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高职“一思二专三创”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2023-10-16刘圆圆任龙静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刘圆圆 任龙静

【摘要】本文围绕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阐明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构建的“一思二专三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理论内涵,提出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以成果为导向专注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方式,以课堂为载体创新教学方法的策略,旨在提升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重视,提升人才培养效率。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 一思二专三创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1-0081-04

近年来,社会各行业的创新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直面这一挑战,高职院校亟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与专业课程融合。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路径已经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为抓手,以期为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高职院校各专业课教师探究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思路指引,希望各专业课程教师重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积极参与校际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培训、研讨活动,主动搜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信息资源,为“一思二专三创”体系的常态化运转打下基础。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及“一思二专三创”体系的理论内涵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概述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又称为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是一种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的课程体系建设理念,强调了学校教育的产出与学生学习的结果,提倡学校教育基于学生学习产出去规划教育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该理念将“能力”作为导向,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所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学校教育同样具备实用教育的特点。该体系的构建需重视对学生预期学习产出的拟定、对学生学习产出的评价以及促使学生预期学习产出的实现,故应遵循“二连通”原则:其一,连通学生与教师两大主体,其中教师为学校教育产出的实践者,应将双创元素作为教育产出与学习产出归入教学计划中,涵盖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其二,连通专业课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评价、课程教学方法中增加双创元素,使双创元素深入渗透至专业课程教学之中。

(二)“一思二专三创”体系架构阐释

如图1所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关注学校教育的产出与学生学习的产出。学校教育产出包括根据教学计划,实现育人目标;重视学生评价,加强教师管理;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学习产出包括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站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最后围绕学生的学习产出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实际拟定了一“思”+二“专”+三“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主要涵盖三个环节工作。第一环节,对当前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情、学情进行分析,明确培养目标,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保证所构建的体系具备针对性;第二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成果为导向,专注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方式与评价作用;第三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为载体,创新三种教学方法,对此本文将从三个环节逐层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展开阐释。

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一思二专三创”教育策略

(一)一思: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一思二专三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一思”主要是指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育及人才培养目标之中。以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是学校办学规模最大的龙头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素质的综合型建设人才,服务建筑业信息化、工业化、绿色化高端发展,具有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其思政建设目标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法制精神、科学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促使学生树立崇高职业理想,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从建筑力学教学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行业发展、国家政策等维度发掘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精品课程,面向东盟、“一带一路”建设,提升服务优势。

以我校的精品课程建筑力学课程为例,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教学团队集体教研,深入挖掘建筑力学课程各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课程内容。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帶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国内外发展趋势对本行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宏观的战略和发展意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播放由央媒制作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天眼、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国之重器等相关内容的纪录片,让学生对祖国的强大和工程师的智慧感到自豪和敬佩,促使学生树立爱国敬业的价值观;让学生进入校外企业实践教育基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在我校《鲁班讲坛》栏目中邀请优秀校友自述成才故事以及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讲述行业精粹,开展行业文化教育,让学生养成职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教师通过讲解脚手架坍塌、塔科马海峡吊桥坍塌等工程事故案例,阐明遵守规范的重要性,明确建筑工程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同时让学生认识专业知识力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并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职业道德;教师以优秀建筑典范为例,结合优秀历史人物求真务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鲁班精神;依托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二)二专:以成果为导向,专注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方式

“一思二专三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二专”主要指向“学生学习产出的评估”。其中“评估”指“评价”及“评测”,由此分析可知学生学习产出的评估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与评测,这一内涵与当代教育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价存在相通之处。为了更准确反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本文具体论述专业知识评价、过程性评价、创新性学习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

专业知识评价包括授课教师需要自行设计与编制专业课程的教学及测验方案,根据课程特点制定完整教学计划和科学合理的测评标准。专业知识评价包含理论与实践两部分评价组成,为了全面考查学生的基本的专业知识结构及运用能力,采用各章节分别测验评价、期中测评、期末总评等多次考核成绩取平均值的方式,从而增强专业知识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过程性评价通常分为以下三步开展:在进行过程性评前,第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第二设计并制定过程性评价的评分标准;第三,在过程评价标准设计方面,先分层次与等级,各个层次的具体标准要有所区分,同时明晰每一个维度的具体表现要达到怎样的水平。过程性评价的初衷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准确认识自己的进步及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

