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与大学衔接期语文读写思维导学前推改革

2023-10-15刘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9期

刘阳

摘要:考虑以“生源质量再提升”为旨趣,结合国家有关立德树人、全面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方针政策,针对近年来扩招形势下新生生源质量客观上显得参差不齐的现状,进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入学衔接期语文读写思维导学的前推创新改革与实践,将有助于探索“后高考时期”语文研习的新生长点。

关键词:后高考时期 语文读写 思维导学 前推改革

“后高考时期”是指从高考结束至大学正式入学这段时间。如何来有效安排这段长长的时间,使之承载丰富、充实而有益的内容,一直是摆在学生、家长与教师面前的有趣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总显得缺乏必要的创举。我们新近就此完成的一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表明,考虑以“生源质量再提升”为旨趣,结合国家有关立德树人、全面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的方针政策,针对近年来扩招形势下新生生源质量客观上显得参差不齐的现状,尝试进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入学衔接期思维导学的前推创新改革与实践,将有助于优化高三与大学的衔接,找到某种富于推广意义的新生长点。

一、问题的重提

在以往的观念理解和实践操作中,本科新生进入大学后的衔接期教育,一方面总是在9月中下旬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开展,另一方面主要由一些常规性的内容组成。这不仅错过了每年8—9月中旬这宝贵的50天时间中、学生放假赋闲在家所能释放出充分能量的衔接性引导机遇,而且每每流于一般形式而无法结合专业特征深化导学的质量,致使许多新生实际上需经过长达一年的适应期,才能慢慢进入大学学习的状态和角色,这并不利于卓越人才培养的长线规划,形成了耽误。能不能来努力填补这一长期以来未曾引起高等院校重视的环节,首次将大中学衔接教育的时间点往前推,更新育人理念呢?

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为例。我们不断观察到,近年来形成优秀人才培养瓶颈的根本原因,是在入学起点上缺乏“让新生们的语文读写思维方式尽快得到转变与融合”这一明确意识。受到中小学十二年主要围绕应试指挥棒开展学习的积习影响,大学新生们普遍存在着入学伊始对待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意愿的迷茫与焦虑。这不只是简单转换一下身份的问题,而更主要地维系于思维方式深处对专业学习的认同,离开这一基点,创新拔尖人才的后续顺利培养会遭遇各种掣肘和困局。正是出于这份考虑,我们决意在新生入学衔接期导学改革中,牢牢立足于“语文读写思维导学”这一关键,从一开始就点燃和助推广大新生的专业意识。一项教学改革与研究的课题,终究会有其时间终止点,但我们希望以这项研究为契机,建立起一种此前不够清晰、或直接受到忽视的理念,那就是,把新生入学后生源质量的二度提升,当作卓越人才培养和一流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因为,基于华东师范大学同时面向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相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招生、兼容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本科招生格局,近年来在新生生源的面貌上,呈现出与国内985综合性大学的不同,已成为客观事实。我们积极面对这一事实,更好地整合新生的专业意识,以积极的衔接期导学创新变革,汇聚新生专业向心力并形成可控可生长的能力测试值。

事实上,对此的酝酿已有十年以上的研究和实践基础。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尝试并成功完成了群组式的局部新生入学衔接期对话交流与迷津指点工作,积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正式提出并践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入学衔接期语文读写思维导学的一系列前推教改创新工作。

二、五维衔接法

可以从“倾听——言说——阅读——写作——交往”这五个维度,来复调式地展开高考结束后至大学正式入学前这50天左右“后高考时期”宝贵时间中的语文研习导学。

(1)衔接性倾听思维导学——代表性学案观摩引领:在有效发动起学生课前专业学习的热情后,不失时机地跟进、展演若干代表性著名人文学者在各自专业起步阶段的经验教训谈,通过情境还原与历史总结等,尽快帮助和引领学生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上尽可能少走弯路,以较高的起点与合理的姿态进入课程学习。

(2)衔接性言说思维导学——三种语言破冰自述:结合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性质与学习特点,用白话文、文言文与英语各完成一份丰满的自我介绍并交流讲评,一对一地深入了解新生素养和专业能力储备状况。

