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授太乙散处方沿革及关键信息小考

2023-10-19姜孟成邱智东刁元元石羽文刘伟朋贾艾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基原升麻白芷

姜孟成,邱智东,刁元元,石羽文,刘伟朋,贾艾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长春 130117)

神授太乙散又名太乙十神散,由川升麻、白芍药、紫苏叶、香附子、干葛、香白芷、陈皮、川芎、青皮、甘草等十味药材组成。作为古代经典治疫名方,神授太乙散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开发价值,尤其在近几年临床研究中,神授太乙散常被用于寒湿类疫病的辅助治疗,主治寒湿犯肺,解表散寒,祛风止痛[1-2]。目前,对于神授太乙散方剂的处方沿革及药味基原、产地、炮制方法等关键信息未见文献有系统的研究与报道。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梳理相关文献的记载,从神授太乙散的方义探析、中药基原与炮制考证、度量衡考证以及处方沿革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经典方剂神授太乙散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1 方义探析

由于宋代方书的记载中未对神授太乙散进行方解,神授太乙散的君臣佐使亦无定论,故本研究根据其主治病因结合处方组成,探析其方义内涵。

宋代《是斋百一选方》[3]原文中记载神授太乙散“治四时气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药不问阴阳两感,风寒湿痹,并皆治之”。其中“四时气令不正”泛指四季不正常的气候,如《伤寒论》[4]中记载“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当人体不能适应这些气候时,就可能引起疾病。“两感”指阴阳两经表里同病,又称“伤寒两感”。由此可见,此方主要用于寒湿类疫病的治疗。

结合神授太乙散处方组成及其药性分析可知,紫苏、白芷,味辛性温,解表散寒,祛风止痛,为君药;升麻性辛,微甘、性微寒,葛根性甘、辛,性凉,升散宣解外邪,协助君药发散表邪,为臣药;川芎味辛性温,能够祛风止痛,且活血行气,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陈皮、青皮味苦、辛,性温,理气宽中,燥湿,芍药益阴和营,以防君臣升散太过,上药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全方合用,共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理气宽中之功。

2 本草考证

2.1 基原

2.1.1 白芷 白芷最早记载于战国《离骚》[5]中,但仅做香草使用。《五十二病方》[6]中首次记载白芷药用。王年鹤等[7]通过对中药白芷基原研究发现,宋明时期药材白芷以野生为主,北方以近缘植物雾灵当归为主,南方则以台湾白芷为主。台湾白芷后来逐渐改为人工栽培,发展为杭白芷、川白芷、祁(禹)白芷,且中药白芷的3 个野生近缘植物兴安白芷、台湾白芷和雾灵当归是亲缘关系极为接近的类群,来源于共同的祖先。从北宋苏颂对白芷的描述来看,宋代所用白芷应是白芷的野生品,且宋代白芷以南方野生品为最佳。明代之后,由于野生资源的减少,江浙一带所栽培的杭白芷,逐渐取代北方野生白芷。历代关于白芷记载见表1。

表1 历代白芷本草基原记载及说明

2.1.2 紫苏叶 汉魏时期《名医别录》[13]中首次记载了紫苏药用。历代关于紫苏记载见表2。纵观历代本草所描述的紫苏植物形态、产地等信息与今紫苏属植物接近。经考证确定神授太乙散处方中紫苏的基原与2020 版《中国药典》(一部)[14]中记载的紫苏叶一致,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

