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核心区滨水失落空间活化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牛角沱滨水公园为例
2023-10-18刘祎遥翁季
刘祎遥 翁季
0 引言
重庆是“山水之城”,主城核心区地形复杂,高差大,又有长江和嘉陵江穿过,各区域交通联系困难。为解决该问题,重庆在1949年后便进行“平原化改造”,沿江岸线建设各类道路、桥梁。上述建设活动使主城各区之间联系紧密的同时,也导致部分滨水空间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空间割裂、可达性差、环境恶化等。任由这些滨水空间逐渐“失落”,无疑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本文以牛角沱滨水公园为例,通过调研、分析提出重庆主城核心区滨水失落空间活化策略,为滨水空间再利用提供新思路。
1 失落空间定义
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失落空间是指未被充分利用且衰败的空间,这些空间是令人不愉快、需要重新设计的反传统的城市空间,对环境和使用者而言毫无益处,没有可以界定的边界,而且未以连贯的方式连接各个景观要素。其特点包含使用率低、活力不足,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可达性差、不利于人活动,令人压抑、沮丧,丧失场所精神,甚至让使用群体缺少归属感和安全感。
2 牛角沱滨水公园现状
牛角沱滨水公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轻轨2号线牛角沱站下,嘉陵江畔,左右两侧上空分别是渝澳大桥与嘉陵江大桥。建造材料主要为邻近工程建设遗留的废料,风格粗犷,于2008年修建完成并向公众开放(见图1)。牛角沱站是重庆人流量较大的轨道换乘站,此处设有2号线与3号线站点,后为方便换乘,又在两站之间设置架空廊道。公园上空路与桥相互穿插,大大小小的柱子和连接不同标高的楼梯相互层叠,公园内部设有多段台阶连接多层台地。江边横亘1条排污箱涵,人们将其作为步道,在上面散步、玩耍(见图2)。
1 牛角沱滨水公园现状
2 牛角沱站附近主要道路空间关系
公园位于渝中母城核心区,周边有多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物。如被称为重庆“公路第一桥”的嘉陵江大桥,以及著名爱国人士鲜英的旧居——特园。此外,附近还有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晋冀鲁豫军区干部子弟校旧址。牛角沱滨水公园区域可谓承载了数代人的集体记忆,烙印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公园内部业态简单,设有茶馆和商店,另有摊贩在人流密集处售卖日用品。公园使用者以周边居民为主,其常年在此活动,对公园有较强归属感,并自发承担了部分管理、清洁工作,还有少部分来此游玩的外来市民与游客。
3 牛角沱滨水公园失落空间存在问题
3.1 消极空间多
公园常年冷清,使用者寥寥,内部消极空间较多,具体体现在秩序混乱,空间层次不清晰,交通空间与活动平台之间界限模糊;部分空间用途不明,缺乏限定要素;休息平台形态为不规则带状,具有方向性,不利于人停留活动(见图3)。消极空间无法促进人群开展丰富多样的自发性活动及社会性活动,人与环境的互动程度低。
3 牛角沱滨水公园节点分布
3.2 功能缺失
场所活力的产生和使用者的需求有紧密联系,因需要而产生的各项活动是城市空间活力存在的原因。具有丰富功能的场所可促进人群进行丰富多样的活动,提高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程度。牛角沱滨水公园未设不同的功能分区,也未布置健身、休闲、文化相关设施,无法满足使用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缺乏针对不同年龄段与身体情况使用者进行的设计,缺少无障碍障设施。
3.3 场所精神缺失
在建筑现象学研究中,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是发生活动和行为的空间。场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场所精神,包含方向和认同两个要素。方向指人能够明确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认同是人通过与环境产生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产生的精神层面上对自我的肯定和认同。牛角沱滨水公园周边历史文化素材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利用。场地在场所精神塑造方面缺乏特点,没有相关引导及介绍,更无相关要素的挖掘和表达,可识别性不强,不利于激发周边居民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感。
3.4 场地可达性差
重庆主城核心区滨水地带江岸陡峭,高差大,因此很多滨水路段均以高架桥的形式进行建设。出于防洪考虑,滨水地带公路、桥面高度需与常年洪水位线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多为十几米到三四十米,降低了滨水区域的可达性。滨水路作为重庆联系不同板块之间交通的“大动脉”,常年车流密集且速度快,进一步加剧了人们与江岸间的阻隔。场地形态为多层台地,台地之间仅靠狭窄台阶连接,相互之间联系薄弱。巨大的轻轨站及桥梁、道路将公园围成一座“孤岛”,阻挡看向滨水公园的视线。区域步行系统建设不完善,进入公园的道路曲折,宽度较窄且标识性弱,导致在有高差阻隔的情况下可达性较差(见图4)。
4 牛角沱滨水公园交通流线
53 种引导人群进入场地方式示意
3.5 空间体验感差
公园内设施设备的种类、数量不足,仅布置桌椅供人休息。场地内铺地、挡墙材质色彩极为单一,出现开裂情况,暴露出棱角尖锐的石块,局部空间存在安全隐患。公园的日常管理存在不足,无专人对安全、场地运营进行管理,有流浪者在此露宿,部分区域成为居民堆放垃圾之处。此外,由于上空有轻轨站点与立交桥遮挡,公园采光不佳,缺少照明设备,在夜间可见性差,严重影响人的使用。
4 空间活化概述
