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之以礼:上古祼祭沿革探析

2023-10-14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春秋战国殷商祭品

田 瑞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祼”是一种“祭名”,表示“以香酒灌地而求神”[1]10536。《礼记·祭统》:“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于祼”[2]1577,可见“祼”在上古祭祀系统中的突出地位。《诗经》记载了周初祼礼的盛大场面:“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3]1127在春秋战国文献中“祼”又作“灌”,《论语·八佾》有“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4]37”。孔子在批判礼崩乐坏之时,无意传递出一个十分关键的信息:春秋战国时代“祼”是行于祭祀之始的一项祭仪。随着对“祼”甲骨文字形认识的不断深入,殷商时代的祼祭逐渐进入研究视野,其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与春秋战国时代的不同。祼祭在上古时代如何存在?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这一问题历来被学界关注。贾连敏[5]对“祼”甲骨文字形的系统考证为对殷商甲骨文中“祼”的了解提供了丰富资料。在此基础上,曹建墩《先秦祼礼考》[6]勾勒了先秦时代祼礼的整体形态,为祼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孙庆伟[7]、张亮[8]等学者就上古祼礼中礼器以及祭祀时间等具体研究问题提出了新看法。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涌现,整合相关研究成果,对上古时代祼祭进行全面考察尤为必要。

从语言文字角度对“裸”进行考察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上古祼祭系统更多层次的认识,由此本文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对上古汉语“祼”语用进行了全面考察。根据上古“祼”的语用情况,从与“祼”相关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考察“祼”的演变,分别为主祭者、祭祀对象、规模和用途。为了对不同历史阶段的词语“祼”与祼祭获得清晰的认识,分别从殷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三个历史阶段对目前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可见材料中“祼”进行穷尽考察。

一、主祭者

对“祼”主祭者的考察需要依据“祼”做动词时所在句子的主语。殷商甲骨文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王祼”卜辞,“王”为句子的主语,即商王亲自主持祼祭,说明在这些卜辞中“祼”的主祭者为王。如:

(1)戊申卜,王祼兄戊。(合20462)

(3)……王祼……祖辛……(合20285)

同时,殷商甲骨文中部分“祼”的卜辞没有主语。如:

(4)祼于妣己。(合2420)

(5)丙辰卜,贞祼告絺疾于丁新鬯。(合13740)

(6)贞亦祼于父乙。(合2218 正)

上述卜辞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从其祭祀对象“妣已”“丁”“父乙”来看,其主祭者应为商王无疑①。

西周金文中“祼”用作动词表示祼祭的用例不多,其中主祭者往往直接出现:

传世文献也有周代“祼”的相关记载,如:

(10)王入太室祼。(《尚书·洛诰》)

(11)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例(7)~(10)明言“王”为“祼”的主祭者。例(11)所记为殷代遗民助祭于京,祼献于文王,学界多认为这段文字记录了殷人助祭周天子祭祖祼礼之事②。因此《文王之什》所记之“祼”应是周天子举行的重大祭祀活动,殷商遗民需前往助祭,此处的主祭者同为周王。

春秋战国文献中,“祼”作动词表示祼祭时,主语为“王”“后”“君”“大宗”,文献用例如:

(12)及期,郁人荐鬯,牺人荐醴,王祼鬯,飨醴乃行,百吏庶民毕从。(《国语·周语》)

(13)大祭祀,后祼献,则赞;瑶爵亦如之。(《周礼·天官·冢宰》)

(14)君执圭瓒祼尸,大宗执璋瓒亚祼。(《礼记·祭统》)

例(14)之“君”,孔颖达释《礼记·玉藻》“君与尸行接武”中之“君”为“天子、诸侯”[9]333。郑玄在《礼记·曲礼下》中“天子建六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注“大宗”为“春官”“宗伯”[10]109。此处宗伯是在王“祼”尸之后再“祼”,本次祼祭者依然是王。

另外,文献中有未出现主语的情况,如:

(15)以肆献祼享先王。(《周礼·春官·宗伯》)

从该句的祭祀对象来看,可以直接祭祀先王者必然是在位之王。

综合对先秦文献中“祼”主语的考察,祼祭的主祭者为王。这说明祼祭始终是由王主持的重要祭祀。

二、祭祀对象

对“祼”祭祀对象的考察依据“祼”做动词时所在句子的宾语。殷商甲骨文中,“祼”直接出现宾语的卜辞很多。如:

(1)贞亦祼于父乙。(合2218)

