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珠集团深化轻资产运营模式的路径研究
2023-10-13孟一凡刘宇会
孟一凡 刘宇会
摘要:文章综合整理轻资产运营模式的有关资料,研究轻资产运营模式,选择丽珠集团为研究对象,说明实施轻资产模式在具体企业中的应用效果。以企业进行轻资产的一般途径为重点,介绍丽珠集团深入轻资产运营路径开展之后的概况,内容突出开发、经营、剥离非核心产品、布局产业链这四大领域,揭示医药工业中进行轻资产经营的现状,为正在实施这种模式的企业或者即将实施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企业提供建议。
关键词:轻资产运营模式;丽珠集团;实施路径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下行,产能增加遭遇挑战,企业生存与发展都面临困境的考验之下,如何运用正确的运营模式帮助公司走出困境,重焕生机,不断提升公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就显得非常重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轻资产运营模式成熟后的继续深化与巩固研究较少。轻资产运营模式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外部环境、企业自身战略的变化与调整不断完善推进,这就使得一些企业在实际应用轻资产运营模式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文章在前人理论成果和研究的基础上,以丽珠集团实际实施轻资产的路径为基础,并结合轻资产理论中的一般实施路径,对现有理论进行丰富扩充。
二、轻资产运营模式与实施路径
(一)轻资产运营模式
轻资产运营是一种深入挖掘企业的轻资产,并将其与企业运营和管理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运作效果和运营模式。孙莹(2020)等人提出,轻资产运营是企业更加注重附加值高的经营环节,利用“轻资源”,如管理与营销能力等,用较少的资金辐射较大的经营范围,最终实现超额回报的模式。
实施轻资产运营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剥离企业非核心业务、注重研发技术创新、加大营销管理控制以及开拓业务市场等。但是,无论是采用何种轻资产的经营方式,目的都在于维持企业的竞争力,保持盈利质量,应对行业中的各种变化。轻资产运营模式能够让企业获得更高的核心利润率、更长久的发展动力与来自企业内部更广阔的支持。
(二)轻资产运营模式下的实施路径
1. 剥离非核心资产,突出核心业务
企业通过将低附加值的环节剥离出去,产品外包是最常见的形式,之后对外包产品进行质量检查,从而节约产品的加工制造费用,进而降低营业成本;程芳(2016)指出轻资产运营强调减少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放大无形资产的占比,实现资产的轻盈与瘦身,使得企业中大部分的优势资源流向核心业务,为产品增加附加值。
2. 增加研发投入
穆林娟和赵楠(2015)认为,智力资本拥有难以预估的优势,研发能力是企业的重要智力资本,所以如何发挥研发能力的优势和研发成果转换就非常重要。在微笑曲线的环节中,研发极其重要,通过对产品的研究開发,实现更新换代,拉开和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与品牌的差距,不仅能够降低企业陷入价格战的风险,还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群体,最终实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3. 加强品牌宣传
大力宣传企业品牌,树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是企业扩大市场,提升竞争力水平的一项利器。为实现这一目的,企业往往会投放大量的广告,通过线上线下营销等渠道,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认知,增加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意愿。具体在财务报表中可以体现为销售费用,尤其是其中的广告与宣传费用的增加。
三、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优与劣
(一)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优势
陈芳烨(2021)认为,实施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企业,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这种手段,调整了企业的资产结构,减少对重资产的投入,可以节省部分生产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财政负担,进而简化企业的财务结构。此外,由于企业将更多的资金应用到产品的更新换代中,实现产品内在价值的提升,因此,可以减少管理者工作懈怠,挪用、侵占公司资金等舞弊行为,同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层管理者的盲目投资,也有利于完善公司的管理结构,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委托代理的弊端。最后,运用轻资产模式的企业,往往倾向于将企业有限的资源分配到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中去,从而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用有限的资源撬动未来长远的利润,为企业进一步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轻资产运营模式的劣势
