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
2023-10-19车丽娟于法稳
车丽娟 于法稳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732)
“双碳”目标是从我国实情出发作出的长期发展战略,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内容,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美好境界实现的动力源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期和窗口期。新的历史时期,要把握好战略机遇,以降碳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战略方向,将“双碳”工作嵌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服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双碳”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契合关系
“双碳”目标和中国式现代化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背景下作出的重要战略选择,二者时间上相互重叠,路径上相互贯通,价值取向相同,具有内在契合关系。
(一)“双碳”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时间重叠
从时间层面看,“双碳” 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高度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2020 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 由此可见,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设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路线具有时间上的同步性[2]。 因此,应从顶层设计上统筹“双碳”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围绕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时间节点整体布局,将碳达峰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阶段的战略部署深度结合、碳中和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阶段的战略部署深度结合,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二)“双碳”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路径共通
从实现路径看,“双碳”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途径同根同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①参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Z].2021-09-22.等六项部署,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线图。 以上路径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今后5 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的安排同根同源,其要义就是通过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统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双碳”的根本目标。在新发展阶段,需要把“双碳”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两项战略目标放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逻辑大框架中去实现,以高质量发展畅通“双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三)“双碳”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取向相同
从价值取向看,“双碳”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双碳’目标不仅是为了解决气候问题,而是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选择。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核心的价值观。 ”[3]“双碳”目标和中国式现代化二者统一于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立场,根本目的都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碳”目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在实践中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
二、“双碳”目标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
“双碳”目标能否如期完成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探究“双碳”目标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对早日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碳”目标适应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1]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特殊国情,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我国总人口数为14.117 8 亿,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这意味着,要想实现14 亿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发达国家高碳高增长的老路子行不通,中国的发展模式和推进路径必然要有自己的特点。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1]。 那么,对于一个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大国,实现14 亿多人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势在必行。 “双碳”目标正是党在把握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国情上做出的正确抉择。 在“双碳”目标导向下,绿色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成为主要产业模式,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得已建立,我国经济将以更加可持续、对社会和环境更加友好的方式实现长期、稳健增长,从根本上解决我国14 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的难题。
(二)“双碳”目标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与西方现代化最本质的区别。 “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5],这表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 实施“双碳”目标是共同富裕“量”丰和“质”优的必然选择。 一是“双碳”有利于改善社会公平。 一方面,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许多行业领域都将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IAEA 报道,到2050 年,在碳中和方案下,洁净能源行业的工作岗位将达到3 000 万。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会给中低收入群体带来更高的健康损害和经济损失,碳中和愿景下一系列改革和措施可以减缓因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损害, 降低人们的医疗费用支出,有利于低收入群体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二是“双碳”有利于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4]。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往往处于拥有绿水青山缺少金山银山的困境,“双碳”目标畅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转换机制,将农村地区的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使得农民成为碳中和进程的净受益者,从而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不平等。 三是“双碳”目标有利于实现生态正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内容的立体综合系统”[6],生态富裕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遵循和必然要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双碳”目标正视生态环境利益的普惠性,映和了新时代人们“求生存”到“求生态”的需求转变,努力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公共产品,让人民群众作为良好生态环境的直接受益者和享用者,真正将生态正义理念融入全民共同富裕的实践中。
(三)“双碳”目标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文明的建设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的设计表明,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国力强盛的富强中国,也要建设一个文化繁荣的文明中国,实现富强中国和文明中国交相辉映[8]。西方现代化带来了物质的丰裕和经济的繁荣,但以资本为核心的发展逻辑,导致以物欲化、享乐化、个体化为特征的价值观在全社会蔓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出现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社会文明朝着畸形发展。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1],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如何正确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关系,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相促进,是新发展阶段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9],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生态和文明的关系,也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步履艰难;采用非生态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就会严重背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初衷。 因此,要想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一个社会总体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整个文明系统中处于前提和基础地位,构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质外壳,影响着二者的发生、演化和发展。 一方面,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前提。 生态文明发展范式下要求经济逻辑要遵循生态逻辑,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要实现最佳耦合[10],使得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化得以实现,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精神文明也离不开生态文明,要以生态文明为载体和内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都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双碳”工作融合“天人合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着眼“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21 年3 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将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性改革。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以“双碳”工作为总抓手统摄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保证,丰富和补充精神文明的内容,实现“富口袋”和“富脑袋”相统一。
