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农户化肥减量施用路径研究

2023-10-19杜丽永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6期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黄河流域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是危及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黄河流域5省940个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土地经营规模化、社会服务规模化、集中连片规模化、复合经营规模化四类规模经营模式对农户化肥减量施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层面的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并非总是有利于农户化肥减量施用,二者间呈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中下游地区尤为如此,上游地区则不成立;社会服务规模化能够显著降低流域农户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且对上游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复合经营规模有利于带动上游地区农户的化肥减量施用,而对中下游地区农户减量施肥无显著影响;集中连片规模化在整个流域对农户减量施肥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政府应当针对黄河流域不同区段鼓励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促进化肥减量施用和流域农业绿色发展。

关键词:黄河流域;多样性规模经营;化肥减量施用;社会化服务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其以占全国3%的水资源量承载着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35%的粮食产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维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然而,近年来,黄河干支流水质污染问题不容乐观。2022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黄河流域256个水质监测斷面中水质低于Ⅲ类的占到18.1%,明显高于全国Ⅲ类水质12.9%的平均监测水平。化肥过量施用所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是危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来源。整个流域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污染物中有60%以上是来源于农业面源,其中上游省份农业生产所形成的化学需氧量要占到总污染物排放量的80%以上[2],而不少下游省份化肥投入产出弹性亦为负,化肥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此外,化肥过量施用也会加重农户经济负担,并有可能影响土壤质量,导致农业产出水平下降。在此背景下,研究黄河流域农业化肥减量化施用的路径与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家庭户为单位的小农分散经营仍将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因此,探明农户施肥行为逻辑是进一步推进农业化肥投入减量增效的前提。围绕这一问题,学术界分别从农户认知、生产经营特征、产权稳定性、生态产品溢价以及政策环境等视角展开了丰富研究。就农户认知而言,农户大都根据历史经验进行施肥,对绿色施肥技术运用风险和粮食减产风险的担忧同样会阻碍化肥减量施用[4-5]。研究还指出,诸如农产品销售方式、农业依赖程度、作物种植结构等生产经营特征也会影响农户减量施肥的积极性[6]。此外,清晰的产权界定也是激发农户进行长期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制度安排,一旦产权残缺将导致农户对耕地的掠夺式开发利用,不利于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7]。在产品市场,受限于品质考核成本和信息不对称[8],消费者很难甄别绿色农产品真实品质,市场存在以次充好和溢价不足风险,这是阻碍农户减量施肥的又一关键所在[9]。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农业补贴扶持政策,粮食收购价格和种粮收入逐步提高,客观上促使农户为了追求高产而多施化肥[10]。

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也为农业投入减量化创造了可能。实践中,规模经营包括土地经营规模化和社会服务规模化两种模式[11]。社会化服务包括土地托管、农资农技服务等形式,可以通过专业化优势促进化肥减量施用[12]。学术界关于土地经营规模影响化肥施用强度的结论尚存有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扩大经营面积是带动农户化肥投入减量化的有效手段[13]。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二者间可能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线性关系,一旦土地经营规模超出合理区间,农户减量施肥的难度将加大[14],化肥施用强度与土地经营规模之间很可能呈“U”型关系[15]。后者之所以发生,原因之一在于,资本驱动下的大规模农业具有逐利性和短视性,会为了追求高产而多施化肥[16]。实际上,土地规模化只是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而非全部,其更适用于土地密集型的谷物类农产品[17]。即便是土地规模经营,也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土地连片集中整治或高标准农田建设来实现。这方面研究中,梁志会等[18]发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以通过增加地块规模、提高农业横向分工水平与纵向分工水平等路径促进化肥减量施用。除此以外,农业复合经营模式创新是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又一重要举措,其有助于形成复合型、立体式的农业规模经营[19]。研究表明,诸如“稻虾共养”之类的循环农业耕作模式同样具有非常显著的化肥投入减量化效果[20]。

综上可见,现有文献对不同规模经营模式之下的化肥减量化效果展开了丰富研究,但仍缺少对不同规模经营模式下化肥减量化效应的综合对比评价,也缺少对这些规模经营模式助力黄河流域农业减量化效果的针对性研究。黄河流域是中国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屏障,揭示不同农业规模经营模式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从规模经营多样性视角出发,聚焦如下科学问题:农业规模经营的本质是什么?又有哪些实践模式?不同规模经营模式能否促进黄河流域化肥减量施用?若能促进减量化,其背后的理论逻辑是什么?进一步地,化肥减量化效应在流域不同区段是否存在差异性?

