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式正念减压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23-10-16吕敏王清吕娜陈子婧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18期
关键词:结构式正念条目

吕敏 王清 吕娜 陈子婧

1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心理卫生科 271100;2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产科 27110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母体在妊娠期间机体糖代谢出现异常的孕期常见合并疾病〔1〕。据统计,全球该病发生率为14.0%,我国约为9.6%,病发率的持续性递增致使母婴不良结局,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阶段临床主要以预防母婴并发症和维持患者糖平稳等治疗手段为主〔2〕。但由于部分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容易产生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增加患者心理负担与压力,临床配合度不高〔3〕。传统单一、刻板化心理护理干预,已无法满足患者对负性情绪疏导放松的需求〔4〕。而结构式正念减压心理护理是通过以FIFawzy提出教育、行为指导及技能应对训练等相结合的结构式理论作为支持框架,融合1979年乔·卡巴金提出的借助正念技术协助参与者进行压力疏导放松、情绪合理管理的系统冥想措施,已在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强化其对比疾病知识了解与掌握中,发挥了积极显著的效益〔5〕。本研究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结构式正念减压心理护理干预,以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收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1~90顺序编号,按照1∶1比例,随机抽取分为每组45例的参照组和干预组。诊断标准:参考《国际妇产科联盟妊娠期糖尿病实用指南》中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6〕。入组标准:①经由血常规、口服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单胎且妊娠周期在 24周以上;③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hPBG)≥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者;④临床资料无残缺,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置胎盘;②合并心、脑、肺等多脏器功能不全。两组在年龄、妊娠周期、孕产史、FBG、2h PBG、HbA1c、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比对

1.2 方法

1.2.1参照组 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措施。护理观察周期为4 w。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为其营造舒适、安静的生活居住环境,在此环境中,对自身脑海里出现的思维与观念,以客观态度进行接受,并对自身出现的负性情绪做出合适的抵抗反应,每次10~15 min,每周3~4次。同时邀请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日常护理计划与方案的制定,告知其在患者妊娠期间从旁陪同的重要性,多给予患者关怀、包容与陪伴,对患者合理要求给予充分满足。②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将妊娠期糖尿病产生原因、临床典型表现、并发症、临床干预手段、国内外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效果、血糖自我控制与监测的意义及技巧、药物不良反应及低血糖应对措施等相关疾病健康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详细讲解。③生活护理: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日常有氧运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慢跑、游泳、快走等运动,以自我感觉适宜为运动强度的评估标准,运动过程中需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快速升糖食物,避免发生低血糖风险,每次30~40 min,每周2~3次。

1.2.2干预组 实施结构式正念减压心理护理措施。在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结构式正念减压心理护理,观察周期为4 w。①正念支持性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借助正念减压疏导理念,通过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沟通、劝说教导、支持鼓励引导其将自身在妊娠期、血糖异常期间害怕、恐惧的事情与担忧进行阐述,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扮演合格倾听者,适当给予言语、眼神肯定与心理放松疏导。于乐曲库中挑选节奏轻快、旋律舒缓的音频15~20首,告知患者根据自身喜好从中选取5~8首音频,作为日常正念训练背景音乐。在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的同时,播放选取的音频,音量控制在30~45 dB左右,叮嘱患者跟随护理人员的口令,调动自身注意力跟上呼吸于躯体各个部位进行扫描,在此过程中,对于自身出现的情绪,给予放任态度,真实察觉现下胎儿宫内生长、机体血糖控制等情况,接收自身已处于妊娠期糖尿病状态的事实,暗示其无论出现什么感受,都能很好地、愉快地接纳,持续10~15 min,每周2~3次。②正念认知行为干预:护理人员通过对初入院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创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交流平台,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将疾病健康相关专业知识、膳食食谱清单、运动训练、正念减压训练原理、目的、流程、意义等相关内容,以有声视频演绎和图文结合等形式加以呈现。指导患者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天上午10∶00于平台上传相关文件或链接,督促患者进行浏览与查阅,并设置24 h在线回复热线,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专业性解答。饮食指导:结合患者自身饮食习惯及爱好,遵循低盐、低糖、高蛋白原则,制定合理膳食食谱,叮嘱患者遵循少食多餐。食谱1:早餐(麦麸面包50 g、纯牛奶200 g、煮鸡蛋50 g);早点(苏打饼干25 g);午餐(糙米饭100 g、紫菜蛋花汤150 g、虾仁腰果70 g、黑木耳炒白菜70 g);午点(橙子100 g);晚餐(小米粥100 g、蒸鳊鱼100 g、虾皮冬瓜汤100 g、炒茼蒿100 g);晚点(番茄或黄瓜150 g)。食谱2:早餐(鸡蛋羹50 g、杂粮馒头50 g、纯牛奶200 ml);早点(切片面包);午餐(二米饭150 g、炒黄豆芽200 g、莴笋炒肉125 g、鸡蛋丝瓜汤120 g);晚餐(杂粮饭100 g、紫菜虾皮汤 120 g、青椒炒肉120 g、白灼河虾100 g);晚点(西红柿或黄瓜汁150 g)。③正念社会支持性疗法: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支持,借助心理正念暗示,鼓舞患者家属、同事、亲友等相关人员,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始终围绕积极、正性等话题,给予言语、身体上的安慰与鼓励,与患者共同畅想,婴儿的长相、分娩后与其亲密相处的美好场景。