(四)“双碳”目标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在论述2035 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时,特别指出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1],并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章节中新增“双碳”相关内容。 当前,中国生态系统退化与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导致生态问题频发,人与自然间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11]。 “双碳”目标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12]。“双碳”目标是涉及生态、经济、能源多维度安全的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系统延续和全面深化。 在“双碳”约束下,“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被摒弃,人与自然和谐成为发展的目的,低碳、循环、生态的生产方式得以实现,迈入“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发展道路。
(五)“双碳”目标加快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旋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 气候治理是当前全球和平发展议程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关系到人类共同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是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平稳发展和福利福祉的重要因素[13]。 在推动节能减排的道路上,西方发达国家较容易走向“极端”或“激进”,例如英美等国原先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道路,美国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地“一刀切”禁止使用天然气,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场航班碳排放税等,不仅在本国饱受争议,更容易引发国际争端。 相反,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双碳”目标从提出伊始,就不仅仅是一项独善其身的发展战略,而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14]。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保持战略主动,积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其他国家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案借鉴,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危机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同时,中国积极与全球共享碳中和的发展机遇,依托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卓越的经济增长速度,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贸易投资合作平台作用,为世界各国创造绿色技术、绿色贸易、绿色投资的机会,形成最具影响的绿色市场拉动力,带动周边地区乃至世界各国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三、“双碳”目标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问题
“双碳”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长期是一致和相融的,但短期内“双碳”约束不可避免给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带来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节能减排与产业调整之间的问题。党的二十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1]。 从产业结构来看,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2 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突破40 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33.5 万亿元,占GDP 比重达27.7%,同比提高3%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 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制造业,过早“去工业化”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15]。但是,制造业同时也是碳排放最突出的终端部门。制造业碳排放约占工业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 在我国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中亦占到三分之一, 尤其是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既是“用能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是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 作为后发的工业化国家,我国尚未实现工业化,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与“双碳”目标交织在一起,这使得中国同时推进工业化和深度脱碳面临着更大挑战。
二是能源保供与能源转型之间的问题。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能源安全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一方面,“双碳”工作的关键是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16]。化石能源生产消费相关的碳排放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据统计,2022 年中国的碳排放量达到114.7 亿吨,其中90%来自化石能源燃烧排放。 当前,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虽呈下降趋势,但化石能源主导地位并未改变。2022 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54.1 亿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7.5%,与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5%左右、2060 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80%以上的目标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保障能源安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能源是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17],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能源革命是唯一提升到“革命”高度的关于产业系统改革的理念和提法,明确了能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坐标和定位。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现代化建设跨越的关键发展阶段,能源资源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18]。 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也表明,要满足这么大的经济产出总量,就必须投入相应体量的能源,别无他法。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序替代煤、油、气,完全可以按照既定战略目标推进,但践行“双碳”目标不是复制粘贴发达国家的“退煤”路。 尤其是我国能源绿色低碳技术仍存在瓶颈约束,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关键技术未取得重大突破,清洁能源供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煤炭仍然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如果只强调化石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下降,盲目去谈“双碳”目标实现路径,而扔掉手中已经端牢的能源饭碗,将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隐患。 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关乎能源保障的数量和质量,两个任务相辅相成又互相依存,是极其艰巨的任务,必须两个方向同时发力,确保务期必成。
三是“双碳”目标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问题。 “双碳”目标是基于全国层面的目标,但就我国的碳排放空间而言,由于各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分工、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碳排放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其减排成本、减排空间也不同。 例如,北京市提出“十四五”期间碳排放要稳中有降;上海明确提出2025 年前实现碳达峰;江苏、福建、广东、天津、海南、青海和西藏也都提出了率先达峰,但对于山西、内蒙古等资源主导型的省份,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 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不仅为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支持,还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来的碳密集型产业,在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型人才短缺、省际碳排放权模糊等诸多挑战下与东部地区同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不科学也不现实。 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多数省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初步建立起了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碳达峰。 “双碳”实践中,过分强调公平可能会使得发达地区碳排放额度不足,欠发达地区碳排放额度过剩,不利于总体的碳减排之路;过分追求速度,又会导致某些地区采取“运动式减碳”“拉闸限电”等过激措施,影响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四是稳定就业与结构性失业之间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绿色就业不断增加有利于助推就业结构持续优化[19]。“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带动了新型业务、新型企业、新型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大量绿色就业岗位,促进我国绿色就业规模持续攀升。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数量在55 万至100 万左右。 但从高碳排放社会向低碳排放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将广泛应用到煤炭、钢铁、石油等高碳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智能化将会淘汰大量的低技能工人。这部分低技能工人很难根据企业需要通过学习新的专业技能转化为高技能人才,往往面临下岗的悲惨命运,社会贫富差距也会进一步扩大。 例如,煤炭行业的从业人数已经从2015 年的450 万人左右降低到2020 年的260 万人左右,到2030 年可能还要减半[20]。 如何解决结构性失业,是实现“双碳”目标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四、“双碳”目标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双碳”进程中推动我国现代化并非一蹴而就,为此,要从产业结构、能源体系、区域减排、人才队伍、制度保障等方面综合发力,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
