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经典出版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2023-10-16◎孙璐
◎孙 璐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100029)
在2023 年6 月2 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①。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曾经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②。肩负着这样的文化使命,出版工作者应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出版活动,传承赓续我们国家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从而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完成好这一文化使命,打造经典、传播经典应是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学术经典的特点与价值
经典,除了古时所指的儒家经籍、宗教经书,现代最常见的含义就如《辞海》概括的:“重要的、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曾中断的文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凝结出丰富的文化经典。随着学术越来越专门化,学术著作逐渐从文学、史书中离析出来。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专门的学术著作,中华传统学术不断发展、进化,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一代有一代之学术。经过时间淘洗出的学术经典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陶养性灵、教化人民的作用。
关于什么是经典,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刘梦溪认为,经典“主要指在学科上有开辟意义、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有示范作用,既为后来者开启无穷法门,又留下未决之问题供研究者继续探究”④。新闻理论家、散文作家梁衡总结出“经典标准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二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三是经得起重复引用,能不断释放能量”⑤。
(一)学术经典的特点
综合上面的观点,学术经典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传承性。即该学术作品经过若干年读者与市场的检验,其质量受到广泛认可,并一直存在市场需求,不断重印、再版。第二,开创性。即开辟一个学科、专业、领域或方向,或者开拓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或者更新了某一领域的知识与方法。第三,权威性。即该学术作品在其所属学科领域站在学术制高点,其内容的正确性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为读者所公认,或其标准被视为学科的规范。第四,指导性。即该学术作品在该学科领域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一直在释放能量,经常被引用,或反映一代学术风气和思潮。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西方的学术思想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学术融合,学者的视野因此更加开阔,研究方法更加新颖而多样,表达方式也更加平实,经过民国时期学者的融会贯通,逐渐凝聚起一批近现代学术经典。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文化教育,出版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被打破,人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我国与世界文化交流更加顺畅,中国学术与中国经济一道快速发展,精品迭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建设,一批当代学术经典已确立起来。
(二)学术经典的价值
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者张岂之在《学术经典的文化使命——“现代学术经典精读”系列丛书总序》中对古代学术经典成果的价值作了这样的概括:“这些成果一方面在梳理中国思想学术发展演变的脉络,另一方面在传承和弘扬中华学术精神,比如‘和而不同’的学术精神,在中华学术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五千多年连绵不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得以世代相传”,并认为,这是“文化的道统”⑥,这番总结是针对已有的古代学术经典而言的。
虽说经典永流传,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术经典的价值永远固定不移。“弥久不变和与时俱新,是经典的两个方面的品格。”⑦随着时光变迁,文化在进步,学术有发展,也会与时俱进。曾经正确的认知未必永远正确,但真正的经典会在不同时期发挥它不同方面的价值。如果说曾经有开拓之功的古代学术经典,在当代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文脉的传承、精神与理念的传递,那么现代学术经典的价值更多则表现在对当今学术研究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以及提供研究的基础、范式和向上、向深探索的台阶与经验。
要让学术经典发挥它的价值,首先需要从事学术研究、创作与出版的学术共同体创造出经典,下面就来梳理一下学术经典在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历程。
二、学术经典的出版实践
回首中国进入现代以来的出版史,学术经典大致走过了“整理、结集—引领、带动—总结、普及—遴选、再版—外译、输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又互有交叉的层次和阶段。
(一)奠基——整理、结集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其具有传承性、开创性、权威性和指导性。我国因为造纸、印刷等技术的发明的带动与刺激,出版业很早就非常发达。自科举考试诞生以来,坊间一直都在印行儒家经典和为考试服务的“教材教辅”书——解读经典的阐释类著作。这些作品虽然良莠不齐,但从中亦沉淀出了流传后世的经典。
出版发展至现代,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出版业致力于开启民智、昌明教育。商务印书馆的《四部丛刊》、中华书局的《四部备要》两部大型丛书在编辑过程中,前者重善本,从我国乃至朝鲜、日本民间收集了很多精刻本、精抄本,后者重实用,选择更为通俗易懂的注本、校本。两者各有千秋,又可互为补充,都对中国现代学术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样的出版行为,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著作的大规模的整理与抢救,彰显了现代中国出版人进行文化总结、传播学术经典的努力实践,也切实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向近代迈进。
(二)发展——引领、带动
整理、结集是沉淀学术经典的奠基性工作。民国时期经历过短暂的稳定局面,但历史并没有给民国知识分子太多时间,中国又陷入兵燹。上海的商务印书馆遭到日军飞机轰炸,藏书甚巨的东方图书馆又被焚毁,商务印书馆为编辑《四部丛刊》而收藏的许多孤本善本书籍从世间消失,实乃中华文明的一次劫难。
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才从硝烟中走出来,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文化事业随之恢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出版业更加繁荣兴盛。虽然在这期间,出版业与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一同经历过曲折和困难,但仍然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贡献,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出版事业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如《列宁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泽东选集》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出版,对扩大传播马克思主义,提升党员、群众的政治理论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群众对优秀图书的需求空前高涨。具有文化使命担当的出版人顺势而为,一批大型学术丛书陆续推出,如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东方出版社“民国学术经典文库”、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等,这些译著或再版著作使中国学人重新与世界接轨、与传统接轨,一时间引领出版风潮,并对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带动了出版业向新的高度发展,直至今天仍在发光发热。
