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以某省内本科院校为例

2023-10-19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比赛大学

鲁 红

(齐鲁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3)

大学体育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担着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但是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体育课仍不会打篮球、不会踢足球、不敢也不愿意参加比赛”“学生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也不喜欢体育锻炼”“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课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大学的体育课还在学习正面双手垫球”等体育教学顽疾。2018 年,国家启动构建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体系,这预示着,未来的改革朝向“一体化”的新方向[1]140,即根据课程目标,大学体育教学构建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具备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为理念的大中小学课程体系[2]43,改变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低水平重复、混乱不连贯的状况。

在2018 年9 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3]这为高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任务与要求,“乐趣”“体质”“人格”和“意志”既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点和立足点,也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问题点和薄弱点;既是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领会点和着眼点,也是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强化点。文章以省内某本科院校为例(以下简称“M 校”),基于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的视角,从当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中,探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对策,以期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大学体育课程开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 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4]。2020 年10 月1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指出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5]。M 校目前体育课程开设情况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如下:

(一)开足开齐体育课

各专业都将大学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为公共必修课,本科专业开设四个学期体育课,共144 学时(每周2 学时,90 分钟),每学期修1 学分,共4 学分。

(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

体质健康测试在每年的10 月份进行,每年一次,全部学生都要参加(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测试的除外)。主要测试内容: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男1000 米/女800 米、50 米、男生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1min)等内容。学生测试成绩纳入学生档案,并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测试结果上报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下列表1 是2022 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统计表。

表1 M 校2022 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统计表

(三)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设置

体育课程目标就是通过体育课程教学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6]51。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即通过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德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形成健康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目标,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见表2:

表2 M 校大学体育课程目标

(四)大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第一学期是体能练习课,主要进行体能练习和体质健康测试。第二、三、四学期是选项课,主要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柔力球、武术、健美操、艺术体操、瑜伽、拓展运动、健身气功、毽球、健身健美、花式跳绳、排舞、轮滑等18 个项目供学生选择。所有学生在每学期末通过教务系统进行选课,每班人数不超过40 人。大学体育各学期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情况见表3(摘自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表3 M 校大学体育各学期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大学体育课程评价

从课程大纲上看到,课程考核主要由课堂表现+健康体质测试+考试内容三个方面组成。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以基础理论、身体素质练习内容为主,所以考核由身体素质成绩60%+课堂表现20%+技能考试20%(1 分钟跳绳、100 米跑)组成;第二、三、四学期的选项课,课程内容为各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和规则裁判法,期末考核主要由运动技能考试60%+课堂表现20%+随堂考查20%组成。具体考核内容与评价方式见表4。

表4 M 校大学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

(六)师资力量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执行者,M 校现有承担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51 名,另外每学期根据教学安排,外聘教师5—10 名。体育教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从职称结构上看,教授3 名,副教授18 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0%;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96%,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素养;从年龄结构上看,90 后有11 人,80 后有32 人,70 后6 人,60 后2 人,其中45 岁以下教师45 人,占总人数的88%,师资队伍年富力强,培养潜力和可塑性大。M 校大学体育任课教师情况见表5。

表5 M 校体育教师职称、学历、年龄等情况一览表

(七)场地器材

体育场馆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保障,目前用于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场馆有:综合体育馆(内设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操舞场)、第一运动场、第二运动场、户外拓展场地、室外运动场地等,各室内外场馆全天向学生免费开放,体育场馆情况见表6。

表6 M 校场馆器材一览表

此外,田径场和体育馆各有器材室一间,内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柔力球、武术用的刀枪剑棍、毽子、沙包、跳绳、绳梯、小跨栏、标志桶、飞盘、同心鼓、呼啦圈、绑腿带等器材若干,满足体育课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需要。

