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理论审视下的社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10-17胡剑波叶志前刘晓婷

晋中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扎根老龄编码

徐 速,胡剑波,叶志前,刘晓婷

(1.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2.温州城市大学华龄学院,浙江温州 325000;3.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浙江温州 325000)

一、扎根理论概述

原始数据的提炼分析对于质性研究至关重要。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基于原始材料并在没有特定理论预期的情况下,从数据中提取和发掘理论模型。扎根理论作为探索性研究技术颇受关注。Straussian 风格的扎根理论给出了一整套系统而具体的编码技术,包括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式等三阶段的编码[3][4]。开放式编码提炼研究素材,获取原始数据,并由原始数据归类后加贴标签形成一阶概念。主轴式编码揭示了一阶概念之间的潜在逻辑联系并形成二阶主题。选择式编码确定了聚合构念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理论模型。扎根理论通过递进的编码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挖掘整理,呈现出有说服力的原始证据和逻辑链条,形成原始数据和结论间牢固的证据链,有效地保证了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编码的合理性。国内学术界在不同领域都有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5][6]。扎根理论的研究特点与社区老年教育研究主题具有很高的匹配性。社区老年教育工作千头万绪,原始材料多元。运用扎根理论对老年教育的原始材料进行没有偏见的递进性编码分析,提取和发掘理论模型,有助于厘清社区老年教育目标和优化实施方案。本文以温州社区老年教育实践为研究样本,研究利用扎根理论分析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现状,构建理论模型深入探讨社区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

二、编码及分析

(一)开放式编码及分析

开放式编码为后续分析提供了感性而丰满的基础。由表1 可见,各个社区的原始数据相互关联、相互印证和相互补充形成一阶概念。一阶概念能够粗略地勾画社区老年教育的基本情况,初步揭示一阶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和所属领域的差异性。

表1 温州市老年教育开放式编码

(二)主轴式编码及分析

由图1 可见,从一阶概念到二阶主题到聚合构念,是一个很清晰的逻辑路径。主轴式编码将层层归纳抽象上来的结果呈现出来,结合归纳和演绎方法进行多次验证,系统地呈现证据,形成了牢固的证据链。

(三)选择性编码及分析

聚合构念及其关系描述了研究问题;而建立聚合构念之间的关系需要解释机制,从而形成理论模型。由图2 可见,在模型构建中,我们首先确定“社区老年教育的目标、实施及社会支持”这一核心范畴。教育实施是具体工作,涉及学习资源、学习平台、激励机制三个聚合构念。社会支持系统是社区老年教育的底座,对教育实施起着支撑作用。在理论模型中,教育目标用虚线标注。当我们评价教育实施的绩效和寻求教育实施优化时,高位思考聚焦点就是教育目标。教育目标起着导向作用:老年教育价值及落实基于教育目标,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教育目标,老年教育的实践框架源于教育目标。这是一个需要厘清的问题。

三、讨论与结论

(一)厘清老年教育目标

1.通过老年教育开发和利用老龄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从现在起到2035 年之前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期[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列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专章,并在其中的“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条目下指出,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7]。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所谓老龄化社会问题,是指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老龄化与现行的人力资源年龄结构不匹配,进而与现行的经济运行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如果科学而合理地开发利用老龄人力资源,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教育领跑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前做好人力资源布局。厘清人力资源的目标,是突破社区老年教育瓶颈的重要思路。一是支持低龄老年人职业参与。为了应对劳动年龄人口缩减所导致的老化的挑战,我们的政策和教育行为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和持续性。新加坡提升老年人就业机会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8]。二是助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9]。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也是老龄群体触手可及的用武之处。三是组织老年人志愿服务。2016 年民政部发布了《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7]。四是支持老年人参与家庭服务。

2.通过老年教育实施认知老化干预,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

认知功能是老年人保持独立生活能力和保证良好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目前关于认知老化的神经机制及干预的研究方兴未艾。延缓认知衰退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认知老化干预效果[10][11]。其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是重要的认知老化干预。城市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自评健康都有直接的正向影响[12]。子代对亲代的经济支持和情感慰藉,亲代为子代提供经济帮助、帮助照料孙代,均会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但高强度的孙代照料则会降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13]。

(二)优化社区老年教育实施方案

1.加强学习资源建设

参加新农保的75人当中,有33人选择的缴纳原因是为了家中60岁以上的老人能够不缴费就能领养老金;28人认为自己60岁时可以领取养老金,生活有一定的保障;14人认为,缴纳的费用不是很多,但等自己60岁之后可以领到更多的养老金,认为参加养老保险划算。在选择不参保的原因方面,有4人选择了“缴不起费用”;年龄在45岁以下选择不参保的人数占较大部分,他们中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离60岁的时间还长,目前参加养老保险意义不大;一小部分人认为政府发放的养老金太少,担心缴纳的费用等自己60岁以后都不一定能拿得回来。

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活动项目、课程设置、课程建设。由编码分析可见,课程设置有待结构性调整,课程建设有待加强和规范。一是基于老年教育目标不断拓展课程主题,优化课程设置。目前老年教育课程主题相对狭窄,集中在休闲娱乐领域,有止步于“老年兴趣小组”之嫌,存在以休闲娱乐型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性失调。从教育目标出发,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努力方向,需要合理发展各个课程模块。二是大力促进老年教育的课程建设,包括:需要各方力量的加盟持续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实施的手段与方式;课程与活动项目的连续体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发展共享机制;重视社区老年教育质量的监管。

2.提升学习平台的绩效

由编码分析可见,学习平台网络已经基本完成,家门口的老年学校已经触手可及。因此,后续的发展重点是:充分利用学习平台网络,促进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并且进一步发展成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平台。

3.完善老年教育激励机制

学分银行是针对学员的激励手段。学分银行类似于零存整取的储蓄,能兑换相应的学历和非学历证书。针对老龄群体进行分年龄层次、分居住区域的需求调研,多元化的激励手段需要不断探索。老年教育的品牌项目评审是社区老年教育重要的激励手段。在老年教育中,品牌项目的建设能够体现区域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力。

(三)夯实社会支持系统

政策支持、财力支持、人力支持是社会支持系统中相互关联的三个维度。首先,要积极构建政策制度生态环境,不断探索社区老年教育的相关机制。基于老年教育目标,充分考虑政策制度的可行性和关联性,促进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其次,人力资源布局要体现规划性和连续性。教师培训、干部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都属于人力资源建设。此外,进一步拓展老年教育的融资渠道。目前老年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是“各相关部门出一点,财政拨一点,社会筹一点”,整体上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资金投入存在地区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社会资助和自筹经费较少。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展社会筹资渠道,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筹资工作。同时,要发挥老龄事业对老龄产业的引领作用,考虑培育老龄产业反哺老龄事业,促进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的协同发展[14][15]。

猜你喜欢

扎根老龄编码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