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注意与注意力的几个问题研究
2023-10-16王力一
王力一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选择与聚集状况,因而被称为认知之“门”。侦查注意力,是侦查人员心理活动对所认知事物的选择与聚焦能力。它通过侦查人员的注意状况体现出来,是决定侦查人员认知的基本能力。侦查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只能集中于一定信息,而离开其余信息,选择信息不同,认知范围也不同,因此,侦查人员注意力是对信息认知的必要条件。
一、侦查注意的应具特征
(一)稳定、持久
在侦查中,需要关注侦查对象与案件信息的全部呈现,往往需要一段持续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侦查人员的注意强度需要稳定不变、较长时间地保持在这一侦查对象或整个案件的侦查活动上,才能始终盯住目标的任何信息变化与侦查活动的全部进展状况,对侦查对象的一言一行、侦查活动出现的各种情况与焦点做到全部知悉,否则,注意状态飘忽不定,必然不能全部有效接收、认知需要接收与认知的信息,会由于漏掉信息、忽略高价值的情况而造成侦查失控,使侦查人员形成认知漏洞,也不能充分发挥侦查手段的作用。
(二)适当紧张、集中
注意适当紧张,是指在需要高度注意时,精神需要“绷紧”,而不能“溜号”“走神”而错过任何信息,注意适当集中,指注意力在必要时能汇集到特定的点上,形成注意焦点。注意紧张是注意集中的前提,注意集中需要由适当的注意紧张来保障。
侦查人员执行任务时,不论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外线侦查、现场勘查,还是在室内进行的搜查、讯问等,都可能受到外部环境,或来自内在不良心理的干扰。只有侦查人员要保持其“注意”的适当紧张、集中,才能有效调节注意力高效汇集于特定的侦查目标、排除干扰,使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信息,将侦查目标关联的活动、时空等一切必要信息,全部有效纳入注意范围之内。侦查人员这种有选择地注意适当紧张、集中,是能够高效完成任务、发现问题、扩大线索与成果的重要心理品质。
只要是侦查人员注意力适当不放松,紧张、集中地持续关注有价值的案件信息,当信息出现时便会被及时捕捉、利用,及时抓住时机,使案件获得突破,如云南省昆明市破获的一起系列杀人、劫车案,其中一起人车失踪事件,失踪人携带的一部手机不知下落,引起侦查人员的高度注意,并对其通话信号进行了不间断的严密技术监控。在被害人失踪后1 个多月,这部手机一直关机,直到2 个多月后,仍然紧张、集中注意这部手机信号的侦查人员,突然发现手机正在通话,立即锁定该机通话的准确位置并赶到,将正在贩卖手机的2 名嫌疑人抓获,对其审讯,获知这一杀人、劫车团伙的信息,从而将其8 名成员全部抓获。正是由于侦查人员稳定、持久地注意,才捕捉到2 个多月后这部手机的信号,而锁定位置、迅速出击,将还未来得及离开的嫌疑人抓获。
(三)敏捷、灵活,适时调动、转移
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其出现也是不断递增的,需要侦查人员通过观察与分析解决的。因此,侦查人员的注意,必须根据情况,随着侦查的进展,随着信息的递增或问题的递次发现、解决而不断敏捷、灵活地调动、转移,做出一定改变,来充分接收信息,避免获取信息不全、不清而遗漏重要信息的情况。
侦查人员对遇到的可能具有重要使用价值的信息,要迅速调动、转移注意汇集于此,坚决实施重点突破,特别是在对付一些善变的惯犯,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在情况变化时,适时调动、转移注意,才能机智果敢地应变,抓住时机,否则极易弄错情况、错失时机,如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2 月间,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公安局侦查的一起汽车三元催化器夜间被盗系列案。侦查人员在查看一家物流公司门口监控记录时,发现嫌疑人从车下盗出催化器,装在塑料袋,往前面加油站走去。在加油站的监控视频,发现该嫌疑人在物流公司监控视频消失不久,加油站出现一个拎塑料袋的黑影,往前面的小区走去,侦查人员调动注意仔细查看,发现此人所拎塑料袋里装的是食品,而不是催化器,立即判断是在视频追踪时跟错了人,再调动、转移注意,继续按时间阶次,仔细查看加油站监控视频,发现在拎食品塑料袋的黑影走过去一分之后,又一个手拎塑料袋的黑影在视频画面里出现。侦查人员由此判断这个黑影就应该是盗走催化器的嫌疑人。该嫌疑人往前走被车辆与建筑物遮挡,直到见不到了,但继续调动注意查看接下来的视频,发现在接近该嫌疑人消失的地点,有车灯亮起。侦查人员这时将注意转移至思考这一信息,判断这个亮车灯的车很可能为该犯罪嫌疑人所开。侦查人员将注意力转移至查周边的监控视频,发现这辆嫌疑车为一辆红色越野车,又在其他地点查看交警部门的卡口监控视频,看到了此车清晰的车牌号。通过追查此车的登记信息,确定是车主的儿子驾驶车主登记的车辆进行盗窃。