创新性学习评价多由任课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或者布置相關任务,学生自由组团队,4—6人一组。各小组分别收集相关资料、处理数据信息,最后形成产品或者研究报告,在小组需要做总结性汇报及答辩。整个小组配合过程中,小组成员精诚团结、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和共同进步。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估,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创作的能力。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指学生在自我进步成效、专业知识技能、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四个方面作出的综合评价。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及其他方面的指导,始终将全班学生的自评及互评贯穿本学期教学的全过程,力求对学生及团队开展真实客观的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升了小组学生之间的沟通技巧及团队协调能力。在学生互评的环境中进行自我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及成长。具体评价分值计算如表1所示。

以我校2021级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中职升高职2个班级107人)为例,2022年3月开设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开课时任课教师说明本课程采取表1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赋分,综合评价成绩为期末有效成绩。2个班级107人中创新性学习评价和学生成果互评均不低于8分的学生有23人,占比21.49%,其中有13名学生参与专利设计申请或者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于2022年4月组建了2支创新创业项目团队。近2年来,2支团队荣获区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级金奖1项、银奖1项,其中一个团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项,联合开发一款智能绑扎钢筋机器人。智能绑扎钢筋机器人进入样机生产阶段,目前样机通过实验检测,基本实现自动绑扎钢筋功能。为开发智能绑扎钢筋机器人,该团队融入了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计算机软件编程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实现了技术创新并将相关技术转化成产品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真正实现专创融合、理实一体的育人效果。

截至2023年6月数据统计,2021级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中职升高职2个班级107人中,荣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的学生为13人,学生参赛比为12.1%,是学校平均值的4倍(学校平均值为3%),通过数据对比可见,采用专业知识评价、过程性评价、创新性学习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三创:以课堂为载体,创新教学方法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一思二专三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落实,需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可以引用当代教育领域较为推崇的新型教育方法,并将“双创元素”作为关键融入以下教学方法中。

第一,创新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关键在于教师为学生所设置的学习任务,利用学习任务去促使学生实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预期学习产出。

第二,创新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关键在于教师为学生呈现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实际案例具备创新创业属性,使学生在学习、质疑、改进案例的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喜悦与自豪,继而帮助学生养成勇于尝试、乐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第三,创新情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提倡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获得新的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明确社会发展与行业发展、行业发展与行业创新、以及行业创新与自身的社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

以我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中的电工与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为例,上述三种教学方法均适用于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则可以为学生设置“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学习任务,并基于该学习任务制作任务表,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该任务表可驱动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为保证该任务的有序进展,教师适当地为学生做出教学提示,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表中的实验仪器一栏填上74LS00(与非门)、74LS11(与门)或万用表等内容。学生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过程中可以设输入为ABCD,输入为L,并结合要求列出真值表、画卡若图、基于卡若图获得逻辑表达式、实现逻辑电路图、归纳实验数据、总结实验心得。一般情况下,学生需要用到较多的导线,而学生若没有将逻辑表达式最简化,那么后期的电路将会非常复杂甚至无从下手。因此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创新设计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在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明确“一个问题存在多种解决的方案”的道理,继而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够不断思考、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呈现历届学生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实验报告,基于案例教学法,与班内学生共同分析历届学生的逻辑电路设计思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对历届学生组合电路设计实验报告的质疑与辩论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尝试。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就简化后的实验设计方案与现实生产作对比,从生产材料的使用量、生产成本的支出量入手,于实验汇报环节中为学生做情感灌输,使学生感知到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即是自身社会价值发挥的过程,追求低成本的电子产品能够促进行业发展,而成本控制也是主体创业过程中所需要考量的一项重要内容,继而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以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研究内容核心,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三个维度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而本文所构建的“一思二专三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具备适用性,能够被作为高职院校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引。创新创业教育并非一蹴而就,教师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当怀以恒心,“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高职院校各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而且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同时也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新鑫,马爽,金鑫,等.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改革探索[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3).

[2]王章豹,张继延.试析三层次、渐进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9(4).

[3]董妍玲,刘春侠,潘学武.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7(9).

[4]冯智恩.浅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以燕山大学“一体两翼三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例[J].教育探索,2016(7).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产教融合+社会服务”双螺旋驱动下提升高职学生双创能力路径研究——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群为例(2021ZJY1522)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双创”背景下机械设备专业群提升学生创业与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2021ZJY1531)。

作者简介:刘圆圆(1984— ),广东梅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英语笔译;任龙静(1985— ),通讯作者,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机电智能控制。

(责编 罗异丰)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浅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