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课程目标表述稍显混乱,教学目标可观测性、可操作性不高

从上表看出,课程目标主要从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来写,但是各目标内容的表述有点混乱。第一,运动能力目标主要从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和体能等方面来表述,但从上面表2 看到,运动能力目标的表述中缺少对学生体能目标的表述,而是在“健康行为”目标中提到了“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第二,运动能力目标和健康行为目标中都提到了“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点重复;第三,体育品德目标中缺少对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等方面的表述;“形成良好的现代生活方式,提高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表述,可以写在“健康行为”目标中。

各选项课程的教案,大部分教学目标表述主体为学生,有的目标表述主体为体育教师;主体行为可观测性不够,大多数的目标表述采用“掌握”“初步掌握”“基本掌握”“熟练掌握”等模糊的行为动词;部分教案的教学目标的表述中条件和标准不清晰,或缺少条件和标准,导致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据不充分;大多数教案的教学目标缺少对健康行为和学生体能发展的目标表述。

(二)选课制度不完善,教学内容简单重复

第二、三、四学期是选项课,全校在学期末通过教务系统进行选课,极少数同学由于对某项运动特别热爱或是为了容易考试过关,下学期仍选择自己学过的项目。虽然同一个项目在教学大纲和教案上呈现了进阶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运动基础较差,运动技能不扎实,出于照顾绝大多数学生的原则,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进没有体现明显的进阶性。

此外,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缺少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大学体育教学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明起着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体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忽视了健康行为、心理健康、情绪调控、安全预防等健康教育的内容。一方面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没有体现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了这方面内容。

(三)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一节体育课2 学时共90 分钟,笔者观察到,准备部分的内容几乎都是慢跑+徒手操+体育游戏,基本部分的学练一般是教师讲解示范之后学生练习,课的后半部分学生自主练习。

1.重视单个技术动作的学练,忽视运动技能的综合运用

大多数教师一节课只学习某一两个运动技能,练习内容和组织形式单一,缺少组合技术与战术的综合应用。长此以往,学生只会简单的投篮、运球、踢球等单个技术动作,不能很好的把所学动作综合运用到比赛中,导致学生所学运动技能与实际运用相脱节。

2.缺少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不高

体育教学中缺少小组比赛、展示和互评环节,也没有激励或“惩罚”,加上很多学生怕热、怕冷、怕晒、怕脏、怕累,学生参与练习积极性不高,练习几遍之后认为已经掌握本课动作技能,所以在后半部分自主练习的时间很多同学选择了休息,导致群体密度和个体的密度降低。

3.大多数课堂教学缺少全员参与的比赛

从教案上看,除了篮球、排球、足球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之外,体育教师很少设计全员参与的比赛。即使在篮球、足球等选项课,比赛大多情况下是男生或少部分体育优生的展示,很多女生不懂比赛规则,不会也不愿意参与比赛。体育教师默认了学生的这种不愿意参与比赛的状态,让其在一旁休息观摩,导致体育课的个体练习密度较低,不利于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的提升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四)缺少足够的体能练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待提高

通过每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发现,学生体质差并呈逐年下降趋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学校提出学生测试成绩不达标者按结业处理,但是目前没有学生因为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不合格而影响毕业,导致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特别是最近三年由于疫情影响,居家学习使得学生较少参与体育运动,复课以后学生借身体不适等原因体育课经常请假,或是课上见习观摩不愿意参加学练。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课上“不敢”给学生安排过多的体能练习。

首先,体能练习内容不够系统具体。新课标提出要发展11 种体能,但是大学体育第一学期体能练习课的教案上还只是针对六大身体素质的练习,没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安排11 种体能练习;第二,体能练习多数以体育游戏的形式开展,体育游戏的设计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特别是由于执行同一份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所以当好几个班同时上课时,场地器材不够的情况下,很多老师会临时调整体育游戏的内容,这样更缺乏体能练习的针对性和系统性;第三,在选项课教学中,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提到要有“不少于30%的专项素质练习”,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老师没有在课上组织专门的体能练习。