在确定已经熟练掌握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基础上,学生通过教师课前准备的实验材料(活体水蚤、杀虫剂、洗涤剂等)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产生的影响,进而为下册教师讲解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做好铺垫。下面从实验工具和材料、实验设计方案、实验结果与结论和实验教学后反思等四个方面来介绍此拓展实验。
(三)纵深——总结、普及
进入21 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经济和信息全球化迅猛发展,我国出版进入国际化、集团化、市场化阶段,总量快速增长,竞争愈发激烈,出版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优秀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因为新世纪的到来,出版界推出不少记录、总结20 世纪各领域百年成就的著作。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的“20 世纪中国学术大典”丛书和湖北教育出版社推出的“20 世纪中国学术文存”丛书即是较为可观的出版实例。前者更像是相关学科学术名词大辞典,后者则遴选能反映20 世纪中国人文各领域学科研究史的若干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之后陆续推出的“现代学术经典精读”丛书也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丛书内容涵盖文、史、哲、艺术等学科,选文侧重20 世纪的学术研究成果,旨在向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传播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和科研经验,提高他们的学术鉴别能力和学术素养。通过学术经典选文、导读和延伸阅读文献,勾勒出该学科的学术史体系,简要展现学术史概况及论著遴选标准等,使丛书具有该学科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帮助读者较快地摸到学术门径,对学术普及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丛书推出后,在学术界反响很好。其中一些产品如《中国文学史经典精读》《中国史学史经典精读》《中国社会史经典精读》《中国考古学经典精读》等,获得过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奖、2019 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等荣誉。
(四)提升——遴选、再版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文化传承,都需要继往开来,守正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学术创新与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版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版工作的重点也转到创新发展的轨道上来。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另一学术品牌“稷下文库”,就是响应和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⑧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而推出的大型学术文库。“稷下文库”以“荟萃当代优秀成果,彰显盛世学术繁荣”为宗旨,以传承性、开创性、权威性和指导性为标准,遴选中国当代人文社科各领域知名学者代表作,分批分辑推出。与同类学术文库相比,“稷下文库”主要特点在于:(1)系统有序地呈现人文社科各领域的经典学术成果,学科门类完整;(2)作者均为当代有学术影响力、活跃度高的名家,展现当代中国学术群像,反映中国学者面貌;(3)选题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术观照现实、回应现实;(4)全面梳理修订,坚持精品质量,使学术经典在新时代继续创造价值。
(五)外宣——外译、输出
当今世界已经连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若想长久发展,需要与世界同频共振。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的时候强调:“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⑨除了出版社、作者自发地输出中国文化及相关著作外,国家层面也在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社科基金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遴选、资助了大批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这些学术精品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学术经典。将它们译为外文,在国外出版,可以深化我国与外国的学术交流和对话,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新闻出版署还组织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目的也是以书为媒,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这两个项目着重资助具有文化传承和传播价值,能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特质的出版物,以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能代表中国学术水准、反映中国学术前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学术发展成果的出版物。各出版社积极参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行动,踊跃申报各类项目,借船出海,弘扬中华文明。
以上五个阶段,并非代表层次高低、内容高下的分别,而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社会对文化教育类产品的需求和国家文化政策的重点与指向。在出版实践中,这些层次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文学术出版的锦绣繁华。
三、学术经典对文明建设的意义
出版专家万安伦认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应当是一个文化强国,也必然是一个出版强国。能否不断生产引领世界、影响世界的文化经典,是一个国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⑩。如今,我们正昂首阔步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而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若想“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积极识变应变求变”⑾,首先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还需要用作为灵魂的文化来支撑发展。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⑿。学术经典是树立文化自信、滋养中华民族心灵的重要营养。学术出版人必须利用所处的出版平台,坚守中华文化传统、立足中国实际,不断推出能够传诸后世的经典作品,以此教化人民,凝聚民族力量。
注释:
①《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第1版。
②《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第1版。
③《辞海(第七版)缩印本纪念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版,第1134页。
④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191页。
⑤梁衡:《理论与学术经典的阅读》,《当代贵州》2015年第34期。
⑥方光华、兰梁斌主编:《中国思想史经典精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总序I。
⑦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191页。
⑧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 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3—44、46页。
⑨《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第1版。
⑩万安伦:《新中国出版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第370页。
⑾《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23年4月1日第1版。
⑿《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