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荫恩的新闻“精神教育”
2023-10-16张林涛蒋青芸
张林涛 蒋青芸
【摘要】本文从事业抱负、事业兴趣、职业道德、专业品格四个方面阐述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新聞教育家蒋荫恩的新闻教育思想内涵:新闻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即为培养有志新闻事业的青年此种事业上的抱负;新闻事业为一种艰苦事业,非有坚定信念与浓厚兴趣,不易坚守岗位;报人负报纸言论及编辑之责,其职业道德修养如何,足以直接影响其报纸之水准;新闻记者立言纪事,影响个人毁誉,关系国家荣誉,须有精深修养。
【关键词】蒋荫恩 精神教育 事业抱负 事业兴趣 职业道德 专业品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1-0148-04
蒋荫恩先生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人,也是新闻教育的孜孜探索者。在民国时期那些熠熠生辉的新闻名家、大家的群像中,蒋荫恩先生是少有的“科班生”。他于新闻实践一线苦心经营六年之后回到象牙塔,为新闻教育奉献了二十余年的年华,他的一些重要的新闻教育思想就是从其新闻实践和对新闻教育的思考中取得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蒋荫恩先生现存于世的文献著作并不多,但他关于新闻实践、新闻教育的探索却如历经时空的钟声,至今仍然荡漾着余响。而近年来,新闻传播实践领域出现的信念缺位、伦理失范亦常被溯源、归因于早年新闻传播教育的亏欠。在此背景下,新闻教育的守正创新蔚为急迫,而蒋荫恩先生宝贵而闪烁着思想光辉的实践、认识,恰有极深的价值值得我们反思、回归与深化。
蒋荫恩先生对新闻教育曾有过这样的认识:所谓新闻教育,我认为至少须包括两方面,一为知识教育,一为精神教育。这种认识放之于今仍不过时,而尤以“精神教育”的研究与思考,给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要求以更为全面、深刻的阐释。在越来越注重每一门学问立德树人作用的挖掘和发挥的当下,深入探究“精神教育”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一、“新闻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即为培养有志新闻事业的青年此种事业上的抱负”
在蒋荫恩先生看来,一项事业的开展与成功,完全视其主持者的能力与毅力,而宽阔的胸襟与远大的眼光尤为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过去到现在,细数那些在新闻界有卓越建树或终其一生都在为履行本职而孜孜以求的新闻从业人员,无一不有坚韧的毅力、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富有远见的见识。而这也再次申明和强调了新闻教育对学生树立事业抱负的必要性。蒋荫恩先生指出:“现在若干大学新闻系毕业学生,不是目空一切,轻视现实,就是随俗浮沉,投降现实,前者太刚,后者过柔,均非正确态度,而必须刚柔相济……”
这个判断虽是感于当时境况,却仍烛照现实。当前,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舆论生态的变迁、社会的变更,新闻专业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时难免迷茫或踟蹰,要坚定其职业选择,就必须在新闻教育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使其树立起远大的事业抱负。这种抱负何以确立?蒋荫恩先生给出了明确建议,也即一面使学生切实认识本身能力和新闻业的现状,一面使其彻底明了其未来责任与所负使命,使其一旦出校就业,对目前新闻界的良好传统则力求发扬光大,对若干兴革之事则不断努力以求其实现,态度不卑不亢,工作严肃认真,以经验的积累求事业的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本质地看,这既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事业要求,也是新闻舆论工作的从业要求。新闻教育者只有引领和帮助学生树牢这样的事业抱负,才能有效激发学生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将个人奋斗目标与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立足当下,新闻教育者就应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灵魂”“旗帜”和“定盘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平衡公共伦理、大学精神和专业理想之间的关系,铸就“专业之魂”。具体而言,就是紧扣解决新闻教育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物质轻精神”“重技巧轻操守”“重知识轻道德”“重现实轻理想”的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贯穿到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学中去,使新闻学真正成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使新闻专业学生真正成为树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有信仰、有理想、有操守、有仁爱之心、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新闻事业为一种艰苦事业,非有坚定信念与浓厚兴趣,不易坚守岗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于新闻事业的兴趣,蒋荫恩先生曾指出:“事业之成就,不仅须有抱负,而且须有兴趣。兴趣有先天所赋,亦可由后天培养。”新闻教育使命之一,就在于选择有志有为的青年,进而培养他对新闻事业的兴趣,坚定其执着于此的信念,使其成为终身不二的新闻界斗士。那么,新闻事业的兴趣,究竟该如何培养呢?大概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出于对某一事业的彻底的认识与了解。这就决定了新闻教育者必须使学生彻底认识新闻事业的真相,切实了解新闻事业的现状,而不能有丝毫的隐瞒与虚假。二是从事新闻教育的人不能一味强调新闻记者地位的优越与特殊,更不宜仍以“无冕之王”的虚荣作为树立学生新闻事业兴趣与信心的领引,否则会使学生为不切实际的“职业价值”而步入误区,及至毕业就业,才知道梦想全然不是本来预想的面貌,导致产生极深的失望,甚至对新闻教育和新闻事业发生怀疑,引发反感,这对充实新闻工作队伍无疑是不利的。而说到底,这是新闻教育没有使学生彻底认识与切实了解新闻事业本质导致的。
