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教学开启学生审美之眼
2023-10-15李延贤
李延贤
[摘 要]部编版小学语文中的审美资源较多,教师应该引领学生依托教材,深入进去,窥斑见豹,发现丰富的美学资源;以一种既“拉近”又“推远”的视角,细腻地体味美、涵泳美、理解美;引领学生步入更广阔的时空内进一步延伸实践,实实在在地演绎美、创造美、拓展美,引领学生不断拓展美的边界和美的范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尊重审美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真正让小学生在美的浸润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视角;发现美;体味美;创造美
当前,因为“读图时代”的影响或干扰,部分青少年的审美倾向令人担忧,许多高品质审美元素正在稀释或消失,传统审美观受到冲击与挑战。同时,因为社会快节奏的形成,人们无暇去发现美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不断下降。这种情境已经蔓延至学校中——重智育而轻美育的现象比较常见,部分学生审美能力不断下降,正向审美观亟待建立。如何帮助小学生正确地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如何促使学生在正向的美学情感倾向中感受世界的美好尤为重要。
小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发现美、体味美、创造美的能力,其人格成长和精神成长必将变得意蕴十足,才能够更好地分辨美丑,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能够以向真向美向善之心对待学习与生活,在美的发现与创造中茁壮成长。审美教育不宜空转,而应有所凭借与支撑。依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学生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不失为一条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路子。笔者以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方帽子店》一文的教学为例。
一、通过纵深涵泳的方法发现美
美学资源无所不在,学生的周边时时刻刻“充盈着美的影子”。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发现美学资源,并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发现美学资源并在美的浸润下理解课文,从而丰盈自己的情感与精神世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审美因子比比皆是:如哲理美、传统文化美、自然美、亲情美、诚信美、意蕴美、语言美、结构美等,其浸润性不应小觑,其传承性值得重视。教师需要重视文中的美学因子并做到因材施教,培育学生的审美品格。作为教师,既要重视教材中的语文要素,亦要重视其人文主题,必要时可以适当地倾斜于人文主题,并做出富有建设性的探索。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方帽子店》一文蕴含着极有意义的审美因子:美的帽子、美的事物、美的观念、古董与创新、守旧与变化、固定与多维等,需要师生不断地涵泳,不断地去纵深探索,体味美的多重意蕴。何为“纵深涵泳”?就是深入进去再深入进去,由小见大由单向度到多维度,引领学生完成对美学的多样化理解,觸发形式美与创新美等深层思考。往宽处走一步,往深处扩一步,点燃学生思考之灯与审美之灯就是必然的,学生收获美的享受及美的探索也就是必然的。
就帽子的形态而言,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思考:“如果所有的帽子、所有的鞋子、所有的裙子等都是一个样,你觉得好吗?”从师生尽心的交流中,关于美学的观点渐渐被固定下来:多姿多态应被提倡,单一单薄应被摈弃。美学世界的丰富性就从形态上的多样开始,而不是固定的单一的陈旧的。形式上的美不应是一个受限的概念,包括帽子这样一个小小的饰品,也应该做到多姿多彩,各具形态这才是“美”应该具备的形态,才是盘活美学资源时应该秉持的态度。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多样的,存在着差异性因人而异。在多元的形式中总有自己喜欢的一款,总能弥补差异性带来的缺憾,正如小孩子所体验到的“又舒服又漂亮”,这里的“漂亮”才是美的应有之义。
就帽子的创新性而言,坚持“一直不变”,就是观念上的误区。所谓“守正创新”,“守”的是“一直正确”的,而非一味地复古。过分地在形式上坚持不变,势必会造成审美疲劳。教师不妨引领学生这样思考:“天天吃同样的食物,你愿意吗?春夏秋冬,一直都穿同样的衣服,你愿意吗?”在这样的思考中,学生将穿戴与实用性结合在一起,关于美的视域不断拓展,美学范畴不断扩大使学生认识到,至少应适当地变一变,适当地进行创新,才有更多的审美享受。可见创新也是美学的一个维度。教师引领学生不断地沿径探源,纵深涵泳,见微知著,这应该成为开启学生审美天眼的一个基本策略。