表2 历代紫苏属药材记载

2.1.3 川芎 川芎原名芎䓖(藭),最早记载于《山海经》,宋代《本草图经》[9]中记载芎䓖“芎䓖,生武功山谷、斜谷西岭……其苗四、五月间生,叶似芹、胡荽、蛇床辈,作丛而茎细。……七、八月开白花。”据其描述可以判断芎䓖的原植物为伞形科植物川芎,同时记载“生雍州川泽及冤句,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多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且北宋寇宗奭撰《本草衍义》[15]中记载“芎䓖,今出川中,大块,其里色白,不油色,嚼之微辛、甘者佳”,都表明了当时以蜀地产芎䓖为道地药材,与今川芎道地产地一致。据此,确定神授太乙散处方中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2.1.4 甘草 “甘草”一名始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宋代《本草图经》[9]对当时的甘草植物形态进行了详细描述“春生青苗,高一二尺,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似柰,冬结实作角子如毕豆。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上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其形态与今之甘草相符。高晓娟等[16]通过中国历代本草典籍中对甘草的记载考证认为古籍记载甘草均为豆科植物甘草。

2.1.5 干葛 干葛即葛根,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宋代《本草图经》[9]曰“葛根生汶山川谷,今处处有之,江浙尤多,春生苗,引藤蔓长一、二丈,紫色,叶颇似楸叶而青,七月着花似豌豆花,不结实,根形如手臂,紫黑色。……今人多以作粉,食之甚益人”,其描述符合豆科植物野葛的形态特征。罗琼等[21]对历代本草典籍进行考证,表明在唐宋时期野葛、食用葛和甘葛均可药用,但野葛入药最佳。经考证确定神授太乙散处方中干葛的基原与2020 版《中国药典》(一部)[14]中记载葛根一致,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

2.1.6 川升麻 汉代《神农本草经》中首次记载升麻,并列为上品。宋代《本草图经》中记载升麻药材“春生苗,高三尺以来;叶似麻叶,并青色;四月、五月着花,似粟穗,白色;六月以后结实,黑色;根紫如蒿根,多须。二月、八月采,曝干”。翁倩倩等[22]通过对《本草图经》中文字记载以及所附升麻药材图分析认为,其描述符合升麻或类叶升麻的植物描述,且宋代各地有将不同种植物就地取材入药的习惯。同时《本草图经》中记载“升麻,生益州川谷,今蜀汉、陕西、淮南州郡皆有之,以蜀川者为胜”,表明宋代推崇四川一带所产的升麻即川升麻,亦为升麻或类叶升麻。

2.1.7 白芍 芍药一名最早出现于《诗经》,宋代《本草图经》[9]中记载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根亦有赤白二色”对芍药的描述详细,与今芍药属植物特征相符,与今所用一致。寇宗奭著作《本草衍义》[16]中记载“芍药,全用根,其品亦多,须用花红而单叶,山中者为佳。”可见当时多推崇野生品,且有“色白粗肥者益好”的说法。但其仅提出了根、花有赤、白二色,并未阐明其功效差别,在宋代其他著作中亦是如此,表明宋代时期本草著作中虽然明确指出芍药有赤者和白者两种,提出了花色、根色的差别,但仍未对2 种药材划定明确的界限。经考证,确定神授太乙散处方中白芍的基原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茎。

2.1.8 香附 香附最早以“莎草”一名记载于汉魏时期《名医别录》中。宋代《本草图经》中记载香附:“莎草根,又名香附子,……云交州者胜,大如枣。近道者如杏仁许。苗、茎、叶都似三棱,根若附子,周币多毛。今近道生者,苗叶如薤而瘦,根如箸头大。二月、八月采”。经考证,香附原植物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2.1.9 陈皮、青皮 柑橘属皮用药材最早以“橘柚”之名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宋代《本草图经》中记载橘柚“木高一二丈,叶与枳无辨,刺出于茎间。夏初生白花,六月、七月而成实,至冬而黄熟,乃可啖”,其描述符合芸香科柑橘属柑橘的植物形态描述。且苏颂提到一种青橘“今医方乃用黄橘、青橘两物,不言柚。岂青橘是柚之类乎”。青橘也是以果皮入药,“青橘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方用之”。王艺涵等[23]总结文献分析认为,《本草图经》中的青橘就是中药材青皮的前身,而陈皮与青皮两者原植物一致,仅果实成熟程度不同。因此,经考证确定神授太乙散处方中陈皮、青皮的基原分别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和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2.2 炮制要求

