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山地方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学习项目化设计与实施
2023-10-15梁文
梁文
摘要:本文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例,从创设真实的项目情境、设计多元的项目路径、实施全程的项目评价三个层面,实施基于中山地方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学习项目化设计,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综合性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科素养,让学习真实发生。
关键词:中山地方文化资源 综合性学习 项目化设计 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1]”学习任务的群链体系推进到教学层面就是学习项目的实施,即项目化实施。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将学习任务群概念与项目化实施分属课程形态层面和教学层面两个层面,更便于区分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层级推进[2]。项目化学习是在具体情境下,学生结合相关学习任务,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研究并解决一个真实具体的项目主题,从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学习模式。用项目化设计推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开展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用项目化设计推进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呢?笔者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例,从创设真实的项目情境、设计多元的项目路径、实施全程的项目评价三个层面,实施基于中山地方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学习项目化设计,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综合性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科素养,让学习真实发生。
一、创设真实的项目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3]”项目化设计强调真实情境。教师必须依据情境设置驱动性问题,并考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能自由选择并发挥特长,可持续地完成任务,活动最终指向的成果必须是真实可感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意义感和价值感。
学生身边的文化遗产,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筆者所在的中山市,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里,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中山咸水歌、小榄菊花会、西区醉龙舞、沙溪凉茶、南朗崖口飘色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角麒麟舞、白头莲山歌、石岐赛龙舟、小榄刺绣、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等,故而就以中山地区学生最为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项目选择对象,参考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3个项目情境:
情境一:同学们,你知道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请说一说。
情境二:同学们,中山市目前有2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其中的哪些项目?如果我们要申报国家级文化遗产,你选择哪一项?你将如何为这次申遗助力?
情境三:同学们,目前《味道中山Ⅱ》在央视纪录频道热播,再次充分展示了中山的岭南人文风情,带领本土美食“出圈”,吸引全国各地的食客前来“打卡”。你觉得哪些美食可以作为申遗项目。请选择两个,写一篇申遗报告。
情境一有助于调动学生去了解自己身边的文化遗产。情境二由3个有关联的问题组成,前两问是为第三问“你将如何为这次申遗助力?”做铺垫的。此问开放度大,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答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发言权,让学生选择自己心目中的文化遗产。问题指向人文、科学等领域的跨学科整合,关联实用文写作、新闻采访、信息加工等核心知识概念,考查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三是学生最热衷的学习情境,但如何进一步缩小项目研究范围?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观看央视纪录频道热播的《味道中山》《味道中山Ⅱ》,并在家人陪同下选择品尝石岐乳鸽、黄圃腊味、小榄菊花宴、沙溪栾樨饼、东升脆肉鲩、三角生鱼等这些独属于中山的味道,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品尝美食去触摸这座城市的灵魂,增强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学生经过视频观看、美食品尝、资料查阅,并参考地域特色、历史渊源、受众群体等因素,选择“石岐乳鸽”和“东升脆肉鲩”作为申遗项目。教师在此环节,除了尊重学生的兴趣,还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并予以反馈和评价。为了实施本项目,学生将着力完成“如何成功地为‘石岐乳鸽’和‘东升脆肉鲩’申遗”这一核心任务。教师需提供申遗报告学习支架,向学生呈现一些典型的报告样例,采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讨论这类文本所包含的关键要素,并列出这些要素的明细表。通过对申遗要素的整体梳理,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报告成果。基于结果的逆向设计,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
二、设计多元的项目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4]”“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的关键在于设计具有整体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形成可行的方案,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路径一:了解学情,分解任务