二、研究假设

(一)农业规模经营的内涵

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诸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合理匹配、有机结合的结果[17]。国内学术界在讨论农业规模经营时,主要是从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两种视角出发。其中,土地规模经营具有内在规模经济性,主张通过土地流转集中来实现规模经济性;而服务规模经营则具有外在规模经济性,主张通过专业化组织让农户卷入社会分工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土地规模经营主要适用于小麦、水稻等土地密集型谷物类农产品,实践中又有两种推进方式:一是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规模经营,其要点在于通过变更农户的土地经营权来实现规模化;二是以地块整合为核心的规模经营,其要点是以家庭户为单位,在维持家庭承包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自愿协商进行土地置换,从而实现“一户一块田”。不过,考虑到分散农户仍将是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且土地流转交易成本逐年提高,土地流转与置换集中在实践中遇到瓶颈。服务规模经营因其能够克服农户无法实现内在规模经济的制约,近年来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焦点。广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包括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金融保险等内容,在生产环节上则表现为机械化的统一耕播、统一灌溉、统一收割、统一施肥以及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保留了农户的承包经营权,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仍由农户承担。不过,社会化服务能否深化依赖于市场需求,而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则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与土地流转不同,连片种植或高标准农田有利于在保有农户经营权的基础上,将全部或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给服务主体,从而实现土地、资本、企业家能力等要素的深度整合。除此以外,农业规模经营还可通过农作制度的创新来实现,最为典型的当属农户通过“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等农作创新形成复合型规模经营,其在本质上属于具有范围经济特性的内在规模经济。综合国内实践,可以将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总结为土地经营规模化、社会化服务规模化、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复合经营规模化四类(见表1)。

(二)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户化肥减量施用

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和管理实践尽管有利于化肥减量施用,但其采纳成本高且存在技术运用风险,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经营面积较小的农户化肥减量施用意愿偏低。随着农户耕地面积扩大,单位面积上的技术采纳成本和技术运用能力得以改善,农户可以通过绿色技术运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的。不过,规模扩张所形成的减量化效应不会一直存在,耕地面积只有在适度规模内,绿色技术采纳才能够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这是因为一旦土地经营规模超过适度规模后将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农户身份将由自给自足的“小农”转化为“生产型”农户,后者往往以追求粮食产量为主要目标[12];二是当土地经营规模超过适度水平之后,劳动力生产要素就会变得相对稀缺,绿色技术运用所需要的雇工成本便会快速上涨[13],理性的农户倾向于用相对廉价的化肥取代劳动力投入。由此可见,因为规模过大,可能导致农业经营粗放化和资源利用低效率,土地规模扩张最初所创造的规模经济被随后的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不经济所抵消。

据此,本文提出假设1:家庭土地经营规模与化肥过量施用强度之间具有“U”型关系。

(三)社会化服务规模与农户化肥减量施用

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化肥减量施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个渠道。就間接渠道而言,当前我国农资市场上的化肥种类繁多,普通农户较难辨别真实有效成分,当获取农资品质的考核成本较高时,农户有可能会采取过量施肥的策略来规避粮食减产风险[21]。与普通农户相比,社会化服务组织则具有更为专业的农资品质考核能力,可以向农户提供专门的农资供应服务,协助农户形成标准化的田间管理,从而间接减少化肥施用强度。就直接渠道而言,社会化服务组织也可以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提供土地托管、代耕代种、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服务内容,从而有效克服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相背离的难题。

