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社会视角下幼儿户外社会学习场的构建
——以“阳光小镇”为例

2023-10-16陈小燕

教育观察 2023年21期
关键词:同伴小镇规则

陈小燕

(杭州市钱塘区向阳幼儿园,浙江杭州,311225)

一、引言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其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针对向阳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的儿童社会性发展在规则意识、合作能力和友爱品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园设想构建了“阳光小镇”户外社会学习场游戏。该户外社会学习场以情境游戏为主,引导儿童亲历游戏角色,在同伴交往、合作、互助中逐步掌握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和规律,进而发展他们的规则意识、合作能力和友爱品质。本研究以“阳光小镇”户外社会学习场游戏为例,探索亲社会视角下幼儿户外社会学习场构建的实践。

二、概念阐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1]《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也清晰地指出了有关环境创设的两项关键指标,即空间设施和玩具材料,旨在促使幼儿园积极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2]因此,幼儿园可以巧妙地把户外环境转变成户外资源,实现户外游戏价值的最大化。

(一)核心概念

亲社会视角:由艾森伯格在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儿童心理学发展理论。本研究借助亲社会视角,帮助教师从个人角度、他人角度、社会角度观察与分析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参与感、获得感及自信心等社会性发展。

户外社会学习场:户外指幼儿园非室内空间的其他场地;社会学习场是模拟指向社会领域发展的生活场景。本研究主要聚焦规则类、合作类及互助类的户外社会学习场。

阳光小镇:阳光是自信与温暖的代名词;小镇是指模拟最贴近儿童经验的社会性生活场所。阳光小镇主要包括小镇马路、幸福之家、建筑工地、野炊基地、勇敢部落、互助乐园六大游戏场所,致力于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合作能力和友爱品质,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核心发展目标

一是构建互通自主的学习场。以“三类六大”学习场为研究框架支点,整理户外社会学习场的创建、开发、实施与评价流程,提炼做法策略。其中,“三类”指明了规则、合作、友爱是户外社会学习场的发展指向,“六大”指明了小镇马路、幸福之家、建筑工地、野炊基地、勇敢部落、互助乐园六大游戏场所是户外社会学习场的主要探索内容。

二是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通过“阳光小镇”户外社会学习场游戏的开展,发展儿童的规则意识、合作能力、友爱品质等亲社会行为,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三类六大”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模式图

三、研究价值

(一)定位幼儿园户外社会学习场的重要性

幼儿园户外活动是一种整体而综合的环境资源,是对儿童发展有正向影响的重要资源。幼儿园户外本身含有各种资源,可带来丰富多样的探索、操作、学习的机会,比如其中的沙、水、泥、花、草、树、木等多样化的自然物,可成为儿童走近自然、靠近自然的学习载体。同时,幼儿园户外还有多种曲度不同、材质不同、功能不同的学习场,如跑道、山坡、攀爬梯、木屋等,这都指向儿童在运动体能、肢体动作、社会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以对户外社会学习场创建的意义与价值认同为基本前提,基于对幼儿园现有户外社会学习场的类别、具备的价值、存在的问题等的分析,基于对不同班级和教师在户外社会学习场开展的多种类型活动的研讨,促使幼儿园理解幼儿园户外社会学习场的价值,提升对户外社会学习场的建设水平。

(二)增加幼儿亲社会发展的可能性

户外社会学习场区别于室内的学习空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儿童可以靠近大自然的程度不同。户外社会学习场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宽敞的空间,儿童可以在其中体验和模拟更多的社会角色。儿童通过自主选择游戏项目、游戏材料和游戏同伴,自主商定游戏规则、协调同伴分工,自主解决游戏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3]例如,在30米跑道上,模拟放置了马路和家庭的社会学习场域材料,儿童在游戏中会基于自身生活经验,产生遵守交通规则和礼仪规则的意识。这种以游戏情境和角色扮演推进的游戏,更容易使儿童习得亲社会行为中的合理规则意识,有助于儿童树立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意识,养成遵守日常生活规则的行为习惯。同时,户外社会学习场也有助于打破班级和年龄的限制,帮助儿童参与游戏时产生合作意识。例如,在草坪与山坡处,儿童利用美食一条街和建筑大玩家两大主题开展了合作类游戏,以多角色、多任务激发了他们的合作游戏意愿,促使他们主动发起和参与游戏,进而促进他们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三)深化课程园本化的实践性