(2)祼于祖辛。(合10938)

(3)辛未卜,祼大乙㚔。(合19946)

(4)祼于妣己。(合2420)

(5)祼于母庚。(合271)

(6)祼妣庚。(合22226)

(7)祼兄丁。(合20462)

(8)贞祼于兄丁来…牛。(合2885)

(9)贞今祼于雀。(合15844)

例(1)~(3)中“祼”所祭“父乙”“祖辛”“大乙”皆为先王。例(4)—(6)中“祼”所祭 “妣己”“母庚”“妣庚”为先妣。例(7)—(8)中“祼”所祭的是“兄丁”,说明“先兄”也是祼祭的祭祀对象。例(9)中“雀”是商王手下的重臣,地位崇高而显赫[10]177。

另外,在殷商金文中也有祼祭祀对象的相关记载,如:

(10)辛亥,王在廙,降令曰:归祼于我多高。(毓且丁卣《集成》5396)

其中“多高”是“多高祖”的省略写法。综上,殷商时期“祼”的祭祀对象为祖先神,包括先王、先妣、先兄及先臣。

西周“祼”的祭祀对象仍为祖先神,如上文所引的德方鼎③和尊④,其中“祼”的祭祀对象为“武王”。据此推知,西周时“祼”的祭祀对象应当与商相近,为祖先神。

春秋战国“祼”的祭祀对象为祖先神。文献中“祼”的宾语为“先王”“先王之尸”,用例如:

(11)以肆献祼享先王。(《周礼·春官·宗伯》)

(12)君执圭瓒祼尸。(《礼记·祭统》)

综上,上古时代“祼”的祭祀对象始终为祖先神。与西周、春秋战国相比,殷商时代的祖先神范围要更加宽泛。

三、规模

对“祼”规模的考察从祭品和时间两方面展开。殷商甲骨文中,祭品“鬯”“新鬯”等酒类较为常见,用例有:

(1)妣癸于入自夕祼酒。(屯南1421)

(2)癸丑卜,祼鬯中母,□有友。(合22258)

(3)癸丑卜,子祼新鬯于祖甲。(花东248)

上述例中“祼”用“酒”“鬯”“新鬯”皆为祭品。同时,卜辞中也有许多“祼”用祭牲的用例。如:

(4)贞豕祼。(合15848)

(5)丙寅卜,翌日祼二牢。(屯南2391)

(6)丙子卜,祼…三牢。(屯南4576)

上述用祭牲的例子与“祼”的“荐酒祭”之义并不相悖。张亮认为,至少在祖甲时期,鬯应是祼祭的主要祭品。因为卜辞中很多“王宾”祼祭卜辞都没有言及祭品,可见商人对祭品非常熟悉,同时也暗示了日常祭品应该比较单一。另外,卜辞中有卜问祼祭是否需要增加一牢(合32453),这说明“鬯”作为常备祭品的地位[11]。西周“祼”的祭品仍然以酒类为主。尊中可见西周“祼”的祭品为“豊”,为“酒一宿孰也”酒味较淡的“醴”。春秋战国文献中“祼”的祭品为“鬯”,如上文提到的《国语·周语》中“王祼鬯”之例。

从时间角度来看,殷商甲骨文中“祼”经常与“夕”“夙”搭配形成“夕祼”“夙祼”。

(1)勿夕祼。(合15501)

“夕”指整个夜间,包括从头一天的昏时之后到第二天的湄旦以前,近似于现在的“夜”[12]262。“夕祼”表示在夜间举行的祼祭。“夙”义为夜尽将晓之时,可知“夙祼”表示在早晨进行祼祭。总之,“夕祼”“夙祼”均系正祭之前预先举行的祭祀,在祭前一日的夕时或祭日的夙时举行。在某次祼祭举行之前,商人会举行一次“夕祼”或“夙祼”作为祼祭的先导,为即将举行的祼祭占卜吉凶,是晚商时期商人的传统,这种行为应该是出于对先祖的虔诚和对祭祀的审慎[5]。

在春秋战国文献中,未见“祼”与“夕”“夙”组合搭配的情况,同时文献中也未见“祼”的其他时间状语。根据两汉理学家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祼”不再预祭,通常只在祭祀当天举行,行于入场礼之后,朝践礼之前[13]302。

综上,祼祭在殷商时期是规模较大的祭祀,祭品既有酒类也有祭牲,祭祀时间较长。发展到西周及春秋战国,“祼”的祭牲消失,祭品种类变少,祭祀时间缩短,相比殷商时期规模缩小。