据此,本文提出假设2:社会化服务规模有利于化肥减量施用。

(四)土地集中连片规模与农户化肥减量施用

不同于家庭层面的土地流转集中,村庄层面上的农作物连片种植也能够有效降低耕地细碎程度,促进土地经营规模化。土地集中连片可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横向分工水平和纵向分工水平三个渠道影响农户化肥施用行为。一方面,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争取到财政拨款从而建成高标准农田排灌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对化肥的依赖。另一方面,土地集中连片也有利于建成通畅的田间道路网络,为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提供便利,提升机械化对化肥和劳动力的替代。就横向分工水平而言,土地集中连片能够形成知识集聚效应,有利于农业科技知识在小范围内传播扩散。就纵向分工水平而言,土地集中连片之后,由此所形成的市场交易密度能够吸引更多的农业服务主体进入。此时,农业生产环节就可以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专业服务组织,服务组织利用其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进行控肥增效、蓄水保湿等专业化田间管理,从而降低农户的化肥施用强度。

据此,本文提出假设3:土地集中连片规模有利于促进化肥投入减量化。

(五)复合型规模经营与农户化肥减量施用

复合型规模经营是通过农作制度创新,形成复合型、立体式的农业规模经营[17]。这类规模经营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范围经济特性的内在规模经济,可以延伸至农业的纵向经营与多功能经营。在实践中,复合型规模经营主要有“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等发展模式。其中,种养结合是指农户将畜禽养殖或水产养殖与粮食种植结合起来,前者可以形成诸如“猪—肥—粮”之类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减少对外部化学投入品的依赖;后者主要适用于水稻种植,包括稻田养鱼、蟹、虾、鳖等共养模式。共养节肥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稻田养殖的水产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可以直接提高土壤肥力;二是稻田养殖的水产可以增加水中溶氧量,加速有机质分解,从而间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户对化肥的依赖。

据此,本文提出假说4:复合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户化肥减量施用。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在2020年暑假期间所组织的入户调查,调查省份为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和甘肃5个省份。这些省份在黄河流域均属产粮大省。考虑沿黄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环境差异性,课题组在河南选取三门峡、安阳、开封、洛阳、濮阳、焦作、鹤壁等8个城市;在甘肃选取临夏、兰州、天水、定西、平凉、庆阳、武威、白银、陇南等城市;在山西选取吕梁、忻州、晋中、朔州、运城、长治等城市;在陕西选取咸阳、宝鸡、榆林等城市。然后在每个城市随机抽取1~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1~2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若干农户展开调查。调查过程由经过培训且为调查地籍贯的调查员完成。调查员为课题组面向本校招募的高年级本科学生。为了保证调查问卷完成质量,课题组要求调查员对采访全过程进行录音,对于调查问卷完成质量较高的调查员还提供额外物质奖励。剔除土地已流转、弃耕和农作物产量种植信息不全的问卷后,最后得到有效问卷940份。这些农户普遍种植了小麦、玉米、薯类作物,也有少许比例农户种植了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农户化肥过量施用程度。用一个作物年度内每亩耕地上所投入的化肥费用与每亩最优投入费用之差来计算,具体计算方法见模型设定部分。之所以用投入费用而非化肥投入数量或折纯指标,是因为调查中,有不少农户都是根据自身经验或当地农资店的建议来采购化肥,对化肥具体品种缺乏深入了解,因访谈时间较短,化肥品种和有效成分取证较难。以总费用为基础计算农户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有其合理性。因为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户利益,供销合作总社每年都会同农业部门对化肥价格进行调控,可以缓解地区间因化肥流通品种和价格差异而造成的投入强度不可比的潜在风险。