2.2.1 白芷 历代白芷炮制方法有洗、拣、锉、去皮、炒制、醋制等,详见表3。宋代《太平圣惠方》[24]记载白芷“捣为沫、锉、炒”。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易被破坏,现代白芷多用生品入药。本方未表明规定炮制方法,参照2020 版《中国药典》(一部)[14]中记载要求,建议以生品切厚片,干燥后使用。

表3 历代著作中白芷炮制方法

2.2.2 陈皮、青皮 本草典籍中陈皮和青皮少见特殊炮制要求,大多是净制和切制。不同时期对青皮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醋制等,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7]中以青皮“磨去瓤”表明其净制的程度。本方未明确规定陈皮、青皮的炮制方法,参照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14]中记载青皮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或丝,晒干”。

2.2.3 川芎 川芎炮制方法主要可分为净制、切制、熬制、炒制、醋制、酒制等。宋代《普济本事方》[30]中记载“洗”以及“大川芎,二个剉作四片”。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7]记载“剉碎”。川芎历代饮片有生品、醋炙、酒炙等炮制规格,鉴于本方未明确规定其炮制要求,建议参照2020 版《中国药典》[14]中川芎炮制方法,以生品入药,即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2.4 甘草 本草典籍中有关甘草炮制方法记载内容较多,有净制、切制、炙法等。宋代《本草图经》中记载“去芦头及赤皮”。宋代《太平圣惠方》[24]中有“锉”“炙研末”“涂蜜炙微赤”等炮制的记载。炮制理论认为甘草生用性寒泻火,熟用性温补中。赵佳琛等[31]通过对历代本草典籍考证认为,唐代及以后处方中标注为“炙”的甘草药材建议按照《中国药典》中 “炙甘草”的规定进行炮制, 标注为“生”或未标注者,当以生品入药。因本方未明确规定炮制方法,建议参照2020 版《中国药典》(一部)[14]中记载甘草炮制方法,以生品切厚片应用。

2.2.5 葛根 葛根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醋制、炙法等。宋代《太平圣惠方》[24]提到“剉”以及“醋制”的方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7]首次提出了“去粗皮”。现代葛根炮制饮片主要有葛根、炒葛根、煨葛根等。2020 版《中国药典》(一部)[14]中记载葛根饮片炮制方法为“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符合宋代用药习惯,又符合现代药材标准,因本方未明确规定炮制方法,故建议以生品入药。

2.2.6 川升麻 升麻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蒸制、酒制、药汁制等。鉴于本方未明确规定炮制方法,故参照2020 版《中国药典》(一部)[14]中记载的升麻药材炮制方法,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后应用。

2.2.7 白芍 历代白芍炮制方法包括净制、炒制、酒制等。宋代苏颂编著《本草图经》中记载芍药炮制方法“采得净,刮去皮”。宋代《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32]中记载“每岁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因利以为药,遂暴干卖”。朱肱编著《伤寒类证活人书》[33]中记载芍药炮制方法“洗净”。由此可见,宋代芍药大多生用或净制入药。因本方未明确规定炮制要求,建议以生品净制后入药。

2.2.8 香附 香附最初见记载于《雷公炮制论》,采用生品入药,后来出现了四制、醋制、便制、酒制等炮制规格。宋代《本草图经》中记载香附炮制方法“锉、捣为散,以蜜和为丸”。2020 版《中国药典》[14]中记载香附饮片炮制方法“除去毛须及杂质,切厚片或碾碎”为生品入药。

2.2.9 紫苏叶 历代医药古籍对紫苏叶炮制方法鲜有记载,大多净制、切制后采用生品入药。因此,参照2020 版《中国药典》[14]中记载紫苏叶饮片炮制方法,本方中紫苏叶“除去杂质和老梗;或喷淋清水,切碎,干燥”后应用。