二、通过“拉近”“推远”的方式体味美
经常从一个视角看待问题会有偏颇与短视,使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审美素养的积淀。发现美、鉴赏美、品味美,应该建立在多维或者弹性视角的基础上。所谓“弹性”就是既“拉近一点”又“推远一点”。“近一点,再近一点”,深入文本的核心或者纵深地带学生去近距离地品味审美因子。教师也可以引领学生暂时离开文本,基于文本而超越文本,在一个大的视域去进行类比阅读与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与鉴赏性眼光。既“拉近”又“推远”,体现了一种辩证思维,能够避免以偏概全或一叶障目的现象出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推进需要“拉近推远”,学生审美眼光的培养同样需要“拉近推远”。
学习《方帽子店》一文时,教师不妨先设置一些“拉近”的问题:“就帽子的形状而言,成人与儿童的态度一样吗?两类不同的人究竟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其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人哲学呢?”通过读一读、划一划、思一思、议一议,最终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结论:成人认为“一直这样就是对的”,恪守传统没有错,改变现状是不好的。儿童认为形式多样,才有“舒服又漂亮”的多种选择,再者,究竟好不好应该去尝试一下亲自实践一下,才能得到最终的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文中关于成人与儿童的不同观点进行入微的分析,对一些细节进行“老牛耕地”般的深入涵泳,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对美的体味更深学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过分守旧,永远不变,不仅仅不利于店铺生意,也不利于审美享受;只有守正创新,勇于开拓,进行富有建设性与创新性的实践,才能拥有更美好的东西,才能得到更多元化的审美享受。
教师可以进一步地设计一些“推远”的问题:“课文最后用‘古董’对方帽子的结局进行了定位,那么,什么是‘古董’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件可以称之为‘古董’?把一个物件定位为‘古董’,意味着什么呢?与审美又有什么关系呢?”经过一番讨论与分析,学生理解到当更美好、更先进、更具现代感与时尚元素的东西出现时,原来被淘汰的东西便成为“古董”。进一步地,当教师引领学生超越文本进行“推远”举例时,学生可能不知从何处说起,教师不妨使用“助产术”启发学生:“过去,人与人之间联系时,靠的是家中的座机或街上的公用电话亭,现在,人们还用这样的联系方式吗?”显然,这样的引导有益于激发学生现有的经验与回忆,到现在人们都还是通过手机进行联系时,学生意识到街头公用电话亭已经成为古董,甚至随着城市的改造,电话亭或消失,或成为杂货铺。这样的“推远”中,课内与课外建立了联系,在拓展学生视域的同时,扩大了审美的边界。这样的“推远”是有意义的,不但打开了学生深入文本理解的通道,而且打开了美学欣赏的通道。
语文学习,需要“拉近”又“推远”;审美鉴赏,需要“拉近”又“推远”。这样的辩证眼光对于文本的纵深理解是有帮助的,当然,对于学生批判性审美思维的提升也是有帮助的。这样的辩证眼光具有两种启示,第一“审美”与“审丑”,关于“古董”以及街头电话亭的拓展举例与对比思考正是两者融通的体现。第二关于恪守传统与勇于革新,关于“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与“勇于改革并尝试”的对比正是两种思维的碰撞,并在碰撞中给学生以启发是创新也是一种美。学生一旦得到这样的启发,思维的开阔和审美意识的浓厚,也就水到渠成。
三、通过拓展延伸的视角创造美
语文综合性与积淀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它的理解是无止境的;美学丰富性与创新性的特点,也决定了学生对它的触摸也是无止境的。师生应该基于文本而超越于文本,基于“方寸之间”而放眼于大千世界,以创新之态走向语文的深处与美学的深处。
(一)在个性复述中体验美
