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粘胶/锦纶 70/30 14.8 tex混纺针织纱生产实践

2023-10-17李士云马桂霞

纺织器材 2023年5期
关键词:梳棉粘胶纤维隔距

李士云,马桂霞,孙 强

(山东宏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邹平 256200)

0 引言

锦纶纤维具有比其他纤维优良的强力和耐磨性,其弹性回复率可媲美羊毛,且质量较轻(密度为1.15 g/cm3),用其加工的织物经久耐用、不易磨损且耐腐、耐蛀,常用作登山服、冬季服装原料[1]。但锦纶纤维也存在静电严重、小外力下易变形、耐热耐光性差等缺点,故锦纶纤维在生产过程中很难实现纯纺,且制成的衣物在服用过程中易产生褶皱,不宜用作贴身衣物面料。

粘胶纤维属于纤维素纤维,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经过碱化、老化、磺化等工序制成可溶性纤维素黄原酸脂,再溶于稀碱溶液制成粘胶,经湿法纺丝而成。粘胶纤维的吸湿性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防紫外线、染色牢度较好等特点[2]。

为适应高端市场需求,解决锦纶6纤维易产生静电、可纺性差等问题,笔者公司研发并生产R/P 70/30 14.8 tex混纺针织纱,其制成的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悬垂性,保温透气且穿着舒适,是制作户外用品的理想面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原料选用及预处理

1.1 原料选用

采用粘胶纤维和锦纶6纤维为纺纱原料生产R/P 70/30 14.8 tex混纺针织纱,原料的物理性能指标见表1。

表1 原料物理性能指标

1.2 预处理

由于锦纶6纤维回潮率约为4.5%、易起静电、抱合力差,在清花、梳棉、并条工序易出现缠绕问题,造成无法生产和纤维流失,严重影响制成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多次试验发现,采用抗静电剂对锦纶6纤维进行喷洒(两者比例为1∶10),然后用塑料布包裹放置24 h后打卷试车,回潮率可达到约9.0%,锦纶6纤维的可纺性提高,保证了梳棉、并条工序的生产状态;在后序纺制过程中,车间的相对湿度也应偏高控制,防止纤维水分散失,增加可纺性。

2 纺纱工艺流程

纺纱工艺流程为:FA002型抓棉机→FA016型自动混开棉机→FA103型双轴流开棉机→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046型振动棉箱给棉机→A076F型单打手成卷机→FA201B型梳棉机→FA317A型并条机(锦纶预并)→FA317A型并条机(粘胶/锦纶混一)→FA317A型并条机(粘胶/锦纶混二)→FA317A型并条机(粘胶/锦纶混三)→FA415A型粗纱机→FA506型细纱机→SAVIO自动络筒机。

3 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

3.1 清花工序

锦纶6纤维回潮率小、抱合力差、易伸长、粘卷严重,对于后道工序的质量不匀和长粗节、长细节影响较大。笔者公司在成卷机上加装粗纱退绕装置,在棉卷层夹入粘胶粗纱进行隔离,同时加大棉卷罗拉压力,粘卷问题有所改善。

粘胶纤维光洁、无杂质,开清工艺以“多松、轻打、以梳代打、精细抓取”为原则。清花工序主要工艺参数:FA106型自动混开棉机梳针打手转速设为540 r/min,综合打手转速设为860 r/min,棉卷罗拉转速设为12 r/min,棉卷定长设为30 m,棉卷定量设为387 g/m,车间温度为30 ℃,相对湿度为68%~73%。

3.2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采用“少落、低速、快转移、慢速度”原则,在保证梳理质量的同时减少纤维损伤。因锦纶6纤维预处理后散湿快,散湿后静电严重、可纺性差,而粘胶纤维可纺性较强,故先纺制粘胶纤维。为解决锦纶6纤维静电严重、梳棉棉网不易集束、断头较多、并条工序生产困难等问题,须在光罗拉处加装棉网集束器,以解决棉网断裂不成条问题;同时梳棉区域须加大湿度,通过在地面洒热水增湿以减小锦纶6静电,梳棉车间相对湿度宜控制为65%~70%。

粘胶纤维梳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梳棉生条定量为18.5 g/(5 m);锡林—盖板隔距为0.18 mm,0.15 mm,0.15 mm,0.15 mm,0.18 mm;道夫转速为21.7 r/min;锡林转速为330 r/min;刺辊转速为800 r/min;回转盖板线速度为168 mm/min。

