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策略

2023-10-18马浩如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6期
关键词:革命内容语文

马浩如 何 群

(1.颍上县慎城镇回民小学 2.颍上县鲁口镇何台小学 安徽阜阳 236200)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发展,革命文化育人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由于缺乏革命文化教育以及与小学语文的融合不够自然,因此我国应当结合教育现状,树立正确的革命文化育人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将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保障革命文化不会迷失在历史的潮流中,也能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概述

(一)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的内涵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中国人民群众,共同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中国独有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体现,并且富有浓厚的革命精神。在党的领导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解放。革命文化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解放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独特的意识与观念。革命文化主要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中的物质文化主要是中国在革命过程中留下的独特的遗迹、遗物;非物质文化主要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红色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因革命文化较为深刻,小学生可能无法快速地理解,但是文化理念必须传承下去,让学生认识革命文化。

(二)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甚至被刻上了现代社会的标签,但当今社会很多现象仍有历史印记。对此,可以在小学生日常语文教育中融入优秀的革命文化,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知晓革命文化的由来,了解革命文化的精髓,以此来规范自身言行。小学德育工作需要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不仅可让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可以把爱国思想深深地埋在学生心里,更有利于进行爱国教育。小学是培养孩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小学生未经世事的行为思想,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此时将革命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工作中会事半功倍,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做事准则有很好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未来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三)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的文化价值

如今,教育不仅是知识文化的学习,而且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中华民族的每个人都要有传统美德,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将革命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中,可将革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习惯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整体道德素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关于国家的优秀作品,借助这些优秀作品向学生传递革命文化,逐渐让革命文化扎根在学生心中,远离各类不健康的信息。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于好坏无法明确地进行区分,所以需要教师细心地给予引导。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将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势在必行,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观念,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难点

(一)缺乏主导性

从教师方面来讲,由于一些教师自身没有对革命文化有很好的理解,在革命文化教学中自身缺乏主导性,只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还有一些教师自身价值观存在问题,导致其出现错误的思维与想法,进而教学方式出现偏差,不能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中起到关键的引导性作用,教师自身不能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没有坚守革命文化的教育内涵,也会导致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学不尽如人意。

(二)缺乏认知性

形式主义下的革命文化教育缺乏认知性,根本上无法明确教育方向,也实现不了革命文化教育的目标,无法培养学生的革命品质与良好素养。结合课本内容是小学进行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的主要方式,部分小学要求学生牢记革命文化,但学生只停留在了解知道的阶段,实际的理解与应用却没有实现,学校进行的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只满足了教,却没有进行做,达不到革命文化教育的本质目的,也没有改变学生的日常道德素养及素质行为。

(三)缺乏深刻性

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缺乏深刻性,这是因为一些学校和家长仍然以传统的教育观念为主,虽然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应试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弊端也极为明显。应试教育对于我国教育有着深厚的影响,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极为重视学生的成绩,并将其作为判定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对于革命文化的内容和质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的开展方面,一些学校甚至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使革命文化教育变得形式化。由于学校极为重视学生的成绩,给教师施加压力,教师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教师们更加无心进行革命文化教学,这就降低了革命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比重,使其逐渐地向边缘化、形式化方向发展。

(四)缺乏情境性

教师在进行革命文化教学时缺乏情境性,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教学中应用的案例都是旧例,与当前社会现状不匹配。如教师还用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战争年代的例子,虽然这些例子能够体现革命精神,对于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与社会的大环境不相符,不能够让小学生与语文知识很好地衔接。革命文化并非只有历史中的事例或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革命文化也有了新的拓展,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及时应用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革命文化,出现了缺乏情境性的脱节现象,对革命文化的利用不足,将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策略

