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视域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路径探究
2023-10-15张雨
张雨
摘要:当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将教学视角对诗歌的外在分析转变为对诗歌内在的体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诗词创作视域出发,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了以下建议:挖掘意象、溯其本源;方言诵读,感其韵律;以写促悟,举一反三。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挖掘意象 方言朗诵 创作体悟
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下,极具魅力的古诗词也在教学程序化中变得僵硬死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教学模式单一化。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仍然根深蒂固。有些教师看似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引导的方向还是符合标准答案的鉴赏结果,本质上还是以教师传授为主。第二,教学过程程序化。不管什么朝代、什么体裁的诗词似乎都可以用讲解题目、翻译分析、总结感情三步骤解决。缺乏对文学作品本身特点的发掘。第三,教学目的功利化。对诗歌的赏析是以考试重点为纲开展的碎片化解读。课文以背诵为主,丢失了品味诗歌韵律美和节奏美。即使历经千年,古诗词仍然是非常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作品,不管什么时候拿出来读,都能感受到其生命的跳动。这些鲜活的作品不应该作为一个客观的事物去解剖。虽然在核心素养的教育推动下,出现了形式多样的诗歌活动。但目前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是站在外部对古诗词进行解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不管出于什么学习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站在作者的位置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选这个意象?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怎样安排诗句之间逻辑关系,我会抒发什么感情?从诗本身为出发点进行反推去分析。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挖掘意象、溯其本源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首次将“意”和“象”合并“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1],他认为作者的构思是精神与外物一起活动的过程,眼睛看到客观事物后在头脑中产生想法,并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外在的“象”经过加工而被诗人赋予的“意”后就称为“意象”。因此,“意象”是融入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物象”。但目前的教学中主要讲重点放在意象的涵义和产生的作用上。没有深层次的挖掘这个意象的来源以及选用这个意象的原因。
(一)理解作用,反推原因
《文心雕龙·比兴》曰:“观夫之托谕,婉而成章,称名大小,取类也大”、“夫‘比’之为义。”[2]说明了诗人是取相类的事物来起兴和比喻的。既然意象是承载作者情感的物象,那就这个物象一定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能达到写作目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意象的作用去反推作者的想法,从而更好地感受意象对于建构诗篇的意义。在教学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时,我重点采用了这个方法。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的开篇时我就提问“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里用孔雀起兴是想引出什么故事呢?学生根据书中注释答“以飞鸟失离比喻夫妻失散”。我继续发问“是的,这里以孔雀起兴,奠定了全诗悲伤的氛围,但飞鸟这么多为什么用孔雀起兴呢?”学生“可能孔雀代表爱情吧”,我追问“为什么不选用大雁、燕子等其它飞鸟呢”,学生结合文学常识讨论后总结出大雁多与书信、爱情有关,并且大雁雌雄相伴,从一而终,不论雌雁雄雁哪个先亡,剩下落单的一只孤雁,到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且燕子多与春光、又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孔雀只有一个伴侣,也是爱情忠贞的代表。回到刚才的问题,同样可以代表爱情,为什么唯独选择孔雀作为起兴对象呢”,学生答“孔雀要比其他鸟漂亮一点”。“对,从外表看,孔雀是鸟类动物中最漂亮的,具有贵族风范,王者气质。这对象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然就回答出了“象征着他们爱情的美丽与高洁”。
