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癌因性疲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3-10-14黄恋李军艳林宝丽罗晓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27期
关键词:因性放化疗医嘱

黄恋 李军艳 林宝丽 罗晓华

肺癌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患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放疗、化疗是该疾病的常见治疗手段,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时间治疗会引起胃肠道反应、放射性皮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2]。治疗期间种种不适,加之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正确地认知,极易出现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甚至抵抗治疗,部分患者可出现癌因性疲乏,加大护理工作开展的难度,治疗依从性下降,致使治疗不易达到预期目标[3-4]。循证护理将医学证据作为指导,通过明确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时临床依据,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现阶段,循证理念已在临床护理的各个领域中逐步渗透[5-6]。为确保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分组对比的方式,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癌因性疲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并获得良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3 年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84 例肺癌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肺癌临床诊断标准;(2)符合放化疗适应证;(3)临床资料完善并可查阅。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器官障碍;(2)精神、语言等障碍难以正常配合研究开展;(3)预计生存期限过短无法完成研究全部阶段。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 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此研究。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放化疗。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给予患者入院指导、常规健康教育、病情监测、用药指导、遵医嘱治疗等。

1.2.2 试验组行循证护理 (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内主要负责人,选择2、3 名资历较深的护理人员共同协助监督与管理组内护理工作,各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召开组内会议,确定人员分工,正式上岗前由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文献检索等有关培训,为护理人员树立循证医学理念,并将该理念有效应用于临床实践,定期安排考核,总结成员存在的问题,并予以针对性解答。(2)提出循证问题。小组成员通过分析既往病例,查找肺癌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因素,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从护理人员及患者的角度出发,探寻循证问题,经组内讨论分析,发现并发症风险较大、癌因性疲乏、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得出上述问题的原因:护理人员对患者引导欠缺、服务意识欠佳、知识宣教不足、情绪控制缺失、日常运动与饮食指导不全;患者对于治疗信心不足、疾病及并发症影响、亲情护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差、治疗配合度不高等[7-8]。(3)循证依据。护理人员针对发现的循证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应用期刊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分析所获得的信息,寻找临床研究领域中能够作为实证的成果,筛选可用信息,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4)评审及制订计划。评审所有可作为研究的依据,获得最佳实证,护理人员评估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上述循证问题的倾向,并予以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可作为实证依据。应用该疾病相关护理知识,结合以往临床经验,并综合考虑患者及其家属多方面需求,从而制订科学的护理计划,在实践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护理人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与讨论,完善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实践过程中的高效性,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5)实施循证措施。①针对性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及接受能力实施互动式分层健康教育。针对文化水平较低、接受程度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予以陪护式教育,采用图文结合、视频等方式为其讲解肺癌放化疗知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等;针对有一定文化水平基础,接受能力相对较强的患者,护理人员向其发放宣教手册,患者优先采取自行阅读的方式学习,护理人员予以相应健康知识指导[9]。患者完成学习后,护理人员针对其不解之处给予相应解答,并对重要部分进行提问,提高患者掌握程度。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引导患者主动讲述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指导其宣泄内心情绪的正确方式,告知患者良好的情绪对于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促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定期组织肺癌患者交流会,鼓励患者相互分享治疗经历、个人感受、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10]。嘱患者家属尽最大可能给予患者陪伴与照顾,应用实例阐述亲情护理的重要意义,并嘱其配合监督患者遵医嘱治疗,确保治疗的积极有效性。③放疗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有无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不适症状,定期检测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放疗前遵医嘱予以抗感染、保护胃肠道药物,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嘱患者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清洗皮肤,以降低治疗期间皮肤受损的发生,若皮肤出现湿疹、脱皮、色素沉着等症状,嘱患者切忌撕扯或抓挠患处,遵医嘱予以局部药膏涂抹,严重者暂停放疗[11]。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干咳、发热、泡沫痰等放射性肺炎症状的出现,一经发现,在医生的建议下暂停放疗,遵医嘱予以祛痰、气管扩张等药物治疗,合并感染者遵医嘱予以抗感染治疗,对于胸闷、呼吸困难的患者遵医嘱予以吸氧,并协助其采取半卧位,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加重病情,若咳嗽、气短情况明显加重,则可能提示肺部纤维化,及时上报医生并采取处理措施[12-13]。嘱患者平时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注意口腔卫生,以免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若出现恶心、胸痛、呕吐等症状,则提示可能存在放射性食管炎,遵医嘱予以H2受体拮抗剂、制酸剂等药物治疗。④化疗护理干预:化疗前,医生评估患者骨髓功能,检测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作为化疗能否继续的标准。化疗后嘱患者适当摄入含铁量丰富的食物,遵医嘱予以维生素B4,按时复查血常规,做好病室消毒工作,避免感染。多数患者在化疗期间可出现脱发,护理人员告知其属于正常现象,化疗结束可逐步恢复,对外在要求较高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为其准备假发或帽子,维护患者自尊心,避免不良情绪对患者造成影响[14]。嘱患者注意口腔卫生,指导其每日用淡盐水或氯己定漱口。加强对化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患者的护理,遵医嘱根据其病情针对性予以药物治疗。化疗药物输注期间,护理人员严格控制滴速,密切关注局部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若发现遵医嘱及时给予对症处理。⑤饮食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为其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治疗期间能量与微量元素摄入充足,忌烟忌酒,控制脂类、盐类的摄入量,每日饮水量2~3 L,以防便秘。避免进食辛辣、生冷、过硬、过酸及粗纤维食物,以免损伤消化道,嘱患者充分咀嚼后吞咽,进食后适量饮用温水,以免食物残渣滞留在食管内[15]。⑥日常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身体素质、体力进行综合评估,并参考患者运动爱好,为其制订个性化运动方案,以患者不出现不适症状为原则,指导患者学习心率的自测方法,并嘱其在运动期间留意心率不可高于平日的25%,患者在放化疗期间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合成会减少,嘱患者尽量开展有氧活动,避免细胞死亡加快及运动不耐受发生[16]。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生活习惯,制订科学、规律的作息计划,对于入睡较为困难者,可为其播放舒缓音乐使身心放松,睡前可指导其进行适度地运动,增加肢体疲劳度,促进入睡,必要时遵医嘱予以药物助眠,加强巡视,以防坠床或嗜睡。(6)出院指导:护理人员通过查阅肺癌患者院外护理相关资料与文献,制订具有科学依据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病情监测方法,发现不适立即就医,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并按时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癌因性疲乏:采用简明疲乏量表(BFI),分别在护理前及护理3 个月后对两组疲乏程度进行评估,0 分表示无疲乏,轻度疲乏≤3 分,中度疲乏为4~6 分,重度疲乏7~9 分,10 分则表示疲乏程度最严重。(2)生活质量:选取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EORTC QLQ-C30)中的功能子量表,分别在护理前及护理3 个月后对两组进行评分,包括躯体功能(20 分)、情绪功能(16 分)、角色功能(8 分)、认知功能(8 分)及社会功能(8 分)5 个维度,各维度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3)依从性:在护理3 个月后,对两组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情绪控制与定期复查4 个方面配合程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依从性。(4)并发症:统计护理3 个月期间两组出现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护理满意度:在护理3 个月后,患者根据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做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 个层面的评价,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基础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8 例,女14 例;年龄46~76 岁,平均(61.27±7.32)岁;小细胞癌19 例,腺癌13 例,鳞癌10 例;分期:Ⅲ期30 例,Ⅳ期12 例;病程1~5 年,平均(2.35±0.31)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3 例,高中及以上9 例。试验组男29 例,女13 例;年龄47~75 岁,平均(61.42±7.14)岁;小细胞癌20 例,腺癌10 例,鳞癌12 例;Ⅲ期28 例,Ⅳ期14 例;病程1~6 年,平均(2.53±0.26)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1 例,高中及以上11 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BFI 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BF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下降,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BFI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BFI评分对比[分,(±s)]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 P 值对照组(n=42) 5.92±0.61 4.58±0.54 10.660 <0.001试验组(n=42) 5.87±0.95 4.29±0.56 9.285 <0.001 t 值 0.287 2.416 P 值 0.775 0.018