3 度量衡考证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在研究古代方剂与现代制剂转化的过程中,处方剂量、药材粒径、加水量、煎煮要求、用法用量等是考察的重点。因此,准确的还原经方的剂量及古法制备要求,是能够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根本。《是斋百一选方》成书于宋代时期(约公元1196 年),本文根据宋代的度量衡相关论述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来考证神授太乙散处方中用药剂量等相关要求。

3.1 两、钱、分度量考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作为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初刊成书于宋代元丰年间,与《是斋百一选方》成书年代接近,其中一些关于度量衡的标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其附:指南总论·论合和法[27]中记载“其方中凡言分者,即二钱半为一分也。凡言两者,即四分为一两也。凡言斤者,即十六两为一斤也”。关于宋代两、钱、分与现代国际单位制的折算问题,目前争议较大。结合丘光明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34]中所载的宋代时期的度量衡制度,确定一两约合今41.3 g,一分约合今10.325 g,一钱约合今4.13 g。

3.2 升、合、盏度量考证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7]中记载“凡煮汤,云用水大盏者,约一升也;一中盏者,约五合也;一小盏者,约三合也 ”。此书提出宋代沿用古代方剂时对加水量的折算问题,指出古时一升约为宋代的一大盏,古时五合约为宋代的一中盏,古时三合约为宋代的一小盏。盏是宋代医书中常见的容量剂量单位,用于计量煎药用水。“古时”为宋代以前时期,即为汉唐时期,经考证汉唐时期的1 L 约为200 mL[35]。汉朝时期与隋唐时期,合与升的换算相同,即十合为升[36]。

综上所述,宋代一大盏约为现代200 mL,一中盏约为现代100 mL,一小盏约为现代60 mL。

3.3 药材粒径

由于神授太乙散剂型为煮散剂,药材粒径直接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秉承“尊古”的原则,考证并研究古方中记载的药材的破碎程度,是研究煮散类古方的重点。童坚等[35]通过总结文献认为,中药煮散药材颗粒一般分为粗散、粗末、散、末、细末等。“粗散”相当于现今的最粗粉,过1 号筛(10 目);“粗末”相当于粗粉,过2 号筛(20 目);“末”约介于粗末与细末之间,过3 号筛(50 目);“细末”相当于中粉,过4 号筛(65 目)。

3.4 文本辨析

方中原文记载神授太乙散煎煮用法“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不以时候,连进二服”。这里“上等分”的“分”并不等同于前文所考证的度量衡的“分”,而是“铢分”的“分”,意思为“划分、分开”的意思。由此可见,“上等分”的意思为将上述药材等量称取。“煎至八分”中的“分”为“划分、分开”的引申义,意为煎至一盏的八成。关于“大钱”的说法,宋代的一些方剂中确实有采用大斤大两的名称,但很可能并不是因为宋代使用古秤(小秤)的缘故,而是因为这些方剂传抄自前代,在抄写过程中未将剂量改换过来[37]。故本方中三大钱很可能指的是三钱。前文已述宋代大盏、中盏、小盏转化成现代国际单位制的体积,但本方中记载为“盏”,没有明确大、中、小,2022 年9 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25 首方剂),其中宋代方剂中有“盏”的描述有2 首,经专家共识均明确,当1 盏为300 mL 时比较符合实际应用情况。“片”属于估量性计量,“生姜几片”经常出现在古代经典方剂中,而生姜片重定量也成为古方考证中的难点。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25 首方剂)中处方有“生姜几片”描述的方剂宋代有1 首,金、明、清等朝代共4 首,经专家共识均明确生姜一片为1 ~3 g,并根据不同方剂的剂量确定生姜用量,由于本方处方剂量偏小,生姜剂量不宜偏大。据此,本方采用生姜一片为1 g。

