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提升研究

2023-10-18丁海昕满意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8期
关键词:滨水老化问卷

丁海昕 满意

1 研究背景

江苏省因水闻名,南京、苏州、扬州、南通等省内城市均存在典型的护城河水系,其余各市亦水系发达、河网纵横,城市公共滨水空间众多。研究对南京秦淮河、苏州护城河、扬州瘦西湖、南通濠河、泰州凤城河及盐城串场河等6个城市较为典型的城市公共滨水空间展开调研,根据老年人群体特征及特殊需求,对空间组成、区域条件进行问卷调研,开展满意度评价,并结合各地滨水空间的建设现状与使用情况,提出城市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建议,以推动适老化改造,改善适老环境,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2 城市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现状调研

2.1 现状评价

调研对象为60周岁以上且经常活动于当地公共滨水空间的老年人(每个城市20名),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20份。

基本条件设置有助于保证问卷对象的年龄层次,对调研对象有较高的熟悉程度及相对深刻的感知体会[1]。调研问题主要包含问卷对象基本信息、对本地公共滨水空间内的客观条件评价、要素评价及整体满意度评价,采用百分制打分。问卷中设置需求问询,问卷老年人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该环节有利于印证调研现状问题是否符合老年人的群体反馈。

滨水空间区域内的客观条件细化为10项,通过打分反映老年人的直观感受。各类要素评价是将滨水空间内容拆分为五大空间要素,老年人分门别类地进行评价。如表1,2所示,评分为四舍五入的均值。

表1 公共滨水空间客观条件评分

表2 公共滨水空间各类要素综合评分

2.2 满意度评价

问卷收集老年人对于所在城市滨水空间的总体满意度评价,采取百分制评价。从问卷结果看,满意度、客观条件及各类要素评价结果基本吻合,个别出现三者打分结果差距较大情况。整体来看,各地老年人对滨水空间的满意度较高,其印象具有较深刻的纵向比对,从时间轴来看,近年来各地滨水空间景观质量明显提升,被问卷对象对于“逐步变好”体会较深;被问卷对象缺少横向比较,对其他城市滨水空间情况了解较少,故最终满意度评价各地打分均较高,未形成明显梯度,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江苏6市滨水空间景观质量差距较小,整体水平较高。

针对“适老化”,认为“很好”“比较好”和“不太好”“不好”的问卷占比差距较小,前两者占比40%,后两者占比35%。结果说明老年人对于“适老化”概念较陌生,“适老化”观念与评判标准尚未普及。由于条件所限,被问卷对象大多属于老龄化程度较低、健康状况较好且能自由开展户外活动的“自理老年人”,该群体对于“适老化”的感触处于逐步加深过程(见表3)。

表3 公共滨水空间总体满意程度评分

3 城市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提升策略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从层次整合、功能改进、要素优化3个维度提出建议,形成普适性的城市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策略。

3.1 层次整合

3.1.1 增强层次体现,提升老年人亲水体验

滨水空间独有景观与开阔视野是吸引老年人流连忘返的重要原因[2],可从以下方面提升老年人亲水体验。

1)增设一定数量的滨水休憩设施,有利于观水,方便垂钓,在滨水空间人员动态节奏中增添相对静止的节点,以便老年人聚集社交(见图1)。

1 滨水活动广场效果(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散点状布设滨水平台,平台尺度不宜过大,应精致多样,沿河疏密布设,与面积较大的滨水广场错落布置,构成连续性整体。

3)注重细节性设计,亲水处借助自然或人文景观加成,通过二者叠加提升空间整体品质及老年群体的亲水体验。

3.1.2 开展二次整合,提升老年人氛围体验

调研发现,多数桥下空间与大面积滨水广场需进行二次整合,应通过围合提升老年人的氛围体验[3]。

1)通过人工造景、绿植布设等在滨水广场打造围合空间,既解决滨水广场景观效果单调问题,又在满足老年人活动需求的基础上增加氛围层次,提升老年人对空间环境的感官体验(见图2,3)。

2 花架座椅效果(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休闲连廊效果(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将桥下空间视为过渡性空间进行改造。桥下空间顶部有遮蔽且两侧通透无遮蔽,基本可视为过渡性空间;桥下空间一边临水,氛围独特,通过合理布设灯光、增加人文元素、增设座椅等吸引老年人在此短暂休憩。

3.1.3 利用潜在资源,提升老年人活动意愿

合理利用潜在滨水空间,提升老年人在此活动的意愿。

1)改造部分滨水工业遗存,转型为滨水绿地或滨水看台,满足日常使用及活动需求,将滨水范围内的工业遗存以景点方式重新激活。

2)对滨水区域内的标志性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对部分遗存民居进行改造和功能置换,凸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3.2 功能改进

