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影响下广播新闻内容传播的变革与突围
2023-10-16纪晓翡
◎纪晓翡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青岛 266000)
引言
新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手机这类终端设备,在网络平台传播、共享新闻信息,满足各类群体对于新闻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内容丰富、传播快速,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开通了渠道。广播新闻属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传播面临着内容、形式和时效方面的问题,受众对于新闻内容丰富性、传播灵活性,互动高效性有着全新需求。对此,为了应对媒体环境对于新闻传播造成的影响,需要广播新闻领域工作者寻找突围路径,才能应对时代挑战。
一、新媒体影响下广播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传播内容方面
新媒体内容会对广播新闻产生冲击,因为新媒体具有多媒体特点,在新闻传播过程当中能够掌握主动权,结合新闻信息内容差异,选择合适传播渠道,发挥媒介融合优势,灵活传播信息。当社会出现热点新闻事件的时候,各大门户网站就会针对热点事件展开专题报道,可通过自制动画方式还原事件经过,运用现场图片,配合视频画面,向受众展示完整事件经过,报道过程还支持受众评论,针对事件进行针对性解读,拓展延伸事件发生背景,让新闻传播数量、深度和范围都有所提升。对比而言,广播新闻在信息报道过程当中会受到时间、声音等方面的局限性,因此在信息传播效果方面不如新媒体直观。比如,要报道和“春运”有关的新闻内容,对于画面感有更高要求,如果单纯利用声音传播新闻信息,可能很难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新闻传播效果受到影响。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在新闻综合平台上浏览海量信息,更多的超文本信息使广播新闻在内容方面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广播新闻内容选择要重点考虑如何抓住受众关注点,从受众角度出发,重新加工内容,为受众带来视听方面的全新体验[1]。
(二)传播形式方面
广播有“看不见的媒体”之称,其单纯通过声音传递新闻信息,内容转瞬即逝,受众难以获得更多信息,传输方式单一使传播内容有局限。新闻传播应尽可能将全景信息呈现给观众,视觉冲击对于人们的感受最为直观,而广播新闻只能在规定时间内传递。新媒体的产生,为媒体融合搭建平台,弥补了传统广播新闻的不足之处,将报纸、电视等媒体资源和音频、视频和图片信息融合,搭建综合型信息传输平台,供受众浏览信息。广播新闻传播方式单一,受众根据自身喜好收听广播,由于受众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程度各有不同,因此与广播内容的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加上声音传播模式具有瞬时性特点,可能导致受众接收信息过程当中存在理解偏差。新媒体的出现有效避免了信息理解偏差问题,用生动的方式传播信息,减少了受众对于信息理解的问题。
新媒体为受众参与信息传播搭建了平台,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突破了以往被动接收信息的局限性。人们对于新闻信息数量和品质要求更高,更多人渴望拥有媒介使用权,新媒体交互性能够满足受众需求。受众利用“双微”平台可以发表观点,参与热点事件讨论。广播新闻传播的互动参与过程受到的局限相对较多,可以通过电话互动,还可通过微信客户端和节目互动,也可参与节目录制。以上互动模式之下,受众言论的自由程度相对较低,在受众表达观点之后,导播会筛选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互动。除此之外,广播新闻播出的时间有限,受众参与感相对较弱,可能影响受众对于节目的热情。
(三)传播时效方面
从新闻内容本质上来讲,“时效性”为核心要素。信息化时代以前,广播新闻的时效性要高于报纸和电视新闻,因为其制作流程简单。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后,新媒体快速发展,信息交互性强、数量庞大等特点对于广播新闻的时效性造成冲击。新媒体新闻信息制作、发布流程简单,突发事件出现以后,利用新媒体技术,能够快速报道新闻事件,在多个平台发布。广播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和播出都需要时间,需要协调其他节目的播出时间,因此在新闻发布速度方面不如新媒体平台快速。同时,新媒体环境下衍生出“全民记者”和“自媒体”等概念,所有人都可以传播新闻,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一旦出现热点新闻事件,门户网站会快速发布信息。广播新闻记者可以通过现场连线或者到深入现场报道,但是以上方式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播出的新闻信息具有滞后性特点[2]。