此时我又让学生回顾初中学的《关雎》进行知识拓展。提问为什么诗歌主题同为爱情,这里却选用关雎起兴呢?学生结合刚才所学知识,有学生猜想可能是关雎也是一生择一偶,代表了爱情的忠贞。在肯定学生的猜想后又引导他们回顾此诗中男子对女子的感情由开始的狂热到符合礼仪规范的变化。有学生猜想可能是不是这种鸟天性比较腼腆,求偶不主动。我顺势补充《关雎》中的“雎鸠”为一种鸟,“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3]。一生只择一偶,在水中同游时亲密而又不失端庄,代表了爱情的忠贞。以关雎比喻合乎礼仪的君子和温婉窈窕的淑女,代表了“夫妇之正”,符合当时西周的礼乐制度所推崇的典雅。学生恍然大悟。通过两首诗中的意象反推,体会到了意象与写作对象的重要联系。
(二)联系生活,揣测情感
诗人选择的意象往往是身边的常见之物,因此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意象选用的原因,从而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如在教学《氓》时,作者用桑叶的“其叶沃若”和“其黄而陨”来比兴女子容貌的变化。我让学生思考,在文学作品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把漂亮的女子比喻为美丽的花朵。这里为什么用桑叶而不用花儿呢?好几个学生都没猜到点子上。终于有一个学生说可能因为那是“男耕女织”的时代。我给予肯定“对啦,你把桑叶和女子的劳作联系在一起了,符合女子的劳动身份,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抓耳挠腮也想不出所以然。我便提示“请同学们看后文的‘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和‘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说明了什么”,学生答“女子很勤劳,长期操持家里很辛苦”。我卖了个关子继续问“那你们现在知道这里选用桑叶的第三个原因了吗”,生答“作者突出了女子勤劳的特点和婚后生活的辛苦”。我总结道“意象为写作目的。这里是想塑造辛勤的女子形象,所以选用了桑叶。如果是想突出女子的貌美,那就可以用花。如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就是用花来写杨贵妃之美”。通過联系生活经验,学生才能更加理解诗中意象的作用。
又如教学《蜀相》时,学生知道“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中的“柏森森”属于环境描写。我提问“武侯祠不仅有柏树,还有古银树、竹林、花朵,为什么不写‘锦官城外花朵朵’‘锦官城外竹高高’或‘锦官城外银杏飘’呢”,学生被逗得捧腹大笑,但也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此刻我展示柏森森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感受。有人说高大又茂盛的松柏林给人庄严的感觉。有人说它的树干挺拔笔直,给人一种威武不屈的感觉,符合诸葛亮“武侯”的美誉。我补充道:“你们的体会就是作者选用松柏的原因,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旧保持着坚贞的品格,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与诸葛亮的品格相契合。同时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的特点,渲染了安谧、肃穆的气氛,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令人不禁肃然起敬。”意象往往是选择生活中的常见之物,将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能启发学生探究。
二、方言诵读,感受韵律
格律诗在古诗选篇中占比最多,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广义上看,格律诗包括诗词曲。词曲有自己对应的词牌和曲牌。用现代音乐的角度可理解为每个词牌曲牌都有自己的编曲,音乐是固定的。格律诗讲究平仄,平声延长舒缓,仄声短促,相互交错中使音感产生跌宕起伏,一唱三叹之势,具有抒情性。此外格律诗还讲究押韵,构成回环往复的韵律,在回环往复中又有对仗的加入,使之节奏整齐划一,朗朗上口,具有音乐性。朱光潜在《诗论》中指出,音律是诗歌的音乐性,主要指声音的“和谐”与“节奏”。他认为“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4]因此古人读诗常摇头晃脑,这是身体对节奏感的反馈。所以抒情性和音乐性应该是教学的两个重点。吟诵法是最常见的教学路径。要求多为字音准确,掌握节奏,饱含感情。但吟诵感受诗味最原始的方法,在今天的作用却大打折扣。
因为古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声调式平舒,故谓之平。“上、去、入”三声或曲折、或下沉、或促迫。故谓之仄。仄者,不平也。故平声读得长而轻,仄声短而重。古人作诗主张一句中间平仄相隔,以造成声音的抑扬、和谐。除此之外,作诗填词还讲究押韵。规定的句末使用同韵字,使之产生回环往复的音乐感。因此,吟诵法的根本在于对古语四声的朗读,特别是对仄声的把握。现代的普通话也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但已和古语四声大相径庭。
古语四声中的入声,今已消失,变音后分别归属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中。古入声属仄声,今音变为上、去二声者,仍属仄声, 按今音读用与古音无矛盾,今音变为陰平、阳平者,与古音的属类相反。如在朗诵时,仍读平声。则不能完全体会格律诗本来的音乐性。[5]