3.2.1 优化文娱环境,服务老年人休闲生活

适老化滨水空间可为老年群体提供个性化设施,辅以引导手段,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要。

1)增加个性化空间设置,服务于老年人唱戏、舞蹈、垂钓等需求,在公共滨水空间开辟专用场地,为不同兴趣爱好的老年群体提供优质的社交环境。

2)在滨水空间设置舞台区域,与社会群体合作,不定期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激发老年人参与的热情,使滨水空间成为老年人的文化阵地,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3.2.2 提升益康氛围,服务老年人活动健身

滨水空间是老年人健身活动的重要场所,老年人在此打太极、踢毽子、散步及进行球类运动等。基于此,可对场地进行适老化改造。

1)在独立活动区域内设置一定数量的低强度健身器材,也可引入适老化趣味康体设施,提高健身趣味性。注重选择可达性强、交通便利、指引明确且有利于老年人停留聚集的区域,适当增加休憩座椅及遮蔽风雨的空间。

2)建议改造原有步道,打造滨水漫步道、跑步道与自行车道公共绿道系统,沿线设休憩、补给与简单医疗服务站,采用无障碍坡道设计,将滨水空间由封闭转为开放,方便老年人全天候使用。

3.2.3 增设亲子空间,服务老年人代际和谐

很多老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照顾第三代的任务,在日常活动时会兼顾照看小孩,一定数量的亲子空间构建有利于老年人实现代际和谐[4]。

1)滨水空间中的儿童游乐设施多为流动性商业行为,可考虑在固定场地增设公共儿童游乐设施,适当增设适老化设施,丰富老年人在照看儿童时的社交行为。

2)提高老年人娱乐活动参与积极性,增设适合老年人及儿童共同活动的轻强度游乐设施,既增加老年人与孙辈之间的互动,又促使老年人锻炼身体[5]。

3.3 要素优化

3.3.1 从细节改良入手,提高安全便捷水平

老年人感官机能衰退,自我防护能力下降,安全性与便捷性成为滨水空间适老化改造重点。

1)步道需平整防滑,避免使用大颗粒鹅卵石,人为制造地面凹凸,高差处尽量使用无障碍坡道(见图4),台阶处应安装安全扶手。

4 无障碍坡道效果(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步道材质应坚固耐用,破损及时修补,避免造成安全隐患。3)在滨水空间明显位置设置安全提示标志。4)缓坡地段进行防滑处理,设置防滑提示标志。

5)栏杆设置高度适中,临水设置安全提示标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亲水戏水。

3.3.2 从绿化景观入手,提高感官体验

绿化景观是公共滨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景观配置可营造舒适、休闲的空间氛围,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对感官体验的舒适度要求更高。

1)把握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比例,丰富植物种类,增加景观颜色变化与层次,为老年人视觉感知提供鲜明刺激。

2)把握草本花卉、低矮灌木与高大乔木的配置比例,构建多样的绿化景观轮廓,以植物形态变化提升老年人的景观体验。

3)临近城市道路的节点可通过设置层次绿化带或布置立体绿植墙,降低城市噪声对滨水空间中老年人活动的影响。

4)根据空间类型,种植不同香味的植物,亦可进行樱花步道、桂花林等主题化景观设计,为老年人提供独特的滨水空间氛围。

3.3.3 从服务设施入手,提高需求满足能力

完善的服务设施既是滨水空间安全感与舒适感的主要衡量因素,又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基础需求[6]。

1)合理布局滨水沿线,增加救生设施种类,配置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与救生杆等设备,实现救助范围全覆盖。

2)加强社会急救能力建设,完善设施区域布局,实现AED(心脏除颤器)等急救设施设备全覆盖。

3)明确滨水空间各区段与时间段的人群活跃度,在人流较多且缺乏公共卫生间的区段增设临时移动公共卫生间,设置一定数量的无障碍卫生间满足老年群体需求。

4)布置安全监控设施,避免出现监控盲区,通过节点覆盖、环网封闭等措施保证监控区域内监控影像的连续与完整。

4 结语

通过实地调研,归纳江苏6个城市老年群体对于本地公共滨水空间的整体评价,从层次整合、功能改进、要素优化3个方面提出适老化设计与改造策略,力争实现城市公共滨水空间的适老化升级与实际老年群体现状及预期需求的匹配。

猜你喜欢

滨水老化问卷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问卷网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
杜绝初春老化肌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