2.核心解释变量:规模经营模式。根据前文分析,本文用土地经营规模、社会化服务规模、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复合经营规模四个指标来刻画规模经营模式。其中,土地经营规模用农户实际经营的土地总面积(对数)来刻画。关于社会化服务规模,农户加入社会合作社(如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既可以将生产环节服务外包,也可以进一步获得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田间管理咨询等服务,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农户施肥科学性和精准性,降低化肥施用强度。因此,本文用农户是否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社来测度社会服务规模化,这也是现有文献普遍采用的处理思路[21]。若农户已加入上述合作社,则社会服务规模化变量赋值为1,否则为0。由于本次问卷调查未直接涉及集中连片种植规模问题,作为替代本文用农户所在村总耕地面积来衡量集中连片种植规模。这样处理的合理性是,村庄总耕地面积越大,土地集中连片经营的可能性就越高。根据黄祖辉[17]给出的界定概念,复合经营规模指标用家庭是否采取种养结合经营模式来测度。首先将农户饲养的全部畜禽按照农业农村部《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折算成“猪单位”,若农户既从事种植业且“猪单位”大于1则定义种养结合变量为1,否则为0。最终参与各类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农户有79户,占全部样本的8.4%;属于复合经营规模化的家庭有296户,占全部样本的31.5%。这些规模化经营指标与徐清华和张广胜[22]、钱忠好和李友芝[23]的调研结果非常接近,表明样本代表性较好。

3.其他控制变量。参照已有研究文献[6,12],回归方程还控制了人口统计特征、农业经营特征、政策扶持力度三大类变量。其中,户主特征选取户主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三个变量;农业经营特征则选取是否种植瓜果蔬菜、家庭劳动力数量、本村灌溉设施数量以及本村是否已发展生态农业(如循环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等)来刻画;政策扶持力度则用农户是否接受过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类农技指导或技术咨询来测度。各变量具体定义和说明如表2所示。

(三)模型设定

1.化肥过量施用程度测算。假定农户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可通过比较化肥边际产品价值([VMP])与化肥价格([PF])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农户化肥过量施用程度。具体而言,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为了使农业生产实现利润最大化,理性的农户会在要素边际产品价值与要素价格相等处进行决策。为了测算化肥的边际产品价值,本文假定农业生产函数服从C-D形式,对生产函数进行对数化处理后可得到:

式(1)中,[Y]表示每亩耕地上的粮食产量,[F]、[L]和[O]分别表示农户在每亩耕地上的化肥、劳动力和其他投入(如种子、农药、机械投入等),各[β]为待估计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对式(1)进行回归拟合后,可以根据下式计算化肥的边际投入产出:

定义[PY]为粮食价格,[PF]为化肥价格,则农户每单位化肥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品价值为:

其中,若[VMP]小于1,则表明农户额外增加1单位化肥的成本高于其所产生的收益,此时可判断农户化肥投入存在过量现象,反之则表明农户化肥投入合理[24]。进一步地,农户化肥过量施用程度可根据每亩化肥实际投入量([F])与[VMP]的偏离度来测算:

2.计量模型设定。为了检验不同规模经营模式是否有助于降低农户化肥过量施肥程度,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Scale]表示四类农业规模经营模式,[X]为一组控制变量,[ν]为随机扰动项,系数[η]是本文的关注重点。

四、结果与分析

(一)土地经营规模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强度

表3汇报了农户经营土地面积对化肥过量施用程度的影响。第(1)列为基准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土地面积一次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二次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这意味着,耕地面积与化肥施用强度之间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为了检验耕地面积与化肥过量施用程度之间是更适用于单调线性关系还是更适用于“U”型关系,接下来运用LIND和MEHLUM[25]所提出的“U检验”方法进行正式检验。结果发现,原假设统计检验的P值为0,显著拒绝了二者间存在“单调线性”或倒“U”型关系的原假设。据此认为“U”型关系统计证据充分。根据回归结果,可进一步估算出临界拐点处耕地面积为1.81公顷,介于样本最小值不足0.4公顷和最大值4.1公顷之间。因此,耕地面积与化肥过量施用强度之间的“U”型关系也符合样本数据特征。据此,假说1得到验证。

