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叠合装置色谱分析优化

2023-10-17赵禹锟

河南化工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丁酮戊烯柱温

赵禹锟

(长春理工大学 , 吉林 长春 130013)

叠合装置是利用混合碳四中异丁烯进行选择性叠合反应,进而生成双异丁烯化学产品。叠合产品双异丁烯主要成分2,4,4-三甲基-1-戊烯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易燃易爆的液体,溶于乙醚、苯和氯仿,不溶于水。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加入溶剂可以改善样品挥发性、峰形、分离,提高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1]。叠合装置样品分析中各采样点样品采集前为了让叠合样品轻、重组分分离效果好,采样瓶中要加入丁酮试剂(每次加入量为耐压钢瓶的1/3),使样品充分溶解入丁酮中,再进行样品采集分析。丁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丙酮气味,易挥发。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油类混溶。对分析化验人员眼、鼻、喉、黏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采样器具里添加丁酮,增加了化验分析和采样作业的风险,也增加了废试剂处理的风险和成本。本研究在不加入丁酮溶剂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载气及其流速、柱温、进样器温度、检测器温度等色谱操作条件,观察主要组分反丁烯、顺丁烯、、碳五、仲丁醇、2,4,4-三甲基-1-戊烯(以下简称1-戊烯)、2,4,4-三甲基-2-戊烯(以下简称2-戊烯)、碳八、碳十二在调整前后色谱峰区域面积的变化,找出满足分析要求的色谱操作条件。

1 分析仪器及条件

①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检测器及注样器的岛津GC-2014C色谱仪,具有自动六通阀进样和柱头进样器进样。②色谱工作站:选用LabSolutions型色谱数据工作站,按面积归一化法定量计算各组分的含量。③色谱柱:HP-PONA石英毛细管柱(50 m×0.20 mm×0.50 μm)。④载气:高纯氮气,纯度>99.99%。⑤燃气:高纯氢气,纯度>99.99%。⑥助燃气:压缩空气,纯度要求无油污、无杂质。⑦检测器:FID检测器。⑧控制模式:压力、单左,分流比100,信号输出口CH2。⑨进样器具:50 μL或100 μL气密型耐压注射器(冷冻)进样。⑩进样量: 1 μL柱头进样。

2 结果与讨论

2.1 载气流量的影响

载气流量对峰面积的影响见表1。

表1 载气流量对峰面积的影响

由表1可知,流量<30 mL/min,碳五以下峰尖几乎并拢,分离效果不好。流量>30 mL/min,各组分的出峰时间相对较长, 造成载气的浪费。因此,载气流量为30 mL/min时,效果最佳。

2.2 柱温的影响

柱温的选择要针对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范围而定,柱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峰形和分离性能,减少丁酮溶剂的加入对各组分的影响。

通过建立正交试验表,以反丁烯、顺丁烯、碳五、仲丁醇、碳八、1-戊烯、2-戊烯、碳十二的出峰面积为影响因子,利用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再进行分析试验验证,确定出适宜操作点见表2。

表2 柱温调整变化

2.3 检测器温度的选择

对于气相色谱而言,一般检测器的温度高于柱温,以保证样品在检测器内不冷凝。此外,在FID检测器中由于氢气燃烧产生大量水,若检测器温度<100 ℃,水不能以蒸汽状态从检测器中排出,会导致灵敏度下降,噪声增加。本实验分别考察了检测器不同温度对组分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检测器温度在280 ℃左右变化时,对各组分的响应值无明显影响,各组分峰面积响应值达到最大,本实验选择280 ℃作为检测器温度。

2.4 进样器温度的选择

进样口温度主要由样品的沸点范围决定,同时还要考虑色谱柱的使用温度,即要保证待测样品全部瞬间气化,又不能使待测组分发生热分解。实验分别考察了进样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组分响应值的变化,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在进样口温度为230 ℃时,由于各组分未达到完全均匀汽化,各组分峰面积响应值并未达到最大。进样口温度在250 ℃时,各目标组分均达到完全均匀的汽化,进样口温度对FID检测信号的响应值无明显影响,故本实验选择进样口的温度为250 ℃。

2.5 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表3 检测器温度变化对峰面积的影响

表4 进样器温度变化对峰面积的影响

表5 优化前后色谱分析条件对比

表6 优化后主要组分误差表

优化色谱操作条件后,主要组分保留时间相对误差均<0.1%,能够满足组分分析的需求,没有对分析数据造成影响。

3 结论

通过调整载气及其流速、柱温、进样器温度、检测器温度等色谱操作条件,实现了在样品分析过程不加丁酮的目的。减少了丁酮试剂使用量,简化了分析人员操作程序,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接触丁酮对职工眼、鼻、喉、黏膜造成的刺激性危害,极大地降低了职工分析和采样过程的风险,完成了优化目标。

猜你喜欢

丁酮戊烯柱温
变压精馏分离2-丁酮和水的工艺研究
气相色谱法测定正戊烷含量的方法研究
(2E,4E)-N-(2-氨基乙基-5-(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基)戊-2,4-二烯酰胺的合成及其降血脂作用
枳中异戊烯基化的黄酮及香豆素类成分
丁酮合成丁酮肟的研究
柱温对胆固醇键合固定相分离黄酮苷的影响及其热力学分离机理研究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桑叶中聚戊烯醇结构与含量测定
土茯苓含量测定分离度和理论板数的调整
枯草芽孢杆菌HB-32产3-羟基丁酮分批发酵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