新闻教育者除了要向学生阐释新闻舆论工作所承担的职责使命,还应讲清楚网络信息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新特征、新要求。要看到,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的从业能力导向。一是需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学习、掌握和提升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能力。二是需要积极拥抱媒体融合热潮,从传统媒体的习惯性接受中挣脱出来,提高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能力。三是需要从时度效着力,按照时度效要求,敏锐抓住时机、准确把握节奏、认真研究策略,提高新闻实践能力。四是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传播,提高“走出去”讲故事的能力。
同时,蒋荫恩先生认为,新闻教育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要止于校内,而要延伸至新闻教育机关與新闻事业机关的合作领域。一些学生对新闻事业兴趣不浓,除了与学生对新闻事业本质掌握不清有关之外,还与学生新闻实力不尽符合理想有关。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选派学生时不够慎重,以致学生赴外实习“亦多意存敷衍”。二是新闻事业机构对待实习学生“不失之过分客气,即失之太予放任”,学生虽满怀热忱,希望投身一线多实践积累经验,但常常乘兴而去、败兴而返。返校以后,一部分学生一方面怀疑其本身是否适应新闻事业,结果由怀疑而失望,由失望而动摇,甚至转移兴趣,另就他业,此种无形损失真是不可估量,而追本溯源,只是因为缺少一点鼓励,换句话说,如果教师当时能多交担子、多给台子、多些鼓励,而使学生常怀对新闻事业的热心与志趣,那么就有可能为新闻界培养一位出色的记者、编辑。
可见,新闻教育的成功离不开新闻学界与新闻业界的合作互补,而且应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实务课程、实践基地和双向交流过程中。首先,应持续改革新闻实务课程,建立吸纳富有专业经验和专业教学能力的新闻工作者加盟新闻教育的机制,并从教材遴选使用、教学方案制订、教学方式方法改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商,确保新闻实务课程既得到新闻实践前沿的智慧滋养,又不失进程模式的严谨和技术体系的缜密。其次,应共同打造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媒体业态不同,不断丰富基地种类,并赋予学生真实职业角色和行为自主权,辅以严密规划和科学管理,促使新闻专业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最后,应完善双向交流机制,除了举办各种学术交流和各类专业培训,应建立常态、长效的交流机制,经常性互通信息、交流观点、分析问题、商讨对策,打破相互隔绝状态,实现良性互动。
三、“报人负报纸言论及编辑之责,其职业道德修养如何,足以直接影响其报纸之水准”
为什么新闻“精神教育”要强调职业道德呢?蒋荫恩先生主要是从报纸的社会功能和责任来看的,他认为,报纸有指导社会、监督政府的功能,为人民喉舌,为舆论先锋,使命之大责任之重莫可言喻,并指出“报人职业道德修养,应该养成于其求学时代”。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特殊性,都需要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具有适应这个行业的技能及可以使自己不断进步、创造价值的原则、规范与底线,这集中表现为职业道德。一言以蔽之,若青年能在求学时代在职业道德方面有深厚的修养,则将来无论进入何种环境、承担何种工作,都能有所坚守而不至于随波逐流、随俗同化,这对在新闻界营造风清气正的清朗氛围无疑大有裨益。
不可否认,新闻教育需要紧跟新闻行业发展步伐,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术工具和专业技能。但是新闻传媒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根本属性还要求其从业者对社会有全面、深刻、准确的认识,承担社会瞭望者的责任。也就是说,新闻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人格品德修养。关键有二,其一为“高尚的人格”,也就是胡庶华强调的“应养成高尚人格,不为利诱,不为威屈,而树社会楷模”。其二为“纯洁的思想”,即“新闻记者,既负有为人类服务之使命,则应抱利国福民之宏愿,以尽天职。匪可唯图私利,不矜细行,或推波助澜,以事破坏”。
新闻教育如何引导青年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修养呢?主要有两个路径可以参考。其一,是通过课程讲授。课堂永远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历经多年,新闻事业已经建立起了一套严格规范的从业道德范式,在实践中它是隐性的,但在课堂上它变得细致、具体。在讲授新闻职业道德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可以讲得很清楚,也应该讲清楚。要让学生知道职业的边界、底线、红线,让新闻职业道德成为悬在学生心头的一把“利剑”,从一开始就不偏不倚、身正行端。其二,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新闻教育从业者特别是教师要以身作则,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地得到熏陶而潜移默化。《光明日报》总编辑王慧敏在记叙导师范敬宜对自己的影响时,突出阐释了范老“新闻要有文化含量,记者要有人文情怀”“敬惜文字”“逢辱而不惊,遇屈而不乱”等思想观点,正是因为这些光彩照人的品格都显现于教师平日的行为举止之中,从而给王慧敏等新闻后辈以深刻的震撼和感召,并促使他们传薪砥砺,接续成就和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值得每一个新闻教育从业者学习、思考与借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课堂上讲授给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应成为教师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践行的首要准则,也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对新闻职业道德有更深的认同感,并在实践中扎实地践履。