项目前期阶段,教师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对“身边的文化遗产”并不了解,对中山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只停留在碎片化的记忆和感性的认知层面。通过小组内交流,发现学生只会从网上下载中山的一些景点介绍,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通过随笔,发现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只局限于食物、特产等,并没有分清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没有亲身的体验。为此,项目的开始阶段,要求学生学习关于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申遗范例,并搜集用于撰写申遗报告的相关信息,登陆“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关注公众号,了解中山市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学习申遗范例后,以搜寻符合申遗条件的项目为驱动性任务,明确项目成果要素,创设角色任务。在申遗任务中,学生担任相应角色,需要进一步分解为聚焦语文特性的具体步骤,并设定相应的呈现方式。任务分解的路径,由学生主导策划,教师负责指导,从而形成合宜的任务列表。如“石岐乳鸽”申遗小组设计的任务单(见表1):
以上任务单是基于申遗报告的核心元素设计的,笔者适时提供策略支架,例如在民俗学家的角色任务中,有涉及我或家人与美食的故事写作,指导学生参考丰子恺、汪曾祺等名家作品进行模仿,最终内化为独立的写作能力。
路径二:合作探究,专项突破
在“我为身边的文化遗产代言”项目活动中,笔者采取的组织形式以个人实践和团队合作相结合。学生通过个人初步探索,查阅资料,走访调研,形成申遗小卡片,确立申遗项目。根据学生的申遗项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集体调研和分组调研。集体调研考察中山市博物馆、詹园和三角麒麟舞传承基地,分组调研考察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大涌红木家具传统雕刻工艺。项目最后,组织开展模拟申遗答辩会。学生根据参观学习收获进行答辩,评委会选定最具实力申遗项目、最具潜力申遗项目,颁发“申遗先锋”勋章。以下为“我为身边的文化遗产代言”项目组织形式(见表2)。
为引导学生做好项目化设计的自我管理,此次“我为身边的文化遗产代言”项目活动,笔者让学生全程参与项目设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的具体任务和步骤,清晰的评价细则,并共同设计了任务分工表、时间推进表、实践记录表、调查访谈表等。学生在调研中合作探究、专项突破,在对话交流、小组分享中学习反思,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下为“项目化学习记录总结表”(见表3)。
路径三:提炼成果,多元展示
本项目中的成果包含两类,一类是小组撰写的申遗报告书,一类是用于展示和答辩的PPT。无论是报告书还是PPT,都应呈现出对核心知识的深度解读,实现探究过程和深度理解的可视化。申遺报告属应用文写作范畴,笔者提供此类文体写作的支架,指导学生建构报告图式,采用合适的语体表达。多数小组的报告书包含了地域分布、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传承现状、申遗呼吁等核心要素。在此过程中生成的材料,如数据调查表、访谈视频、采访实录等,同时可以作为佐证材料。为了真实公开的成果展示,学生会精心制作PPT,商讨展示流程,追求创意表达,不断修正完善,让成果精益求精。本项目中,学生的创意展示十分精彩,有为诠释“三角麒麟舞”的内涵而原创的仿古之作《麒麟赋》,有采访非遗传承人的视频展示及现场解读,有原创诗文朗诵及小品表演,有极富感染力的现场演讲,有为成功申遗而进行的呼吁性写作等。各个小组最终成果有调研报告、申遗报告、申遗宣言、宣传海报、非遗吉祥物等,通过多元化的展示,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仪式感和成就感,其概括、归纳、推理、判断、评价、分析、创造等能力在实践历练中得到提升。
三、实施全程的项目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交流、研讨、分享、演讲等现场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字、表格、统计图、思维导图等学习成果,要特别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5]”并强调,“教师可以针对主要学习环节和内容制订评价量表,邀请相关学科教师、家长、社会人士参与评价。”评价量表是评价学生学习实践或成果的常规工具,为此,本项目依据学生在问题研究过程中的现场表现及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成果设计项目评价量表,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沟通、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自我反思能力,促使学生有效达成目标。例如,“你觉得哪些美食可以作为申遗项目,请选择两个,写一篇申遗报告”这一情境任务,在项目确立科学性的评价上,采用了美食申遗的成功元素作为评价维度,设计了申遗报告的评价规则(见表4)。
为着重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语言能力及沟通合作能力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例如“我为身边的文化遗产代言”这一情境任务,笔者设计了精细的自评表(见表5),在项目整体推进中自评。
通过项目整体推进自评表,广泛收集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整体表现及能力发展等数据,记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典型表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学生反思项目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实施基于中山地方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学习项目化设计,可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综合性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科素养。为此,广大教师要创设真实的项目情境,设计多元的项目路径,实施全程的项目评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3][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马志英.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的群链体系与项目化实施[J].语文建设,2022(2).
[本文系广东省中山市教育科研2020年度重点项目“基于中山地方文化资源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本土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A2020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