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12345热线标准体系探索研究

2023-10-16李娜杨建豪宋超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5期
关键词:工单热线政务

李娜?杨建豪?宋超

摘要: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问题建议、推动解决政务服务问题的重要渠道。本文立足于湖北省12345热线,探索了标准体系的推进路径,包括热线整合、平台建设、标准规范、数据共享、知识库建设、督办考核等内容,并以各地12345热线改革实践为例,介绍了湖北省标准化的落地执行情况以及产生的实效,最后就热线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相关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政务热线;12345热线;热线标准化

一、引言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是反映问题建议、推动解决政务服务问题的重要渠道,因此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对有效利用政务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加强监督考核、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53号),明确以一个号码服务企业和群众为目标,推动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优化,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和群众互动渠道,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湖北省已建立起“一号接听、全省联动”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在全省形成了“一号对外、统一受理、按责分办、多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极大丰富了群众诉求途径,促进优化了营商环境,有力支撑了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二、标准体系建设的探索推进路径

标准化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在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存在的事项设置不一、受理条件不一、审批流程不一、形成的结果不一等问题,均可通过标准化解决。在加强建章立制的基础上,针对湖北省现有标准化体系的短板和空白,由省级统筹建设标准化体系,并逐步颗粒化,形成工作任务分解和清单,让市州认领,通过强弱项、补短板,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从而建成标准化体系,全面规范我省政务服务行为。

(一)构平台,重整合,夯实现代化转型基础

国家层面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为热线规范和建设指明了方向,逐渐形成了国家宏观指导、地方狠抓落实的政策环境。湖北省于2019年开始探索研究12345热线,按照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共同使用原则,构建了省市县三级网络工作平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工作体系,建立了电话、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等全媒体服务体系,与省政务服务平台、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省政府网站群、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实现对接,拓宽受理渠道,满足企业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全省17个市州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号接听”,深化整合各类政务服务热线,在完成整合部委设立的525条热线整合任务的基础上,分中心热线整体并入1条,“双号并行”热线整体并入81条。通过热线整合将各部门碎片化、条线化的政务服务事项前端受理功能进行集中重置,建设纵横全覆盖、内容全方位、服务全渠道的政务服务诉求总门户。

(二)建标准,立规范,打造业务协同标准化体系

近年来,湖北省研究制定了《湖北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行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效能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对全省12345热线工作机制、运行安全、平台建设、知识库体系、监督考核等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推动热线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从而对全省热线管理、规范工作流程等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诉求处理方面,落实“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属地优先”原则,对诉求规范分类,目前已形成包含城建环保、农业经济、司法民政、工业交通、科教文卫等21个大类、853個二维诉求事项分类。对工单分类分级设置对应回复时限,理顺各环节工作流程与关键步骤处理规则,目前已形成了150个标准化问答指引,极大提升了工单处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全省统筹建设了“权威准确、标准统一、实时更新、共建共享”的统一知识库,规范要求各环节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统一答复口径,建立快速、准确的服务响应体系,提高了湖北省12345热线诉求直接解答率和群众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省知识库数据按照规范要求汇聚资源达72993条,其中市州71589条,部门1404条,包含社会保障、文体教育、人力资源等12大类。

(三)定指标,促落实,推进标准化高效运行

以落实12345热线规范标准为基点,与实际业务相结合,建立健全督办考核机制,为热线工作提供标准的支撑和保障。从以结果为考核重点,转变为办理过程与结果并重,将热线办理、热线接通率、按时办结率、回访满意率纳入督查考核,印发市州问题整改清单,并进行通报排名,有效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促进规范履职。将热线办理与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有机结合,以评促办、以评促改,推动诉求办理更快更好更实。同时,建立诉求分析研判机制,强化问题意识,梳理、分析热线数据,摸清共性问题,找准突出问题,拿出针对性的方案举措,提高热线办结率和满意度。

三、实践成效

全省各地12345热线正在不断探索实践标准化工作且效果显著。2022 年湖北省12345热线全渠道受理群众诉求1418万件,较上年增长98%,转办诉求958万件,诉求数量较2021年有大幅度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标准化工作的推行对热线工作起到了帮助,市民对12345热线的治理效果有了较高的认同度[4]。 各地在标准化体系工作中不断应用并主动探索,积极推动标准化工作的落实,提升12345热线服务能力。

(一)运营管理逐渐精细化

为使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使诉求办理人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各地12345热线根据实际情况,以省级标准体系为引领,逐渐完善优化运营管理机制。一方面,设立完善的组织框架,规范定岗定责,全面整合受理渠道,简化社会诉求途径,如宜昌创新推出“宜接就办”社情民意处办平台,整合12345热线、网格服务和数字城管平台,统一群众诉求受理、处办渠道和工作体系。另一方面,加强诉求办理标准化与细化,细化各种类型诉求办理规则,如襄阳市为响应“一次办好”改革,借助设置公积金专席的契机,实现部门业务查询权限向12345热线平台开放,将“市民公积金业务查询诉求-形成12345热线工单-派至市公积金中心-查询部门业务系统后回复热线-回访专席答复市民”转变为“市民公积金业务查询诉求-公积金专席直接答复”,大幅提高了公积金类诉求的在线办结率,提升了市民的好感度。