(3)衔接性阅读思维导学——版块组缀入门导读:分十六个版块,精心制订入学衔接期涵盖中文系七个专业方向的120种渗透新文科融合精神的入门书目。包括:A.学文学,始终葆有心灵的丰沛宽阔;B.学文学,也始终保持生命的敏感与体恤;C.高中与大学的有机衔接;D、体会汉语的优秀与美好之文言;E.体会汉语的优秀与美好之白话;F.有助于学好文学的参考书,包括入门方法;G.可能引发争议却有助于开拓思辨;H.提供了进一步研修线索的导读书;I.中外传记与艺术家创作经验材料;J.非虚构力量;K.艺术作品世界;L.我们某种意义上特别缺乏的俄罗斯文学素养;M.又薄又精的好书:扩展性人文视野;N.不断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O.强基班尤其可读;P.有益的相关工具书。以此全面更新新生在入学之际所应逐渐具有的知识结构。

(4)衔接性写作思维导学——褶子式多点命题与写作训练:在中文系新生普遍对读写怀有浓烈兴趣、对专业学习怀有理想憧憬的入门环节上,自起始阶段精心设置对话、探讨式的阅读与写作导修题,在写作思维的扭转中,逐渐引导新生更好地适应和进入大学专业学习。这构成教学改革的重点。

(5)衔接性交往思维导学——课前创意编剧引启: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相关课程知识点,精巧融入一部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二十集新剧编创中——如侦探悬疑剧、校园青春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新奇的造境中,引领新生迅速告别高考过后的相对疲沓期,全身心地进入专业学习氛围,并展开热烈的思想交锋。这将本项教改研究推向了高潮。

在此五维设計的基础上,可以以周为单位,在将近六周左右的时间里,按预定计划完成教改内容。每周一、三、五的下午安排阅读思维导学,每周二、四的下午安排写作思维导学,每周六安排倾听思维导学,每周日安排言说思维导学,最后一周集中安排交往思维导学。以上面第四个维度为例,可以看出“命题美学”在今天大中学语文思维衔接上的重要性。

从国外看,探索命题美学创新改革,是对国际学界在晚近兴起的事件化思想范式的积极顺应。自二十世纪后期发展至今并深刻影响到晚近我国人文学术建设的研究范式,是从自明性走向建构性。“是什么”离不开“被语言符号替代(建构)成什么”,建构过程因而是对象被叙述的过程。鉴于语言的符号系统性质及其视点相对性实质,叙述本身是被叙述之事的一部分,反过来表明了被叙述之事超出叙述的可能性与生长性,这就是事件。面对当代哲学家有关“事件是额余之物”的说法,[1]我们可以将“额余”理解为事件始终多出、溢出着叙述的那部分。这也就带出了在叙述中实现(创造)事件的机遇。这一机遇由此必然植根于想象及其语言创造的智慧。也由此,事件化思想在深层次上与根本上运作着文学的机理,启示我们在理论性课程的教学中积极探索作为其方法展开的“命题美学”,让富于生动叙述情境的新型命题不再仅仅作为去证实知识与理论的工具而现身,相反成为一个充满新意与创造引导性的、始终不重复雷同的“事件”(Event),绽放出对知识与理论的既有思路与程式的创造性批判与新意。这正体现出了事件化思想作为前沿视野在一线教学中的鲜明实践意义。从而,事件方法在现代语言论背景下的连贯理路与创新前景,便为命题美学的当代探索提供了时代契机。

不惟如此。探索命题美学创新改革,也是对国际学界方兴未艾的“后理论”的文学走向趋势的积极顺应。国际前沿上正在陆续出现的各种修复“理论”的方案,虽已包含了走向文学的某些诉求,但迄今主要着眼于宏观愿景勾勒,还尚未深入探讨“理论”之后的新型写作学理与实践。通过努力聚焦“理论”的深层症结及其之后的思想方式可以发现,因缘写作、例外写作、转义写作与喻说写作,富于序列地逐一展开为在解构中积极建构的事件化写作方式,形成了“后理论”的前景。这些新型写作与我国诗性传统,在是否自觉以语言击中并走出形而上学这点上形成区别,但在以语言积极创造话语效果这点上又具有联系,发掘其独特汉语因缘,不啻“后理论时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有益尝试。在这一时代新语境下,课程命题就不只是一种对已有知识的技术性重复,而是一种充满创新精神的智慧书写,探索如何更具创造性地命题,实为一个颇具吸引力与挑战性的、将能大范围地来激活一线教学的时代课题。