(五)教学评价标准有待统一

第一学期的考核内容是身体素质成绩60%+课堂表现20%+技能考试20%(1 分钟跳绳、100米跑),但是没有明确说明身体素质成绩的构成及其各项成绩权重,导致教师在算分的时候各自把握程度不一样;同样,每个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考量标准也不一样。

第二、三、四学期的选项课考核内容由运动技能考试60%+课堂表现20%+随堂20%组成。虽然各选项都分别制定了各自的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但各选项项目之间不好划定优秀、良好、及格的相同等级下的评分标准,有的老师打分偏高,有的老师打分偏低。此外,课程大纲上写着将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占考试成绩的30%,但在选项课的实际考核中,几乎都只有对运动技能的考核,没有对体能的考核。

三、基于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课程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5]。对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从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的视角,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课程目标指向发展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

核心素养是面向未来社会复杂变化提出的育人目标概念[7]114。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从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视角,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既要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更要谋划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要体现连续性和发展性

课程目标的制定,在纵向上要衔接贯穿学段、学年、单元和课时等,注重不同年级各目标的进阶性,即年级越高,目标要求就越高。横向上,各选项课程目标之间要“左顾右盼”“互相关照”。制定课程目标时,既要依据各项目的特点制定各自的课程目标,也要考虑各项目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制定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此外,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注重当下更要着眼于未来。一方面,体育课程目标要符合当前大学生的需要,有助于他们体能或者运动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课程目标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健康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发挥积极的影响。

2.制定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目标表述主体为学生,基于此,可以把“教学目标”写成“学习目标”,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进行制定。

第一,运动能力目标的表述,主体行为要具有可观测性,行为动词要清晰具体;清晰表述学生在要一定的练习条件下要达到的标准和程度,强调对运动技能的综合运用,并突出体现体能方面的目标。如足球传接球的课时目标中运动能力目标的表述:学生能够说出足球脚内侧传接球、脚背传接球等动作要领,能在3V3 比赛中能利用“二过一”技术传切配合,传球同学到位,接球同学不漏球;在比赛中发展体能,提高技战术意识和技战术的运用能力。

第二,健康行为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保健知识、卫生知识、安全教育、情绪调控、运动兴趣、运动性疾病和运动损伤的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体育品德目标对学生在学练和比赛中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3.要根据学生和场地等实际情况调整体育教学目标

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个体,他们的性别、兴趣、身体素质等方面不同,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设计大多数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也要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设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经过学习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此外,要根据教学环境和场地器材等变化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如场地器材发生变化,学生学练的条件改变,教学目标应该有所调整。

(二)结构化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依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同时将“保证基础、重视多样、关注融合、强调运用”等教育理念融入到相应的教学实践中,对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8]242。从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视角,大学体育也应设计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体育知识技能之间的关联、意义与价值,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1.加强各学期课程内容的递进

前面所学内容是后续学习的有效基础,后续内容又是前面所学内容的深入与拓展,各项目内容要体现在不同学期的进阶性。如篮球教学中,第二学期学习“低手三步上篮”及运用,第三学期可以学习“欧洲步”技术,迁移到变化防守下的快速三步上篮的运用。课程内容的衔接是大学与中学体育教学衔接不能忽视的环节,应充分考虑大学生与中学生在年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9]662。

2.体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关联性

不仅注重知识技能之间的结构化,而且强调健康教育与技能、体育文化与知识技能、体能与技能之间、技术与战术之间、学练与比赛或展示的结构化,强调组合技术的学练,而非单一技术动作的掌握。如在篮球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可把运球、传接球、投篮、防守等动作技能设计组合练习,在学练中和比赛中渗透体育基本知识、健康知识、规则裁判法等,赋予运动技能真实的价值和魅力。

3.把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每一节课

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大学体育每学期都应有一定学时的健康教育课,每节课都要向学生渗透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懂得体育学练和比赛中的安全常识,做好运动性疾病和运动损伤的预防等。如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预防运动性疾病和运动损伤的具体措施;瑜伽课和健身气功课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身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面对紧张和焦虑时能调控情绪、增强自信。

