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智技术的智慧审计业务体系研究

2023-10-15薛松贺方志

当代农村财经 2023年10期

薛松 贺方志

摘要:适应履行审计使命需要,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审计方式转变,提升审计监督能效,进一步解决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审计机关审计能力不平衡问题,促进省、市、县三级联动一体化作业,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各级审计机关的一项基础性、重要性、战略性工程。本文结合山东莒县审计局智慧审计典型实践案例,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融合数智技术与审计本质,打造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的现代化智慧审计业务体系。

关键词:智慧审计 数智技术 审计质效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审计厅2023至2024年度重点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324SDSJ058。

一、智慧审计的内涵

智慧审计是指将各种数智技术融入审计工作之中的应用场景,通過创新审计、辅助审计,系统改进审计思维、思路、方法、技术、模式等,形成的一套的现代化审计业务体系,进而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

(一)科技进步推动审计创新

随着数智时代的发展和产业革命的拓展,科技生产力在迭代中带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RPA(机器程序自动化)、云计算、“3S”等新技术,赋予审计创新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国际前沿文献中,一些学者讨论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RPA(机器程序自动化)、云计算、“3S”等新技术应用于审计工作,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Cao M.总结了大数据审计分析的逻辑思维和常用方法,并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在未来审计变革中的基础性作用。Vasarhelyi M.A.分析了行业大数据与传统会计数据的叠加作用,及其对审计分析和判断的影响,并提出审计人员将受益于大数据应用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挑战和障碍。Rozario A.M.提出,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能够代表审计师自主执行审计程序并实时披露审计结果,进而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并满足各既得利益方对更及时、更透明的审计报告的信息需求。Schmitz J.对区块链在审计和会计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治理、透明度和信任问题、区块链支持的持续审计、智能合同应用以及会计师和审计师角色的范式转变是当前研究最多的主题,为区块链时代会计和审计的未来研究提供了指导性建议。Banker R.D.通过案例研究表明云计算技术可以通过提高审计效率有效降低审计成本。Seethamraju R.C.研究发现,审计公司应用人工智能不仅会提高审计效率,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竞争优势,提供比传统审计更具有参考性的增值性咨询服务。从国内文献来看,多数研究偏向于审计融合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少数学者如鲁清仿等认为,智慧审计是集审计人员的智慧于一体的抽象概念,通过计算机复制人的意志自动分析审计数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即为智慧审计。在智慧审计实践方面,有不少成功探索。如茅芯等对广东移动公司智慧化内部审计实践案例进行系统总结,并深入探讨如何在数智时代下打造现代化智慧审计业务体系。

(二)智慧审计成为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从国家层面为审计技术变革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审计存在工作流程繁琐、方法技术落后、资源无法共享、现场效率低下、疑点核查准确性低等诸多问题,以审计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的智慧审计充分利用数智技术,可以有效破解传统审计存在的困境,大幅度提升审计能效。例如,利用计算机软件速度快、差错低等特点解决审计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将高密度、低质量、重复同质的工作任务交予机器软件完成,使审计人员得以从繁重的低值工作中腾出手,更加关注为高价值的审计评价、审计建议等模块;通过建设智慧审计平台,规范审计工作流程,提高审计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审计项目质量;通过人员多端协作互动、数据实时监测分析、问题自动化预测等技术,高质量完成审计评价、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控制风险隐患。传统审计与智慧审计优劣对比如表1所示。

