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材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及其教学建议

2023-10-14李奎艳林志芳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立德树人小学语文

李奎艳 林志芳

摘要:让学生从小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在课文、课后链接和综合性学习等板块中皆有呈现,这些内容在编排上呈现出分散设置、混合编排,纵向衔接、横向关联,作品为主、活动为辅的特点。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育人成效,要澄清认识,奠定观念基础;整体规划,凝聚育人合力;突出实践,促进价值传承。

关键词:小学语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任务群;立德树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并列为语文课程的三大主题。其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起来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它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是革命文化在新中国新使命召唤下的创新与发展。让学生从小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

本文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编排概况、编排特点做梳理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在教材中的编排概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孕育并走向成熟的[2],因此,我们将1949年10月作为时间起点,将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出现的作品和新人新事作为考量对象,对教材中这类内容的编排情况做梳理总结。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主题和主要载体分别做了解释。对于内容主题所做的相关表述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主题,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3];对其主要载体所做的相关表述为:“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与先进事迹的作品”“反映当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和重大事件,以及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相关作品”“反映和谐互助、共同富裕、改革创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品”[4]。新课标进一步指出,“各类主题的主要载体还应包括口头和书面交流与沟通、跨媒介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5]。

教材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载体主要包括课文和课后链接、综合性学习中的选文。统计发现,教材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共涉及15篇作品,其中课文12篇,阅读链接、综合性学习中选文3篇。12篇课文分别为二年级上册的《难忘的泼水节》、二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四年级下册的《千年梦圆在今朝》《黄继光》《挑山工》、五年级上册的《小岛》、五年级下册的《青山处处埋忠骨》、六年级上册的《我的战友邱少云》《开国大典》《桥》《青山不老》,四年级下册阅读链接选入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选入的《十里长街送总理》和《春天的故事》。这些作品,展现了三大类主题:一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与先进事迹;二是当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和重大事件,以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三是和谐互助、共同富裕、改革创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等新气象。

从内容看,集中反映第一大类主题的作品共13篇,占86.7%;集中反映后两类主题的各1篇,占比较少。从学段看,第三学段选编作品8篇,占53.3%,超过前两个学段的总和。相对而言,课后链接、综合性学习等板块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作品选编数量较少。

另外,教材中还有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语文实践活动,分别编入口语交际、习作(含写话)、综合性学习(实践类)等板块中。其中,口语交际1次,习作2次,综合性学习(实践学习)1次。快乐读书吧和语文园地中,暂时没有编排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在教材中的编排特点

分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在教材中的编排,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一)分散设置,混合编排

教材没有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设置教学单元,而是采用了分散设置、混合编排的方式,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分散编排在其他主题单元中,与该主题单元的作品或语文实践活动混合编排。有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类内容混合编排,例如,《青山处处埋忠骨》就和《从军行》等三首古诗、《军神》《清贫》两篇革命文化类的课文编排在一起,体现古今家国情怀的一脉相承;有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分散编排在革命文化类主题单元中,如《难忘的泼水节》、《开国大典》、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是将不同阶段的革命历史关联在一起;有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分散编排在以“春天”“大地”“自然、科技”等为主题的教材单元中,例如,将《邓小平爷爷植树》编排在以“春天”为主题的单元中,《千年梦圆在今朝》编排在以“自然、科技”为主题的单元中。这种分散设置、混合编排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熏陶,另一方面也在循序渐进中增强这类内容的育人价值。

(二)纵向衔接,横向关联

教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采用不同学段纵向衔接、不同主题横向关联的方式编排。

纵向衔接,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主题和载体形式在不同学段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衔接,体现出进阶性特点。第一学段,内容主要指向领袖人物和模范人物故事,以作品为主要载体。第二学段,内容涵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成就,如航天成就,涵盖模范人物,如抗美援朝英雄、科学家、普通劳动者等,题材逐渐拓宽。本学段的载体形式在作品之外增加了口语交际。第三学段,内容新增国家重大历史事件、领袖人物,模范人物也由抗美援朝英雄扩展到守岛战士、抗洪救灾英雄、植树造林的普通劳动者等。本学段的载体形式除了作品、口語交际,还涉及习作、综合性学习。这种纵向衔接的编排,由浅入深、视野逐渐开阔,适合儿童认知不断发展的特点。

横向关联,主要体现在教材在编排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时,特别注重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外国优秀文化的横向联系。例如,五年级上册将反映当代守岛战士生活的《小岛》和《示儿》等三首古诗以及《少年中国说》等两篇课文编排在一起,还在课后练习中关注了地质学家李四光等模范人物,展示出中华儿女在不同时期相同的家国情怀。再如,四年级下册以“伟大的品格”为主题将《黄继光》《挑山工》和法国作家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放在一起,展现出不同国家、不同人种共同拥有的伟大品格,凸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三)作品为主,活动为辅

