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敦煌曲子戏起源与发展的世俗性

2023-10-16周海诺

戏剧之家 2023年25期
关键词:燕乐变文曲子

周海诺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上海 200072)

敦煌曲子戏是敦煌独有、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曲艺,主要在敦煌地区表演,是联系西北地区戏曲文化体系的中枢。在音乐方面,敦煌曲子戏与敦煌社火、秧歌戏等关系密切,甚至共用旋律,具有兼用不同唱腔的艺术特征。器乐伴奏上,分单弦伴奏与小乐队伴奏两种。自1931 年后,敦煌曲子戏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其中,以赵吉德(艺名东牛,旦)、王登义(艺名西牛,旦)、换柱子(高中、丑角)最为出名。除此之外,当时的茹老二(旦)、孙家福(老生丑)等人,及后起的周进录、方荣等均在当地享有盛名,深受群众喜爱。

敦煌曲子戏可追溯到隋唐甚至更早,与曲子词、俗讲变文、民间小调等息息相关,其内容或反映现实,或讲述佛经,或模仿乐府。其后敦煌经历战乱,加之明嘉靖三年锁闭嘉峪关,将关西汉民内迁,瓜沙二州为游牧民族占据,敦煌曲子戏出现断代。直至清雍正五十四年,敦煌重归中央政府管辖,甘肃移民来到沙州,带来了西北秦腔、眉户及甘肃各地曲子戏和民歌,与敦煌本地的民间音乐融合形成敦煌曲子戏。由于敦煌曲子戏源于民间,面向广大群众,世俗性始终是其重要特征,我们在对其进行传承保护的过程中不应忽视这点,应当让敦煌曲子戏再度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一、源于世俗文化的民间艺术

目前,针对敦煌曲子戏的起源问题,陈珏先生在《敦煌曲子戏概述》中提出“敦煌曲子词、敦煌变文和俚曲小调不仅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上讲唱文学的空白,还是敦煌曲子戏的列祖列宗。”依据敦煌遗书,敦煌曲子多数出自民间创作,无论是句法还是文意都极富民间艺术的特色。

由此可知,敦煌曲子戏是源于民间的,它萌芽于六朝,在唐代发展成熟,至五代继续完善。在唐代,敦煌曲子产生的文化背景主要有二:一是唐代燕乐的娱乐化;二是在唐代佛教世俗化趋势下俗讲与变文的产生。此二者均与世俗文化休戚相关,可以说,敦煌曲子戏上承汉代以来民间曲艺,融会贯通各种唐代民间艺术形式,展现出盛唐气象之下民间文艺的欣欣向荣。下面笔者试分析一下敦煌曲子戏的来源。

(一)唐代燕乐的世俗化

唐时流行的“燕乐”是敦煌曲子戏的最早期来源之一。“燕”通“宴”,得名于常在宴会上演奏。所谓燕乐的娱乐化,指的是燕乐的功能在由教坊宫掖流向民间时由宫廷仪式用乐变为民间娱乐的过程。教坊作为宫廷掌管音乐的机构,荟萃倡优杂技,与市井下层沟通,是唐代俗乐的中心。这些教坊曲的用途有歌、舞、说唱、扮演戏弄等,其中有许多成为词调的源头,也有部分促成了后世戏曲的诞生。教坊曲中最主要的部分“燕乐”,也在宫廷与民间广为流传。安史之乱后,宫廷艺人流落民间,也促进了唐代燕乐走向民间。在此过程中,燕乐已由原来的器乐曲变为声乐曲,常用于娱乐活动中,并广泛吸收民间曲艺形式。例如,现存敦煌曲子戏中的《凤归云》《倾杯乐》等均出自教坊曲。

曲子词即燕乐的曲词部分。曲子词在唐代指可以合乐演唱的杂曲歌词,现存最早的曲子词是敦煌出土的《云谣集》。早期民间词基本出自下层民众之手,后来由文人进行创作和改编。敦煌曲子词由于主要源自西域燕乐,具有浓厚的西域特色和民间意趣。曲子戏的文本形态与曲子词十分类似,但在对话结构、代言体的运用以及舞台表演体制上则与之不同,具有“戏”的雏形。例如,《南歌子》二首为男女问答形式,角色由不同的演员分饰,任半塘先生认为此词在当时可能运用于歌舞戏、俗讲等多种艺术形式,以供讲唱,类似一幕小曲戏。

