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参与PICC居家自我管理效果
2023-10-16邓媛丽陈晓霞王芙蓉张国倩樊舒曼
邓媛丽 陈晓霞 王芙蓉 张国倩 樊舒曼
运城市中医院 0440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为长期静脉输液、静脉营养和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的中长期治疗途径〔1-2〕。置管患者通常需留置管路半年至一年,在治疗间歇期带管居家休养。我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3〕明确规定PICC戴管患者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导管维护,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2018年,以该院为中心的区域联动维护网点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本市及周边区、县、乡患者的维护需求。在保证专业化维护的同时,如何提高患者居家休养期间的每日观察及反馈,弥补居家期间的信息空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实现带管期间的全程监控尤为重要。2020年伊始,因疫情的关系,PICC维护量由270例/月降为147例/月,并发症的发生率达7.9%,戴管患者对居家自我观察及日常生活须知行为规范的执行率仅33.93%。基于此,2020年3月院方恢复正常诊疗后,以2019《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明确提出的“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为契机,该院静疗委员会将患者参与引入PICC置管的居家自我管理,在居家休养期间PICC维护的缺失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主动就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运城市中医院是一所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分为东西两院,省级PICC专科护士11人,院级29人,负责全院PICC的置入。PICC月置管量约118例,东西两院PICC门诊月维护量约270人次。选择2020年3~5月在该院置管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置管先后顺序(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各63例。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4〕:21 d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 d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结合该院肿瘤患者常规化疗方案,本研究将追踪时长定为3个月。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的肿瘤患者;②治疗间歇期需带管回家的患者;③在该院化疗且选择该院为维护点的患者;④了解本次研究内容,理解沟通无障碍且愿意配合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者;②研究期间死亡的患者;③因家庭变故或其他原因导致数据收集中断的患者;④不能坚持,主动退出的患者。本研究共纳入126例患者,各63例。随访中,实验组1例因家属工作原因中途退出,共62例完成研究;对照组无退出,无失访。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岁,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干预方法 遵循PICC常规护理。该院PICC长期护理手册包括四部分内容:①科室及电话、PICC简介、PICC导管维护知多少、维护网点分布、联系方式、该院PICC管路维护二维码等;②置管首次资料,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导管基本信息(种类、规格、有效期、批号、置入日期、置入侧上臂臂围、留置于体内的长度、外露长度、置入部位、到达部位);③PICC导管相关健康宣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简单通俗的告知患者:置管后24 h内应注意什么?如何适当活动穿刺侧肢体?置管后的3行5不准?带管期间应该观察什么、注意什么?④导管长期维护记录单,包括:导管维护状况(维护点、维护日期、更换输液接头、更换敷料、脉冲冲管、正压封管),导管留置信息(留置长度、臂围、外露长度、维护护士签字),并发症及备注等。院内置管成功后,由置管者完成该院PICC长期护理手册一、二部分的填写及一、三部分的宣教,告知手册的重要性,将手册交于患者保存,同时建立患者档案;出院当天由专科护士结合护理手册一对一再次进行健康宣教,重点讲解导管维护知识、院外注意事项、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维护时间及维护网点等;患者返回医院维护时,专科护士根据维护情况完成护理手册第四部分的填写,同时针对维护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宣教,告知患者遇到问题及时咨询或就诊。
1.2.2实验组干预方法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患者参与填写静疗组自制的自我管理清单。清单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罗列出每日自我观察、日常活动、功能锻炼等内容,以打“√”方式填写。专科护士在置管后告知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鼓励患者自我报告。第二部分为维护时间安排表,由专科护士在每次维护后填写,补充护理手册第四部分内容。患者出院当天,专科护士重点讲解第一部分每日清单的填写及可能出现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患者返回医院维护时,专科护士评估导管情况,对自我管理清单每日填写内容进行评价并针对性宣教,记录评价结果。
1.3 评价工具和指标
1.3.1评价工具 采用刘春丽〔5〕编制的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3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没有做到”到“完全做到”分别赋予1~5分,量表总分为:35~175分,分数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好,总分>140分为较好、105~140分为中等和105分以下为较差,该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922,Cronbach α系数为0.904。
1.3.2评价指标
1.3.2.1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 以CPPSM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判断。
1.3.2.2导管相关并发症 参照国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和实施 细则》和2016 版《INS输液治疗实践》,结合临床实际,本研究纳入的导管相关并发症有导管脱出、皮肤过敏、穿刺点局部感染、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导管堵塞〔6-8〕。
1.3.2.3导管维护缺失率 导管维护缺失率=导管维护缺失的频次/按规范需维护的总次数×100%〔9〕。
1.3.2.4主动就医行为 居家期间自我观察发现问题,主动来PICC门诊就诊或电话/微信视频咨询。
1.4 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收集在东西两院PICC门诊进行。量表由患者填写,干预3个月后,由两名研究生一对一收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录入数据,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PPSM量表各维度及总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CPPSM量表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导管维护缺失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导管维护缺失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主动就医行为比较
居家休养期间,实验组电话/微信咨询为78人/次,非常规维护时间来PICC门诊就诊23人/次,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11例;对照组电话/微信咨询为49人/次,非常规维护时间来PICC门诊就诊9人/次,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7例。
3 讨论
3.1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必要性
患者安全是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是规避不良事件、保障患者安全的根本保证〔10〕。2019年,《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 版)》〔11〕明确提出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文献报道,患者参与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12〕、用药安全〔13〕、预防跌倒管理〔14〕及慢病管理〔15-17〕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研究显示,患者参与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了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导管维护缺失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主动就医行为。
3.2 患者参与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本研究说明PICC戴管患者回家休养期间的患者参与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模式干预的目的不仅是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相关信息,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技能的掌握率,促进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变〔18〕。有研究发现,PICC出院患者仅有38.46%能完成每周1次的门诊维护〔19〕。本研究通过每日清单的填写,强化患者PICC自我管理重要性的认知,逐渐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掌握PICC自我管理重点,树立导管管理信心,积极主动照护导管,发挥患者参与自我管理的潜能。
3.3 患者参与可以提高患者的带管质量
对于患者而言,选择 PICC 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满足临床生理和心理需求,顺利完成治疗〔20〕。如果发生了导管相关并发症,不仅无法满足治疗需求,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国内外研究显示,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约 24.7%~35.0%〔21-23〕。有研究报道,患者戴管居家期间未进行正确有效的自我管理可导致堵管、感染、脱管等并发症的发生〔24〕。本研究通过每日清单的填写,潜移默化强化了患者对导管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和判断,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能主动联系专业医疗机构获取帮助,经过3个月的干预,实验组导管脱出、皮肤过敏、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穿刺点局部感染、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一方面与该院第二季度静疗组下科室对全院进行导管维护培训督导有关,另一方面与研究时间短、样本量小有关。
4 小结
本研究将患者参与引入PICC戴管患者居家休养期间的自我管理,结合每日清单的填写,鼓励患者属参与患者安全管理,发挥患者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弥补居家期间的信息空白,实现带管期间的全程监控,在降低肿瘤患者PICC居家休养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维护缺失率、提高主动就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为戴管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提供一种借鉴或参考。通过本研究,静疗组将清单部分纳入该院PICC长期护理手册,进一步完善了手册内容,实现PICC信息的规范传递。接下来,将借助以该院为中心的区域联动维护网点平台,扩大清单的应用,鼓励更多的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管理。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