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及对神经传导的影响

2023-10-14唐瑾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27期
关键词:眼轮神经炎波幅

唐瑾

面神经炎在临床并不少见,本类患者面部肌群呈现功能障碍的状态,对患者的心理及机体均造成一定危害[1]。与面神经炎相关的诊治研究显示,本类患者不仅表现出面部肌群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体征,其神经传导也普遍呈现异常状态,因此对本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上述方面的改善需求均较高,同时也是治疗效果的重要评估方面[2-3]。近年来临床中采用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可见,但是研究差异仍普遍存在[4-5],且对患者神经传导的影响研究相对不足。因此,本研究现探究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及对神经传导的影响,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1 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80 例面神经炎患者。纳入标准:20~75 岁;于本院确诊面神经炎。排除标准:面部损伤及手术史;入院前已进行面神经炎相关治疗;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等慢性病;合并其他神经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等特殊阶段。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与观察组40 例。此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面神经炎治疗,主要为给予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物及B 族维生素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则进行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使用中频脉冲电治疗仪,取患侧地仓及下关等穴位,首先进行有效清洁,然后以电极片置于上述部位,治疗强度为10~20 mA,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治疗20 min,1 次/d。两组均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统计及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Portmann 评分及面神经传导检测结果(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M 波潜伏期及波幅)。(1)面神经炎治疗效果:以患者治疗后面部表情自然,面神经炎相关症状体征消失为治愈;以面部表情基本自然,面神经炎相关症状体征虽未完全消失,但显著改善为有效;以患者上述评估方面未见改善或进一步加重为无效[6]。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Portmann 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10、30 d 后分别对两组进行评估,包括皱眉、闭眼、吹口哨、动鼻翼、微笑及鼓腮等6 个方面,每个方面均为0~3 分,另加上安静时评分(0~2 分),上述分值均以得分越高表示状态越好[7]。(3)神经传导状态:于治疗前及治疗10、30 d 分别对两组神经传导状态进行检测,使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刺激强度及刺激时程分别为45~55 mA 及0.1 ms,检测及统计项目包括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M 波潜伏期及波幅等神经传导相关指标。眼轮匝肌M 波潜伏期>3.8 ms、M 波波幅<1.00 mV 为异常;口轮匝肌M 波潜伏期>4.2 ms、M 波波幅<1.20 mV 为异常。上述方面均由两名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检验软件采用SPSS 23.0,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LSD-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23~73 岁,平 均(56.69±7.63) 岁, 病 程1.0~5.0 d, 平 均(2.03±0.31)d,病灶部位:左侧17 例,右侧23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5~74 岁,平均(57.01±7.71)岁,病程1.0~5.5 d,平均(2.06±0.35)d,病灶部位:左侧18 例,右侧22 例。两组面神经炎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8,P=0.002),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2.3 两组Portmann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ortmann 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30 d 后两组Portmann 评分结果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ortmann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Portmann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皱眉闭眼治疗前 治疗10 d 后 治疗30 d 后 治疗前 治疗10 d 后 治疗30 d 后对照组(n=40) 0.51±0.06 1.75±0.19* 2.03±0.22* 0.55±0.08 1.53±0.13* 2.16±0.26*观察组(n=40) 0.52±0.08 1.93±0.23* 2.55±0.26* 0.56±0.10 2.20±0.28* 2.58±0.30*t 值 0.632 3.815 9.656 0.493 13.726 6.691 P 值 0.528 <0.001 <0.001 0.622 <0.001 <0.001组别 吹口哨动鼻翼治疗前 治疗10 d 后 治疗30 d 后 治疗前 治疗10 d 后 治疗30 d 后对照组(n=40) 0.39±0.05 1.32±0.15* 2.01±0.19* 0.39±0.05 1.39±0.25* 1.98±0.29*观察组(n=40) 0.41±0.06 2.06±0.23* 2.39±0.26* 0.40±0.07 2.02±0.30* 2.36±0.35*t 值 1.619 17.044 7.463 0.735 10.203 5.287 P 值 0.109 <0.001 <0.001 0.464 <0.001 <0.001组别 微笑鼓腮安静时评分治疗前 治疗10 d 后 治疗30 d 后 治疗前 治疗10 d 后 治疗30 d 后 治疗前 治疗10 d 后 治疗30 d 后对照组(n=40) 0.41±0.10 1.32±0.13* 2.21±0.16* 0.36±0.07 1.32±0.16* 2.06±0.23* 0.31±0.05 0.75±0.10* 1.21±0.12*观察组(n=40) 0.43±0.11 2.06±0.18* 2.50±0.21* 0.38±0.08 2.09±0.25* 2.38±0.29* 0.33±0.06 1.26±0.15* 1.65±0.16*t 值 0.850 21.078 6.947 1.189 16.407 5.467 1.619 17.891 13.914 P 值 0.397 <0.001 <0.001 0.237 <0.001 <0.001 0.109 <0.001 <0.001