(三)准确把握智慧审计内涵

如图1所示,智慧审计融合应用数智技术最终统一于审计本质,即“收集与评价证据”。一是大数据使得审计证据资料来源得到了极大的扩充。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区各类数据等所有有助于实现审计目标和价值的信息均为审计人员所用,来源于内部和外部的大数据将缩小信息不对称对审计工作的制约,万物互联、无人机航拍、传感成像、高精度定位、数据深度挖掘、文本影音识别等技术将大大提高数据收集、整理和比对分析的速度和质量。二是嵌入智能合约的区块链为审计分析提供了自动比对验证模型。审计分析评价的基础是底层规则的制定,通过在审计工作中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可根据预定规则实现对各类信赖信息的自动比对验证。三是人工智能为审计全过程程序自动化提供有效支持,从而大幅度削减机械性、同质性、重复性工作量。例如:人工智能应用于审计准备、计划、实施、报告、整改各环节的RPA、机器深度学习、无人机三维检查等。四是云计算为智慧审计打造了算力支撑平台。在各类智慧审计应用场景中,程序自动化、证据分析、技术融合、方法更新、资源共享、人员互动等背后都是以算法为内核实现的,云计算将各类技术统一在一个平台中共同服务于审计目标和价值实现。五是大数据优势、区块链规则、人工智能科技、云计算内核等数智技术相互融合,协同服务于审计工作本质要求。

二、智慧审计实践案例分析

在数智技术融入应用及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山东莒县审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的指示要求,着力打造现代化智慧审计业务体系,构建审计“数脑”,将智慧审计思维贯穿审计全过程各方面,依托全省地理信息审计“一张图”“BIM+投资审计”和多行业一体化数据分析三个审计平台,突破技术难关,创新数据关联应用,创建大数据审计应用示范试点,实现了与上级审计机关联动作业成果共享,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效,推动数字政府科学决策领域实现新突破。

(一)智慧审计业务体系

随着山东省审计信息系统平台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莒县审计局大力推进智慧审计工作,2018年制定了智慧审计发展规划,审计技术方法同步向前推进,从最初审计模型的单点研究,到目前“远程+现场”“内部+外部”交互融合发展,基本形成了智慧审计业务体系布局,依托审计“一张图”“BIM+投资审计”、多行业一体化数据分析三个省级审计信息系统平台,以“审计本质+数智技术”为底层逻辑从数据基础、团队保障、硬件支撑、分析模型、应用平台五个方面分别推进智慧审计工作建设,全面推进审计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思路创新、应用创新和服务创新,全方位达成智慧审计集资源、强支撑、全抽样、提能力、增质效、促平衡六大工作目标,打造出一个适应新发展阶段、服务新发展格局、覆盖五项审计业务的智慧审计业务体系,如图2所示。

1.依托省级数据平台,夯实审计数据基础。山东莒县审计局数据建设先后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BI阶段,建立行业审计数据库,分区域、分部门、分层级时间线式归集整理数据;第二阶段为融入大数据平台阶段,将第一阶段收集整理的数据按格式要求导入省级审计平台,结合省平台提供的数据,将审计数据库分成原始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中间数据库、疑点数据库和问题核查数据库,并建立动态更新管理机制;第三阶段为大数据平台共建阶段,通过审计联席会议与各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制度,融合业务、管理、网络三域数据,通过多种数智技术实现数据大幅度扩容,形成大数据生态能力,支持多类型审计业务使用,在省级审计平台的图形化、安全化等加持下,降低开发与推广门槛,实现“生态共赢”。基于省级审计信息系统平台不断升级审计分析模型,逐步从最初的数据分析清单演变为集持续审计、业务监控、数据支撑、审计分析为一体的智慧审计数据平台。

2.组建智慧审计团队,跨科室协作攻关。在传统审计中,通常按业务类型划分审计团队,如经济责任审计团队、投资审计团队、财政审计团队等,各类型业务单獨实施,数据审计作为嵌入式业务形式仅由一人完成,与其他类型业务的联动较少,资源共享与业务融合程度较差。而在智慧审计中,组建跨业务类型智慧审计攻关团队,团队成员跨专业、跨部门、跨层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审计目标划分为经济责任审计、投资审计、财政审计、企业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五大导向,打破传统业务隔阂,以统筹项目组形式,组建工作小组线上群,加强信息及时共享和业务协同合作,将审计业务经验及数据研究能力相结合,协同促进智能审计业务研发及应用,探索智慧审计实际应用场景。同时定期组织智慧审计团队成员开展业务交流、知识讲授、工具推荐、头脑风暴等学习活动,将各类独到见解共享碰撞,提升团队协作配合和沟通联动能力,为智慧审计提供团队保障。