(二)俗讲与变文

俗讲直接来源于六朝以来佛家讲道化俗所用的“转读”与“唱导”。转读又叫唱经、咏经,指讲经时抑扬其声,讽诵经文。为了“普渡众生”的教义,佛教吸取民间音乐,从上层社会逐渐走向平民。佛教音乐在魏晋南北朝经历改制。唐代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更是佛教在中国扩大传播力度的土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和道教争夺信众,提升佛教在中土的影响力和地位,佛教进一步平民化是必然的转变趋势,“俗讲”应运而生。起先,僧人用“转读”“梵唄”等方式“宣唱佛名,依文致礼。”但经文晦涩,对于平民观众而言难以理解,效果不佳。为了更好地劝化俗众、传播教义,僧人又采用“唱导”的方式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兼采各种百姓喜闻乐见的音乐素材,曲辞内容更为通俗易懂、灵活多变,能够随俗化类,契合现实,深受欢迎,成为唐代口承俗文学中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形式。到了南北朝末期,还出现了“唱读”的方式,将“转读”同“唱导”合一,是对民间讲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变文即“转变”的“变”,讲变文转为讲唱之意。当“变文”成为专称后,变文的题材就不再局限于佛经,还可以讲唱历史传说和现实故事。变文不仅取材更广,也更加通俗,通常不引用经文,唱词末句没有催经套语,不标示声腔唱法,主要用以讲述故事。

俗讲、变文向戏剧发展演变离不开佛经的故事内涵和佛教对教义的音乐传播的重视。一部分佛曲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具有剧本的性质,在专门的戏场进行演出活动。隋阇那崛多翻译《佛本行集经》中注:“隋云以歌说吉事也。”许地山先生认为,句中“以歌说吉事”相当于中国的戏曲。僧人、尼姑乃至民间艺人都会采用变文讲故事,受到各个阶层受众的欢迎。

二、从民间艺术中重获新生

经历了常年的战乱及人口迁移,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敦煌又一次迎来文化的大融合。陈珏在《敦煌曲子戏概述》中指出明清时期向河西移民对于敦煌曲子戏的影响:“在清雍正年间向敦煌的大移民,使敦煌地方戏在原有曲子词、变文、俚曲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秦腔、眉户及甘肃地方戏的各种曲调,逐渐形成了敦煌曲子戏,极大丰富了敦煌曲子戏,使曲子戏发展、壮大、成熟。”在这个时期,敦煌曲子戏的曲调来源有三:民间小调、眉户曲调、传统曲牌。

(一)民间小调

民间小调指在民间流行,群众歌手或职业、半职业艺人在闲暇和节日、集会时演唱的小曲,一般具有内容丰富、语言浅显、对白诙谐、贴近生活的特征。民间小调可分为时调、吟唱调、谣曲三种。时调的内容广泛,具有多种形式的歌词内容,以现实生活、历史传说、戏曲等作为题材,一般有乐器伴奏,在群众茶余饭后或在街头巷尾演唱。由于时调的曲子可以有多种唱词,在发展过程中被敦煌曲子戏吸收,许多时调的小曲既是曲调,又是曲牌,兼具演唱和伴奏两种功能。例如:【送情郎】【下四川】【白菜根】等就是由民间小调演变而来的器乐曲牌。“剪靛花调”是明末清初流行的北方俗曲,传唱至今,它衍生的变体现在仍有时以它为曲牌演奏。吟唱调十分贴近民众生活,包括儿歌、摇篮曲、吟诵调、叫卖调和风俗仪式中的吟唱调等。例如《绣荷包》《玩月》等。谣曲是更加成熟的艺术形式,可分为情歌、生活歌和嬉游歌。其中情歌表达了敦煌人民对真挚感情的向往,占比最大,艺术水准基本较高。例如《打酸枣》《回娘家》《数蛤蟆》《怕老婆顶灯》。

