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下社区游憩环境改造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领事巷社区为例
2023-10-18杨舒舒方小桃赵丽莎吴祎晗刘茜茜
杨舒舒 方小桃 赵丽莎 吴祎晗 刘茜茜
0 引言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群体[1]。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儿童住进高楼,社区成为其主要的活动空间,但高密度的建筑压缩了公共绿地和户外空间,满足儿童户外活动需求的游憩空间严重不足[2]。
儿童友好城市理念尊重儿童权利,主张共创安全、包容、充分响应儿童需求的社会环境。社区作为最贴近儿童日常生活的空间,应遵从儿童友好城市理念,塑造利于儿童成长、发展的环境。
1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1.1 国际儿童友好城市理念的提出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倡导尊重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儿童基本权利。随后为保障其实施,提出“儿童友好城市”理念,并逐渐延展出“儿童友好街道”“儿童友好社区”等相关理论。
1.2 我国儿童友好城市理念的实践
我国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儿童群体的国家[3],于1990年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并相继出台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国家发展规划。随后长沙、深圳、成都等城市先后提出试点,但研究和实践多集中在平原地区,针对山地地区的相关研究较为匮乏。
1.3 重庆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践
重庆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对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作出积极响应。2022年4月,《重庆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渝发改社会〔2022〕546号)中提出计划2025年建设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打造一批示范性儿童社区。同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渝府发〔2022〕36号)。目前,儿童友好城市理念已在重庆市建设中展开实践,渝中区及北碚区率先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及社区试点建设,但目前针对重庆市的儿童友好社区环境建设研究囿于传统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相对较浅,未能形成有效的指导体系。
2 儿童游憩行为特征与社区游憩环境需求
儿童的生理状况与成人不同,其肢体尺度与成年人存在较大差异,视觉在感知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心理具有好奇、依恋、表现欲强和排他性的特点。考虑到儿童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本研究将儿童的社区游憩环境需求总结为安全性、舒适性、多样性3个方面。安全性方面,应考虑场地安全的选址布局、活动空间的安全使用尺度、铺地和小品设施的材料安全以及数量充足的公共安全设施等;舒适性方面,应考虑空间舒适度(良好的通风及适宜的温湿度等)及小品设施样式、数量的合理性;多样性方面,应考虑空间功能、设施小品功能、自然植物的多样化。
3 重庆市领事巷社区游憩环境调研分析
3.1 调研对象
领事巷社区面积0.06km2,常住人口6558人,辖区内现有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毗邻2所小学,儿童人群庞大,同时老旧楼宇多,是重庆老旧社区的典型代表,儿童游憩活动关联的各类问题较为突出。选取领事巷社区金马小学2~6年级的5个班级中8~12岁儿童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结构性问卷的方式,共获取有效样本151份[4]。
3.2 调研方式
通过赋值的方式量化被调查者的主观感知,分年龄段、分性别比较分析,可更有针对性地掌握儿童游憩环境现状及儿童需求[5]。本文以问卷调研的方式了解儿童在社区日常游憩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卷各选项赋值,综合得到各年龄段儿童的游憩环境安全性指数和舒适性指数,同时根据儿童主观感受反馈获得调查范围内的儿童游憩活动多样性。
3.3 调研结果
3.3.1 安全性
游憩环境安全性调查用于探究受访儿童的安全感知现状。本文的安全性指数由交通安全评分、路标安全评分及安全自评分组成,分数越高代表受访儿童感知到的安全性越高。通过统计得出,户外不安全感的来源集中在游戏中受伤、环境危险及有很多陌生人。所有受访儿童的安全性指数均值均低于3.5分,说明游憩环境的安全性具有较高提升空间。
3.3.2 舒适性
游憩环境舒适性调查用于分析受访儿童休闲游憩的舒适性现状。本文的舒适性指数由休息设施评分及植被覆盖评分组成,分数越高代表受访儿童的舒适性越高。通过计算得出,受访儿童的舒适性指数均值低于3分,说明亟需加强基础设施舒适性建设。受访女童舒适性指数均值普遍低于受访男童,表明应注重女童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3.3.3 多样性
游憩活动多样性调查用于分析儿童游憩活动的特点。从游憩频率来看,过半受访儿童仅在周末至户外游憩1次;从游憩地点来看,小区广场和自家楼下为最受欢迎的游憩场所;从游憩类型来看,包括聊天、踢球、骑车及健身。
3.4 问题总结
3.4.1 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监控安全、标识安全和防护安全3个方面。监控安全方面,社区监控设置密集,但尚未建立走失儿童的一键安全警报系统,未考虑夜间提醒和应急救援装置;标识安全方面,虽设有疏散标识,但部分标识被遮挡,不满足儿童视高要求(见图1);防护安全方面,现状石材座椅未设置防撞角,存在安全隐患,在急坡、长阶梯区域,未安装安全防滑设施和适宜儿童使用的安全扶手。