第一,生产外包固然可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但是产品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2018年同仁堂的“过期蜂蜜倾倒二次出售”事件就为医药制造业的企业们敲响了警钟,委托外部加工商生产可能会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如果说有瑕疵的产品危害到了消费者的利益,企业的声誉可能会严重受损,面临巨额的赔偿,即使后期弥补,也难免被他人诟病。
第二,李鼎,程松林(2020)认为轻资产运营模式由于强调“轻”,在进行融资时可能会陷入困境。由于缺少足够的重资产去银行等金融机构抵押,企业不得不保留相当部分的内部融资,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但是有相当规模的内部融资是有条件的,需要企业本身具备雄厚的家底,再者企业的经营状况需要保持稳定。企业是处在一个复杂变动的市场环境中的,很少有企业能在复杂的市场与行业背景下“独善其身”,因此内部融资的筹集也是有很大困难的。
四、案例分析
(一)丽珠集团简介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1月,注册资金3.6亿元,在1993年正式上市,在经营过程中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身的企业,是我国医药行业中少有的A+H股综合性上市企业。2021年丽珠集团市值324.15亿元,2021年12月,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的 2021 年第14届中国医药战略大会揭晓了“2021年中国创新力医药企业20 强”的企业名单,丽珠集团进入排名中。
丽珠集团的经营领域涉及非常广,包括原料药、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体外诊断试剂等各种方向,产品分布在消化、心脑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等领域。2022年9月3日丽珠集团发布公告称,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疫苗,经国家卫健委提出建议,国家药监局组织论证同意纳入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序贯加强免疫紧急使用。该新冠疫苗是在全国首个灭活疫苗基础上,加强并以保护力为终点,且获得了奥密克戎保护力数据的疫苗,无论是理论验证结果,或是真实的临床数据显示,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综合起来处于国际第一梯队,且能够有力地对抗新冠病毒产生的变异毒株,加强免疫后保护效果更加显著。
(二)丽珠集团深化轻资产运营模式的路径
1. 继续加强研发投入与管理
优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动力,丽珠集团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自2015年以来,丽珠集团不断专注研发,扩大研发队伍,提升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人员总数为936人,占比10.91%,且研发人员的数量每年以接近3%的比例不断增加;丽珠集团不仅注重人员数量,还注重研究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其中博士人数已经增加到了609人,硕士人数已经扩张到了287人。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不断上升,至2020年研发投入约为2020年研发投入的2.6倍。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了3.22%,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更是增加了约2.58倍,造成该金额大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项目海外三期临床试验阶段的研发投入增加。
2022 年,丽珠集团提出了要坚守“患者生命质量第一”的使命和“做医药行业领先者”的愿景,加大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加速转型升级。强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升级。公司将不断立足于市场与尚未饱和的临床需求,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与BD成型,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以顺应世界医药行业、我国市场发展、环境日益变革的最新态势。同时丽珠集团也将积极探索新科技和新方法,把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提升贯穿开发、制造、营销、管理的重要环节,提升经营质量,从全方位增强公司的持续发展实力。
丽珠集团在化学药、中药制剂、生物药以及诊断试剂等领域均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及国际化的研发理念,并通过积极吸纳海内外的资深专家学者和创新型人才、持续强化研究支持、积极发展海外策略联盟等措施,提升了公司的科研实力。
通过上述努力,丽珠集团在科研方面付出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2020年3月丽珠试剂开发的抗体检测产品获批。2021年,丽珠试剂先后开发核酸检测试剂盒、新冠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等产品。2022年4月,丽珠试剂产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获批上市。相关的产品在2021年为丽珠集团带来7亿多元的收入。同时,丽康V-01疫苗于2021年9月21日正式在珠海接种。