1.3 观察项目及评价标准

1.3.1妊娠压力与焦虑 责任护士于入院1 d、干预4 w后,通过妊娠焦虑量表(Pregnancy Anxiety Scale,PAS)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担心胎儿(5项条目)、关注自我(6项条目)、担心分娩(2项条目)3个维度,共13项条目,每项条目满分为4分,总得分为0~52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重,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41~0.875,效度为0.618〔7〕。

1.3.2疾病认知 责任护士于入院1 d、干预4 w后,采取该院自制疾病认知调查问卷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饮食结构、并发症、用药知识、心理调节、注意事项5个方面,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满分为5分,总得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疾病认知水平越好,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33~0.913,效度为0.613〔8〕。

1.3.3医学应对 责任护士于入院1 d、干预4 w后,借助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回避(7项条目)、屈服(5项条目)、面对(8项条目)3个维度,共20项条目,每项条目满分为1~4分,面对分数越高,屈服、回避分数越低,说明医学应对积极性越好,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45~0.893,效度为0.642〔9〕。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妊娠压力焦虑对比

入院1 d,两组妊娠压力焦虑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 w后,干预组在担心胎儿、关注自我、担心分娩等妊娠压力焦虑得分,与常规参照组相比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妊娠压力焦虑比较(分,

2.2 两组疾病认知水平干预前后比较

入院1 d,两组疾病认知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 w后,与同期参照组相比,干预组在饮食结构、并发症、用药知识、心理调节、注意事项等相关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得分提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水平对比(分,

2.3 两组医学应对干预前后比较

入院1 d,两组医学应对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 w后,干预组与参照组相比,在回避、屈服、面对等情况对比,积极性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医学应对情况对比(分,

3 讨论

GDM作为妊娠期间发生率相对偏高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以多食、多喝、多尿、体重消瘦等为临床典型症状表现,若血糖控制效果不佳,极易产生羊水过多、感染、巨大儿等并发症,为降低新生儿和孕妇风险,早期及时规范诊疗至关重要〔10〕。国内外针对GDM治疗的方式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药物、运动、心理健康教育、孕期监测等相关内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指出,GDM患者均需自行监测餐后及空腹血糖指标,对于部分需注射胰岛素患者,还应着重监测其餐前血糖,并根据自身血糖指标变化情况,遵循医嘱进行胰岛素用量的适当调整〔11-13〕。而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因担心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母体胎儿产生影响,在控糖相关措施的选择时,更倾向于运动、饮食等手段。但由于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足,胎儿健康担忧及分娩恐惧,加重了患者心理焦虑与负担,进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未能达至预期理想状态〔14-15〕。因此,采取高效率、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3.1 妊娠压力焦虑

本研究发现,结构式正念减压心理护理对患者自身妊娠压力焦虑改善作用显著。可见,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知识讲解的同时,联合指导其进行正念减压训练,促使自身副交感与交感神经达到平稳状态,合理调控掌握自身心理及躯体状态,降低对于应激刺激事件的关注度,减轻心理压力与负担,满足患者生理舒适及安全感需求,缓解焦虑等负性情绪〔16〕。

3.2 疾病认知水平

研究表明,与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的参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疾病知识了解充足全面。分析原因,护理人员借助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手段,将疾病健康相关知识以新颖、形象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赋予枯燥抽象的专业知识以内容鲜活直观的形象,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理解,积极主动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习惯〔17〕。

3.3 医学应对

此外,研究还发现,干预组患者医学应对积极主观性显著提升。由此可见,护理人员通过将应激处理、应对方式方法、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支持等多种干预手段合理结合,有助于患者摆脱以往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加强自身对于疾病知识的充分掌握,激发自身内在主观能动性,在纠正以往错误认知的同时,以正性且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18〕。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结构式正念减压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压力焦虑得以缓解,疾病认知水平提升,医学应对意识增强,对推动医院、科室等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患者理解能力、遵医意识与行为存在个体间差异性,且在调查反馈中,自我护理管理行为的完成与效果的真实性可能存疑,导致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将此护理方法于临床大面积推广的方案,仍需进一步完善。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结构式正念条目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正念+药膳 还您好睡眠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结构式摘要撰写要求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踏入正念之路,体验美好人生
动结构式研究综述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