四、用途

殷商时“祼”的用途为祓除灾害,一般发生在商王生病、做梦或遭遇灾祸之时。如:

(1)癸巳卜,㱿,贞子渔疾目,祼告于父乙。(合13619)

(4)丙申夕卜:子有鬼梦,祼告于妣庚。(花东352)

(5)□□卜,彘,贞…祼,不…雨,王往…允不遘雨。四月。(合30927)

例(1)(2)皆系因疾病而举行祼祭。例(3)(4)为因梦而举行祼祭。例(5)虽然内容残缺,从残存的部分来看,应当是因“不雨”举行的祼祭。

(6)唯廿又二年四月既望己酉,王客琱宫,卒事。丁巳,王蔑庚嬴历,赐祼,赏贝十朋。(庚嬴鼎《集成》2748)

春秋战国文献中“祼”不仅用于宗庙祭祀,还出现在冠礼、籍田礼和朝会燕飨之中。

第一,宗庙祭祀之“祼”。宗庙祭祀之中有降神之“祼”,也有敬神之“祼”[14]119-129。一方面是降神之“祼”。古人祭祀伊始举行祼礼,其目的是以酒鬯的香气降神。祭祀时先举行祼礼,香气随酒的香气到达地下,从而实现招致祖先的目的。如:

(7)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

(8)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血、腥、爓祭,用气也。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阙,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周人尚臭,灌用郁鬯,臭阴达于渊泉。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礼记·郊特牲》)

另一方面是敬神之“祼”。文献中“祼”与“献”搭配使用,表示“馈献”之义。如:

(9)大祭祀,后祼献,则赞;瑶爵亦如之。(《周礼·天官·冢宰》)

(10)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周礼·春官·宗伯》)

上述两个例子所表示的“祼”行于馈献礼,即正祭之第二阶段,其目的不为降神而是敬神。

第二,冠礼之“祼”。“男子幼娶必冠,女子幼嫁笄”,行冠礼意味着成年,是古人一生中的大事。在举行冠礼之时,仍要对祖先行“祼”礼。如:

(11)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左传·襄公九年》)

第三,籍田礼之“祼”。籍田礼是帝王于春耕之前举行的亲耕农田的典礼,其实质是为生产“上帝之粢盛”而专门举行的祭礼[15]86。举行籍田礼时要行“祼”礼。如:

(12)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先时五日,瞽告有协风至,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王乃淳濯飨醴,及期,郁人荐鬯,牺人荐醴,王祼鬯,飨醴乃行,百吏、庶民毕从。(《国语·周语》)

第四,朝会燕飨之“祼”。《周礼·天官·郁人》中有“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16]598。可知“祼”既有祭祀的用意,也有朝会燕飨时接待宾客的用意。“朝会”指诸侯四时朝拜天子和诸侯互拜。诸侯朝会时,天子向诸侯行祼礼。文献记载如:

(13)诸侯为宾,灌用郁鬯,灌用臭也。(《礼记·郊特牲》)

(14)诸侯相朝,灌用郁鬯,无笾豆之荐。(《礼记·礼器》)

(15)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以同邦国之礼而待其宾客。……王礼再祼而酢,飨礼九献,食礼九举,出入五积,三问三劳。……王礼壹祼而酢,飨礼七献,食礼七举,出入四积,再问再劳。……王礼壹祼不酢,飨礼五献,食礼五举,出入三积,壹问壹劳。(《周礼·秋官·大行人》)

上述三例都是对宾客行祼礼的记载。《大行人》详尽地说明对不同的宾客应该行何种规格的祼礼。其中“再祼而酢”是对上公之礼,“壹祼而酢”是对侯伯之礼,“壹祼不酢”是对诸子男之礼。

五、所见“祼”的制度沿革

整体上看,上古时代“祼”的语用既有稳定的部分也有变化的部分。从殷商至春秋战国,主祭者、祭祀对象和主要祭品较为稳定,变化不大;而附属祭品、时间、用途变化明显。上古时期“祼”的语用演变总结如表1。

表1 上古时期“祼”的语用演变表

根据前文的考察可知,“祼”的主祭者、祭祀对象和主要祭品比较稳定。可知上古时代祼祭的性质十分稳定,始终为王室荐酒的宗庙祭祀。而附属祭品、时间、用途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制度角度来看,上述三方面的变化从根本上表现了祼祭地位和功能的变化。