4.重视体育教学内容与各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

选项课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和班级,体育教师应创设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使学生利用各自专业知识分析和探讨体育基本知识和原理,养成团结合作、积极探索未知的品质。

(三)认真落实体能练习,发展学生体能

2014 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体育教学、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点和立足点[10]47。《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提出“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11]。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要认真落实体能练习,每学期要有计划性的、均衡的、系统的安排各种体能练习。

第一学期的体能练习课,教研室要做好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要把11 种体能的练习系统均衡地安排到每节课中,并在教案中明确体现出来练习内容和组织形式。如果以游戏或竞赛的形式进行体能练习,体育游戏或竞赛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注重加强发展心肺耐力的竞赛练习。此外,可在第一学期加上运动技能的学练,在运动技能的学练中发展体能。

在第二、三、四学期都要有一定学时的体能练习课,除此之外,各选项课教学中每节课都应安排20 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同时要把11 种体能练习系统均衡地安排到每节课中,并在课时计划中写清楚体能练习的内容;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视情况采取分类教学、个别辅导等必要措施,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切实改进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11]。

(四)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教会、勤练、常赛”是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体化系统性的改革思路和理念,目的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12]97。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以期改变体育教学中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脱离生活应用,改变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等现象。

第一,真正意义上的“教会”有三层递进的要义包含其中,即理解、掌握、会用,也就是说,从能够理解开始,到最终会用为“教会”的标志[13]9。如篮球运球课教学,学生能够说出原地和行进间高运球、低运球、变向运球等动作要领,熟练掌握各种运球技能,并能在比赛中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动作;知道运球的相关规则裁判法,如运球时走步等;学生在行进间运球时能眼看前方和场上变化,避免冲撞,做好安全和运动损伤预防。

第二,“勤练”是掌握技术动作的过程,是发展体能和增强运动能力的过程。“勤练”要保质保量的多练习,要有量化和质性的要求。首先,练习的 “量”要足够,《课程标准》2022 版教学建议中提出应尽量减少教师讲解、示范、队形调动等时间,让所有学生充分动起来,改变“不出汗的”体育课状况,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每节课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个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50%;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 次/分[14]。大学体育课堂同样也要提升练习密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合理布置场地器材,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练习中来。其次,练习的“质”也要有保证,可以通过教师巡回指导、小组互助互评、体育优生帮助等形式进行纠错和帮助,保证练习的有效性。

第三,教师应经常组织开展比赛活动,让比赛成为常态内容,充分挖掘比赛的育人功能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做到人人赛、课课赛、层层赛及周周赛、月月赛、年年赛等[15]19。学生在比赛中体验竞争与合作、成功与失败,在比赛中践行体育精神,这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必经过程。

首先,人人赛和课课赛是每节课都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比赛,而不是使比赛成为少数体育优生的特权。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自由开放性,每节课要设计真实的、有趣的比赛,以赛代练,学生在比赛中遵守规则、培养品德、发展体能,巩固和运用所学运动知识与技能。如足球传接球教学中,可利用“运球+传接球+射门”等技术的综合运用进行3V3 对抗赛,学生在比赛中明确分工、商讨战术、相互鼓励、团结协作。每个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自己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体验合作与竞争,享受比赛的乐趣,在比赛中涵养体育品德。

其次,以小组、班级、年级、学院等为单位组织比赛,每学期、每月、每周都要有比赛,以赛促练,并充分挖掘比赛的育人功能,使准备比赛和比赛的过程成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过程。