3.夯实智慧审计硬件支撑,消除信息安全隐患。配备数据分析工作站,升级智慧审计硬件,同时出台《审计信息化规章制度汇编》收录17份管理制度,对数据采集、保管、分发、归集上交以及个人计算机数据清理的程序作出规定,做到了数据采集和保管有专人负责,数据分发有记录,数据归集有组织,数据清理有监督。同时,严格做好信息安全检查,保证审计人员的个人计算机中软件安装和数据存放符合要求。

4.构建“数脑”分析模型,提升智慧审计水平。将成熟的审计思路固化为数据分析模型,共建立5大类53个子类模型,即使没有经验的审计新人,也能精准高效完成大部分审计任务。进一步尝试在社保数据分析、国有资产检查等审计工作中使用SQL、SPSS和RPA等智能工具,并将这些工具通用化,延伸至其他审计项目中,提升审计智能化水平。审计人员依托省级审计平台中获取的全量全类财务和业务数据,综合运用审计“数脑”分析模型进行交叉比对印证,开展多场景、多维度跨域分析,对5类审计业务领域问题和风险进行全量核查、精准画像,实现对海量数据“一键式”精准挖掘,快速批量揭示风险问题。

5.完善智慧审计解决方案,实现多元场景应用。本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总体原则,立足实现系统互通、数据共用、资源共享、技术共创的目标,充分依托省级审计信息系统平台,以审计流程为链条,以审计预警为手段,围绕审计目标构建智慧审计知识体系并搭建智慧审计应用场景,一体化实现数据治理规范化、审计分析高效化、监测预警自动化、查询查账智能化、审计管理可视化、知识管理体系化。

(二)智慧审计典型应用场景

1.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数据分析和现场核实存在脱节的现象。山东省审计厅为解决现场核查的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研发了全省审计“一张图”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多维度数据管理、时间空间信息展示、审计疑点核实等信息化服务,部署WEB端、GIS软件端和移动端跨内外网数据同步,WEB端主要用于审计业务授权和数据管理;GIS软件端连接到底层服务器,通过插件实现数据的分析、上传与下载;移动端置于“山东通”,通过政务网账号登录,主要用于审计外业勘察和疑点核实取证,三终端实现内网分析数据和外网核查数据“三位一体”,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一体化审计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平台。系统内置全省各部门常用标准数据和时空影像,各级审计机关依权限申请使用,极大地减轻了市县收集数据工作量,降低了整理数据的技术门槛。

山东莒县审计局依托“一张图”WEB端审计管理模块,搭建审计项目的原始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分析数据库和疑点数据库,便于分类管理、积累思路、快速分析。使用GIS软件端将原始数据、基础数据、中间图层,疑点图斑分别上传至审计管理—审计项目搭建的数据库,完成数据分析和疑点表导出等功能。使用移动端进入审计外业核查系统,可以加载显示各数据库和历年度高清影像,扫描疑点图斑对应二维码链接GPS导航,准确定位疑点位置进行实地核查,通过拍照记录同步完成审计取证工作。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借助审计“一张图”系统,提出建立数据收集整理、存储分析、下发取证的全流程辅助审计体系,形成现场和远程相结合一体化智慧审计模式,极大提高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莒县审计局将地理信息技术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融合作为“山头”重点攻克,创新开展数据分析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覆盖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六个方面的审计方法指引,通过自行搭建审计项目的现场审计数据存储和处理结构,在线获得数据分析远程支援,审计方法及时共享,跨部门进行综合比对,发现涉及虚报林地、侵占基本农田等方面疑点线索,快速批量揭示资源环境问题,打造自然资源资产智慧审计新模式,如图3所示。