(一)以革命历史为主线,增强主导性

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革命文化与革命历史,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的育人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发掘获取革命文化内容,从而为后续的教学融入革命文化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和革命文化相结合,首先,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网络收集贴合教学内容的革命文化资源,并结合教学内容编制相关习题或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利用革命文化的案例提高语文能力,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登山经验,让学生了解朱德上山挑粮的艰难和辛苦,从而认识到朱德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由于学生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于五位英雄舍己为人、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缺少代入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的医护工作者,比如“雷神山”和“火神山”的建设者,从生活实际出发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革命精神。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狼牙山的电影,让学生通过画面与声音体会五位英雄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伟大革命精神。

不仅课堂是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的场所,整个校园都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将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空间。校园的物质景观历史背景及其文化,无不积淀着巨大的社会价值,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其具有的直观观赏性和潜在革命文化教育背景,都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将优秀的革命文化元素融进班级的装扮中,在班级的走廊或者背景板中悬挂革命历史宣传栏,将革命历史与人物事迹进行展示,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革命文化的内涵与影响,潜移默化地将革命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二)以革命精神为主题,提升主动性

教师可以以革命精神为主题,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中,很多的抗战英雄故事、建国英雄故事都是优秀的革命文化教育素材。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将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学习融入课本内容当中,让学生对学习革命文化产生兴趣,感受革命文化的魅力。教师基于语文课本中的故事拓展革命文化,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养成爱学习革命文化的习惯。

除此之外,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也在鼓励人们追求理想,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也应当鼓励他们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脚踏实地,不断向着目标努力前进。在学习态度方面,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体会革命文化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坚持复习巩固,这样才能让知识学得更扎实等。通过借鉴这些革命文化中的精神思想,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三)以革命事迹为重点,深化教育内容

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中有所收获,教师需要以革命事迹为重点,深化教育内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场地、学生应学会的内容等多种因素,根据不同的客观因素组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革命知识比赛、情景剧表演、红歌歌会、辩论会等。老师们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由此来进行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个性化发展,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学质量,也可以邀请革命老同志通过网络连线直播的方式,给学生讲真实的故事,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革命文化深入学生的内心。

教师也应当开拓各种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多元化发展。例如,通过网络等方式收集革命文化素材,并将素材制作成革命文化宣传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看到革命文化的历史,使学生有更加宽泛的学习素材,能够深入地了解革命文化。教师还可以使用芦笋录屏、腾讯会议等信息技术软件制作线上微课视频,将各类革命烈士的事迹融入微课视频内容,让学生知晓今天祖国的繁荣和人们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先辈们的努力与牺牲,让学生铭记历史,学会感恩。教师应当运用各类新兴媒体工具,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革命影片,亲身感受先辈们当时的心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观后感,认真了解革命文化背景,让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以革命基地为平台,增强实践体验

社会是学校拓展革命文化德育活动课程的广阔空间,依托地方资源建设在校外开展革命文化教学的阵地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以革命基地为平台,增强实践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革命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历史名人纪念馆、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场所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文化的传承。学校可以组织革命文化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革命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德育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革命文化的纪录片或电影,图书馆广播站、宣传栏等优秀的革命文化宣传地也能够丰富学生实践体验,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或组织其学习,将革命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能够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也能拓展课本里的内容。不同的活动形式能够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也能够带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

现代社会网络日益壮大,网络资源也是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内容教学开展的重要资源,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官方网站中弘扬革命文化专栏都是优秀的网络阵地资源。如果学校的设施设备足够完善,则可以建立学校专门的革命文化网站,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革命文化教育效果,借助网络资源打造革命文化宣传阵地,将优秀的革命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深入地挖掘本土以及本校的革命文化,让学生感受到革命英雄就在身边,优秀的革命英雄能够起到偶像作用,带动学生积极进取。

革命文化是我国国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独有的精神财富,革命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及教育价值,还能够提升学生社会主义建设精神和爱国精神。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要使优秀的革命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相结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继承革命文化的传统并不断发扬。

猜你喜欢

革命内容语文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主要内容
粉红革命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