二、新媒体影响下广播新闻传播的突围路径
(一)以内容为中心,提高广播新闻竞争力
1.依托媒介融合,塑造新闻品牌
广播新闻的优势在于信号覆盖范围广、容量大,受众收听新闻信息方式便捷。虽然与新媒体新闻对比,广播新闻传播过程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是不可否认,广播新闻具有权威性,信息真实度相对较高。新媒体环境下,对应信息监管体制尚不完善,因此网络上可能存在虚假新闻。比如“老外扶大妈被讹1 800 元”的新闻标题曾经流传网络,新闻一经发布,迅速引发关注,受众点击率不断增加,登上了热搜头条。网友声讨大妈,随后新闻事件突然发生反转。经警方调查,外籍男子有无证驾驶、逆行等行为,根据我国交通法规,给予其拘留7 日、1 500 元罚款。部分新媒体记者发布新闻的时候,并没有对事件全程进行追踪,单纯根据当事人交谈就发布新闻信息,过度追求信息传播速度,忽略了内容真实性,导致网络中不实新闻被快速传播,出现负面影响。
广播新闻真实性更强,能够对社会舆论方向进行正向引导,因此广播新闻要利用媒介融合优势,建设新闻品牌,开发新型节目。比如新闻评论、现场直播、新闻访谈等类型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属于常用形式之一,拥有时效性的特点。广播新闻记者针对新闻事件进行描述,通过广播传递给受众,让受众体会到新闻信息的现场感,能够体现广播新闻发展的时代特色。比如在重大灾难或者重要节日事件的报道方面,记者深入现场为听众描述新闻场景,便于听众在脑海当中勾勒画面,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广播新闻行业发展要注重媒介融合资源的应用,呈现节目直播优势,向节目当中融入全新元素,打造更多可视化直播节目,依托手机广播、网络广播等途径传播,突破传播平台的限制,运用网络平台、手机APP 打造可视性广播平台,受众收听节目过程更加自由,可视性广播可以通过网络广播、传统广播同时发送,受众根据自身喜好浏览视频,将新闻全景直观呈现给受众,突破受众收听新闻渠道的限制[3]。
2.突出新闻内涵,占领思想高地
媒介融合环境下,媒体之间竞争已经突破了“独家新闻”的限制,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来说,新闻内容深度、观点新颖度更能吸引受众。所以广播新闻的发展要突出新闻内涵,对于新闻事件精准点评,成为权威政策的解读者,引导舆论走向,才能占领思想高地。新闻中的思想性内容并非全部依靠技术方面的支撑,因此为了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广播新闻内容的思想性十分重要。新闻制作团队需要将重点放在信息分析方面,邀请行业专家点评热点事件,结合社会舆论给出评论,传达媒体态度,用独特的新闻解读视角赢得受众喜爱。
3.利用媒介融合,丰富节目形态
通过节目形态,能够看出广播新闻形式、内容特点。要树立创新意识,才能增强节目欣赏性,达到受众要求。比如《在线聊天下》属于国际新闻类资讯节目,在节目制作过程当中,选择几条国外热点新闻事件展开评论,选择同步播出形式,融合传统广播节目和国际广播,用具有亲和力的表达,为受众带来良好的听觉感受。随着传播技术发展,媒介融合日益加深,网络广播将新媒体和传统广播相融合,节目形态的创新赋予了广播新闻更多升级。央视网、中国广播网和国际在线等视听门户网站的出现,让广播新闻能够实现点播、在线直播,在广播节目播出的时候,可以将视频、图片和音频元素添加其中,受众也能利用关键字、标题等方式搜索节目,发挥网络广播优势,逐渐丰富广播新闻报道形态。
(二)借助媒介融合,为新闻添加全新元素
1.丰富互动形式
新闻传播的互动反馈十分重要,新媒体的出现为受众表达观点开通了渠道。广播新闻可运用自身的影响力优势,在网络平台中设置讨论区,由专家或者主持人针对热点事件发起讨论,打造正规化的舆论平台,在新闻节目当中呈现讨论结果。这样既可以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又能了解受众心中所想,使其能够参与新闻传播过程,便于新闻制作者灵活调整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果。当受众积极参与广播新闻的讨论过程当中,能拉近受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增强新闻影响力。广播新闻可选择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与受众实时互动,发挥媒介融合优势,丰富受众参与互动形式[4]。
2.创新传播方式
