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聚”明路径“四高”提效能淳化县“十大兴教工程”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10-18任军辉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教师

任军辉

近年来,咸阳市淳化县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财政支持的“一号”工程,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总揽,以“十大兴教工程”为实现路径,以“四聚四高”为抓手,全力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迈进。

——聚力“党政齐抓”,以“四个到位”高站位谋划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作为淳化百年大计的“核心工程”,以“四个到位”谋划长远、精心布局、系统推进,集全县之力、全县之智、全县之财,全力以赴抓创建、抓落实。高层谋篇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出台《关于推进淳化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2021—2025)的意见》,提出实施教育布局优化工程、学位供给保障工程等“十大兴教工程”,县发改委、财政、人社、编办等涉教部门协同发力、同频共振,构建党委主抓、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中层推进到位。县教育局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档案资料组、现场推进组、后勤保障组,组织赴宁强、略阳等县观摩学习交流,探索推广“周检查、月研判、季分析、年总结”机制,多频次开展县级抽查和专项检查,组织召开创优工作现场观摩会、推进会和培训会,督查督办学校依照达标指标规范创建,以督查梳理问题、挖掘特色、出具良方、促进达标。末端发力到位。全县35所义务教育学校对标32项指标评估标准,全面明晰时间表和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全面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推进创建工作实现“项项达标、校校达标、全县达标”总体目标。终端见效到位。坚持以成效检验工作、以荣誉体现成果,先后获得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斩获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示范县和咸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到学校调研

——聚力“硬件达标”,以高标准补齐短板弱项。坚持把抓项目、争资金、用政策作为实现“硬件达标”的首要抓手,实现资源配置全面达标。加大投入促落地。近三年来教育支出9.69亿元,用于改造冶峪中学、改扩建枣坪小学体育场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8个,用于校园供暖、操场软化等中央预算内项目32 个,新建改建各类校舍43060 平方米,改造体育场7920 平方米。优化布局调结构。启动实施投资2.9亿元的职中建设项目、5亿元的高中新建项目,分步提升73 所中小学幼儿园取暖设施、28 所中小学体育运动场、29所中小学足球场地、5所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特别是城区实验小学新增学位1080 个,“大班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协调、优质、可持续发展。智慧赋能新课堂。启动实施城关小学智慧校园和方里中学智慧教室建设项目,投入资金3553 万元完成5 所智慧校园的建设及信息化设备的添置,功能部室光纤全部入网,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普及,在省市第六届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有30名教师作品获奖。

大课间

——聚力“软件优化”,以“三项机制”高质量打造“两支队伍”。将教师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第一资源,以制度机制打通教师入口关、素质提升关、待遇保障关,高质量打造“两支队伍”。建立队伍补充机制。坚持退补平衡原则,每年由县教育局提供年度紧缺教师招聘计划,由县委编办与县人社局统筹,定期招聘引进,及时补充。2018 年以来,通过特岗计划、事业单位招考、公费师范生政策招录招聘教师244 名,引进江苏来淳支教名师47 人。建立培训提升机制。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三名工程,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咸阳彩虹中学等16所“省市知名学校”结成“名校+”校联体对子,争取到省教育厅“国培计划”项目的倾斜性支持,依托国培、省培、市培等项目,培训校长教师3576 人次,建成市县级名师工作室12 个,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484人,常态化开展管理人员和教师跟岗学习、合作教研、名师课堂共享等系列活动,以“名校长”培养为重点,使得校长队伍治校能力和专业水平全面提升。建立奖励激励机制。深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及招引、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综合改革,出台《淳化县优秀教师奖励激励办法》等文件,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随公务员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凡政策文件规定的待遇都一分不少地落实到位,1300余名乡村教师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教师人均收入年增长5800 元,并由县政府设立淳化县优秀教师奖励激励基金,每年拿出100 多万元重奖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聚力“五育”并举,以“四个抓手”高效能推进教育改革。聚焦协调发展,打造均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狠抓教育改革。以打造“淳德教化·励志笃行”德育品牌为目标,以“一校一品”形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四个阵地”创建和“一校一品”、“五育”并举工程,组织开展“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研韵之春”教学节等系列活动,促进学校落实三项常规、课程方案和管理标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紧抓教学质量。高考二本上线率、普高最低录取控制“双提升”,淳化中学录取、职教招生人数“双增长”,“教师学生双回流、城市农村双跃进”的教育业态正在加速形成,人民群众对淳化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率逐步提高。严抓“双减”落地。制订“双减”实施方案和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列出校外培训机构负面清单,出台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管理办法,深入推进“三彩课堂”建设,细化作业管理“一规范、两杜绝、三重视、四不得”清单,强化“三严格、三统筹、三提升”,真正让作业改革成为学校教育减负提质增效的突破口。抓实课后服务。制订了《淳化县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中小学校严格落实课后服务的“5+2”要求和“1+1”模式,即坚持每周5 天每天2 小时课后服务和课业辅导加社团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搭建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