(一)壮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引领中国式产业现代化
产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支柱,也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点领域。 因此,“双碳”目标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 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煤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传统产业,对符合产业政策和支持方向的传统优势产业在绿色化改造项目上给予资金支持,着力推进传统产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做好对接“双碳”目标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线图。
二是培育绿色产业新赛道。 瞄准低碳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布局未来低碳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坚持产业高端化和数字化两个轮子带动“绿色化”转型。
三是强化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聚焦制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与未来产业绿色化发展技术,根据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与高水平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加大核心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与人才链的协同融合。
(二)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中国式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是减碳去碳的重点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将建设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作为重点领域,坚持“先破后立、通盘谋划”。
其一,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转型。 一方面,加快能源供给侧改革。 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增强能源供应链安全性和稳定性,全力发展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构建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 另一方面,进行消费侧变革,以绿色消费倒逼能源体系转型升级。 鼓励消费侧多用绿能,做好能源产业链碳排放的“减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
其二,统筹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 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把节能提效列为能源战略首位,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打造能效“领跑者”。 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做好统筹协调,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打造能效“领跑者”。
其三,大力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抓住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的契机,探索与突破能源技术发展的前沿,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进一步加快风电、太阳能和氢能在内的清洁能源技术研发速度,实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向“创新主导”加速转变。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碳减排的客观规律,推动区域差异化低碳转型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各个区域都面临着不同的情况,需要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差异化的减排路径。
一是采取梯次有序的方式来推动“双碳”进程。 我国各省份碳排放态势的显著差异性也已经显现,并将在长期内持续[21]。 因此,各地区在推进“双碳”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民生可承受程度与政策监管成本,科学确定减排目标。 中央政府要发挥制度优势,在碳排放总量既定的前提下,将“双碳”目标逐级分解至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区域规划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切忌制定片面、死板的地方考核指标。 地方政府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根据自身低碳发展所处阶段和特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双碳”行动方案。
二是发展特色“双碳”产业。 基于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根据现有产业链、技术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环保业务,避免因抢风口“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促进高质量发展与减碳工作协同增效。
三是构建区域间低碳发展共享机制。 加强各区域中各经济主体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相互配合与有机协作,依托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做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区域协同、能源结构转型的区域协同以及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区域协同,提升减排降碳空间联动效应,提升区域低碳竞争力,打造区域“双碳”样板。
(四)积极培养“双碳”人才,强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支撑
绿色人才开发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人才规模和质量的重要举措。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必须依靠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健康稳定的人才队伍。
一是构建完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围绕“双碳”战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双碳”学科专业体系,持续推进相关高校碳中和学院、碳中和研究院等建设,提高“双碳”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夯实人才培养根基。 深化“双碳”联合培养体系,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良性互动,统筹利用各类教育和培训资源把“双碳”最新进展、成果、需求和实践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构建多行业、多层次、多主体、多形式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 健全“双碳”思政育人体系,把“双碳”理念全面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双碳”元素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让践行低碳理念成为自觉行为方式。
二是加快绿色职业体系建设。 强化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深入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启动双碳职业能力人才培养工程,组织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等专业建设,建好相关领域实习实训基地积极规范开展职业培训,加快培养“双碳”职业技能人才。 同时,建立绿色就业调查研究机制,动态了解和掌握色低碳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绿色职业的需求,指导行业企业开发“双碳”领域新职业。
三是促进“双碳”人才国际交流合作。 深化“双碳”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合作开展“双碳”领域国际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打造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一流“双碳”人才团队。 加快搭建共建共享的合作交流机制,加强与国外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优势领域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利用联合国、“绿色智慧能源组织”等以低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深化国际平台合作,畅通国际间“双碳”人才、经验、资金、技术等流动渠道。
(五)强化制度保障,优化“双碳”目标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
“双碳”约束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硬仗,要从顶层设计上发力,加强制度保障,落实“双碳”目标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一是加强碳交易市场机制建设。 完善碳定价政策,明确碳资产核算规则,有步骤、分阶段地对碳配额、碳价格等碳约束条件进行调整收缩,建立碳交易与碳税并行互补的碳定价基本框架。 加大碳配额、碳信用等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低碳行业和企业,加强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碳金融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支撑“双碳”导向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 进一步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步伐,扩大碳交易参与主体范围,拓宽碳配额分配使用范围,规范交易市场碳排放行为,建立覆盖更多行业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平台。
二是优化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是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要贯彻落实《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 年)》,最大限度释放技术红利,建立世界领先的低碳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对“双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积极研发可实现系统变革的前沿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着力于加强高效率、低成本的低碳技术供给。 建设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和综合性绿色低碳技术交易市场,强化绿色技术交易中介机构能力建设,营造健康活跃的技术交易氛围。 优化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强化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加大对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并将绿色技术侵权行为信息记录纳入全国公共信用共享平台。
三是完善“双碳”政策法规体系。 近年来,我国碳中和技术飞速发展,但是相应的政策和立法保障尚未跟上,急需更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方面,逐步完善“1+N”政策体系,围绕实现“双碳”目标,统筹做好政策规划,不断为“1+N”体系增加新成员,以完善的政策体系驱动“双碳”目标实现。 另一方面,健全“双碳”相关法律建设,将“双碳”目标作为立法目标,尽快制订《气候变化应对法》,及时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现行相关法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