此案中的侦查人员,在加油站视频中发现跟错人后,迅速调动注意力往后查看,及时找到盗窃嫌疑人,并继续转移注意,根据嫌疑人消失地点车灯亮起,迅速判断可能是嫌疑犯驾车,并在相关视频找到嫌疑车牌号等等,无不体现出敏捷地调动与转移注意在抓住侦查时机、驾驭侦查中的作用。
(四)广阔、善于分配
侦查注意的广阔、善于分配,是指侦查人员注意的范围,必须根据侦查的需要足够大,而且在侦查时,能在同时间内将注意分配到足够多的信息。这样,在认知对象有很多信息需要认知,或同时出现不同的需要认知的侦查对象时,侦查人员不至于只注意部分信息与侦查对象,而根本没有注意到其他有关信息,或遗漏一部分必要侦查对象而造成认知不清。
在侦查中,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是同时出现的,如同时出现的几个嫌疑人,被询问人同时出现的表情、动作与话语,现场同时出现的不同物证等,这时,如果只注意其中一部分,很可能错过另一部分,所以,侦查人员在同一时间内,注意的范围要足够的广阔,善于同时注意不同的信息,确定观察、思考、行为范围时,不能只注意到需要观察、思考与行为的一部分,而没有注意到各个角落、各个问题、各种行为,否则,必然使应该认知的目标没有被认知到而造成侦查失误。
二、侦查注意的意义
“注意”虽然不是侦查人员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需要依附于其观察、记忆、思维与行为过程之内,但却对其观察、记忆、思维与行为产生深刻的推动或制约。
(一)“注意”能使侦查人员抓住时机、灵活认知与施策
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时间内,只能清晰认知客观环境与主观状况的一部分。这一纳入认知的部分,必须依靠心理活动的选择与聚集,才能确定。这种选择与聚集就是注意。注意不集中、不长久,不利于认知,是因为注意使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只能聚集于特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注意力越集中、持久于某一事物,对其他事物就会减低感知与思考,而对所注意的事物则有利于认知。
侦查人员有选择地集中注意,是“能够发现问题,扩大线索的一个重要心理品质”。[1]侦查人员若缺少注意的不间断的稳定集中,即使很短时间的注意力分散,都会错失侦查良机,造成侦查工作的损失,甚至造成拉垮整个侦查任务完成的后果,如侦查中遇到的一闪即逝的信息,对其捕捉、思考、施展对策,首先依靠的是侦查人员的注意力。
大脑注意的优势兴奋中心,应该是随着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侦查人员只有根据需要,随时调动与转移注意力,才能使认知从一个对象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在侦查中随机应变,保持灵活的认知,及时做出必要的观察与判断,使侦查迅速进行,而不至于贻误良机、造成失误。有经验的侦查人员善于转移注意,可以从容不迫,认知活跃地完成既定的侦查任务,而不善于转移注意力的侦查人员,认知不深入、呆板,不知变通,会制约侦查任务的完成。
(二)“注意”能使侦查人员获得鲜明、清晰、深刻的观察结果
侦查人员只有对目标信息集中、稳定、合理分配的注意,才有可能敏感地捕捉到鲜明、清晰、深刻的观察结果,为分析并采取对策提供前提。
犯罪现场、痕迹、遗留物、当事人陈述、情绪变化、各种关系与联系,这些侦查对象信息,有时很微弱、微小,但很有意义,如当事人微弱但有意义的情绪变化、细小的痕迹物证,需要侦查人员心理活动集中、稳定、持久、合理地分配其上,才有可能被鲜明、清晰、深刻地有目的的感知,从而获取分析判断与提取固定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对同时出现的不同信息,需要在同一时间,将注意力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认知对象上,而不至于顾此失彼,否则,会忽视一些必要的信息,造成侦查失误。
