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成因及改进措施
2023-10-14王齐伟
王齐伟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造成因素的分类,对如何促进学校体育在此背景下继续发展提出有效措施,旨在降低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率,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 伤害事故 改革 发展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给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体育如何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频发状态下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成因
造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因素有很多,分析挖掘事故的主要原因,对改善学校体育外部环境,提高学校体育教师、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按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造成因素,可将其分为五大类,分别为学校原因、教师原因、学生原因、综合原因、意外因素。本研究认为,根据各事故成因中的具体表现可以判断,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中在校期间的管理教育方面、意外因素中的学生身体状况把握、过程监控方面等,都是可以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加以预防干预的。经分析,60%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都可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进行预防。如果校方具有比较完善的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和符合安全标准的体育场地器材,就可将事故发生率降低;如果校方能对体育老师定期进行应急医疗、课堂安全、教师职业道德等的相关培训,又可将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如果校方在入学时能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摸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那么就又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因此,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预防体育伤害事故,将事故发生率尽可能的降低,要有防患于未然的积极态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校园里健康的运动,全面的成长,最终实现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
二、学校体育改进措施
如何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要采取积极地手段,改善客观条件,降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主观素质,加强教与学参与主体的素质培养和应对体育伤害事故的能力,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最终真正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
以下根据学校体育事故的主、客观成因,对学校体育今后的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一)客观因素
1. 体育教师应提高职业修养,加强教学过程监控
学校要对体育教师定期进行应急医疗、课堂安全、教师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并伴有相关的技能的实践培训。如,在室外体育课中如何对学生突然出现体征异常进行基本处理,在校外活动中如何保证学生的安全等等,并设计模拟情景进行演练,定期对教师的培训情况进行考核。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法,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强调体育课的课堂纪律和自我安全防护。在进行基本内容的教学前,要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防止因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的运动损伤,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学生的课堂行为,对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教育。
2. 改善运动环境,加强场地建设、维护、维修,加强校外活动的安全管理
安排专门人员对体育器材进行看管维护,定期对体育场地及器材做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形成体育场地器材检查报告;有比较稳定的体育场地及设施的资金预案,以备对检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及时维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进行及时剔除和更新。同时,对一些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学校,要增加对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为保证学校体育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础。同时,为保证校外活动的充分安全,应在活动开展前和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排险”。活动开展前,要对带队老师进行安全培训,对活动开展地进行实地考察,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做出预案,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活动程中带队老师要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对校外活动的监控。
3.优化体育教育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对体育项目的取舍不宜过简也不宜过繁,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身体发展水平等,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要对体育项目的技术要领熟练掌握,并对突发性动作失常引起的伤害做出处理预案。同时,也要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建立校园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实施,健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法规
加大对校园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与校园周边医院建立定点合作关系,在学生入校前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摸底,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建档,并每年组织学生体检。关注有特殊体质和不宜剧烈运动的学生,避免因不知情而引起的病情突发而导致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
我国大中小学校中出现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学校责任保险两种能够对学生发生意外伤害进行赔偿的保险。针对我国学校教育,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下的学生意外伤害保险体系十分必要,可出台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学校教育稳步发展提供保障。
(二)主观因素
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要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进行教育,尽可能降低因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引起的事故,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每周一个案例分析来引起学生的重视,以引导的方式使学生积极思考。同时,培养学生在伤害事故发生过程中的抗压和应急能力。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提高抗压能力,通过案例重现培养学生在事故中的应急能力。
结束语
体育活动的特性之一就是存在风险性,有风险就避免不了有事故发生,面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要引起学校的重视,根据体育伤害事故成因的分类,学校能否对体育伤害事故进行早期干预,能否对教师、学生、场地设施、医疗保障等与体育伤害事故密切相关的因素加以重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因此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体育教师应提高职业修养,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改善运动环境,加强场地建设、维护、维修,加强校外活动的安全管理;优化体育教育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建立校园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实施,健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法规;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等。这样学校体育才能更稳健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