2.政府投资审计。山东省审计厅利用BIM图形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智技术结合审计业务逻辑,打造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审计平台,建立全面专业的审计方法库,实现真正意义的BIM+审计方法+指标三大引擎的大数据审计平台,为审计“免疫系统”注入科技强审。

山东莒县审计局借助BIM+投资审计系统,将BIM技术应用于政府投资审计,建成以BIM技术为纽带、以数据资源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审计机制为核心、以专业人才队伍为保障的“BIM+投资审计”工作体系,实现投资审计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确保政府投资项目优质、高效、廉洁、安全。

3.行业系统审计。全省一体化多行业数据分析系统,由省厅统一开发部署,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同步免费使用,帮助审计人员归集数据、开展数据分析、疑点核查,审计成果管理的一体化审计系统。该系统整合全省数据资源,统筹调度各级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分析情况,各级审计机关使用过程中,对系统建设内容进行测试,以审计项目实际需求出发,在应用中发现潜在问题,及时改进完善,提升应用成效。

三、启示与建议

(一)启示

1.審计新技术创新必然驱动新模式变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RPA、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审计中的创新应用不仅促进了审计质效的大幅提升,更对传统审计业务体系和工作模式造成了直接的深层影响。例如:智慧审计改变过往依赖人工比对分析的局面,更多转为全面体检、实时监测和自动预警,审计人员不局限于纠错查弊,可以将高密度、低质量、重复同质的工作任务交予机器软件完成,从繁重的低值工作中腾出手,更加关注为高价值的审计评价、审计建议等模块。因此,智慧审计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审计工作需求是推动审计创新的第一动力。近年来,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部分审计机关竞相研究“审计+新技术”。但审计技术方法、思路、模式等创新最初的驱动力仍然是审计工作需求,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项目依托。技术先导,往往与审计需求不匹配,造成创新成果闲置,难以对审计实务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浪费了审计资源。针对目前审计工作面临的困难、瓶颈,开展创新型课题攻关,做到有的放矢量,才能确保研究出来的东西是审计工作真正需要的,有效发挥新技术对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

(二)建议

1.融入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奠定智慧审计基础。大数据是支撑智慧审计建设的首要条件,但单凭某个基层审计机关的力量难以开发专业化、规模级大数据审计平台,因此审计机关应当积极融入省级以上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在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同步将审计各类数据需求纳入建设规划,加强单位间交流沟通、协作联动,这样才能促进审计数据分析随国家发展而同步茁壮成长。比如,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系统对接“BIM+投资审计”平台,基层审计机关即可实现本区域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自动审核,进而更高效、更高质地开展审计。

2.制定智慧审计总体规划,走好创新赋能之路。智慧审计业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前期需要长远的规划、大量的沟通,充分的协作,短期成果不显著,但以发展眼光来看,却能极大地提升审计质效,让审计工作走上发展“快车道”。比如,持续审计功能建设,尽管需要经过需求分析、系统测试、分析验证、整改反馈等多个环节,但一旦固化好审计程序模型,就可以实现对重要风险事项的实时监控,对风险的自动控制,审计成效最终得以全面彰显。

3.完善智慧审计工作体系,拓展审计人员综合能力。新技术发展对于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作为审计机关或者审计部门,需要统筹组织审计人员提升工作能力,通过培训、交流、协作等各种方式,不断增强审计人员履职能力。新时代审计人员应该跳出舒适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才能通过新技术正确审视风险问题,更好地符合审计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 Cao M., R. Chychyla, T. Stewart. Big Data Analytics in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s[J]. Accounting Horizons, 2015(2): 423-429.

[2] Schmitz J., G. Leoni.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at the Time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 Research Agenda[J]. Australian Ac- counting Review, 2019(2): 331-342.

[3]陈伟,居江宁.基于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审计线索特征挖掘方法研究[J].审计研究, 2018(1): 16-21.

[4]蒋凤芹,陈松,吴洵,汪波,阚海湄,巩浩.大数据审计在银行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 2018(3): 46-51.

(作者单位:山东莒县审计局)

责任编辑:宗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