除此之外,曲子戏所用的部分纯乐器曲牌来自其他乐器的原有曲牌。这类曲牌只供伴奏,不可加词。如:【四和四】【小开梅】原先是唢呐曲牌,后为曲子戏所用。

(二)眉户戏

眉户戏又称“曲子戏”或“迷胡”,主要在山西南部临汾、运城地区和陕西大部分地区流行传唱,曲调活泼,唱词朴素,反映民生。眉户戏长期在山陕黄河两岸流行,是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眉户戏的产生有多个起源。首先,眉户戏的形成基础是明清时期山陕黄河两岸关中和晋南地区的民歌。这些民歌有的已经具有故事情节,会采用问答形式对唱,形成了眉户戏的基本艺术形式和戏曲要素。其次,康海和王九思创造性的“北曲”是眉户戏形成的渊源。二人所制曲子在民间尤其是陕西关中一带广为流传。再次,早期民间地摊表演对眉户戏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早期眉户曲子类似一种简单的小戏,多唱一些民间故事或吉庆话语。最后,民间的社火表演也对眉户戏的形成起推动作用。社火是民间多种艺术形式聚会。表演的时,有些表演运用眉户曲调作为舞蹈的装饰,也为眉户曲调增添了新的内容。

眉户戏广为敦煌民间男女老少接受,由于其唱词道白十分清晰,情节多为历史传奇、神话传说、现实婚配等题材,符合底层群众的爱好和见闻。现存的敦煌曲子戏表演和曲词都能够证明敦煌曲子戏的发展离不开对眉户戏的借鉴吸收。

三、敦煌曲子戏世俗性对于曲子戏传承保护的借鉴意义

敦煌曲子戏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世俗艺术形式,汇聚着民众的智慧,展现着各个时代群众的生活面貌、信仰价值和兴趣偏好。如今,在新兴媒体的挤压下,敦煌曲子戏已渐趋式微。虽然政府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收效甚微。随着老艺人的去世,敦煌曲子戏后继乏人,传承堪忧。

贴近大众,以市场需求为借鉴对敦煌曲子戏进行改良,将非遗敦煌曲子戏和大众文化敦煌曲子戏区分开,共生共赢,不失为一种方式。经过多年的非遗生产性保护实践,各种民间非遗艺术的生产性保护各有千秋。生产性保护指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就目前的三种生产性保护方式来看,敦煌曲子戏适用于其中两种。其一,是对具有商业运作传统的各种民间表演艺术的保护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民间艺术在政府资助下虽然能进行演出,但由于接受主体的断层和语言艺术对方言的依赖性很难在网络时代存活。不过,成功的案例仍然存在,例如相声和二人转。以二人转为例,二人转作为大众文化,放弃了一些显性传统,保留了潜性传统,即本体价值和喜乐精神。二人转重视和观众的互动取悦观众,文本开放,可以随时根据社会热点改编。以观众为本,让观众在二人转的表演中有参与感、新鲜感。其二,是通过集中展示、展演将传统艺术与文旅产业结合。采用在景点集中展演民间艺术的方式,聘用当地居民作为演员不仅提升了知名度,也能够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将敦煌曲子戏当作文教资源。

基于此,敦煌曲子戏的传承可以借鉴成功范例的经验。首先,要重视对敦煌曲子戏的商业化开发,深入了解大众文化需求进行改编,让曲艺为艺人切实带来经济收益和文化自信;其次,尊重敦煌曲子戏艺人的意愿,充分发挥自乐班的作用,加大对民间团体的资金扶持,通过收购作品、项目资助等方式让艺人直接受益;最后,加强敦煌曲子戏的宣传,提升传统曲艺在民间的知名度,改变民众对于曲艺传承的偏见,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了解、接触敦煌曲子戏。

四、结语

敦煌曲子戏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敦煌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从它的起源和发展都能看出,敦煌曲子戏是民间艺术精华融合的产物。在视媒发达的今天,敦煌曲子戏已经趋于没落。如何把握时代的需求,打造让艺人乐于传承、观众喜闻乐见的敦煌曲子戏,是敦煌曲子戏面临的严峻挑战。但是,有诸多成功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例在前,在国家及各级的重视之下,敦煌曲子戏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定能在新时代重获新生。

猜你喜欢

燕乐变文曲子
唐代燕乐与多部伎的关系①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有风吹过
《王昭君变文》与唐咸安公主关系论考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敦煌变文研究综述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