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2020年乌鲁木齐市某大型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分析*

2023-10-18文国新孙高峰

中国卫生统计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期顺位死因

王 震 文国新 孙高峰△

【提 要】 目的 了解2015-2020年乌鲁木齐市某大型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构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针对性开展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信息登记系统获取医院数据,以ICD-10为标准进行疾病分类,采用Excel 2011、SPSS Statistics 21.0和Minitab 18软件进行数据库建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20年该院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共计6724例,主要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累计占比79.24%。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在死因构成分布中均存在差异(χ2=32.522,χ2=60.669,χ2=4137.469,P均<0.001)。在不同性别中,男性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疾病和死亡的外因两类死因顺位比女性更靠前;在不同民族中,汉族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死因占比为3.78%,明显要低于少数民族的6.86%;在不同年龄段中,循环系统疾病在60岁及以上年龄段中占比达到最高(42.36%),而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在5~14岁年龄段中占比最高(19.28%)。另外对循环系统疾病死因进行变异源分析,发现该类死因在性别、民族、年龄段三类比较中年龄段为主要影响因素,年龄段占三类总变异的88.06%。结论 医院应着重加强主要死因、男性、汉族、60岁及以上人群的医疗保健工作,同时也要针对少数民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降低围生期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死亡病例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它不仅能够体现医疗卫生水平和居民健康状况,还能体现当地的地域特点对健康的影响[1]。乌鲁木齐地区地处偏远、民族特色鲜明,与内地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分析当地死亡病例资料有着重要意义。某院是乌鲁木齐市大型三甲医院,本文通过对该医院2015-2020年住院患者中的6724例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了解死亡病例的构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来源与方法

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信息登记系统,收集在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乌鲁木齐市某大型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的死亡病例资料,共计6724例。

2.方法

以ICD-10为标准进行疾病分类,采用Excel 2011建立数据库,借助Minitab 18软件中的多变异图与帕累托图相结合进行变异源分析。变异源分析是把所有对产生变异有贡献的因素,按照其对总变异贡献率进行排序,从而找出需要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帕累托图是在帕累托原理的指导下按照发生频率的大小顺序绘制的图形,并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累计百分数在0~80%为主要因素,累计百分比在80~90%为次要因素,其余为一般因素。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相对数(%)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以双侧α=0.05作为检验水准。

结 果

1.不同年份死亡情况及性别构成

2015-2020年该院死亡病例共6724例,2015年死亡病例数最多,为1278例(19.01%),2020年死亡病例数最少,为572例(8.51%);其中男性4249例,女性2475例,男性死亡人数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72∶1,详见表1。

表1 2015-2020年某院死亡病例情况及性别构成

2.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

2015-2020年该院住院患者6724例死亡病例中,循环系统疾病居于首位,构成比占总死亡病例的35.78%,远高于第二位的肿瘤(19.99%)和第三位的呼吸系统疾病(11.08%)。通过帕累托原理绘制帕累托图,结果显示:主要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主要死因在总死因中共占比79.24%;次要死因是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疾病和死亡的外因,与主要死因在总死亡病例中共占比90.51%;其他为一般死因,详见图1。

图1 死亡病例中死因构成的帕累托图

3.不同性别和民族的死因分布

男性和女性在死因构成分布中存在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22,P<0.001),其中男性和女性前四位死因相同,而对于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疾病和死亡的外因两类死因中,男性的死因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5.04% vs 3.31%;4.31% vs 2.55%),两类死因在男性中的顺位情况比在女性死因顺位中均靠前两个位次。另外,在该院6724例死亡病例中以汉族为主,汉族5369例(79.85%),少数民族1355例(20.15%);不同民族在死因构成分布中存在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69,P<0.001),循环系统疾病均居于汉族和少数民族死因顺位首位,但汉族中该死因的占比明显低于少数民族(34.83% vs 39.56%);另外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在汉族中死因占比为3.78%,居死因顺位第六位,而在少数民族中死因占比为6.86%,居死因顺位第四位,详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和民族的死因分布情况