就主要载体而言,教材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呈现出以作品为主、活动为辅的特点。这里的“作品”是指新课标提出的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要载体的三类作品。如前统计,这三类作品共15篇。“活动”是指新课标提出的包括口头和书面交流与沟通、跨媒介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统计显示,分散在小学不同年级的口语交际、习作(含写话)、综合性学习等板块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语文实践活动共有4次: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说新闻”,涉及国家重大成就;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倾诉对象之一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内容涵盖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需要记录的“多彩的活动”之一是“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则直接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总体看来,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上述板块中呈现不多,在教材中起辅助作用。从新课标倡导增强课程实施的实践性角度看,相关语文实践活动尚有较大拓展空间。

三、对教材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教学建议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教学,需要教师全面把握其育人价值,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实施要求,在整体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认和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澄清认识,奠定观念基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本质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育人成效,首先要求教师充分认识这类课程内容教学的重要性。直面历史,以一种“回到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态度直面教育的终极目的、直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我们就会发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追求、价值品格和道德力量是超越时代的,应该为历代青少年所传承与弘扬。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在当前高度开放的全球网络体系中,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青少年在成长中越来越多地面临文化观念的复杂影响,很容易因思想迷茫而无所适从。从学生入校起,就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深植在学生心田,以此守护他们的精神家园,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语文教育的文化自觉与价值担当。

(二)整体规划,凝聚育人合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分散设置、混合编排”的方式,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从大处着眼,整体规划、合理设计这部分课程内容,凝聚育人合力。

首先,我们可以在整体把握15篇作品编排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前后联系的方法,将分散编排在其他主题单元中的单篇作品纳入某一方面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系列。例如,把混编在“大地”主题中的《青山不老》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这个内容系列中。上课之前,先引导学生对以前学过的黄继光、邱少云、雷锋、守岛战士、抗洪村支书等模范人物进行梳理,再引出本课山野老农的故事,凝聚起每一个单篇的育人力量,提升育人成效。

其次,我们需注意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点,在不同文化类作品间互相借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横向关联”的特点,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教学放在一个更为开阔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在横向比较不同文化主题课文的过程中,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例如,上文提到的《黄继光》《挑山工》两篇课文,就可以和本单元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三首》、展现世界优秀文化的《“诺曼底号”遇难记》相互借力,从“伟大的品格”这一视角,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纵向发展关系的体认,同时审视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体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开放与包容中的创新发展。

再次,教师可以整合教材各板块内容,充分用好育人资源。如前所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虽然在教材的口语交际、习作(含写话)、综合性学习等板块中有编排,但是所占比例不多。教师可根据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阅读与表达交流一体化的理念,整合、创生各板块育人资源,适当增加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所进行的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次数,设计相关的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活动。例如,学完《千年梦圆在今朝》之后,可以设计一次跨学科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接续课文内容讲述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突出实践,促进价值传承

“学科的育人性和育人价值并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动实现,它的实现取决于育人方式和活动的质量。”[6]《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了“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7]的基本原则,新课标也要求“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8]。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要走入学生内心,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尤其需要突出实践。我们可以根据新课标对六大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结合教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的实践方式。

首先,可以根据新课标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组织开展讲述模范人物事迹和故事的活动。教材中反映模范人物及其先进事迹的作品大多适合学生讲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紧扣“实用性”特点,强调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具体、清楚、生动地讲述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的事迹”[9]。比如教学《黄继光》一课,可以赋予学生抗美援朝纪念馆英雄人物宣讲志愿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具体、清楚、生动地讲述英雄故事這个角度展开学习,以讲述成果作为本课或本单元的学习成果,以讲述是否具体、清楚、生动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

其次,可以结合新课标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通过辩论赛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辨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中难以理解的英雄行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虽然没有对小学阶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提出思辨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内容不需要思辨。例如,教学《黄继光》时,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模范人物勇于赴死的行为。此时,教师就有必要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方法,通过组织观看《特级英雄黄继光》《上甘岭》等电影,引入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黄继光的成长经历等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班级或小组辩论赛,从而澄清与确认自己的价值观。这样,学生在讲述黄继光的事迹时,就能更好地以入情入境的生动讲述传承英雄精神。

再次,可以根据新课标对两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开展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活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从第二学段开始要求阅读表现英雄模范事迹的图书,讲述英雄模范的动人故事。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的实际,組织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例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后,可以组织学生阅读《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等作品,推荐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在1959》等电影,进而鼓励学生讲述雷锋故事、践行雷锋精神。根据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相关理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区举办的节日风俗、文化主题活动,比如参加学雷锋纪念活动、植树节植树活动、抗美援朝纪念活动,观看国庆阅兵式、天宫课堂电视直播节目等,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涵养家国情怀,促进价值传承。

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实际学情灵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文化体验,加强文化认同,身体力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1).

[2] 郭庆松.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文化寻根——中华文明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6):14.

[3][4][5][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9,19,19,45,24.

[6] 余文森.学科育人价值与学科实践活动: 学科课程新标准的两个亮点[J].全球教育展望,2022(4):1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本文系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3年度研究课题“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为例”(编号:JYJZWJY2023B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立德树人小学语文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