四、“新闻记者立言纪事,影响个人毁誉,关系国家荣誉,非有精深修养,不克肆应肯当”
蒋荫恩先生不仅倡导将新闻教育的学制由四年制改为五年制,而且将新闻置于与医学、法学同一位置而论,他指出:“医生与法官俱掌人生死之权,自须慎重培植,而新闻记者一字褒贬,无疑为社会裁判者,又焉能马虎将事?”认为“其(学生)在校受教之际,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实属毫无疑问”。在实践中,他提倡办一份小型周报而去训练学生写作与经营的能力,并力主在新闻学习最后一年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新闻实习。
由此可见,新闻实践一直在凝练专业精神、增强专业自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虽然,目前学界有“新闻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不能完全规避”的判断,但引导和帮助学生尽早尽快地接触实践,将所学融入并体现为所做,仍然至关重要。同时,在蒋荫恩先生倡导的“专业精神”教育中,还特别突出了青年学生的文字修养。他深刻地指出,新闻专业学生最基本的条件是文字清通、辞能达意。如果这个最基本的条件都没达到,根本就不能读新闻,即使勉强读了将来毕业也无法做新闻记者。
试看当下,求学时认为“技术为王”而忽略文字修炼的新闻从业者,无一不在实际工作中感到为难和焦急,这也反映出学生专业品格方面的短板与弱项。已经有学者指出:“当新媒体迅速崛起时,传统的职业传媒人似乎已被搅得心神不宁,表现出渠道崇拜之下的慌乱,缺乏职业传媒人的淡定和对传播内容的精细打磨和把关,因而屡屡表现出有失真实、有失准确的业余水准,社会对职业传媒人种种过失的不满,反过来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警示:‘固本’教育必须成为共识。”新闻的职业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专多能”的业务素质,决定了新闻教育中的专业教育不能“赶时髦”或功利化,这在网络信息技术引领媒体格局变革发展的当下,显得格外重要,也是每一个新闻教育工作者应保持的清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技术如何影响媒体行业,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始终是新闻教育应该牢牢把握的核心和重点。虽然,限于新闻教育本身所能担纲的职责、提供的平台,新闻专业学生的“四力”提升不可能像新闻实际从业人员那样专业、深刻,但新闻教育并不能因此放弃应有的努力,而是应该尽早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打下“四力”基础,以便为其后续提升铺建通路。增强学生的脚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引导他们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育他们热爱基层、深入基层、走进现场,采写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增强学生的眼力,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引导其积极拓宽国内外视野,并借助现代网络新技术,有效提升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层次与能力;增强学生的脑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坚持正确导向,保持清醒坚定,多思善谋、综合研判,把问题想全、想细、想深;增强学生的笔力,就要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原著,常读新闻名篇,细心揣摩前人的语言技巧,并不断创新话语表达方式,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写出高品质、高品位的新闻作品。
当然,对任何一种教育思想的认知,都必须紧密联系其诞生所在的年代特征。蒋荫恩先生倡导的新闻“精神教育”,是其作为一个时代著名报人和有志于兴盛新闻事业的教育家,综合内在与外在两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可以映照当时社会境况的教育理念。正是由于近代报业大多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肩负着教化民众的社会使命,使得新闻教育也有着极明确的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自我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蒋荫恩先生的新闻“精神教育”,对新闻事业抱负、事业兴趣、职业道德与专业品格的重视和倡导,也深刻地体现着深沉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后辈的亲切期待,而这也是蒋荫恩先生留给新闻教育后辈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胡百精.大学现代化、生态型学科体系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2).
[2]龙伟,任羽中,王晓安等编.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4]王慧敏.教诲将伴笔耕老:我与老师范敬宜的点滴往事[N].光明日报,2014-2-21(4).
[5]何志武.新聞传播教育,转型还是坚守?[J].青年记者,2016(7).
作者简介:张林涛(1988— ),湖北巴东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新闻教育、教育学、职工教育;蒋青芸(1986— ),广西玉林人,本科,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教育学。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