(二)考核督办机制逐渐成熟

各地12345热线按照标准化实施路径,建立了系统的考核督办体系。一方面,加强对话务员的绩效考核,根据话务员考勤情况、工单受理量情况、工单抽检质量、话务员学习评分、值班长和小组长评价等要素,对话务员绩效每月进行打分排名,绩效排名成绩跟年终绩效奖金挂钩。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部门负责人走进12345热线当“话务员”活动,着力解决转办工单相互推诿、办理不及时、诉求解决不彻底等问题;通过设立日报、月报报送和签批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研究、亲自推动,如咸宁市政府主要领导共计批复228件热线报告,对部门在工单办理过程因工单超期、推诿塞责、未实质性解决问题进行问责。

(三)多方会商协调机制逐渐显现

在12345热线实际运营过程中,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经过不断探索研究,逐步形成了多方会商协调处理机制。

一方面,12345热线主动移送线索,对群众反映强烈却多次未能解决的部门办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书面函件移送,如月度设置红黑榜通报;同时,市县纪委监委、市委巡视、依法治市办等监察部门也将12345热线作为线索重点来源。

另一方面,建立多方互动的紧急处理机制,如襄阳市12345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以“双号并行”方式,实现12345热线与110热线一键转接,快速分流突发警情类诉求,承接110非警务警情诉求。咸宁对于涉及群众集体性投诉的情况,直接向市政府总值班室报告,便于做好维稳工作,对于涉及重大人身安全的,及时联系110指挥中心联动处置。同时,建立分级分层的争议协调机制,同一领域内市县部门间遵照“属地原则”,市县行业主管部门间由市直部门承担主体责任。跨部门间有争议的,严格规范工单退回;经多次协调仍未达成一致的,向市政府请示,召开专题协调会并印发会议纪要予以明确。

四、结束语

2021年底热线整合工作是对全国12345热线工作的一次极大促进,各地12345热线分头探索,通过构建服务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标准化程度以及热线的服務质量和服务效率,理顺了各级政府间、部门间的群众诉求解决流程,畅通了市民诉求解决渠道,真正实现了“一号受理”的目标。但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各地12345热线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政策理解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和不足,由此引发了我们的如下展望与思考。

对于智能化技术在热线中的应用问题,在数智化时代,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热线中,不可否认对提升热线的质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包括方言转换技术能力不强、辅助决策的精准度不高、当前财政状况的限制等。下一步,应从顶层阶段去探索共性问题的解决通用路径和技术能力,使形成的经验在全国得到不断地转化和推广。

对于提升群众诉求满意率问题,在一定的政策高压下,可以迫使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解决群众诉求,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但容易出现部门为了提高满意率而不断地去申诉处理同一诉求。从可持续发展上来看,需要的是各部门不断产生内在驱动力,探索真正能从根本上提升群众诉求满意率的政策体系,以点带面,通过试点的方式鼓励有经验的地区开展标准化的探索创新工作,再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并全面铺开。

作者单位:李娜 杨建豪 宋超 湖北省大数据中心

参  考  文  献

[1]郑跃平,马晓亮.利用政务热线数据推动智慧治理建设——以广州政务热线为例[J].电子政务,2018(12):18-26.

[2]甘铮.广西12345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热线平台的实践与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1(7):7-10.

[3]徐军,李红平,刘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求下政府热线发展探讨[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7):72-77.

[4]张欣亮,王雯.政务热线改革驱动下超大城市基层敏捷治理研究——以北京市“12345”政务热线为例[J].领导科学,2021(16):46-49.

[5]郑跃平,梁灿鑫,连雨璐,等.地方政府部门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问题——基于城市层面政务热线的实证研究[J].电子政务,2021(2):38-51.

[6]孙宗锋,姜楠.政府部门回应策略及其逻辑研究——以J市政务热线满意度考核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21(5):40-46.

[7]赵金旭,赵德兴.热线问政驱动社会治理范式创新的内在机理[J].北京社会科学,2022(2):43-54.

[8]张小劲,陈波.以数据治理促进政府治理:政务热线数据驱动的“技术赋能”与“技术赋权”[J].社会政策研究,2022(3):47-60.

[9]钟磊,杨建军,董建树.政务呼叫中心实施绩效管理工作的研究——以上海12320热线为例[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0,15(4):467-468.

[10]曹现强,顾伟先.政府服务热线标准化与整体性政府的构建——以济南市12345热线为例[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4(3):36-45.

猜你喜欢

工单热线政务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基于量化考核的基层班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transformer的工单智能判责方法研究
基于HANA的工单备件采购联合报表的研究与实现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