综合上述考证结果及宋代《是斋百一选方》中的记载分析,神授太乙散剂量及用法转换成现代制剂用法应为:将十味药材分别粉碎成粗粉,过2 号筛(20 目),每服方剂12.39 g,各药材粗粉1.239 g,加水450 mL,生姜3 g,煎煮至360 mL,去滓后口服,服用的时间没有严格规定,连续服用两服。

4 处方沿革

通过对古籍的整理分析得知,神授太乙散处方沿革的主要变化在主治、药味以及制法等方面。

表4 神授太乙散处方沿革

在药味组成方面,宋明两代药味组成变化不大,且基原大致相同。仅清代《济世全书》中记载有所差别,将赤芍替代白芍,紫苏替代紫苏叶,并增加羌活和枳壳两味药材。清代以后的大部分医学著作将白芍与赤芍分别论述,对各自功效主治的记载更加丰富。黄宫绣撰《本草求真》[42](公元1769 年)中记载“赤芍专入肝,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芍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芍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紫苏的入药部位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包括茎、叶、子了,与今常用药用部位相一致。各用药部位药性不同,紫苏叶解表功效强,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紫苏梗具有安胎的功效。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43]。《本草纲目》[18]提出叶主发表,子主清利,“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

在加减药味方面,宋明两代均有记载“如中满气噎。加枳壳数片”,由于阴阳不和脏气不理,寒气填于胸膈,故气噎塞不通,而谓之气噎,而枳壳可以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清代加减药味较多,《济世全书》中记载“冬月加麻黄,无汗亦加之;头痛加细辛、石膏、葱白;胸膈膨闷加桔梗;心腹胀满加枳实、半夏;潮热加柴胡、黄芩;咳嗽加桔梗、桑白皮;痰盛加半夏、瓜蒌仁;呕逆加藿香、砂仁;泄泻加白术、茯苓;腹痛加白芍(煨);冷气痛加延胡索、吴茱萸;大便秘涩加大黄、芒硝;咽喉痛加桔梗、牛蒡子”。

在药用剂量方面,明代方书中记载“每服三钱”,替代了宋代的“每服三大钱”,但明代药用度量衡大致沿用宋代,故药味剂量并无不同。清代《济世全书》中并未记载处方用量,且并未详细描述药材粒径、加水量,推测本方在清代方书中的度量衡可能沿用于宋代。历代功能主治描述略有不同,但大体一致,主治时令不正,阴阳两感。

5 总结与讨论

本文通过总结与分析古今文献,明确了宋代煮散剂神授太乙散的历史沿革、考证了药材的基原及炮制要求及度量衡等关键信息。在药材基原方面,方剂中多味药材具有多基原、历史演变较为复杂的特点,通过归纳总结,明确了方剂中各味药材的本草源流以及炮制要求,为进一步的开发研究提供基础。

通过对方剂历史沿革的梳理结果可知,宋明两代处方组成、剂量并无太大差异,但清代加减药味较多。清代方剂中功能主治除时令不正,阴阳两感之外,还可以治疗“头痛,发热恶寒,咳嗽喘急,口干作渴,并伤寒夹食,夹气,胸膈满闷,肚腹胀痛”,此变化可能跟药味组成的变化有关。在度量衡考证方面,明确了宋代关于处方剂量、加水量、药材粒径等关键信息,并将其用法用量转化为现代国际单位制的用法用量,为后续深入开发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神授太乙散作为一首古代经典治疫名方,用药历史悠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开发前景。挖掘中医药宝藏,结合煮散剂型的现代开发研究,对神授太乙散的开发利用,将为治疗寒湿类疫病提供传统有效的中医药解决方案。本研究通过神授太乙散的方义探析、中药基原与炮制考证、度量衡考证以及处方沿革等方面的总结和分析,为后续神授太乙散的现代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基原升麻白芷
升麻的品种考证
多基原藏药“唐冲”名称、品种、药性和植物亲缘关系相关性考证研究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白芷美白活性部位初步研究
败酱及墓头回基原的沿革与变迁
藏药沙棘的文献考证研究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