2. 注重产品营销,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丽珠集团对营销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营销体系建设,优化激励考核机制,不断强化证据营销和学术营销的终端推广策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专业化水平突出的营销团队,该营销团队涉及业务范围较广,制剂产品、诊断制剂等产品都囊括其中,形成了一整套反应灵敏、运行完善的营销体系;同时,丽珠集团提供专业销售咨询服务人员也在逐年扩大,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发达国家与地区,包括主要的医疗机构、连锁药店、疾控中心、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以及醫药公司企业等。
其次,丽珠集团积极开拓海外销售渠道,寻求潜在的市场,减少来自国内的经营风险。自2019年初步形成轻资产运营模式到2021年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海外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已经从12.34亿增长到了15.39亿,增长了24.72%,从整个区域来说,海外主营业务占比由13.24%下降到了12.90%。主要是由于国外疫情反复,管控不严,给丽珠集团销售带来了风险,但是经过3年疫情的反复,海外地区的收入总体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说明丽珠集团在海外的营销是比较成功的,如若未来几年仍能保持这种稳中有升的状态,可以推动企业深入国际医药市场。
2021 年,在国际业务布局方面,丽珠集团加强了辅助生殖、抗真菌、抗病毒、消化道等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在以中亚、东南亚等为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产品的深化与营销工作。同时,发挥公司的优势与突出核心产品、利用缓释微球及生物药平台,丽珠集团在全球核心区域市场开展创新业务合作模式。2021年签署了涉及已上市及在研品种的 7个商务合作协议。通过在海外市场的营销与扩展,有利于丽珠集团扩大在国外市场的知名度,增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助力丽珠集团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从而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收入与利润,促进自生综合实力的提升。
3. 剥离非核心业务,深入发展企业产品
丽珠集团从2017年开始处置固定资产,降低该项目占比,2017年转让了维星实业有限企业,同时给企业带来了不菲的现金收入,总金额为42亿元,恰逢国家在2017年公布了“两票制”的政策,该举措也正是让丽珠集团在2017年的“两票制”冲击下各项财务指标保持稳定,经营状况并未受到冲击,反而出售企业的这个决定奠定了丽珠集团在医药制造行业中的有利地位。同时在2017年,丽珠集团将阿卡波糖的生产业务进行了部分的外包,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
2021年5月,丽珠集团与艾美疫苗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艾美同意以人民币4032万元受让丽珠集团所持有珠海丽凡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本次出售使丽珠集团将精力集中于创新医药的主营业务板块。丽珠将其作为其他权益工具进行核算,本次出售增加了留存收益3403.4万元,这也反映了丽珠集团积极剥离非核心业务,且通过这种方式的剥离,可以增强企业的内源融资,提升集团抗风险的能力。
直到2019年,丽珠集团成为标准的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企业之后,其固定资产仍然保持在低于20%的水平,2020年,2021年固定资产占比分别为16.31%,16.4%;对应的流动资产占比为71.04%,65.59%。其中流动资产下降幅度比较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丽珠集团在2021年受让了天津同仁堂40%的股权,并将这40%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从而增加了企业总资产的份额,同时这也印证了这并非企业流动资产的下降所导致的,2021年流动资产与2020年比呈现小幅度增长,从总额的角度来看却几乎持平。
即使如此,丽珠集团的轻资产与重资产结构也是比较合理,流动资产水平保持在60%以上,固定资产继续平稳运行。同时,国家在2021年发布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指出要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让中医药企业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结合,促进中医药与西医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推进中医药快速发展,让中药走出世界,让中药在疫情下焕发生机。各种政策与政府补助也进一步向中药倾斜。因为丽珠集团的中药试剂产品也对产品收入做出了有利的贡献,再者天津同仁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可以与天津同仁堂进行中药发展上的沟通与协同,完善企业产品,提升盈利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4. 布局产业链,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自2019年丽珠集团引入轻资产运营模式后,丽珠集团继续向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扩张。在扩张的过程中,丽珠集团并未将眼光局限在原有的医药制造行业中,而是以医药产业为核心主体,积极涉猎相关产业领域,努力打造从源头到最终产品的全覆盖产业链,涵盖了与药材相关的种植业、产成品的技术开发产业、药品代加工生产产业、商品的销售服务业、投资业等多种类型。丽珠集团此举的最终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为企业的主业健康发展打好辅助,为其提供资金,从而降低药品制造生产过程与日常运营中发生的成本。
