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均衡优质教育视角下深圳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

2023-10-18余小调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集团化分校法人

余小调

自2022年始,深圳教育基本实行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圳集团化办学也由单一法人到多法人的复合型集团化办学。

目前党委一般就学校的重大问题、人事任命等问题进行集体决策,在学校的治理等方面都给予了各个法人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集团化办学要形成更好效应需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为“收”与“放”的关系,如何在权力的收放之间激活分校的内在发展动力是非常关键的学问。第二要注意“统”与“分”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名校与分校之间的边界问题。第三要注意“多”与“少”的关系,目前名校的集团化发展,由于分校过多导致集团决策层无暇顾及,影响了办学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命题。

在改革开放40 多年的过程中,深圳原被老百姓高度认可的名校的地理位置基本处于城市原核心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优质学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深圳市便深入推进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鼓励多种形式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优质学位规模。

深圳集团化办学形成的形式主要有,高校教育集团的集团化办学、深圳本土名校的集团化办学、全国或全省名校的集团化办学等。其中,高校教育集团化办学目前有深圳大学附属学校、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学校、深圳技术大学附属学校、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学校等;深圳本土名校的集团化学校主要为“四大”“八大”学校,比如深圳中学的集团化学校、实验学校的集团化学校、外国语学校的集团化学校、高级中学的集团化学校等;全国或全省名校的集团化学校主要有广东省实验学校深圳坂田分校、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等。

集团化办学在办学模式上,一般以名校为主体,实行总校负责制,由总校对各个分校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各分校在总体框架下根据各分校的学情特点,创造性地在学科特色、学校特色上有所创造和突破。各校区由集团行政副校长负责独立运行,集团基于对各校区资源情况的分析,重构校区之间的协作关系,构建起由集团决策层与成员校决策层之间互动协作的立体决策网,这样既体现了管理上的各岗位立体式、全方位对接,又能优化管理人员的素质与配置,实现了学校治理中的实效与高效。

自2022 年始,深圳教育基本实行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圳集团化办学也由单一法人到多法人的复合型集团化办学,比如深圳本土老牌的四大名校深圳中学、深圳实验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高级中学都由原先的单法人集团化办学到多法人复合型集团化办学,分别承办了高中园,如深圳中学深汕高中园、实验学校高中园、外国语学校高中园、高级中学高中园等。集团校与高中园,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下,呈现出多法人的复合型集团,办学模式为集团名校输出不少于5 名管理干部,在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等方面与名校保持一致,但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各个方面给予高中园更大的自主权。目前党委一般就学校的重大问题、人事任命等问题进行集体决策,在学校的治理等方面都给予了各个法人学校更多的自主权。高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选派业务副校长和专家团队到附属学校或基地学校,在指导办学的同时,植入创新教学理念、引导教学改革实践、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开发本土特色课程等。

目前集团化办学优势明显。首先,充分统筹资源建强教师队伍。当前,集团化学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呈现出的共性是,在保持各校区教师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在同学段各校区之间建立常态化的一体化教研制度,利用网络研修平台和网络交互技术,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题教研活动,形成大教研氛围,逐步实现集团内优秀教师资源的均衡与共享,突破教师专业成长的局限,有效避免了教师在专业成长上的无序性和无计划性。还有需要看到的是,集团化办学在盘活教师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目前新建的分校往往处在边郊处,教师子女读书问题往往会成为新引进的骨干教师的后顾之忧,有了集团的支撑后,这个问题就能解决,如此骨干师资就能调配过去。另外集团内一些学校的老教师往往比较多,在职称上升等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借助集团化办学,可以将职称的评聘与学校的发展非常好地统筹起来。其次,集团化学校往往涵盖了各个学段的分校,各个分校之间比较好地做到了理念上的一脉相承,有利于在人才培养上的系统性和一致性。高校教育集团化办学还可依托高校资源,从更长远的角度审视学生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尤其对于部分拔尖人才或特定方向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打通部分高中-高校之间的课程,避免教育的短视化倾向。再次,集团化办学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特色化办学和多元化办学,在旧有学位的格局下,老牌名校受评价体制及老百姓的单一评价局限,基本很难探索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在集团化办学后,集团决策层可以就各个分校区的学情特点、区域特点、内在情况作深入思考,再统筹考虑各个分校与总校之间的资源优势,进而从顶层设计上优化办学思想,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挖掘分校潜能。最后,深圳集团化学校分校往往在特区的原关外,这些分校近几年受到了市民的高度认可,大大缓解了老百姓对优质学位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全市优质学位的均衡分布和发展。

校园一角

名校的集团化办学也呈现出一定劣势,目前集团化学校普遍出现7~8个学部的情况,规模不断变大,而且不少学校是在短期内快速发展起来的,这种扩张速度特别考验管理层的智慧、魄力、能力。深圳近几年因学位扩张速度较快,干部队伍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建设都存在滞后的情况。单一法人的集团化办学,在集团与分校之间的权责问题上一旦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分校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受挫,这不利于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改薄方式的集团化办学方面也呈现出较多的问题,比如原本薄弱学校的固有文化、固有理念、规章制度等方面与集团母校之间有较大的冲突,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成效,非常考验管理层的智慧。此外,薄弱学校的原有问题如果涉及的是文化、队伍专业化等问题,就需要集团投入较多的时间,而深圳这种改薄方式的集团化办学,有个别案例还未见到明显的成效。此外,集团化办学后优质生源被进一步稀释,在没有了名校光环之后,更加考验学校的软实力,也更加考验学校的管理水平。

集团化办学如火如荼进行,整体上打破了原有的学位格局,对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但集团化办学要形成更好效应需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为“收”与“放”的关系,就是名校与分校之间的关系,权力的过度集中,容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发挥分校管理者的智慧,如何在权力的收放之间激活分校的内在发展动力是非常关键的学问。第二要注意“统”与“分”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名校与分校之间的边界问题,既要确保分校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确保分校的办学没有偏离集团办学的整体方向。过分强调“统”,那分校的资源和特色都有可能被遏制;过分地强调“分”,那名校的整套管理体系就不能很好地传承。第三要注意“多”与“少”的关系,目前名校的集团化发展,由于分校过多导致集团决策层无暇顾及,影响了办学质量。

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群众所需,大势所趋,集团化办学对于引导群众预期,缓解优质学位紧张,促进孵化优质学校,给予学校空间探索特色化和多元化办学等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教育长久的健康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评价、管理智慧、干部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只有多管齐下,优质均衡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

猜你喜欢

集团化分校法人
法人征订(新)
法人形象广告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增强打造世界领先内生动力——中国石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北京八中固安分校
黄埔军校分校概览
成都分校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非营利法人破产特殊制度安排研究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