从国内看,我国至今似仍尚未出现从元问题层面切入、结合教学一线丰富实例而有助于对大中学教师产生积极启迪的《命题美学》这样的专题著作。这因而是一块非常值得在深广积累中积极填补的领域。这里,仅以笔者长期承担教学的中文类专业美学课程现状为例稍作考察。我国高等院校的本科“美学”基础课程体系,在学科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具有更新教学范式的内在要求,但长期以来高校美学课的教学效果却往往并不乐观,这确乎是不少讲授此课的教师心照不宣的现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现有一些美学课程在教学中常常过于(与不必要地)抽象、晦涩而脱离艺术经验与生活世界,未及考虑到“稳定性的固有逻辑是不存在的。相反,在实践的水平上,细微的算计,意志的冲突,以及较次要利益的罗网所生成的方向性是存在的”[2],突出表现为在作业与考试命题上缺乏创意与匠心,令“美学不美”成为许多学生对这门本应承载“立人”内涵的课程在认知期待上的不满足感与不满意感。鉴于此,在今天,学科前沿与基础、学生学习兴趣及课程收获的有机结合点,应该是让包括美学在内的文艺学系列课程不再囿于知识技术性的机械传授,而是以人文之道高屋建瓴地引导知识技术性传授并实现“道器合一”,对好艺术与好人生不断进行生动的叙事创造。在事件化思想与“后理论”视野中更新命题范式,通过“后高考时期”的语文研习衔接教改实践,在适当的时候从正面推出《命题美学》这样的新著作,因而能积极走出自己的道路,获得推陈出新的示范性、推广性与时代前景。这样的命题教学改革,可能对每位学生的一生产生助推,打上烙印并影响终生,将人文学科“对心灵的关怀”落到了实处。[3]而这,正是追求“道器合一”的现代文科教学所应肩负的神圣立人使命。

三、反思与延伸

据上所述,首次提出“生源质量再提升”的教改理念与建设方向,成为本项研究追求的目标。在充分认清当前高等教育环境、形势与本校本院系近五年来招生格局现状的前提下,将一线教师多年来在教学中时有感触、却始终尚未及找到一种出口的居安思危情结,积极地提炼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正面议题,这是目前在国内兄弟高校中尚无先例的契机,对此的努力探索,将有可能形成示范推广意义和辐射效应。

其次,这样的设想也首次填补了“8月—9月中旬”这50天以往被忽略的新生入学衔接期。每年新生录取工作大约在8月前后即能完成,在此前后的50天左右“后高考时期”中,一方面,大量等待入学的新生迫切期望得到导学思维引领;另一方面,却是高校普遍没有在这一时段内为新生切实做点什么的考虑。根据我们在前期的初步探索和积累,这50天如能善加利用,将能充分激发出导修意义而发挥立德树人、专业育人的深远起点作用。

最后,将语文读写思维转变与革新,放在新生入学衔接期导学教改首位。衔接期导学,不是简单重复正式入学后仍将展开的一系列常规性环节,更不是满足于仅仅将时间节点往前提,而是自始至终紧扣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所需要的文学思维方式,通过努力将新生从刚告别高考的思维状态中引导出来,进行必要的思维点燃和助推。其思维方式在以上多维创新改革实践中,将会成为本科新生四年专业学习、乃至研究生深造的有力保证,深远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阿兰·巴迪欧.哲学宣言[M].蓝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60.

[2]L·德赖弗斯,保罗·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M].张建超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244—245.

[3]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審美[M].彭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8.

[本文系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生源质量再提升: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新生衔接期思维导学的前推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