庆幸的是,现在仍有许多地区的方言保留了入声。如吴、粤、湘(新派湘语)、闽、客家、赣六大方言均保留入声。以黔北举例。明朝的百姓躲避战乱,大量迁移贵州,所以黔北方言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朝官语。如“黑”“哭”“膝”,普通话中为舒而缓的平声,用方言读却是短而促的仄声。作为遵义教师。我在教学《声声慢》时,就使用了方言吟诵教学法。声声慢为词牌名,古人多用入声,有平韵、仄韵两体。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为代表作。教学时我教会学生用方言区分平声和仄声,先让学生用普通话读,再用方言读,体会两种语言在语气、情感上的不同。朗读后,学生明显地感受到用方言读诗时多有短促的喉塞音的出现,且情感更为沉郁压抑。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以首句为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普通话读时只感“觅觅”二字下沉促迫;但换成方言朗诵时,除“寻寻”“凄凄”发音平舒外,其余字皆为仄声,皆短促即收。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是仄声,愁苦之情达到极点,在用字上和发音上共同抒情。此时用方言朗诵,不必教师过多解释,学生就能在发音中感受出李清照的愁苦心境。因此,如果地域条件具备的话,教师可以在朗诵教学中加入方言,带领学生体会诗歌原始的抒情美和音乐美。
三、以写促悟,举一反三
以写促读是为了站在创作的角度,去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体裁多样,可以是古体诗、格律诗、段落、作文。其中格律诗稍难,这要学习诗的平仄要求、创作方法、规律、风格的把握等。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以笔者的经验看,最重要的是对起承转合的把握,“起”是诗的开头;“承”是接着开头的意思加以发展;“转”是转折,开拓新意;“合”是结束全篇。这关系到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他们是否能将诗句串联成一个整体。
以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例。在教学之前,我先让学生以起承转合的要求写一首以“印象深刻的梦”为主题的七言绝句。学生对于梦有不同的写法,或全部写梦,或写睡前状态加梦境;或写睡前至梦境再苏醒。如一作品《梦里春》:“何故久来不曾闲?细洒流光书墨间,只恐花深不与我,夜来蝶梦入春山。”末句才点出主题。其中第三句写法最符合起承转合之法,能以“梦”为中心形成一个整体。
在学生写作的基础上,我在第二节课进入《江城子》的教学,让学生用“起承转合”为标准将词分成了三个部分:“十年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为“起”;“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为“承”;“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为“转”;“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为“合”。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学生知道“起承”写梦前此计无情可消除;“转”写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为本词的高潮;“合”写梦后此恨绵绵无绝期,将叙梦连接成一个整体。以写促读法让学生轻松地分析出了词的结构,跟随苏轼的笔墨层层深入地感受到了他对亡妻的思念。
又如在教学柳永的《望海潮》时,我设置了一个情景,假如你是一个才子,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而你的早年好友却官居显赫,做到你家乡的太守。你想写一作品赞美好友管理家乡的功绩,通过歌姬传到他的耳朵里,以此得到召见。面对这样的机会,作品内容就尤为重要。请写一段400字左右的小作文。多数学生将写作重点放到回忆交情或阿谀奉承上。我评价流于俗套,不会吸引老友的注意。学生又改,加了赞美老友管理地方的政绩。我追问,政绩要通过什么来体现呢?学生回答“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幸福”。最后我总结道“古人和今人的感情是相通的,柳永知道怎么写,你们也应该知道”。
学生明白了投赠之作的目的和写法后,就更容易理解《望海潮》的写作思路。我就让他们在初读时找出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学生找出了地理、历史、政治、经济、著名景点、百姓生活等角度。同时也发现了末句“归去凤池夸”才点出了投赠的主题,此乃高明的恭维之笔。总的来说,以写促读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看到,同样的主题,名家是怎样写的,怎样布局的,怎样字斟句酌的。
其实,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丰富多样的。但所有的方法都应该建立在以学生为主的基础上。本文探讨的教学方法,本质上不过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对古诗词听说读写的能力。或许在未来的教育中,古诗词教学的方法会显得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古诗词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样的变化是建立在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从一个客观事物到一个具有鲜活血液的生命体上的。因此,以创作视域去实现古诗词的最大效能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93.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3:326-327.
[3]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2.
[4]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10.
[5]章润秋.格律诗的音乐性[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No.44(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