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口述档案资源建设价值意义、局限问题与实践策略
2023-10-18孙光辉
摘 要:口述档案具有补史之缺,填补历史空白;详史之略,补充历史细节;鲜活生动,有助于充实特色馆藏、完善馆藏结构;形式新颖,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编研形式;有利于抢救珍贵历史资料,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等。但是,口述档案本身存在主观性较强、客观性不足、个体性较强、全局性不足和单独证明事件事实的力度较弱等局限。要推进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建议应重视和加强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创新资源建设模式;明确标准规范,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宣传教育,多渠道征集接收;突出地域特色,优化馆藏结构;短期与长期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几方面。
关键词:口述档案;价值;局限;对策
一、概念与内涵
198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时任肯尼亚国家档案馆馆长梅耶·卡哥姆贝作的《口述史与档案》报告中首次使用“口述档案”一词。
由国际档案理事会主持编纂,1984出版的《档案术语辞典》中对口述档案的解释是,基于研究利用目的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的采访,在此期间所形成的录音或者录音的逐字记录视为口述档案。1988年,我国编译出版《英汉法荷德意俄西档案术语词典》,对口述档案的解释是,对个人有计划进行的采访,形式通常体现为录音或录音的逐字记录。
1988年8月,在第十一届世界档案大会上,塞内加尔档案工作者萨利乌·姆贝伊正式对“口述档案”这一概念做详细阐述,他认为,口述史的查访结果和口头传说的汇集组成了口述档案,它包括演讲、讲座录音、辩论、圆桌会议录音、广播电视、记录在录音电话机上的通信和指示以及合唱或独唱的录音等。这个观点受到国际档案界的普遍认同。
在国内档案界,对口述档案的概念还存在多种阐述,至今尚无权威标准的解释。有的观点对口述档案的来源认识存在分歧,有的表述偏重于口述史的范畴。但是,口述档案的基本内核都已达成共识,就是口述档案与馆藏档案中现存的文书档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具有凭证价值,都是合法有效的,都是历史的记忆,口述档案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只是在具体个性上有所差异。
总之,无论持怎样的观点,多年来我国口述档案的研究和实践一直在探索和总结符合我国实际和特色的道路,而不是故步自封和简单的“拿来主义”。
二、口述档案的价值与意义
“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是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对志书重要作用的论述,以此用于论述口述档案的价值与作用也颇为合适。
1.补史之缺,填补历史空白
我国历史悠久,档案文献汗牛充栋,但是放大某个时间段来看,文字档案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由于自然灾害、战争战乱和人为破坏等极端因素的影响,要么无法记录、没有记载,要么历史档案损失严重,甚至形成了记录空白和历史断层。秦统一六国后,为稳定统治,下令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汉文帝时,幸有大儒伏生口述尚书,尚书才得以流传于世。在现有的馆藏档案中,也存在一些记录的缺失。比如,战争动乱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有大量资料缺失。这些历史还存在不少的缺失之处,那些亲身经历者可以通过口述档案来填补这些历史空白。
2.详史之略,补充历史细节
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官方修史的传统,但这些所谓的正史,都是记录军国大事、帝王将相等宏大历史叙事,且擅长春秋笔法,讲究微言大义,历史是国家的历史,档案是国家活动的记录。这些档案对社会底层和普通民众的记载是有限的,这就使得正史史书记载缺乏社会化、大众化和细节性。
人类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历史是属于全体民众,尤其是普通民众的,广大的普通民众更应拥有丰富、详尽的历史记载,口述档案正是这样一个契机,在粗线条框架下完善细节,在结论性结果中细化过程。
1931年,《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通令第九号》决定成立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组建编辑委员会,收集整理红军英勇战斗的档案资料,为将来编辑红军战史做准备。1937年,《军委关于征集红军历史材料的通知》,成立征编委员会,收集内战时期红军的历史资料。这是成立较早的两个专门征集和编辑党史资料的机构。在当时极为险恶的环境下,红军指战员个人见闻、经历和战斗等口述档案资料占了相当一部分,为保存红军史料、编辑红军战史,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档案资料。
3.鲜活生动,有助于充实特色馆藏、完善馆藏结构
当前普遍存在的现实情况是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以纸质档案为主,实物档案、声像档案数量较少,虽然近年来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仍基本以辅助形式存在。总体来说,档案馆馆藏档案和结构仍存在收集范围偏窄、种类较为单一、特色不够明显的问题。口述档案的收集正好能解决这些问题。相比于传统纸质档案,口述档案的特点是立体鲜活、丰富生动,直接来源于事件亲历者的回忆,且口述的形式本身就有较强的吸引力,很好地弥补了纸质档案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的缺点。口述档案的口述者不仅可以是重要历史人物,也可以是普通百姓,不仅有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可以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有效扩大了档案征集范围。尤其是注重征集可以反映地方特色的风俗人情方面的史料、名人故事,有助于增强档案馆的地域特色。
