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3-10-13亓文秀

职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

亓文秀

摘 要:以数字化为契机推动数字化赋能技工教育,是技工院校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径。本文从国家政策布局、经济转型发展、数字化技能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技工教育的时代意蕴,从人才培养内容、学习方式、人才评价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趋势,从完善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多主体协同育人、开发学习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技工教育 高技能人才 数字化技能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加速迭代,数字化依然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亮点,可以说,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从德国“工业4.0”计划、美国先进制造计划等战略文件可以看出,高技能人才产业队伍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从人才需求侧来看,数字化背景下企业急需具备数字化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以此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需要思考如何实现数字化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增强技工教育适应性,从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

一、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技工院校的时代意蕴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支撑。技工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传承、社会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把其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服务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人才链发展需要,培养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

(一)从国家政策布局角度分析

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需求,发布了《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文件完善了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着手推行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路径。

(二)从经济转型发展角度分析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愈演愈烈,加速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岗位迭代,如普通机械加工转变为智能制造、传统燃油车辆转变为新能源汽车、高难度的手工焊接开始由焊接机器人取代等,可见,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伴随着企业工作流程的去分工化、操作技术的智能化、人才结构的复合化等诸多变革,要求企业从业人员既要具备娴熟的技艺技能,还应持续学习并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应对企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这对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从数字化技能需求角度分析

随着数字化产业升级进程加速,传统行业界限被打破,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被重新构建。新的工作组织结构和环境要求从业者不断提升自身“软技能”和综合能力;数字化技能的浸透,倒逼从业者提升自身核心技能,不断增强适应技术迭代变化的能力;就业岗位种类与数量的变化,要求从业者提高“硬技能”水平、扩大“硬技能”的广度,以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变化。

二、新时代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趋势

(一)人才培养内容的重要变革

技工教育是面向人的终身教育、面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培养的工学一体化教育。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的工作岗位被新兴岗位替代,传统技工教育培养的掌握简单操作技能的从业人员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技工院校应紧跟市场转型升级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既要包含胜任岗位要求的“硬技能”,如机械加工能力、设备修理能力等,还要涵盖迁移岗位所需要的“软技能”,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学习能力等。这就要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应打破岗位界限,为高技能人才成为掌握生产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多面手”提供知识、技能和素养支撑。

(二)学习方式面临的重要变革

数字化背景下,各类政策规范引领着信息化教学的变革,技工院校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评价方式更加多元,新媒体与教育的融合使得学习工具发生了变化,促使高技能人才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此外,慕课、微课、混合式教学等学习方式、教学理念不断完善,为高技能人才学习方式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比传统学习方式而言,数字化赋能后的高技能人才学习方式趋向于多样化、个性化、主动化、信息化、泛在化、智慧化,学校不再是唯一提供知识的场所。

(三)人才评价方式的重要变革

数字化技术与技工教育领域的结合,为高技能人才知识与技能评价提供了更加精准、客观的数据,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从传统的“唯分数”评价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变,在评价结论上从传统的结果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转变,即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自我发展提供可靠的评价数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为其推荐合适的专业或学习方式,制定更加精准的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推送个性化的工学一體化学习内容。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人才评价更加客观,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利于借助评价结果来找出教与学之间的差距,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三、新时代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数字化赋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完善技工院校数字校园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多主体参与、学习资源开发等途径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一)完善数字校园基础设施

数字化建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传统技工教育的组织形态带来了严峻挑战。技工院校应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装备入手。

一是完善新型数字教学设施,加快信息化技术及设备的更新,建设集行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企合作、后勤等于一体化的应用系统,将信息化技术与技工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二是以技工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工作,将教育信息化融入技工院校治理过程,提高技工院校治理效能。

(二)多主体参与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技工院校的数字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而是需要多方主体相互协作。借鉴德国“职业教育4.0”的特色,我国技工院校数字化建设需要学校和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一是与行业企业合作,明确未来某一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数字化技能,形成数字化赋能下的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将数字化技能融入人才培养内容。

二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机制,从校企合作企业的基础从业岗位需求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建立数字化技能与专业知识技能相融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学习内容,为课程开发提供根本遵循。

三是转变技工院校教师的数字化教育理念,通过组织开展数字化培训项目,全面提升一体化教师数字媒体使用技能和数字化教学能力。

四是探索推行数字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高技能人才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考核,有效协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三)学习资源开发形成学习新范式

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学习资源开发过程,促进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的数字化技能和专业的跨界融合培养。

一是依据企业工作岗位职责和内容,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学习资源开发、一体化教学实施、高技能人才考核与评价工作,建立立体化的数字媒体学习环境,使学习环境更加真实生动,提升学习者学习参与度和体验感。

二是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开放、泛在的学习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认知水平灵活调整学习内容,实现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自我认知的知识建构过程和个性化学习过程,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總之,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基础上,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途径,有助于学习范式的转变。

四、小结

当前不同技工院校的办学基础、教育教学理念、师资队伍等存在较大差异,致使各个院校的数字化进程不同。未来技工院校各项工作的数字化进程不会停滞,只会与数字化技术融合更加紧密。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数字化为契机,真正做到数字化赋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才能让学习者真正享受到数字化技术带来的红利,更好地契合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青山.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1).

[2]刘晓,刘铭心.数字化转型与劳动者技能培训:域外视野与现实镜鉴[J].中国远程教育,2022(1).

(作者单位:莱芜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
新时期关于技工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技工院校班干部建设路径研究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嫁接”技工教育下的教学传承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欲成 “大家”, 先为 “小匠”
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智能手机在技工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在市场导向机制下如何做好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