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业财融合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2023-10-15毛亚

南北桥 2023年20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业财融合公立医院

[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业财融合”理念的普及与应用,给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因此,本文将围绕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先阐述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梳理公立医院基于业财融合改良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面临的相关问题,最后对相应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业财融合;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志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公立医院必须对国有资产履行管理职责和义务,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关键部分,为新时期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各方面管理标准更加严格的情况下,如何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并通过固定资产管理来彰显公立医院在管理层面的创新性与灵活性,就成为当下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1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业财融合相关内涵简述

1.1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一般分为房屋建筑、专用及通用设备、土地、图书档案、家具、用具等,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也不例外,主要围绕上述几种资产类型展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其一,医疗专用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救助服务的基础,而这些设备普遍具有高精尖技术性特征,这也是有别于其他组织固定资产的特殊之处;其二,医院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较高,特别是部分大型医疗设备,如磁共振成像装置等;其三,医院固定资产使用范围广泛,比如小巧且便于携带的监护仪,流转于各个科室部门,但时常因内部调拨手续跟进不到位而遗失,因此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难度较大。

1.2 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主要指将业务经验和财务管理技能结合在一起,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职能延伸,由传统的会计核算、成本预算管理等简单的基础性工作向战略决策、投融资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突破,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管理[1]。

公立医院建立在业财融合理念上的固定资产管理,则是融合了多个要素,将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内容与医院的业务规划和财务标准相结合,建立一个联动的管理模式,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更符合医院的实际业务需要。

1.3 案例与现状

Z 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区属医院。2022年业务总收入为 10.77亿元,固定资产原值11亿元。医院内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对固定资产的相关事项进行全面统筹,包括资产报告、资产的调配与处置。其他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关联责任,比如设备科负责医疗仪器的申购和维护,总务科负责通用资产的运营维护,等等。为了尽快摸清固定资产存量,梳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该院于2022年12月针对全院固定资产组织了一次全面盘点。发现医院内目前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各部门目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参与度不足,存在账实不符和账账不符的情况。

2 公立医院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其一,公立医院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保持并提升自身竞争力。尽管公立医院具有一定的公益服务性质,但医疗服务所带来的收益也是其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医疗设备、服务能力、诊疗方案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为了更好地彰显公立医院的综合实力,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是一项重要指标。比如,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技术是目前治疗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的顶尖技术,公立医院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实力购置ECMO机是医院危重症急救水平的关键表现。由此可见,设备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立医院的竞争优势,业财融合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指导各单位医疗设备的规划和购置,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最有效益的项目上,所以结合业财融合理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提升公立医院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2]。

其二,公立医院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实现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还可大大提高运营效率。比如,通过分析评价医疗设备的工作状况,让各单位对设备使用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做到账实相符,并为政府管理部门评价医疗设备状况和制定政策提供依据。21世纪初期,我国公立医院大规模采购医疗设备,希望以此来提升综合诊疗能力,而与之相对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却没有同步推进,产生了诸多遗留问题,比如盲目采购带来的大量资源浪费、设备闲置等问题。再如,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脱节,多数医院的财务部门没有参与业务开展前端,“账房先生”角色难以为各科室部门的设备采购决策提供专业性意见,导致固定资产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下滑。但现阶段国家新一轮医改提高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打破业财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壁垒。所以,公立医院要想提供更完善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就要促进临床科室、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全员参与进固定资产管理环节,承担相应的责任。

3 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流程与业财管理相分离

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体现出与业务规则相分离的情况,它们仍固守于过去的工作流程。其一,固定资产验收阶段。成本效益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实务交付过程,但资产验收中经常存在账實不相符的情况,然而相关设备已投入使用,财务没有及时入账,最后回溯资产价值时比较困难。其二,资产调拨阶段。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到各科室部门进行实地的信息收集,导致内部调拨业务信息不全面。其三,固定资产报废阶段。尽管设备已经报废,但报废手续未及时办理,导致财务部门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出现有账无实的情况。其四,财务部门一般会把资产预算下发至各科室部门,但各部门在不知晓预算编制依据的情况下,对预算内容的细节不够了解,有时会存在盲目采购的情况,加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维护修理期的资产价值变动有所忽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在公立医院中发挥作用[3]。

3.2 医院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难以实现更深层次的管理目标。比如,固定资产会存在账实不符或账卡不符的情况,一般是由于相关人员在工作中有所疏忽,没有及时更新数据,抑或是资产在科室间流转前未及时办理内部调拨手续,当资产损坏需要赔偿时难以追究责任,最后形成互相推诿的局面。另外,资产使用部门将管理重心放在固定资产运行状态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上,忽视了后续修理、更新等成本耗费情况。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如总务科、设备科、信息科等,跟踪资产运行数据准确度不够,以及流于形式的效益分析,导致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结果不能有效使用。财务部门仅关注资产账面价值、预算执行和资金支出等信息,在对医疗设备管理进行绩效评价中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社会效益,导致了医院固定资产入账信息录入不规范、资产调剂不规范、报废不及时等日常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3.3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性不足