空间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载体,其本身不具有活力,活力与人的行为活动密切相关。空间充满活力需要有人从事丰富的行为活动,牛角沱滨水公园空间失落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法吸引人群在此开展活动,因此其活化路径在于提高吸引力,从而激发各种行为活动,汇聚活力。空间中人的活动分为3种,即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指人们参与日常工作或生活的这类活动,各种条件下均会发生;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如各类户外娱乐休闲活动;社会性活动主要指人群之间的社交活动。空间活化就是赋予空间活力,即通过各种方法促进空间内产生更多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5 空间活化策略
5.1 优化步行交通体系,提高滨水空间可达性
牛角沱滨水公园内部及周边区域对步行并不友好。密集住宅小区的存在让联系步道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外部区域不熟悉场地状况的市民很难穿越这些障碍。针对该情况,可考虑区分铺地材质或设置指示牌,更好地引导外来人员,提高公园可达性。当人到达场地附近,如何将其引入场地内也需考虑。可通过在适当位置布置下穿楼梯、通道等方式引导人们穿过道路。在车流量小、车行较缓的路段,也可考虑在道路另一端布置观景楼梯、观光电梯、步道,以垂直交通方式进入场地(见图5)。
5.2 善用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居民归属感
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设计,不仅能鼓励人与场所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带给人精神层面的享受,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且能彰显场地的文化地域特征,使人们了解自身与场所的关系,进而产生归属感。失落空间改造要结合当地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力求突出场地特色。牛角沱滨水公园周围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可对附近社区居民认可度高、承载集体记忆且具有空间界定功能的标识性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复建,强化周边社区居民在滨水公园内的空间感知。场所感不仅与物质实体有关,也与物质之外的空间氛围有关,可设置相关活动加强人与场所间的情感关联,如节日活动、健康宣传、困难老人关怀等。此外,应关注游客对滨水公园宣传、聚集人气方面的助力作用。涂鸦、社交媒体打卡等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形式可丰富场地文化内涵,也应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5.3 合理进行功能填充,释放滨水空间潜力
滨水失落空间应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并结合周边需要对场地进行功能填充,利用好空间资源。如布置集中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运动场、健身器材,满足其锻炼身体的需求;或建设露天影院、棋牌活动室,解决附近老旧社区缺乏公共活动场所的问题,满足附近社区退休人员休闲、交往需求;还可结合场地特色引入商业、娱乐、文创等类型的商业外摆,通过主题策划,利用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打造“网红空间”,吸引外来人员,赋予空间文化新价值。滨水失落空间在功能布置时要考虑场地条件,如距离入口远的区域可设置行为目的性强的功能,在净空高度较高的空间可布置体育用地,净空高度较低处可布置游摊、文创店铺、临时展览。
5.4 完善管理维护机制,凝聚各方力量
很多公园的使用者自发承担了公园的管理、维护工作,这部分人群主要为固定摊位的经营者及周边社区的退休居民。社区居民自发承担管理职能的现象反映了非官方力量对失落空间干预的优势,这种干预依托于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有利于环境品质提升、治安改善与日常维护水平提升,并能反过来强化人们对场所的归属感。因此,可考虑对滨水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布置,明确使用权属,明确责任与利益分配。如向游摊摊主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和卫生服务费,发放给场地常驻摊主或居民。
5.5 加强场地环境建设,提升滨水空间品质
设计应对附近社区及游客等外来人群的年龄段、身体情况、空间需求等多种要素进行分析,使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和行为需要。具体来说,可从设计、景观绿化、设施设备、材质、色彩、照明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场地环境建设,提升空间品质。如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高差处理形式,界定好主次空间秩序,梳理不同节点之间多层级的交通联系;在色彩、材质的选用上充分考虑对人心理的影响;在滨水空间设置灯光带,提升外部形象,设计季节性亲水平台、滨水栈道将水岸线串联;保护与利用好空间特色的识别性要素,如陷入江滩中的废弃车辆,相互交织穿插的巨柱与路面,此类要素可带给游客区别于其他城市空间的独特感受。
6 结语
“两江四岸”是重庆重要的城市名片,是重庆宝贵的自然人文资源。牛角沱滨水公园位于主城区核心位置,场地条件复杂,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并在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延续城市文脉、最大化公共利益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未来的城市设计应重视重庆主城核心区滨水失落空间,统筹江、岛、岸、城关系,依托本土地理文化特征,创造出美丽、宜人、多样的滨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