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实际环境和条件为前提,以幼儿实际需求与经验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体所构建的课程。[4]亲社会视角下儿童户外社会学习场的构建是基于我园前期开发的“花样童年”园本课程的实践探索,旨在逐步促进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使其理解并树立“资源即学习”的课程价值观。同时,聚焦儿童学习场域的转变,营造自选式、参与式、互助式、创造式的户外游戏空间[5],引导儿童成为户外社会学习场的主人,是园本课程的价值旨归,也是园本课程的实践落脚点。

四、实践探索

“阳光小镇”户外社会学习场游戏的创建与实施是在我园“花样童年”园本课程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户外社会学习场的实践要牢牢把握分阶段、有重点的实践推进原则,在指向儿童规则、合作、友爱三类社会性发展品质上开展实践探索。

(一)幼儿园户外社会学习场的实施类型

1.规则类户外社会学习场的实施运作

在规则类户外社会学习场中,通过布置游戏场景唤起儿童的游戏欲望,引导他们组团讨论游戏主题,设置相应规则进行模拟实践学习,并能将所获的经验迁移运用至现实生活。以“小镇马路——能干的交警”为例,游戏开始前,儿童在马路上投放公交车、小汽车、交警站台、自制红绿信号灯、加油站等游戏材料。天天拉来小杰、可可等同伴讨论决定玩“能干的交警”游戏。他们一起设计了司机、交警、加油站工作人员等游戏角色,并认真讨论制定交通规则:汽车行驶要靠右;看到信号灯时,红灯要停,绿灯才能行;加油时要有礼貌,要付钱等。在角色分配时,交警的角色还引起了争抢,在天天提出轮流当交警的建议下,大家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游戏开始后,天天顺利地当上了交警,站在马路的警台上,手拿信号灯,开始交通指挥,他使用了“10、9、8、7、6、5……”的倒数方法,指挥汽车通行。

在规则类户外社会学习场中,要重点关注儿童对社会角色及规则的理解与执行。案例中,天天和同伴能够自己组团,讨论情境和角色,自主设计规则并合作完成游戏。游戏中,他们运用了生活中的许多规则,如靠右行车、遵守信号灯、交通事故要交警处理、付款加油、礼貌交往等。这有助于他们在模拟社会活动中培养规则意识。同时,他们还在游戏中充分展现了各自的生活经验,如知道信号灯时间的倒计时模式,这也有助于完成彼此间的生活经验交换。鉴于此,在规则类社会学习场中,教师要重点借助工具完成日常资源的收集,如动画短视频、绘本、新闻等,构建规则学习资源包。这不仅能够丰富儿童的规则学习内容,而且是儿童出现规则误解时解决问题的“法典”。

2.合作类户外社会学习场的实施运作

合作类户外社会学习场需要儿童通过小组间的商量、讨论才能完成。儿童进入学习场时,自主组团认领手环,营造合作氛围,发挥组内成员力量,共同讨论游戏主题,设计角色,共同布置游戏所需的情境并开展游戏。以“野炊基地——忙碌的快递员”为例,儿童在游戏开始前,先组团讨论,设计游戏。“野炊基地”的游戏开始了,可乐首先提出了玩“送外卖”的游戏想法,他的提议引来许多同伴。经过讨论后,他们决定结合“美食广场”开展“送外卖”游戏。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乐提出了“外卖员有外卖箱”的需求,雨馨提出了“外卖一般送到家的,需要安个家”的建议,垚宝也提出了“外卖有订单的,订单怎么做”的疑问。他们的需求得到了教师的帮助,竹篮子成了外卖装备,用小帐篷安家,用白纸和勾线笔设计订单。然后,儿童进行任务认领,领取了各自的角色身份证和相应的游戏材料,开始忙碌地布置起来。奶茶店、烧烤店、包子铺等店铺被搭建起来。雨馨、垚宝搭起小帐篷安了“家”,提交了“外卖订单”,可乐还找来一辆小车穿梭在整个“野炊基地”勤快地“跑单”和“送单”。

在合作类户外社会学习场中,要重点关注儿童可能产生的合作完成游戏场景的需要。案例中,可乐能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提出送外卖的游戏主题,带领同伴共同合作,参与游戏。儿童在设计游戏内容时,知道需要搭建许多美食商店,因此可以联合“美食广场”一起进行。他们也能对不同的角色有正确的理解,知道有外卖装备、外卖订单等,并能主动向教师提出相应的需求,说明他们的生活经验较为完整。同时,游戏开展中,儿童也能够友好协商,并根据预设的角色相互配合完成游戏。鉴于此,在合作类户外社会学习场中,要注重投放大量低结构材料和师幼自制材料,鼓励儿童创造性地玩,如一物多玩,以物替物。随着幼儿游戏主题的丰富,材料的不断增加,也要引导儿童学会有序地整理与收纳游戏材料。