锦纶6纤维梳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梳棉生条定量为9.0g/(5m),锡林—盖板隔距为0.18mm,0.15 mm,0.15 mm,0.15 mm,0.18 mm;道夫转速为15.5 r/min;锡林转速为330 r/min;刺辊转速为800 r/min;回转盖板线速度为168 mm/min。

3.3 并条工序

为减少纤维粘缠罗拉、胶辊,对2种纤维的纺制顺序进行规范。首先纺制粘胶纤维生条,锦纶6纤维在梳棉完成后马上进行预并,然后立即与粘胶生条进行混合,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锦纶6纤维散湿后静电严重而带来的缠绕问题。并条工序相对湿度宜控制为65%~70%,车速偏低控制,采用4道混合,以保证混纺比精准且混合均匀。并条工序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

表2 并条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3.4 粗纱工序

为保证成纱条干均匀度,防止粗纱张力引起的意外牵伸,保证细纱不出硬头,粗纱工序须采用“小张力、慢速度、重加压、大隔距、较大捻系数”的工艺原则。为减少静电产生,粗纱车间相对湿度宜控制为60%~65%。

主要工艺参数:粗纱干定量为5.0 g/(10 m),后区牵伸倍数为1.24,粗纱捻系数为75,锭翼转速为615 r/min,前罗拉转速为159 r/min,罗拉隔距为11 mm×28 mm×36 mm,钳口隔距为5.0 mm,粗纱乌斯特条干CV值为4.1%。

3.5 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采用“重加压、大隔距、较大后区牵伸倍数”工艺原则,同时优选细纱器材专件以提高成纱质量、改善条干、减少纱疵。由于锦纶6纤维可纺性差,在纺纱过程中易产生棉结和毛羽,需合理使用细纱钳口,避免过大过小,否则易出现细节和“出硬头”问题;选用低硬度、抗绕性好的胶辊,加强对浮游纤维的控制;钢丝圈偏轻选配,注意钢领使用周期并及时更换,防止产生棉结和毛羽;在考虑粘胶纤维湿强低的同时须兼顾锦纶6纤维的静电问题,细纱车间相对湿度宜控制为58%~60%。

主要工艺参数:细纱锭速为13.14 kr/min,前罗拉转速为176 r/min,捻系数为364,后区牵伸倍数为1.25,罗拉隔距为43 mm ×68 mm,钳口隔距为2.75 mm。

3.6 络筒工序

络筒工序采用“小张力、低速度”工艺原则,控制车速为1000 m/min;合理设置电清参数,以清除有害纱疵,减少棉结和毛羽;此外,需保证槽筒及纺纱通道光洁无毛刺。

洛菲电清参数具体设定:棉结直径(N)为4.0倍,短粗节直径(DS)为1.8倍,短粗节长度(LS)为1.1 cm,长粗节直径(DL)为1.2倍,长粗节长度(LL)为25 cm,长细节直径(-D)为-14%,长细节长度(-L)为20 cm。上机后需对捻结质量进行调整,以确保接头质量。

3.7 成纱质量

经测试,筒纱的质量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筒纱质量指标

由表3可知,R/P 70/30 14.8 tex针织纱强力CV值、条干CV值、细节、粗节、棉结均在合理范围,说明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设置合理,成纱质量稳定。

4 结语

4.1锦纶6纤维回潮率偏小、易起静电,需根据原料特性,做好预处理保湿工作,采用合适比例的抗静电剂对原料进行预处理,提高原料可纺性。

4.2在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工艺须优化配置,保证通道光滑、不缠不绕;车速不宜过高,以保证生产状态良好;罗拉隔距须偏大掌握,避免牵伸力过大导致牵伸不开;细纱工序须重点注意生产状态,络筒工序要优化捻结参数,控制捻结强力,以保证成纱质量。

4.3严格控制好各工序的温湿度,偏大掌握各工序相对湿度,保证锦纶6纤维实际回潮率大于8%,以减少静电,保证生产稳定性。

猜你喜欢

梳棉粘胶纤维隔距
粘胶纤维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石墨烯材料粘胶纤维在卫生用水刺非织造布的应用
略谈梳棉机针布间隔距
GB/T 35932—2018《梳棉胎》在检测中的应用
GB/T 35932—2018《梳棉胎》中梳棉颜色级检验准确性的探讨
硅烷包覆膨胀型阻燃剂共混改性粘胶纤维的研究
隔距片
——具有历史感的工具
集聚纺细纱机使用压力棒隔距块对成纱质量影响的研究
细纱机牵伸器材的优选改造
竹炭粘胶纤维的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