(五)情境化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

核心素养的发展要依托一定的情境。在体育课堂中,通常利用赛事活动创设课堂情境,把运动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渗透到小组探究学习和比赛之中,让学生通过多项活动达成教学任务。同时,以实际生活情境的“练”为中心,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将所学所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利于学生运动习惯、健康行为等素养的培养[16]33。如设计问题情境、活动情境、任务驱动情境、比赛情境、实战情境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体验式”“沉浸式”的教学中提升对运动技能、规则裁判法、技战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如在足球项目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分组,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球队,身穿代表这个球队颜色的马甲。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化身成自己喜爱的球员,学生“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学练时为了自己的球队而刻苦练习,比赛时为了自己的球队而顽强拼搏,提升团队合作与凝聚力;针对由于身体原因不能进行剧烈活动或无法参加比赛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在学练和比赛中在一旁观摩,做一些身体条件允许下的练习,或充当裁判员、记录员、拉拉队员、小帮手等,学生通过观摩各种技战术的演练,目睹团队合作和角色分工,提升体育参与感及体验感。

(六)关注学生发展,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

评价活动是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和检验学习结果的教学环节。在学期开始,要向学生明确本学期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标准,围绕发展核心素养需要,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质量标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一学期,教研室要制定体能考试的内容、标准以及各项的权重,提前告知学生;第二、三、四学期的选项课,要有明确的考核内容和标准,教研室组织各选项任课教师共同商讨划定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的比例和相应的标准,以免出现不同选项班级分数偏高或偏低现象。此外,制定各选项教学中体能测试的内容、标准和权重,在考核中严格落实体能素质相关考核内容和标准。

评价主体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学生自评,还要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大学生有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告知学生互评和自评的标准,加强小组互评和自评环节,并把这一环节作为过程性考核的参考依据;虽然在每个学期末有学生的评教任务,但是问卷内容适用于对全校所有教师的评价,教研室可以设计一份能够反映体育教师教学情况的问卷发放到各班级,让学生进行评教,把教研室组织的评教和学校的评教相结合,便于教师聆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评价内容既要有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又要有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发展、成长的评价;既要有对学生技战术的掌握、运用和决策能力的评价,也要有对各项目的理论知识学习、体育比赛鉴赏方面以及个人创造性的评价;既有对体能的评价,也要有对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方面的发展的评价。此外,教师在学期开始让学生利用keep、咕咚等体育锻炼小程序信息化收集课外体育锻炼数据,将其作为课程评价的一部分,并告知学生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考核标准。

(七)体育教师要不断成长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理解、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主动性的调动以及课堂评价的实施等等,莫不需要教师的全盘把握,步步引领[17]53。大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要熟知当下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了解国家关于学校体育、体育教学、学生体质、师范类认证等相关文件政策,把这些政策文件精神和内容渗透到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提升结构化教学设计能力,使大学体育教学成为学生不断发展和自我超越的过程。

(八)合理开发利用场地

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场地和教学内容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利用场地,给学生创造更多练习和比赛的机会。比如在排球选择课上,为避免排球网数量不够影响练习密度,老师可以在场地四周布置不同高度的绳子,在绳子上悬挂彩旗代替球网,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和练习程度,选择适合自己高度的绳子进行练习,并根据自己的进步情况随时调换练习场地。一方面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提高了练习密度。

(九)建立全方位体育赛事育人体系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18]。在已有的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武术课,成立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柔力球、轮滑、艺术体操等训练队和体育社团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武术课、训练队、体育社团的引领示范作用,全校、各学院、各专业、各班级、各社团都分别组织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如“体育节”“趣味运动会”“各球类项目比赛”“武术大赛”“体能类比赛”“专项运动技能比赛”“校园马拉松”“环校跑”“健康知识竞赛”等比赛,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都能积极参的比赛项目,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体能,在比赛的过程中体验公平与竞争,感受拼搏与喜悦,涵养体育品德和体育文化,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大学体育不是学校体育的终结,只是终身体育的一个阶段。如果说过去的大学体育教学是在为之前的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的体育课“买单”,那么《课程标准(2022 版)》颁布之后,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改革之花已经开遍全国,大学体育教师也要顺应改革的趋势,要从新的课程标准的新变化中得到启示,结合大学生的身体、心理和运动基础等改革当下的体育教学现状,为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未来真正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服务。期待着学校体育的新面貌、新变化,也期待着大学体育能够焕发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比赛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大学求学的遗憾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