公立医院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比如在学历、资质、管理观念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达到业财融合管理标准。其一是部分人员为兼职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政策制度不够熟悉,并且其长期处于传统模式的资产管理习惯中,缺乏创新性,较难在短期内适应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变革,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职能的延伸和正常工作的开展进度。其二,公立医院内各层级普遍存在重买轻管和重钱轻物的管理误区,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人员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3.4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对接不顺畅

信息化管理是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转型升级的必要环节,在实际管理实践中,部分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建设还有待加强。其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其他部门管理系统衔接不顺畅,比如与财务部门的账务处理系统相互独立,因内控需要,资产会计不能兼任资产录入岗位,因此固定资产归口科室與财务部门两个系统完全独立,而临床科室在固定资产使用阶段无法接触到这两个系统,形成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其二,信息化管理依托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大数据技术等,对公立医院的系统软件开发实力要求较高,且更新换代较快,但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的技术性投资稍显不足,缺乏对系统软件的更新和完善。

4 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

4.1 改进并创新业财融合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其一,协同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公立医院应尽快建立分级管理标准,对固定资产的各个责任主体形成约束,明确其使用责任或管理责任,在财务部门内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精细化跟踪管理机制,加大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归口管理科室以及固定资产使用科室之间的协作力度。

其二,改进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动态化监督机制。医院需结合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特征,建立符合自身个性化管理需求的工作制度,遵循闭环管理的原则,将固定资产入账、调拨和报废处理等环节紧密衔接。医院还需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将资产变更信息实时共享和更新,随时监督资产状态。

其三,业财融合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多维度管理相结合。比如,将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与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环节相结合,由预算人员深入科室部门调查资产采购需求,制定预算编制表,由固定资产采购人员进行审核、市场询价,通过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统一协商后进行预算调整。再如,将固定资产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由于固定资产闲置会造成大量的资金占用,当医院出现资金短缺情况时就无力应对风险隐患,因此及时处置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给风险管理留存足够的资金池就显得至关重要。诸如此类联动性的管理改革,能够给未来的固定资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建立全生命周期下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固定资产管理应建立全生命周期条件下的新管理体系,以固定资产的使用阶段、经济价值变化为指标,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亡期等不同阶段,按照生命周期特点建立固定资产档案,通过对出入库、使用调拨、计量维修以及折旧报废等的全过程跟踪,利用物联网和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进行动态化识别和定位,对于大型昂贵的医疗设备,配备无线传感器和RFID标签,实时定位设备的工作状态,自动登记设备是否处于闲置或等待维修状态,从而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简化传统工作中的人工登记、资料报送和线下审核等流程,减轻日常管理工作负担,促进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将工作重心转移至数据分析以及资产投资决策方向上来,从执行者角色向管理者角色转变。

4.3 加强固定资产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业财沟通机制

其一,公立医院应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针对固定资产管理选拔业务精湛和责任心强的干部,为科室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进行学习的机会,建立内部培养体系,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安排定期的业务定制化培训,包括业财融合管理理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操等[6]。

其二,完善公立医院内的业财沟通机制,为各类数据信息的传递反馈搭建专门的渠道。比如,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派负责人及时收集资产流向、资产价值和使用情况等信息并及时向科室部门及财务部门传达有效信息,建立成本分析体系,反馈工作进程,以设备的绩效评价作为重点,共同判定固定资产价值,指导医院进行科学的资产投资决策,防止盲目申购,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延长固定资产价值存续期。

4.4 建立业财融合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

公立医院需在自身战略规划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业财融合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以固定资产的编码为目录索引,以大数据和物联网、射频识别等技术为依托,将医院科室需求、财务管理标准和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串联起来,打造能够覆盖预算、采购、合同等全流程管理模块的智能平台。

具备智能属性的固定资产管理平台主要包含两大功能,这也是未来公立医院在购进管理系统或自主研发时的工作方向。其一,以数据分析功能为主的智能化集成系统,以固定资产,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的编码为索引,把原先管理系统中分散的信息数据整合起来,开展资产评估和绩效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借助到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等系统。其二,以业务处理为主的智能化集成系统,主要涉及全面预算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的系统升级,贯穿固定资产运转的全生命周期,将业财融合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能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5 结语

公立医院应基于自身管理需求和经营特点建立个性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将业财融合管理模式与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有机融合,使固定资产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结合医院的长期与短期战略规划,以规范医疗服务为主线,以建设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流程为手段,梳理并重塑工作流程和员工行为规范,升级并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团队的能力培训,完善针对固定资产的业财沟通机制,以人力资源带动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逐步满足公立医院人财物的综合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持续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发掘内部潜力,在新时期努力向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

参考文献

[1]黄辉. 信息化平台在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22):112-114.

[2]谢密密.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运营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J]. 中国总会计师,2022(10):167-169.

[3]方江花,孙玉军. 业财融合视角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监管对策研究[J]. 会计师,2021(19):122-123.

[作者简介]毛亚,女,湖南岳阳人,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中级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固定资产管理。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业财融合公立医院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