(一)独立祭祀地位的丧失

“祼”的变更首先表现为独立祭祀地位的丧失。“祼”在殷商时代为独立之祀典,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变成宗庙之祭中的某一项祭礼。“祼”的“规模”之变反映了这种变化。

一方面是“时间”的变化。从殷商至春秋战国,“祼”时间上的变化较明显。殷商时会在祼祭的前一天或当天早上提前进行一次预祭。周至春秋战国以来,未见有提前进行祼祭的记录。春秋战国时祼祭一般只在当天举行。时间的变化表现了祼祭举行时长的缩短。

另一方面是“附属祭品”的变化。殷商甲骨文中,“祼”的宾语不仅有“鬯”“新鬯”“酒”,还有“二牢”“三牢”等牺牲。而西周和春秋战国的祼祭中未见有祭牲的使用。不仅如此,春秋战国文献中“祼”与“肆”“献”并列出现,各自承担不同职能。《周礼·大宗伯》:“以肆、献、祼享先王。”郑注“献”为“荐血腥”[3]1435。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一定程度上“祼”不包含荐祭牲。一场完整的祭祀中所需祭品种类不可能是单一的。西周和春秋战国材料中“祼”的祭品已经无祭牲,说明祼祭必须与其他祭仪一同举行,具体可见春秋战国“祼”的祭神和降神两种用途,这说明了祼祭独立祭祀地位的丧失。

殷商时期祼祭不仅周期长,还使用祭牲等多种祭品,由此可知殷商时期的祼祭应该是一种规模较大的独立祭祀。当发展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不再进行预祭,周期缩短,所用祭品只有单一的酒类,必须与其他祭仪一同进行。可见,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祼成为具体祭祀中的祭仪之一,已经失去了独立祭祀的地位。

(二)功能的转变

从殷商到春秋战国,祼祭的功能从殷商的祓除灾害转变为春秋战国的宗庙祭祀、祼飨、冠礼、籍田礼多种用途。

殷商时代祼祭的功能为攘除灾害。受限于认知水平,殷人常把疾病和做梦归因于自然降灾或去世的祖先作祟。因此,当商王生病、做梦时或干旱等灾异情况发生时,商王会举行祼祭以攘除灾害。

西周时期祼祭的功能开始转化为向祖先祈福,兼有强化秩序、亲宗敬友的现实功能。西周金文中所见例子多为向祖先祝告,原因有“迁宅”等。祼祭的举行并非出于对祖先的惧怕,而是祈求祖先的福佑。此外,祼礼的功能不仅在于祈求祖先的护佑,还具有现实意义的考虑。祼飨之礼是以酒飨宾客的礼仪,其从属性上已经不属于祭祀。行祼飨时,宗子向亲族宾客行祼礼,从上文所引《大行人》中可见不同等级宾客祼礼等级规制不同,表现了祼飨礼之中对社会秩序的强化。另一方面,同姓宗族与异姓亲友齐聚一堂共行祼飨之礼,也表现了亲宗统族、安宾敬友的意义。

春秋战国祼祭的功能与西周的功能总体一致。在宗庙祭祀中,祼作为降神之仪,郁鬯香气通达渊泉,吸引祖先神灵前来。在进献环节,祼表示向祖先敬酒,向祖先进奉祭品是尊亲敬祖的具体表现。在举行冠礼时,需要对祖先行祼礼,体现了古人的尊祖之义。籍田为祭祀提供粢盛而设,籍田礼是由王亲自率领公卿、官吏、民众参与耕种的活动,其意义在于表示祭祀所用黍稷出于国君的亲自劳作,以示对神的尊敬,并达到“纪农协功”“恪恭于农”“财用不乏”之目的[17]260。行于籍田礼中的祼礼功能与同时代其他祭祀大致相似,同样是尊神敬神的功能。春秋战国文献中还有诸多祼飨的记录,所反映的都是春秋战国对西周祼飨现实功能沿袭的事实。

综合分析祼祭的沿与革,可从中发现祼祭在先秦时代的演变脉络。作为一种荐酒之祭,先秦时代其祭祀性质没有变化,但是从周代开始得以改造,由独立祭祀改变为具体的祭祀仪式,同时变成了燕飨之礼。

六、“祼”演变之因

“祼”的演变有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需要结合殷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代的祭祀制度综合分析。