根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2021)》,目前黄河流域人均耕地面积为0.12公顷。若每户以5口人计算,则户均耕地面积为0.6公顷,不足拐点值的1/3。这意味着黄河流域耕地经营规模仍处在“U”型曲线的左侧,进一步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仍有较大潜力。接下來进一步检验“U”型关系是否会受到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具体在第(1)列的基础上陆续引入政策特征、农业经营特征和人口统计特征,基本结论仍保持不变。由此可以推测,土地经营规模和化肥过量施用强度之间的“U”型关系成立。这就意味着,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强度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因此,从化肥减量施用的角度来看,家庭经营面积过小或过大均不利于化肥减量施用,继续加大引导适度规模经营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具有现实必要性。

其他控制变量中,人口统计特征除了性别特征外均不显著。村庄鼓励发展生态农业或者是对农户进行过农技培训,均能明显缓解农户化肥过量施用问题。农户若同时种植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其化肥过量施用程度要远高于未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就农业经营条件而言,村庄水利排灌设施越高,越有利于降低农户的化肥过量施用强度。最后,家庭劳动力符号显著为负,表明其对化肥具有要素替代效应。上述发现均符合预期。

(二)社会服务规模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强度

表4分析了社会化服务规模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强度的影响,限于篇幅,本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回归结果从略。结果显示,农户加入各类合作社显著缓解了化肥过量施用问题。即便是在逐次引入不同控制变量组合后,结论仍然成立。如前所述,社会化服务既可以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如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深松作业、绿色防控、秸秆还田等)来降低施肥强度,也可以通过开展“农业托管”“联耕联种”“代耕代种”等专业化服务来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此外,合作组织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优质廉价农资产品和科学施肥指导,从而间接降低后者化肥过量施用。据此,假说2得到验证。接下来以第(4)列为例说明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农户加入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以使其化肥过量施用程度降低692元/公顷。考虑到样本平均过量施用强度为1 263元/公顷,这意味着农户若加入社会化服务组织后,其单位面积上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将降低55%。因此,在政策层面应进一步引导各路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全过程,特别是提供与绿色生产有关的社会化服务。

(三)土地集中连片规模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强度

表5分析了村庄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强度的影响。第(1)列为基准模型,结果显示农户所在村庄连片种植面积越大,自身化肥过量施用强度越低,但影响程度在统计上并不显著,逐次引入不同控制变量组合后结果仍不显著。究其原因,一方面这可能与土地集中连片规模指标设计不尽合理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土地集中连片的化肥减量化效应很大程度上被土地经营规模和社会化服务规模稀释有关;第三个可能是土地集中连片是更为松散的非正式合作形态,农户在作物种植类型、施肥强度上容易发生集体行动困境,其必须与社会化服务融合才更有利于带动减量化。

(四)复合经营规模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强度

表6进一步分析了复合经营规模是否有助于农户减量施肥。回归结果显示,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农户若采取种养结合规模经营模式,能够将化肥过量施用强度降低589~623元/公顷,相当于当前过量施用量的47%~49%,复合经营在降低化肥过量施用强度上具有经济显著性,且该结论不会随着控制变量引入不同而发生改变。据此,假说4得到验证。

(五)不同规模经营模式缓解农户过量施肥效果对比

孤立讨论不同规模经营模式的减量化效果,可能会忽视不同经营模式之间的叠加效应。因此,本部分进一步将四类规模经营变量全部引入计量模型中进行回归,以便更为直观地对比不同规模经营模式在降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强度上的差异。全部样本的回归结果报告如表7的模型(1)所示。可以发现,在四类规模经营模式中,除了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外,其他规模化指标无论是符号方向还是在数值大小上均与之前的回归结果具有可比性。