1 标识不满足儿童视高要求
3.4.2 舒适度不足
游憩环境舒适度不足主要体现在空间和设施方面。在空间舒适度方面,社区内多个公共空间被停车占据,无触发儿童活动意向的设计,中小学入口空间狭小,易发生短时拥堵(见图2);在设施舒适度方面,研究范围内无儿童活动设施、母婴室、无障碍设施、儿童洗手台等,虽已设置多种教育科普设施,但高度、大小和内容均不符合儿童视觉习惯。
2 金马小学入口空间狭小
3.4.3 缺乏趣味性
空间趣味性缺乏主要由场地功能缺失、设施呆板、缺少绿地等问题导致。研究范围内无儿童专属的活动场地,仅有的康体健身空间只考虑了成年人使用需求,不具备儿童参与性与趣味性(见图3);座椅、廊亭等休憩设施的造型简单呆板,无法吸引儿童,针对儿童的科普设施多以文字传播为主,缺少儿童偏好的色彩感强的图画和互动学习的艺术装置;现状绿地较少,植物以常绿植物和整体观赏为主,无法促进儿童与自然的互动体验。
3 缺乏儿童活动场地
4 社区游憩环境改造策略
4.1 提高安全性
安全性是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下社区游憩环境建设需考虑的首要因素,提升安全性并非是指限制儿童活动范围的浅显措施,而是应尽可能地让环境的风险可控。
4.1.1 优化场地选址布局
儿童游憩场地应远离城市水体、空气污染区域、危险区域,尽量远离车行道和周边环境杂乱的场所,宜选择人口密度高和人群网络熟悉程度高的位置。场地不宜出现视觉死角。出入口宜设置1个,位置要考虑路况及儿童主要来向,避开车流量较大的道路。
4.1.2 保障安全使用尺度
公共空间应保障安全使用尺度,宜适当拓宽儿童高频目的地出入口,并增加缓冲段。空间不足的出入口应采用铺装处理,或上下学时段临时禁止车辆通行。戏水区应保证儿童活动安全,近岸活动场地应设置防护措施,根据儿童年龄调整安全水深。儿童活动器械应考虑安全使用距离,使用范围内不应有其他设施或危险物品,控制大中型动力游乐设施间距。看护区应适当靠近儿童游乐设施,便于成人看护。
4.1.3 合理选择材料搭配
铺装、小品器械应选取合适材料。地面铺装应使用防滑材质,结合儿童活动设施的最大跌落高度设置材质和厚度;小品器械避免使用有毒、有害和折射强光的材料,多选择环保、可再生材料,保证边角圆滑、结构稳定,不可出现危险凸出物、锋利边缘、尖角及孔槽;植物应避免选择有刺、有毒、有飞絮、有刺激性的类型,树龄大、枝干粗的植物应定期检查并设置支撑措施,边界植物应保障儿童视线开阔,便于监护人照看。
4.1.4 增设公共安全设施
游憩空间应增设安全设施,其中防护栏杆应设置在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游憩空间,栏杆造型应不易攀登,具备成人和儿童扶手,并符合安全使用尺寸;警示标识应设置在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游憩空间;活动设施应标注使用说明,易采摘和误食的植物应配备安全标识牌;应设置适儿化紧急报警装置,设施鲜艳明显,便于儿童操作;应安装全天候、无死角监控设备。
4.2 提升舒适度
4.2.1 营造疏朗宜人空间
通风、温度、湿度和照明是影响儿童游憩舒适性的关键因素,故活动场地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设施和座椅结合树荫设置,选择夏日遮荫、冬季透光的树种,照明设施应保障夜间出行,避免使用照度过大的灯具损伤儿童视力。
4.2.2 优化小品设施样式
小品设施包含游戏设施、包容性设施。游戏设施可根据儿童的年龄、身心特征设置,低龄幼儿区宜选用使用简单、尺度较小的设施,中龄儿童区宜选用富有挑战性的设施,大龄儿童区可选用有一定规模、综合性和主题性强的设施,空间不足时,应布置复合型设施;包容性设施应考虑不同缺陷类型儿童的游戏使用,布置无障碍语音导览、无障碍卫生间等配套设施。
设施尺寸应根据儿童各年龄段的生理尺寸和心理特征进行细化设计。垃圾箱、座椅、户外饮水机和标识需考虑儿童使用高度和视线范围,公共卫生间需考虑设置儿童洁具。设施应选用吸引儿童的高饱和度色彩,考虑不同色彩对儿童心理、生理的作用。儿童高频活动区可采用图文表达的标识设施,帮助理解与记忆,引导牌可标注供参考的距离及所需时间,以鼓励儿童步行。
4.2.3 增加设施数量
游憩环境宜配置儿童适宜的服务配套设施,如儿童厕位、儿童洗手池、儿童座椅、公共户外直饮水机、户外收纳柜等,可进入活动的绿地内应设置少量灭蚊灯。
4.3 增加多样性
4.3.1 整合场地空间功能
可通过功能置换的方式将利用效率低的场地转化为儿童活动场地,或在保留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儿童友好的全面或局部置换。复合型空间能满足各年龄人群需求,可将游憩活动空间与广场、休闲空间、展示空间组合,或设置功能复合的设施,可通过分段、分区控制,将停车场作为游憩空间,在游憩活动空间的道路旁可打造供监护人停留的微空间。
4.3.2 植入人文艺术元素
人文元素宜结合文化特色,打造主题节点。可设置诠释地域文化的雕塑、文化墙和长廊,设计有故事情节的参与性装置,选用当地材料形成亲切感,利用高新科技展示的科幻主题激发想象力。可采用重复、变异、对比等方式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的景观。
4.3.3 加强自然生态教育
地形、植物和材质是开展自然教育的关键因素。地形应保证安全、无视线盲区、坡度适宜。宜利用现状地形打造高低不同的空间,合理控制坡度,规则式缓坡应保持最小排水坡度,坡度过陡区域应增加安全护栏,也可采用台地、景观墙、覆土建筑等手法消减高差;宜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布置空间,如利用边角空间打造园艺花园或农产品苗圃,适当点缀特殊植物空间或栽植趣味性植物,利用彩叶和开花类植物吸引儿童[6];自然材质可为儿童带来丰富的体验,应充分利用本土材料,将自然材料应用于儿童游乐设施中。
5 结语
研究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重庆市领事巷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出当前社区游憩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舒适度不足、缺乏趣味性等问题,从提高安全性、提升舒适性、增加多样性3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造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社区游憩环境改造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