(三)“注意”能使侦查人员心理活动积极趋向于认知目标
“兴奋占优势大脑中心的产生和形成才出现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有选择的清醒的反应活动”[2]。不论侦查中的感知、记忆、思维还是行为,若离开注意这个大脑兴奋中心的约束与引导,就缺乏目标性,形成散漫消极的状态,进而降低侦查活动的成功率。注意力使侦查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具有一定的有效范围而不是漫无边际,同时,又不至于因注意范围过小而遗漏一部分认知目标,即侦查人员能够在同时间内注意到更多的认知目标,这样,更容易使侦查活动实现必要的目标,如勘查现场时,不能只注意全场的一部分,而没有注意全场的各个角落,这样,可能把外围现场当成了中心现场,没有勘查到重点目标。
一个具有稳定、广阔注意力的侦查人员,不仅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已暴露的侦查目标上,而且能积极主动地注意搜寻那些还未暴露的、潜在的侦查目标,使侦查思维与行为具有搜寻性,进而拓宽认知的领域,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三、保持优异侦查注意力的主客观条件
(一)脑力充沛、精神饱满、情绪稳定,责任心、需要、兴趣与态度适宜
大脑皮质由于长时间的兴奋,会产生疲劳,引起注意力下降。侦查人员在进行了紧张的脑力活动后,注意力会明显下降,而在精神饱满、情绪稳定,责任心、需要、兴趣、态度充盈的时候,注意比较容易保持在适宜的状况。
同样的刺激信息,可能引起一个人的注意而引不起另一个人的注意。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需要、兴趣与态度的不同。跟需要有关、与兴趣相符,对其抱有积极态度特别是热烈情感的刺激信息,很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进而转化为有意注意的对象。侦查人员所热切期盼的,认为与当前任务有关的事物,比较容易引起其注意,即当刺激信息是熟悉且能够为侦查人员需要、感兴趣的问题提供解题答案、解题路径的,其注意力一般能处于紧张、集中等优异的状态。
(二)侦查任务、目的与意义明确
侦查注意力与侦查人员对任务、目的与意义的认知是否明确密切关联。侦查人员对需要注意的任务、目的与意义,能够深刻而清楚地认识,则实现目的的欲望充足,与该任务、目的相关的一切信息便容易纳入侦查人员的注意范围,给予持续、深刻而集中地注意,而当与任务与目标关联的信息出现时,也比较容易从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
(三)情感、意志能有效消除干扰
干扰容易使注意力离开必要目标,造成注意力分散,形成失误。侦查人员的情感与意志,对其注意力的作用,在于对干扰注意因素的消减作用。对注意的干扰,包括客观干扰与主观干扰。前者如无关的声音与事件,后者如倦怠、焦躁以及避讳等不良心理。在遇到妨碍注意的干扰时,除了尽量避开干扰外,还需要用积极的情感与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削减干扰,使注意力始终落在对实现主要目标、完成主要任务有利的信息掌控上,以实现任务与目标的完成。
(四)被注意的信息能够引起足够的兴奋
容易引起注意的信息,能够在客观上增加侦查人员的注意力。刺激信息单调,最易使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由兴奋转为抑制,若抑制过程正在扩散时,出现其他不同的信息,会阻止抑制继续,使注意重新兴奋起来。强烈的刺激信息,能够容易引起神经兴奋而首先产生无意注意,并转化为有意注意,如明显的血迹,会即刻引起侦查人员的注意,而信息的新异性,会使侦查人员的感知,从千篇一律的重复中,获得新的刺激,引起神经兴奋而产生注意,如一辆没有牌照的汽车,会更引起注意。
在注意一些信息时,侦查人员注意力可能被另一刺激信息所吸引,而对当前有价值的刺激信息降低注意,这是需要避免的。刺激信息过强与过弱,都易引起大脑皮质抑制的扩散,造成大脑疲劳、思维混乱,注意力不稳定,使注意灵活性降低。虽然中等强度的刺激信息,有助于大脑兴奋集中稳定,但在长时间得不到不同信息刺激的情况下,应该特别注意,也可能由于抑制导致注意力下降。在侦查中,刺激信息是以何种方式出现,不是由侦查人员决定的,因此,不论何种信息,只要是对侦查有益,都应尽力给以稳定、集中、灵活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