首先是西周对殷商祭祀的承袭。西周祭祀制度并未另起炉灶,而是对商代的一些主要祭祀进行了继承,在祭礼方面表现出了鲜明的承袭关系。西周继承了殷商祭天神、地祇、人鬼的主要体系,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殷商祭祀方法。在这种大背景之下,“祼”作为宗庙祭祀中的重要制度,其性质得以承袭。因此在《诗经》中仍可见西周初年行盛大祼祭的记载,这体现了西周成立之初尚未完全形成西周自身的祭祀制度,此时对殷商的祭祀以继承为主。

同时西周对商代祭祀也进行了一定革新。在殷商祭祀观念中鬼神无处不在,因此殷商日日要祭,事事要卜。殷商时期的宗教祭祀由早期的自发宗教发展而来,还未摆脱“自然宗教”的性质[18]32。其中一个表现是殷商的祖先祭祀祭名繁多,也无明确的统摄关系。周秦时代继承了殷商祭祀体系,并将其进行了重要的革新——推动祭祀走向“礼”。殷商时代繁杂的祭名在周秦得到了整合,祭祀仪式得到了更加明确化、制度化的规范。在这个过程中,祼祭的独立祭祀地位被取消,被整合到祭祀仪式之中,成为具有降神和敬神两种专门功能的祭仪。祭祀除却沟通神人的功能,还被赋予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周代的“礼”为安邦立国确立了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为整个社会的应有秩序和主流信仰提供了规范,它从性质、格局诸方面改造了此前一直在发展变化的各种自发产生的祭祀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祼祭还具有了系列现实功能,逐渐脱离了自发的性质,被包含在由不同性质的礼奠组成的整体体系中。

西周确立的礼制系统完备规范,被后代奉为圭臬,之后春秋战国时代的祭祀整体上沿袭了西周祭祀体系。虽然存在某种程度上礼制的僭越,但制度的主要部分与西周基本一致。

总而言之,西周对殷商祭祀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礼制化的改造是祼祭沿革的主要原因。西周用“礼”对具有早期宗教性质的殷商祭祀制度进行了改造,赋予祭祀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过程中,“祼”从与诸多祭祀林立的状态被规范到新的祭祀体制中,成为专门祭酒的祭仪,承担强化统治秩序、尊亲敬友的现实功能。祼祭在上古时代的祭祀体系中十分重要,西周对祼祭的改造奠定了祼祭在春秋战国以至于历朝历代的整体功能。

七、结语

《礼记·乐记》:“三王异世,不相袭礼。[2]1272”本文材料虽未及夏,但从目前已知的商周材料来看,这种说法不符合祭祀制度演变的实际。陈戍国认为,“礼制的所有部分不是某个时候一同产生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起源。当一种礼应运而生之后,它就逐渐走向完备。后一个历史时期可能会增加新的内容,创造新的制度;但前一时期的制度如果不是失去意义,不是根本腐败的话,后一时期不会将它根本抛弃,就会承袭、利用,也许加以改造。[17]66”从对上古时代祼祭制度沿革的考察可知其说颇为精当,每一时期的祭祀制度充满了对前一时期制度的继承,同时又有基于当代需求的创新。对上古时代祼祭演变过程的探讨本质上是对殷商与西周、西周与春秋战国之间祭祀关系的思考,从中可以看到西周对于殷商制度的改造与继承,同时也可以看到西周祭祀制度的改革对春秋战国的深刻影响。

西周对殷商制度的改造最核心的特点便是“礼”。陈戍国认为:“周人将‘礼’作为一个框架体系,把整个社会的制度和文化结构网罗其中,这是他们的‘创建’。”[19]此处的“礼”不同于上文所述之“礼”,此处的“礼”更加强调“礼制化”,是祭祀鬼神的宗教原则与祭祀过程中对人教化的现实原则的统一。西周时代礼制化改造深刻地影响了后代的祭祀,使得周礼成为时代相袭的祭祀典范。

注释:

①花东卜辞中存在着一些“子”作主语的祼祭卜辞,但因花东卜辞性质特殊,本文暂不做讨论。

②这一点可得到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印证。文献多有诸侯助祭周天子祭礼的的记载,如《国语·鲁语》中“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受命焉”及西周《保卣》“乙卯,王令保及殷東國五侯……遘于四方,會王大祀,宥于周(《殷周金文集成》10.5415)”,明确说明了当时诸侯助祭周天子祭祀之事。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殷商祭品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马来西亚推“防疫祭品礼盒”
殷商遗址大搜寻
萌芽期|春秋战国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历史喵第二部
独一无二的祭品
殷商古城青铜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古罗马祭品搬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