2.4 两组眼轮匝肌M 波潜伏期及波幅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眼轮匝肌M 波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 及30 d 后两组的眼轮匝肌M 波潜伏期及波幅检测结果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眼轮匝肌M波潜伏期及波幅比较(±s)

表3 两组眼轮匝肌M波潜伏期及波幅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M 波潜伏期(ms)M 波波幅(mV)治疗前 治疗10 d 后 治疗30 d 后 治疗前 治疗10 d 后 治疗30 d 后对照组(n=40) 3.90±0.30 3.19±0.28 3.06±0.26* 0.90±0.12 1.35±0.13* 1.86±0.16*观察组(n=40) 3.92±0.32 2.91±0.26* 2.70±0.25* 0.92±0.13 1.79±0.16* 2.11±0.20*t 值 0.288 4.634 6.312 0.715 13.498 6.173 P 值 0.773 <0.001 <0.001 0.476 <0.001 <0.001

2.5 两组口轮匝肌M 波潜伏期及波幅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口轮匝肌M 波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30 d后两组的口轮匝肌M 波潜伏期及波幅检测结果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口轮匝肌M波潜伏期及波幅比较(±s)

表4 两组口轮匝肌M波潜伏期及波幅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M 波潜伏期(ms)M 波波幅(mV)治疗前 治疗10 d 后 治疗30 d 后 治疗前 治疗10 d 后 治疗30 d 后对照组(n=40) 4.36±0.20 3.89±0.19 3.56±0.16* 1.05±0.15 2.06±0.19* 2.56±0.20*观察组(n=40) 4.40±0.21 3.60±0.18* 3.33±0.15* 1.03±0.16 2.39±0.20* 2.95±0.23*t 值 0.872 7.007 6.632 0.576 7.565 8.092 P 值 0.385 <0.001 <0.001 0.565 <0.001 <0.001

3 讨论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患者的面神经受损导致面肌瘫痪,对患者的心理及机体造成较大不良影响,患者的诊治需求较高[8-9]。与本病相关的研究显示,本类患者除表现出Portmann 评分中各项指标的显著异常外,神经传导功能指标也呈现出失衡的状态,表现为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M 波潜伏期及波幅等指标的异常,主要为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M 波潜伏期延长及波幅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神经传导的异常,是亟待改善的方面,而随着的病情的控制,上述评分及神经功能指标均可随之改善,且改善的幅度越大,说明神经传导的状态越好,因此上述方面是本病治疗过程中,效果的有效评估与参考方面;近年来临床中采用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不断增多,其在血液循环促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面神经炎患者局部炎症消散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其在镇静镇痛方面也有积极的效果[10-12],这些对于面神经炎的尽早改善有积极影响作用,但是其对于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研究仍极为匮乏,研究效果也存在差异[13-15],因此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面神经炎研究意义与需求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面神经炎治疗,表现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更高,治疗10、30 d 后两组Portmann评分及面神经传导检测结果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本研究认为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适用于面神经炎,其在本类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分析原因,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的方式,对于局部血供起到了有效的改善作用,同时其有助于消除水肿及促进炎症消散、吸收[16-17],而这均为面神经炎治疗过程中的重点方面,同时本类治疗方式,对神经肌肉进行刺激,有助于提升局部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因此更有助于面神经功能的改善与恢复[18-19],因此在面神经传导的改善方面也有更好的作用与效果,这也是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的优势所在[20-21]。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神经传导状态,在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眼轮神经炎波幅
视神经炎的悖论
开封市健康人群面神经分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分布范围研究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考虑传输函数特性的行波幅值比较式纵联保护原理
频率偏移时基波幅值计算误差对保护的影响及其改进算法
皮肤眼轮匝肌复合体在睑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面部除皱术中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眼轮匝肌治疗鱼尾纹的临床研究
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