4.形式新颖,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编研形式
口述档案是一种新的档案形态,其鲜活生动、立体丰富的特征为档案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广泛的来源进一步拓宽了档案工作者的视野,为档案编研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料和新的着力点,是进一步扩大档案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口述档案的新特点在于改变传统档案工作的被动收集为主动收集,根据工作需要,主动检索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精准确定访谈对象,主动搜集整理相关背景信息。口述档案的编研工作从采集的准备阶段就已经开始了,这时要对事件背景与过程、人物特点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现场采集做好充分准备。收集完成后,再对影像资料、文字资料进行编辑整理,口述档案编研再出新成果。口述档案形式新颖,不仅有助于拓宽研究視野、丰富编研形式,而且对于解决传统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重存储、轻编研”的问题也有积极作用。
5.有利于抢救珍贵历史资料,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口述档案建设相当于是在和时间赛跑,时间就是口述档案最大的敌人。就全国而言,那些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兵、日军侵华暴行亲历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就各地方而言,那些城市建设、经济发展、重大事件的决策者、建设者和经历者,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及记忆越来越差,很多受访者已经离去,心中那段珍贵的记忆、珍贵的历史也将永远被尘封。对于受访者自身而言,也有强烈的意愿和责任感,把经历过的事情、脑海中的记忆、掌握的技艺通过口述的方式、影像或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传承下去。这些口述档案具有很高的史料研究价值,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留存民族文化记忆,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
三、口述档案的局限性
1.口述档案的主观性较强、客观性不足
口述档案是受访对象对某一特定历史事件回忆、重现的结果。在回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受访者的立场、价值判断等主观方面的影响,容易掺杂受访者的个人情绪、主观意愿及个人看法,使其在表述内容和过程中存在一些夸大其词、故意掩饰和艺术加工的成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习惯于为自己辩解、为自己找理由或找台阶,以证实当时的做法是正确的,如果有不光彩之处,也会被故意隐瞒以维护个人良好形象。此外,为尊者讳、为亲者讳或为贤者讳,这都是人之常情。受访者对某些情节可能会刻意回避、避重就轻,甚至歪曲编造。正如有些学者担心的那样,由于口述历史是建立在回忆的基础之上,而回忆是难以确保准确的,既包含着事实,也包含着想象。从客观方面来说,随着时间的逝去,当事人年龄的增长、记忆的减退,对曾经发生的事情,尤其是一些事情的细节,难免会发生记忆模糊或记忆不准确的情况。当时、当事的某个语气、某个动作、某个眼神、某句言语,甚至迟疑都有可能反映一个人的态度。也许某个细节记忆深刻,但要完全复刻当时的场景,几乎无法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认知、心境、眼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甚至会改变某些观点,当时的壮怀激烈会变得平静柔和,甚至变为同情理解,都有可能改变原来的态度,颠覆原来的认知。这些都会造成当事人提供的信息无意识失真。
2.口述档案个体性较强、全局性不足
口述档案是当事人对自己所听、所看和所经历事件的回忆,以及其在此过程中所思、所想、所判断的记录。口述档案的受访对象,作为口述档案的直接生产者,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等各有不同,导致其思维习惯、认知水平和能力、胸怀眼界和境界水平等都有巨大差异,导致他们在认识、看待或分析某个事件、人物时,就会有不同的角度、标准和价值判断。所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口述档案具有个体性特征,是个体的而非大众的,是部分的而非全局的,是线性的而非全面的。
3.口述档案单独证明事件事实的力度较弱
由于口述档案具有的主观性和个体性特征,导致口述档案的客观性、全局性不足,这些局限也就导致某一件口述档案单独证明事实的力度较弱。正所谓孤证不立,尤其是口述者首次披露的、单独叙述的、未见有其他一致性叙述的口述档案,在不确定因素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在司法活动中不会被轻易予以认定,除非举证责任人能提供相应的证据来印证事实。
四、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创新资源建设模式
首先,从国际上看,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做得比较成功的国家,如美国、新加坡等都专门成立了全国性的口述历史协会或口述历史中心,作为口述档案建设的专门机构,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可以借鉴吸收这一有益做法,在国家档案馆成立口述档案中心或口述档案协会,指导全国口述档案建设工作。各地分别设立分中心或分会,在国家中心、协会的指导下,按照层级负责本地区的口述档案建设工作的开展。