4.不同年龄段的死因分布

死亡病例中60岁及以上年龄段人数最多,占总死亡病例的57.64%(3876/6724),5~14岁年龄段人数最少,占总死亡病例的1.23%(83/6724)。不同年龄段的死因构成分布存在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469,P<0.001),0~4岁年龄段中,死因顺位第一位的是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其构成比在0~4岁年龄段中占54.81%(296/540),在该类死因中主要是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占比37.50%(111/296);在5~14岁、15~44岁年龄段中,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分别位于两个年龄段死因顺位的第二位和第四位,占比分别为19.28%和10.12%,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循环系统疾病在死因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在60岁及以上年龄段中占比达到最高,为42.36%(1642/3876),详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的死因分布情况

5.循环系统疾病的变异源分析

该院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病例数在2015-2020年呈现一定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均处于各年份死因顺位首位。对循环系统疾病在不同性别、民族、年龄段类别下的死因构成比变化情况绘制多变异图并进行变异源分析,见图2。发现图中循环系统疾病的构成比随着年龄段增加明显增大且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变异程度较大,不同民族、性别类别下变异程度相对较小;通过Minitab 18软件对各类别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帕累托图绘制,得到变异源主要因素为年龄,占据变异源总量的88.06%,民族和性别仅占6.20%和0.81%,结果与多变异图吻合,见图3。

*:因5~14岁病例数相对较少,将该组与0~4岁合并为0~14岁

讨 论

该院2015-2020年住院患者死亡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72∶1,男性死亡人数多于女性,这与梁锦峰[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是由于男性具有抽烟饮酒习惯、更多的职业暴露、社会压力大等特点所导致[3]。因此应对男性人群身体健康加以重视,加强该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改变现存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人群健康生活水平。在该院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中,60岁及以上年龄段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57.64%,这与马文月[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政府和社会应多关注老年人群的健康,针对老年人群定期开展疾病筛查工作,降低疾病对老年患者造成的损害。此外2020年该院死亡病例数出现明显下降,主要与疫情期间医院患者数量减少有关,该院作为乌鲁木齐市乃至整个新疆地区实力雄厚的大型三甲医院,吸引了来自各个地区患者前来就医,2020年一整年乌鲁木齐市经历了两次封城,使得本市以外的危重症患者不能入院救治,从而导致本年度住院患者死亡病例数大幅度减少,对此医院应该合理调整医院配置来应对死亡病例数变化给医院带来的影响。

该院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包括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与2018年新疆监测点居民死因顺位情况基本一致[5]。该院死因以慢性病为主,慢性病作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已成为阻碍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计划到2025年,30~70岁年龄段人群因循环系统疾病等重点慢性病所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与2015年相比降低20%,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6]。另外该院于2021年成功申报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5G+智慧健康管理云平台”,努力为居民打造多方位的服务体系,这将有助于全面提升疾病诊前、诊中、诊后的服务能力。

自2017年起,该院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该类疾病仍居于医院死因首位,对当地人群健康造成极大威胁。2019年《柳叶刀》发布,循环系统疾病是目前造成我国疾病负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不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情况更为严重[7]。还有研究表明,1990-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因循环系统疾病所损失的生命年数(YLLs)均呈上升趋势[8],所以各地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当地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来防止进一步恶化。该院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变异源是年龄段,说明循环系统疾病在不同年龄段中影响差异较大,其中在60岁及以上年龄段中占比最大,因此医院应重点防治循环系统疾病对老年人群健康的损害并不断增强自身业务能力以更好提高医院疾病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该院不同民族的死因构成中,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在汉族中的死因占比为3.78%,明显要低于少数民族的6.86%,也就是说死因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对于少数民族的危害更为严重。因此应加强少数民族妇幼保健宣传工作,针对少数民族开展个性化健康宣传和指导,多民族多语言推广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降低围生期病死率。另外新疆饮食具有重辣重油的特点,有研究表明不健康饮食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9]。该院消化系统疾病死因顺位居于第四位,高于其他地区陈金彪、于蓓[10-11]等人的研究。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同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开展宣传健康饮食和合理膳食工作,从而达到降低该地区居民疾病负担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生期顺位死因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
音乐和家庭都是第一顺位!两者才是他要的“爵式人生”
海事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位问题分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