关怀,它追求“真、善、美”,在竞赛过程中注重公平、公正和合作。高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锻炼学生的体质,而且要注重对体育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而这也正是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可行性

高校体育教育对高校生的体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进而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的习惯和意识。此外,让同学们参加团体教育,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这些都是对同学们的教育意义重大的,同时,在提高高校生的人文素质方面,也体现出了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例如,高校体育强调“在行动中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高校体育涵盖运动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高校教育和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人文精神、体育精神与人文教育的含义以及三者的关系

(一)人文精神

所谓的人文教育,就是以高校为对象,对高校学生展开的一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它的目的是要推动学生的多元性格的发展,让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可以持续地提高,让学生能够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共存,并能够通过一系列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高校的人文教育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关系到学生将会如何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人文精神的解读,向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综合种种关于人文精神的解释,可以从中提取几个关于人文精神的关键词:尊重个人、人格健全、融入社会。“尊重个人”也就是说,要把人性放在首要的位置,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尊重人的价值;“人格健全”就是要完善人的心理,促使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融入社会”,是指在关注个人的同时,也要关注集体、社会、国家与自然,让自己在社会中获得自我满足,也让社会因个人而变得更美好更和谐。

(二)体育精神

所谓体育,就是在竞技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能够激励人们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不断创新的精神。在体育竞赛中,人们重视得并不只是体育运动者在体能和技术上的比拼,更重视的是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例如,学生拥有坚忍的意志,团结协作的态度,还有那种为全局而牺牲自己的大公无私的精神,还有那种为信仰执着的精神,这些体育精神让我们深受触动,也让我们感到振奋。

(三)人文精神、体育精神与人文教育三者的相互关系

在希腊的阿尔菲思山上,有一段著名的话:“如果你要变得更强大,那就跑,如果你要变得更美丽,那就跑!”通过这一段简短朴素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不但能让人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还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健全的发展,这就是人文精神的根本所在,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上述三方面的密切关系,怎样做好高校毕业生的人文教育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那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人文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体育专业知识忽略人文精神

许多学校在体育课程中过于重视学生的专项体育知识,其目的在于把学校的强制性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分开,使学生在学校里得到更专门的运动课程。然而,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却缺少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首先,高校里的体育课程一般都包含了更多的专业课,而且这种专业课所占的时间会很长,而且还必须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锻炼才能学会并提升,对于人文精神方面的课程,讲授的时间相对较短,不能对学生形成系统的教育效果。第二,许多高校都是以功利为导向的,学生更看重的是成绩,是专业技能,是就业,是研究生的成功,这就造成了高校里缺少了一种文化的气氛,教师们也不会太注重这一点。

(二)将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混淆

人文精神是一种体系性的学问,它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只是具体体现在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许多高校在意识到在体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之后,便开始对其进行有关的教育,但却把它与人文知识搞混了:首先,对人文精神进行具体化、科学化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时,大多以课堂上的知识为载体对其进行讲授,对其他的人文精神教育方法则相对匮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对中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育,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展开,如果只依靠课堂讲解、知识化、科学化的方法,是不可能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全方位提升的。第二,教师的导向功能薄弱,教师在教育中起到了引领和引领的角色,在教育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重任,然而,许多教师仅仅起到了“搬运”的角色,而自己对于“人文”的理解却十分局限,不能充分体现“人文”的内涵。

(三)缺乏人文精神教育环境

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缺少对人文精神进行培育的氛围,这是因为:首先,许多高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过于注重功利化的东西,比如,许多高校把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当作教师的考核指标,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未来的就业率等,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第二,在教育中,对学生的教育和教育的进程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一是对教师的教育成果不能进行准确的评估,许多教师在教育了学生以后的教育成果不能通过定量的方式反映。另外,当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因为没有感觉到教育所带来的显著的改变,学生就会丧失对自身教育的自信。

五、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精神培养环境

高校体育是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提升高校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所以,要想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更好地培育和培育高校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创造出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第一,重视对高校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高校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教学时,既要倡导高校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注重其自身的学科知识与实际技能,更要注重其自身的文化修养,以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的[1]。第二,要创造一个优良的校园文化气氛,使同学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一种精神和身体上的快乐;与此同时,还要对校园内的生态进行优化,比如引导同学们正确使用互联网,重视同学们对互联网的责任感等等,让同学们通过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来净化同学们的精神。第三,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让教师意识到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从提升自己的人文主义素质入手,为同学们做好表率;此外,还要对各类的校园活动进行安排和指导,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参加这些活动,让学生在一种无形的氛围中,提升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培育效果。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师生是主要的两个方面,其中,师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此,在学校进行体育教育时,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2]。第一是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发挥学生的运动能力。在进行基本的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充分发挥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第二,要加强对自己的教育,除了要具备基础的教育知识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文科学知识的研究,比如,要多看一些心理学和教育方面的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并以优良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逐步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精神。第三,要搭建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就普通的体育教师来说,学生所要做的事情比较多,所以学生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很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和同学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避免了个人交流带来的困难,让学生更好地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教师讨论问题。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将人文精神融入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达到全面提升的目的[3]。这就要求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把人文精神培育贯穿于每一个过程中。第一,在体育教育中,除了必修课和必修课以外,还应增设与人文教育有关的科目,比如高校学生心理教育,社会健康教育,人文教育等等,这样才能使学生拥有更广泛的知识面,提升其人文教育的成效。第二,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体系,在评价中,对于学生,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这样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成果,真正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另外,要给教师们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激励制度,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包括在内,这样既能让教师们更加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又能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到学生在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后续教育效果的改善奠定基础。

六、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既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育,用体育人文精神来引导高校体育教学的高效开展,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效能,为学生建立一个精神乐园,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充分的发展,满足今后社会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