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3-10-14段亚男
段亚男
初中物理是初中阶段的主要科目,对提升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出发,逐渐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一)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
为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部分教师讲得较多、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较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所忽略。这样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设施的影响
物理学科研究自然现象,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课堂上,结合物理实验进行教学应是常态。但一些物理实验并不能在课堂上进行,缺少了动手实验的环节,对教學的完整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影响。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物理实验活动
要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物理是一门抽象、复杂的自然学科,包含的物理概念、规律很多,需要通过物理实验的形式进行验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但需要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还需要开展一些物理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时候,教师要够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实验结果,在学生实验的时候,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表达出来,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情境教学
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另外,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还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中,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拓展创新思维,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光的折射》的时候,教师可提前为学生们设计如下情境:把一只铅笔倾斜着放入玻璃水杯中,之后引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之后由一个学生向水杯中缓慢倒入纯净水,再让学生们进行观察。在这样简单的实验中,学生可以充分集中注意力,研究铅笔为什么会发生状态的改变,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注意在不同的条件下,实验的结果也会产生改变。
(三)巧用多媒体设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逐渐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被教师们广泛的运用。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将复杂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形象直观的内容,形成深刻的认知,逐渐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四)进行积极的评价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时候,会产生畏难情绪,他们从开始接触物理知识的时候,就觉得物理知识比较枯燥和乏味。所以,倘若教师想要帮助学生们学好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使他们可以逐渐喜欢上物理,对物理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慢慢提升学习自信心。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需要对基础的物理概念进行理解,虽然这个阶段会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多精力,但是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就可以慢慢夯实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积极鼓励学生,指导学生们大胆的探究,在学生获得一些进步时,就给予他们肯定和赞赏,在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知识的自信心。另外,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不能单纯地局限于让学生学习教材上的知识,还需要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锻炼。比如,在为学生们讲解《电流和电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安排几个电路实验,使学生们掌握电路的连接情况。教师也可以运用多种材质进行电路连接,让学生们发现不同物体不同的导电情况,指导学生们认真做好实验记录,逐渐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自信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但需要为学生充分讲解教材理论知识,还需要更加关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渐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另外,教师还需要重视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依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们都能逐渐喜欢上初中物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