媒介融合背景为广播新闻发展带来全新机遇,广播新闻和新媒体的融合能够拓宽新闻传播渠道。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网络广播、移动终端广播等出现将广播新闻覆盖范围逐渐拓宽,创新了新闻传播的模式。广播新闻要立足该发展现状,确保传统广播、网络广播能够同时播出,增加节目点播和下载等多种功能,整合网络中的图文、音频和视频资源,全景展示新闻事件。广播新闻和新媒体的融合能够打破其传播局限性,发挥舆论平台的优势,突破广播声音传播的局限性,让新闻能够实现可视化传播。例如,央视新闻APP 打破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利用短视频传播新闻,短视频平台具有点拨、回放、直播功能,还能整合更多新闻资源。《新闻联播》开通了抖音账号,选择受众关注度相对较高的热点新闻,制作成短视频,在平台上滚动播出,丰富了新闻传播方式,也有效提高了节目影响力[5]。
3.丰富新闻来源
新媒体当中有海量信息,给广播新闻发展带来强烈冲击。广播新闻可以借助媒介融合趋势,利用新媒体的渠道优势,获得更多新闻信息。具体而言,广播新闻的制作可以利用新媒体资源库的信息,通过筛选核实其真实性,经过精心加工,发布新闻。社交APP 种类丰富,为新闻采访提供更多便利,广播媒体从业者可以借助社交APP 采访,丰富采访途径。在报道新闻事件过程当中,根据受众留言和反馈,深度挖掘新闻,并合理利用网络中的新闻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三)围绕受众需求,增强新闻传播时效性
1.关注民生新闻,增强内容亲和力
为了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广播新闻能够和微博平台相互对接,人们利用手机和电脑就能发布信息,快速响应新闻事件。在微博平台上,还能保留广播内容,突破声音快速消逝的限制,提高广播新闻竞争力。因此,各大广播电台都开设官方微博,吸引粉丝,扩大广播新闻的影响力。当前信息爆炸时代,受众更加倾向于容易理解、简洁、传播快速的信息内容。对此,广播新闻可参考微博限制字数特征,通过题材创新,生产出短小精炼的新闻内容,塑造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的全新形象。广播新闻还可借鉴官方微博,从民生角度出发,打破传统新闻播报形象特点,选择和民生相契合的新闻主题,体现出新闻内容亲民风格,及时挖掘热门话题,筛选出真实、有价值的内容并报道。广播新闻可以通过直播方式,呼吁受众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多种渠道互动,引领舆论走向。比如2022 年6 月10 日,唐山某烧烤店发生打人事件以后,通过广播新闻报道,开通微信互动平台,关注打人者动向,引发群众关注,快速将打人者缉拿归案。这类贴近群众生活的节目内容更容易获得受众的喜爱,能够反映民生现状。所以广播新闻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筛选热点信息,以此作为获取新闻报道线索的重要渠道。
2.突出内容实效,简化新闻信息
以前,广播新闻制作过程快速是其独特优势。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对广播新闻的生产快捷性造成冲击,重大新闻或者体育赛事都能够实现电视和网络同步播出。所以要想增强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就需要关注新闻的传播频率,快速更新信息,为受众随时获取信息提供支持。实践表明,简练的信息能够受到受众的喜爱。随着受众需求不断变化,广播新闻在节目内容方面需要调整,利用小版块形式播出,为受众随时报道新闻资讯,涵盖交通、财经、天气、时政等要闻,扩大信息覆盖面,发挥广播新闻的优势,采取滚动播放模式,适当应用固定播放、穿插播放等形式,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追踪热点新闻,让受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新闻动态[6]。
在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广播新闻传播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广播语言也在发生变化。要想提高广播新闻影响力,需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播报新闻,关注新闻内容变化,贴近百姓生活,摒弃长篇大论的报道形式,用简短的话语传播更多新闻资讯,做到“一事多报”和“一天多报”,新闻更新和传播速度不断加快,能够维持时效性,加快报道节奏,提高广播新闻时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快速发展过程当中,受众对于新闻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实时性有更高要求。新媒体受众群体十分庞大,加上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可满足受众的互动需求。广播媒体属于传播知识、引导舆论的传统媒体,广播新闻为了应对新媒体环境之下的挑战,要以内容为核心,不断丰富传播形式,满足受众需求,提高新闻传播的竞争力,为新闻传播增添更多元素,体现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找到突围路径,促进行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