其次,构建档案部门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口述档案资源建设机制。各级档案馆要加强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与历史学界、民俗学界、文学界、新闻界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沟通合作,充分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发展。
2.明确标准规范,提供法律保障
口述档案逐渐被重视,各地也开始逐步推进口述档案的采集与归档,如各地对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兵口述档案的采集,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档案的采集,云南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述档案采集等,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以目前的工作来看,各地的口述档案工作尚在探索性开展、摸索性前进阶段,各地只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探索性地开展口述历史档案的收集和保存,尤其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不利于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长远发展。在借鉴国外先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档案工作实际,逐步探索制定口述档案收集标准和工作规范。参考国际通用表述标准,以统一明确的口述档案概念指导工作,保障口述档案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及规范化开展。
3.加强宣传教育,多渠道征集接收
口述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单独依靠档案工作部门难度很大,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理解、支持与配合,才能取得齐全、规范、系统和高效的结果。增强全社会保护口述档案意识,建立多渠道口述档案征集网络。例如,与当地史志部门开展合作,根据各地方史志、年鉴等记载,广泛搜集当地的老战士、老专家和老手艺人以及在当地发展历史上重大事件、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的决策者、建设者和亲历者,制订周密、详细的计划,重点针对年事已高的老人进行抢救性访谈采集。此外,还可以与新闻媒体开展合作,探索建立口述档案征集网络平台,在网站中开辟口述档案征集专栏,广泛征集口述档案线索。
4.突出地域特色,优化馆藏结构
各地各级档案工作部门要立足本地实际,在彰显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上下功夫,以当地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工程建设为线索,以当地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老干部和老手艺人为重点,重点寻访党史的决策者、建设者、亲历者,突出反映当地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乡村振兴、文化脉络、民风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地域特色。做好影像资料、文字资料的编辑整理归档,做好书信、手稿、勋章、像章、老照片和老物件等实物档案的鉴定收集,做好史料留存,切实丰富馆藏,使档案馆的地域特色更加明显、馆藏结构更加优化,更好地发挥档案馆保存社会记忆的功能。
5.短期与长期结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口述档案资源建设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不仅要求有档案学理论基础与实践,而且要具备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人类学、民俗学以及摄影、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现在各地档案工作队伍还不普遍具备这种复合型人才,力量还比较薄弱,解决复合型人才队伍迫在眉睫,急需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培养。短期内要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培训班,广泛开展业务交流与培训,尤其是强化对口述档案基本理论和方法技巧的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急需的口述历史档案人才问题。从长远来看,开设档案专业的高校在加强档案专业学习的同时,应注意加强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人类学、民俗学以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这不仅是口述档案的需要,更是复合型档案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魏 佳,王春晖. 口述档案资源建设探析[J].机电兵船档案,2022(8):72-74.
[2]林武杏.口述声像档案 让历史更生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7):126-128.
作者簡介:孙光辉(1985—),男,汉族,山东邹平人,硕士研究生,档案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