3.友爱类户外社会学习场的实施运作

在友爱类户外社会学习场中,儿童一般通过组团选择互助学习卡,运用挑战问题单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各种互助游戏。完成三项互助活动后,儿童可奖励一枚互助友谊章。以“互助乐园——‘猴哥摘桃’”为例,中二班的小米选择了互助乐园里“猴哥摘桃”的登高游戏,看着高高的果子,她选择了1.5米的梯子,并邀请了在互助园里的另外两个同伴,共同组成了三人互助团一起“摘桃子”。在同伴的帮助下,小米登上了梯子的顶端,成功摘到了桃子,得到了爱心友谊章。

在友爱类户外社会学习场中,要重点关注儿童游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与获得。案例中,小米选择了“猴哥摘桃”中二级难度的登高游戏,在问题驱动下,她选择了适宜的登高工具,并主动邀请自己不熟悉的同伴帮忙,顺利完成游戏,获得了奖章。其中展现了儿童的互助行为和友爱品质,也展现了儿童具备的勇气。因为对小中班的儿童而言,二级难度的登高游戏存在一定挑战。

在友爱类户外社会学习场中,本研究常使用互助任务卡和挑战问题单。互助任务卡是友爱类户外社会学习场中根据登高游戏和盲道游戏的等级要求设计的学习卡。卡内描述了游戏项目、任务要求、完成效度三个内容,并以图文形式进行展示,使儿童清楚学习要求。游戏过程中,儿童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要求和挑战愿望,组队选择学习卡开展互助游戏。当组员在学习卡的驱动下完成互助任务后,教师会在学习卡的完成效度后盖上“大拇指”印章。这有助于儿童获得互助成功的体验感。挑战问题单是帮助儿童使用合适的材料开展互助任务的说明材料。挑战问题单中包含了互助项目、材料使用、互助人数与分配、互助结果和调整建议五大内容,这有助于儿童明确参与互助活动应使用的材料和预设取得成功应使用的方法。

(二)幼儿园户外社会学习场的实施准则

1.关注创建属性

一是浸润性。根据户外社会学习场的特点,开展“阳光小镇”户外社会学习场游戏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与儿童游戏的相互浸润,通过对户外环境的布局和游戏特征的整体性思考,如马路的划线、站牌的创设、各户外社交场的标识牌、门牌号的制作等,创设出“阳光小镇”的模拟场景,使儿童能够自然地沉浸其中,体验更真实的小镇生活气息。

二是情境性。运用游戏主题设计游戏内容与情节,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如角色服装和道具,形成良好的游戏情境,使儿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实际操作的真实感。这种来自儿童生活经验的游戏主题,使儿童的游戏参与感更加真实。

三是和谐性。和谐性指向儿童在户外社会学习场中的互动关系。儿童在户外社会学习场里相互配合、协商,和谐地开展游戏,这有助于他们在互动交往中获得规则意识、合作能力,并发展友爱品质。

2.把握创建原则

一是联动性。“三类六大”学习场看似相对独立,但是在“小镇马路”的连接下和游戏主题的推进中可以实现六大区域的紧密联动。例如,“野炊基地”的“外卖”可流通到其他区域,“小镇马路”可以通向勇敢部落的“战地医院”。

二是整合性。三类学习场有着相对独立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游戏内容,但是它们又有机整合和相互渗透。因此,在单个学习场中可获得多个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小镇马路”侧重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但在角色分配和游戏互动中,儿童的合作能力和友爱品质也能得到发展。

三是混龄性。六大学习场的活动资源具备资源共享的特征。儿童在参与“阳光小镇”户外社会学习场游戏时,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场参与游戏,实现游戏区混龄。教师也要鼓励和支持儿童参与混龄合作,这样既可以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圈子,又可以实现游戏互动的递进性,提升儿童合作的层次性。

3.灵活调整内容

一是聚焦儿童生活经验,让规则循序渐进。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言语说教,还需要对接儿童生活环境,聚焦儿童生活经验。在创建“小镇马路”和“幸福之家”两大户外社会学习场域中,分别涉及生活规则和礼仪规范两类游戏,期望培养儿童的生活规则和礼仪规范,实现源自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游戏目标。