流域不同区段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其所适宜的规模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进一步检验不同规模经营模式对流域不同区段农户的化肥减量施用是否存在差异化,参照岳立和薛丹[26]的处理办法,将黄河沿线城市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大类。其中,上游地区是指位于青海西宁市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含呼和浩特)之间的城市;中游地区是指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至河南郑州市(含郑州)之间的城市;下游地区则是指位于河南郑州市至山东东营市之间的城市。考虑到各区段样本量过小会影响回归结果一致性,本文将中游和下游城市合并为中下游地区,上游地区城市则保持不变,然后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模型(2)和模型(3)可以看出,对于上游样本而言,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化肥过量施用强度之间的“U”型关系消失,在删除不显著的二次项后结果显示,农户经营面积扩大有利于化肥减量施用,加入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种养结合方式,也都够明显缓解农户过量施肥问题。由表7模型(4)和模型(5)可以看出,就中下游样本而言,耕地面积与过量施肥强度之间的“U”型关系仍然成立。与此同时,社会化服务同样有助于降低该地区的化肥过量施用程度,不过从系数大小上看略低于上游地区的減量化效果。最后,用村耕地面积替代集中连片规模,其减量效应在各区段上仍不显著。

(六)稳健性讨论

由于农户在实际经营中可能会同时采取多种规模经营模式,本部分将进一步研究不同规模经营模式之间在化肥减量施用上是否具有协同效应,即不同规模经营模式是否在减量施肥上形成相互促进效应。在技术处理上,本部分参照张露和罗必良[12]的研究思路,逐次考察农户耕地面积与其是否加入合作组织的交互项、农户耕地面积与其是否实施种养结合的交互项是否在统计上显著,相关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由表8可以看出,对于上游样本而言,家庭耕地经营规模与社会化服务之间的交互项系数为负且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当前家庭耕地经营规模化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化服务促进化肥投入减量化效应。与此同时,种养结合与耕地规模经营之间的减量化协同效应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也较为显著。对于中下游地区而言,社会服务规模化与耕地规模化之间的协同机制在统计上显著,表明中下游地区在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引导。相比而言,中下游地区种养结合与土地规模经营之间的协同效应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定位限制了其养殖业发展规模,种植业对养殖业排放的吸纳能力较为有限。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降低农户化肥施用强度是治理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农业规模经营的内涵出发,总结出土地经营规模化、社会服务规模化、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复合经营规模化等四种规模经营实践模式,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四类规模经营影响农户化肥减量施用的逻辑,在此基础上基于黄河流域940份农户调查数据,依次检验了不同规模经营模式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化肥过量施用度之间呈“U”型关系,即随着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这一规律对黄河中下游农户而言同样成立,但是对黄河上游农户不成立;社会服务规模化能够显著降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强度,相比于中下游农户,社会服务规模化更能够显著降低上游农户的化肥施用强度;种养结合方式能显著降低上游农户的化肥施用强度,而对中下游农户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无论是总体样本还是分组样本,土地集中连片在缓解农户过量施肥上的效果均不理想,这可能与土地集中连片指标选取不合理有关,也可能是因为土地集中连片后,农户决策仍然较为分散、难以实现统一耕播种的集体行动。

(二)政策建议

1.各地在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过程中应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本文的研究表明,不同地区规模经营模式的化肥减量化效应具有明显异质性。因此,既然中下游地区土地经营面积与化肥过量施用强度呈“U”型关系,那么这些地区在推进规模化实践中就应避免“强垒大户”的操作误区,而更应侧重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引导。对于上游地区而言,应继续加大对本地区种养结合农户的补贴或奖励力度。

2.加强绿色生态导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质量监管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整个流域社会化服务都能够有效促进化肥施用的减量化,考虑到绿色科技服务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政府应加大对绿色服务供给的支持力度,提升绿色科技推广服务效能,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人才保障,同时也应加强对服务质量的过程性考核与监督。

3.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积极引导土地集中连片种植。特别是对于黄河下游地区而言,多以平原地形为主,在建设高标准农田上具有优势。因此,在有条件地区应加快开展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提升投资标准和绿色补贴精准性,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并探索生态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杨伦,闵庆文,刘某承,等.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J].环境生态学,2020(8):1-8.