在2020年,丽珠集团已经拥有3家种植领域的子公司。丽珠集团通过设立部分品种的中药原材料自建GAP生产基地,在面对原材料供应和价格上涨风险时,以自产自销的方式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从而可以更加从容不迫。丽珠集团技术开发公司数量在6家之多,这样的实施路径可以充分为企业各种药品的创新开发提供后备支持,其投资公司数量达到十多家,继而继续扩张丽珠集团的版图,继续接触更多附加值高的产品与业务,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研究开发联盟。丽珠集团的子公司数量从2013-2020年间上升到了45家之多,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丽珠集团产业战略布局,深化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举措,一切服务的核心与宗旨都是为了深化轻资产运营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深化路径后的效果
企業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因此,文章主要通过与盈利能力相关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来评判丽珠集团深化路径的结果。
去除2017年由于出售维星实业有限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带来的收入,丽珠集团的整体盈利状况强,销售净利率在2018-2021年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仍然达到了16.18%的水准,且数值与同行业的龙头企业——恒瑞医药,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小,2021年恒瑞医药的销售净利率为17.31%,反映了丽珠集团的产品附加值高,企业整体在不断向行业高水准靠拢,这也说明了丽珠集团后续的轻资产深化措施起到了作用,带动了收入与利润的增加;丽珠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始终在12%~20%之间变动,结合国家医药集采、市场变化等状况,说明丽珠集团的轻资产深化措施对于保持企业经营的稳定,摆脱企业的内外困境具有正向的影响。也正是在长期深化实施轻资产策略的过程中,丽珠集团与传统的重工业运营的医药制造企业逐渐拉开了差距。这不仅说明了丽珠集团高层战略决策的正确性,更直接反映了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优越性。
在非财务指标方面,丽珠集团把精力放在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上,挖掘与培养科研人员同时进行,此外,丽珠集团还在国内外市场进行积极营销,扩大企业经营的板块;为保证材料供应,拓宽产业布局,涉猎相关的众多产业,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附加值,力争在每个环节与步骤获取最大利益。通过以上措施,有利于丽珠集团突破红海竞争的重围,避免陷入低价竞争的泥沼,最终赢得消费者青睐,建立品牌优势,增加产品的黏性,继续向行业龙头的地位发起挑战。
总而言之,通过深化轻资产运营的策略,不仅极大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更能促进整体的发展,使得企业发展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标准。在这一系列举措的基础上,优化企业各项能力,帮助企业占据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加快发展步伐。
六、结语
文章从研发、营销、剥离非核心业务、布局产业链出发,分析了丽珠集团自2019年形成轻资产运营模式后,进一步深入实施该模式的路径与措施,结合轻资产运营的一般措施,进行了论证与说明。医药制造企业在经济下行的局势下,更应该积极进行创新转型并深入细化。而丽珠集团恰好是创新型医药企业轻资产模式的先行者,通过进一步路径的研究,为加入轻资产模式的企业或者即将准备转型的企业提供指引。当然,丽珠集团在进一步深化该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外包产品的质量,注重外包商的信用与加工水平,同时对于自身研发销售的主力产品要形成一套良好的质量体系,使集团产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以保障,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此外,注重闲置资金的合理利用,丽珠集团可以在保证轻资产运营的前提下,合理进行与企业产品相关的投资,让价值链上下游企业看到丽珠的潜在价值,向国内外市场传递企业综合实力强的信号,吸引更多资金,从而将这些盈余资金用于与医药相关的业务,让企业发展得更好更快,让多元化发展带动企业长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莹,张仙,宋秋华.轻资产运营、股权性质与资本效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例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20(12):99-109.
[2]程芳.轻资产公司界定[J].全国商情,2016,31(21):93-94.
[3]穆林娟,赵楠.轻资产运营特征及面临的风险分析[J].商业会计,2015,36(17):23-25.
[4]陈芳烨.同仁堂实施轻资产模式的盈利能力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21.
[5]程松林,李鼎.轻资产运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0,42(21):73-74.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刘宇会为通信作者)