二是聚焦角色扮演,让合作递进深入。同伴合作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角色扮演是培养同伴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创建“野炊基地”和“建筑工地”两大户外社会学习场中,儿童置身“美食一条街”和“建筑大家玩”的游戏场景中,在多角色、多任务的情境游戏下开展合作类游戏,通过角色分配与扮演,形成两两合作和多人合作的游戏形式,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三是聚焦挑战游戏,让友爱自然发生。基于友爱品质的培养,在“互助乐园”和“勇敢部落”两大户外社会学习场中,分别设计了盲道和登高两类互助游戏,并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特征和能力差异又设计了三级互助任务,形成“二类三级”的互助游戏,让儿童在互助中发展友爱品质。

五、成效与反思

本研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习故事的记录、游戏活动后的反馈、阶段性发展量表的评估、持续对同一观察对象开展三个学期的跟踪观察等,发现“阳光小镇”户外社会学习场游戏是儿童可以真实亲历的多元且丰富的第二课堂,它具有浸润式的游戏氛围、情境化的游戏内容、和谐的同伴关系,能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难以用集体教学完成的社会领域教学不再困难。

(一)“巧”体验

模拟儿童生活场景,聚焦儿童生活经验,创建有趣的规则类户外社会学习场,使儿童潜移默化地获得了发展。在“小镇马路”户外社会学习场域中,聚焦生活中常用的交通规则,儿童在这种模拟情境中感受到了真实的体验,有助于他们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如汽车和行人要各行其道、靠右行、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信号灯、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开电动车要佩戴头盔等,并能将这些规则运用于生活,进而形成规则意识。以往日常教学活动中易忽略的优秀传统与礼仪,通过“幸福之家”学习场被重新拾起来,如餐桌礼仪中的长幼有序、做客礼仪中双手接受礼物并道谢等礼貌行为。

(二)“慧”合作

以“野炊基地”和“建筑工地”两大场域的合作类学习场,通过多任务、多角色的游戏,让儿童学会了合作。在游戏中,儿童不仅需要自己去组团、讨论、设计和开展游戏,还要学会和同伴沟通,学习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游戏。在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儿童主动合作、主动交往的意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频繁。同伴合作也从游戏初期两三人的小合作组,发展到游戏后期十多人的小集体。在这个小集体中,儿童能够根据能力和年龄差异,合理分工,合作完成游戏。这使得儿童的合作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促进了他们在一日生活中其他各生活环节的自然合作。游戏后有故事分享活动,即引导儿童讲述小组游戏中的趣事,评价同伴合作中的优秀之处和不足之处,这不仅为儿童提供了在集体中表达自我的机会,也使儿童的语言能力获得了较大发展。

(三)“享”生活

从同伴互助中建立突破口,让儿童在游戏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友好行为和品质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互助乐园”里的互助游戏,经历了无人问津到少数人参与,再到相互争夺友谊章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变化,也反映了儿童互助意识和互助行为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现在“互助乐园”深受儿童喜爱,每天都有儿童组团来进行挑战,而且他们会不断地向更高级别游戏发起挑战,如小班儿童在同伴的帮助下能够敢于尝试二级三级的挑战项目,直至获得成功。这种挑战的成功感和互助的快乐感,提高了儿童生活中互助行为出现的频率。随着互助活动的增多,儿童的交往从拘谨逐渐走向放松,性格腼腆的儿童开始变得活泼开朗,互助活动也从起初需要提醒的被动互助转变为主动互助,儿童的互助意识和友爱品质日益鲜明。这种优秀的品质具有感染性,除了同伴友爱互助,他们更加意识到“好朋友一起分享”的重要性,使他们在童年就意识到要珍惜友谊。这成为他们乐享生活的一部分。

六、结语

本研究通过“阳光小镇”户外社会学习场游戏的创建与实践,积极挖掘幼儿园户外场所隐含的教育资源与教育价值,在为儿童社会性学习提供更多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探索机会中,不断塑造儿童有规则、善合作、会友爱的亲社会行为。作为幼儿园户外社会学习场实践探索的初级阶段,随着幼儿园对挖掘与构建户外资源重要性的理解逐渐加深,我园将继续开展相关实践,让环境创设与儿童发展实现时空场域真融通,师幼成长真同步。

猜你喜欢

同伴小镇规则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寻找失散的同伴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