[2]陶园,徐静,任贺靖,等.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时空变化及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21(4):257-264.

[3]钱宸,李凡,李先德,等.基于农户经济和环境“双优”目标的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优化模拟分析——以邯郸地区小麦生产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1(6):1481-1493.

[4]仇焕广,栾昊,李瑾,等.风险规避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4(3):85-96.

[5]高杨,牛子恒.风险厌恶、信息获取能力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9(8):109-127.

[6]高晶晶,彭超,史清华.中国化肥高用量与农户的施肥行为研究——基于1995—2016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发现[J].管理世界,2019(10):120-132.

[7]黄季煜,冀县卿.农地使用权确权与农户对农地的长期投资[J].管理世界,2012(9):76-81,99.

[8]纪月清,张惠,陆五一,等.差异化、信息不完全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J].农业技术经济,2016(2):14-22.

[9]唐艳.有机认证制度下农户减量施肥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 061户农民的调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10):29-34.

[10]李守伟,李光超,李备友.农业污染背景下农业补贴政策的作用机理与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7-105.

[11]钟真,胡珺祎,曹世祥.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路线竞争”还是“相得益彰”?——基于山东临沂12个村的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0(10):52-70.

[12]张露,罗必良.农业减量化:农户经营的规模逻辑及其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0(2):81-99.

[13]WU Y,XI X,TANG X,et al.Policy distortions,farm size,and the overuse of agricultural chemicals in China[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8,115(27):7010-7015.

[14]田云,張俊飚,何可,等.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5(4):61-70.

[15]纪龙,徐春春,李凤博,等.农地经营对水稻化肥减量投入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8(12):2401-2413.

[16]XU Z.Farm size,capitalism,and overuse of agricultural chemical in China[J].Capitalism Nature Socialism,2020,31(3):59-74.

[17]黄祖辉.坚持适度性和多样性推进农业规模经营[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5):12-14.

[18]梁志会,张露,张俊飚.土地整治与化肥减量——来自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的准自然实验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1(4):123-144.

[19]李海涛,傅琳琳,黄祖辉,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多种形式与展望[J].浙江农业学报,2021,33(1):161-169.

[20]杨彩艳,齐振宏,黄炜虹,等.“稻虾共养”生态农业模式的化肥减量效应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的估计[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29(3):758-766.

[21]张露,罗必良.农业的减量化逻辑:一个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22(4):15-26.

[22]徐清华,张广胜.加入合作社对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百村千户”调研的实证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26-32,71.

[23]钱忠好,李友艺.家庭农场的效率及其决定——基于上海松江943户家庭农场201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20(4):168-180,219.

[24]史常亮,朱俊峰.我国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经济评价和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9):57-63.

[25]LIND J T,MEHLUM H.With or without U?The appropriate test for a U-shaped relationship[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0,72(1):109-118.

[26]岳立,薛丹.黄河流域沿线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资源科学,2020(12):2274-2284.

责任编辑:李亚利

Study on the Path of Reducing Farmers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versified Scale Management

Du Liy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223001, Jiangsu, 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endangers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ased on survey data from 940 farmers in 5 provinc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act of four types of scale management models, which are land management scale, social service scale, centralized and contiguous scale, and composite scale management on the reduction of farmers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Expanding the scale of land management at the household level is not always beneficial for farmers to reduce the use of fertilizers. There is a “U” 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howing a trend of decrease first and then an increase trend, especiall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ut not apparent in its upper reaches. The scale of social servic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farmers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s, and its impact on upstream areas is more significant. The scale of compound operation is beneficial for the reduction of farmers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upstream areas, but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farmers in middle and downstream areas. The impact of centralized and large-scale operation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farmers application of fertilization in the entire region.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agricultural scale management models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promote the reduction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basin.

Key words: Yellow River Basin; diversified scale management; reducing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socialized services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YJC790026)。

[作者简介]杜丽永(1981-),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

猜你喜欢

社会化服务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征稿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探讨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背景下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探究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廊坊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情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