2.3 两组EORTC QLQ-C30 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EORTC QLQ-C30 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5 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EORTC QLQ-C30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EORTC QLQ-C30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EORTC QLQ-C30评分对比[分,(±s)]

组别 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2) 10.62±1.16 13.35±1.49 7.21±1.74 11.35±1.22 4.34±0.49 5.25±0.69试验组(n=42) 10.07±1.48 15.72±1.74 7.02±1.76 13.82±1.49 4.42±0.48 6.81±0.78 t 值 1.896 6.705 0.498 8.312 0.756 9.708 P 值 0.062 <0.001 0.620 <0.001 0.452 <0.001组别 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2) 4.62±0.51 5.62±0.67 4.29±0.61 5.62±0.69试验组(n=42) 4.69±0.54 6.45±0.72 4.04±0.92 7.17±0.76 t 值 0.611 5.469 1.468 9.786 P 值 0.543 <0.001 0.146 <0.001

2.4 两组依从性对比

试验组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情绪控制与定期复查4 个方面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依从性对比[例(%)]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143,P=0.023),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2.6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480,P=0.034),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放化疗是临床上治疗肺癌的有效常用手段,放疗通过应用不同的射线照射肿瘤部位将肿瘤细胞杀灭或抑制其生长繁殖,但同时会破坏机体正常细胞,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控制肿瘤细胞生长或将其杀灭,长期化疗同样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地损伤,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7-18]。因此,对于放化疗患者,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就诊体验。

常规护理以遵医嘱治疗为主,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且目的性较弱,导致护理效果欠佳。为改善此类患者护理效果,本院引入了循证护理这一新型护理理念。循证护理是基于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经验,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充分考虑患者基本情况,在三方结合之下制订的护理措施。在实践中,循证护理可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共同探寻并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有效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予以个性化护理[19]。

本研究中,两组经相应护理后,试验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癌因性疲乏在癌症患者中较为常见,属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常表现为劳累、疲倦等,疾病的不适、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负性情绪等均是造成患者疲乏的因素。癌因性疲乏暂无药物能够有效控制,且对患者带来的影响是持续存在的,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心理状态,甚至耽误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予以科学的护理干预极其重要[20-21]。本研究中试验组的癌因性疲乏优于对照组,是因为循证护理抓住了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常见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并且通过日常生活护理,改善了患者的身心状态,最终改善了这一症状。另外,试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正是试验组身心状态更佳、癌因性疲乏更轻所决定的。

本研究还将并发症情况、依从性及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观察之中,结果显示,试验组在这些指标方面均占据明显优势。这是因为,循证护理让护理人员更全面地掌握了此类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实施有针对性地护理,患者并发症得到控制。试验组依从性及满意度改善,正是因为看到、听到护士的指导与支持,增强了治疗信心,因此更加愿意配合治疗,对护理工作也更为满意。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肺癌放化疗患者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进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因性放化疗医嘱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遵循医嘱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医嘱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