美的世界无边界,美的表达具有个性化、多样性、拓展性的特点。个体个性活动感受愈多,个体实践活动愈多,美的体验就愈深。某些高质量的个性活动是对学生思维的再加工,是对文本理解地再帮助,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边界;当然,也能更好地拓展美学的边界。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个性化实践而打开的审美天地愈广阔,就愈能积极投身进去展示自己,演绎精彩。熟悉《方帽子店》一文内容的教师都知道,此文结尾有一个复述的环节。这一环节既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需要,亦是再次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需要。因而,摈弃简单复述与机械复述而提倡个性复述与创新复述,应成为应有之义——既然创新是本文中儿童的一个基本观点,那么,阅读此文的学生也应该积极创新——至少应该在帽子的形状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文中关于帽子形状方面利用了省略号,教师不妨引领学生在复述时通过补全省略号代表的具体内容而进行个性化创造:有的在复述中提到,“我”的帽子是瓜皮形的、虎头形的;有的说,“我”的帽子是鸭舌帽,三角尖帽、钟形帽,在个性复述中发现美、谈论美、拓展美,“让言语美在弹性感悟空间中得到提升”。
(二)在创意设计中创造美
由发现美到鉴赏美再到创造美,既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必然过渡,也是大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必然延伸。从文本欣赏到审美创造,学生的思维与审美必将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意义的,值得学生投入。当然,学生不是去创造新产品,而是在一些创意设计方面小试身手,在关于美的广告设计方面大胆一试。看似是一些小小的创意设计,但其中的奇思妙想十分有趣,能给人启发。《方帽子店》一文的学习临结束时,结合学生的所学,教师布置以下作业:“如果你是方帽子店和新帽子店的老板,为了吸引顾客,为了扩大知名度,你如何设计一则能够充分体现美学价值的广告?创意愈多愈好,快快行动吧。”学生稍作思考,一些广告语就纷纷出现:“给你贴心的感觉。”“只要你想,总能找到适合你的一款。”如果学生想不出简短而又出彩的广告语,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出示当下最流行的几则广告语,告诉学生必须做到短小精悍,必须出其不意,随后才会有精彩之句豁然涌现出来。这样的创意设计,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兴趣,于不经意间厚实了学生的美学素养。
(三)在想象撰写中拓展美
高质量的拓展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需要,也是深化学生审美体验的需要。创新美,本身离不开一种由此及彼的拓展。由鉴赏到想象到撰写,就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拓展,能够让学生创造的触觉更好地伸展。想象应该不拘囿于现有的文本,不受限于此时此刻。基于现在而想象于未来,多元、多侧向地让想象伸向更远,应该成为拓展美的一个基本方向。在《方帽子店》一文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引领学生进行以下实践延伸:“人是衣裳马是鞍,追求服装美是现代人事业成功的标志。假如未来的你从事服装制造业,那么,你打算如何开启你的创业之路?请你以‘我心目中的服装企业’为题撰写文章,表达你的创新与实践理念。可以是策划书,可以是微作文,可以是经营方案,体裁不限。”学生可能会提出“顾客满意才是真的好”等经营理念,可能会进行“变变变,才是多元审美永远的主题”的微作文撰写,可能会进行以如何吸引顾客為主的策划方案的撰写。无论什么样的行动,如果是从自己内心“开出的花儿”,都是学生迈出拓展美的创新步伐。
新的课程视角下,美学不应仅仅是“侧重于艺术专业技巧的传授”,更在于美学理念的转变、美学视域的扩大,审美行动的落地生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在于教师。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审美活动,让一些审美的关键因子得以凸显。首先,教师应该是教材美育资源的挖掘者,善于窥斑见豹,善于盘活与重组教材,发现美学的多种可能;其次,教师应该是课堂高效审美的引领者,善于引领学生从内涵和外延方面进行深度审美,减去“丑”而留下“美”;最后,教师还应当是美学范畴的拓展者,善于引领学生不断更新美,扩大美学版图,不断地创造美,在美的浸润与熏陶中完善人格,在美学资源的发现、鉴赏与创造中砥砺前行,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袁红强.基于审美视角的阅读教学路径探寻[J].小学语文教学,2021(17):24-25.
[2]孙薇.小学阅读教学审美建构尝试[J].语文建设,2017(24):10-12.
[3]谢建,凌一洲.“以美引善·以美修德”理念下的学生成长驿站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2019(10):13-16.
[4]王若瑜.学校教育中美育的困境与突破[J].基础教育研究,2020(20):7-8.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